返回
首页

大文学移动版

m.dwxdwx.com

第一百五十七章 投桃报李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仿佛已经得知大晋有国丧,苻坚此次进军可谓神速。

大司马府不过犹豫了一日,前方便传来了蒲阪失陷的消息。

随后,苻坚命梁平老及贾雍二将分别驻守平阳和蒲阪,他亲率领步骑三万直扑桓温封地宋国境内,连拔数县,势不可挡。

秦国余孽来势汹汹,每时每刻都在催促着大司马大将军桓温早下决断。

而此时,安东将军毛穆之已经率军回驻在襄阳,屯骑营等北军四校人马已过竟陵,准备沿水路乘舟返回建康。

事情到了这一步,虽晋国国内有诸多不顺,但是朝廷不得不打起精神来认真应对。

桓温连夜以大司马府的名义拟好表奏,准备以安东将军毛穆之率荆州军还驻长安,居中策应;同时命征东将军桓豁率军亲驻宋国,力保宋国不失;再命屯骑营等北军四校尉折身返回洛阳,做好随时增援征东将军桓豁所部的准备。

不知道大司马大将军桓温是否有意为之,他这道表奏当中存在一处明显疏漏,即便皇帝司马聃不太懂军事,也看出了其中那处扎眼的破绽。

此前中军四校出建康伐秦,领军者为时任中护军刘霄,可现在掌管北营五校三军的却是北军中侯桓秘。

把屯骑营等四校一并放在洛阳,而北军中侯桓秘却依然身在建康,万一前方的战事需要临机决断,官秩相当的谢玄等四位校尉应该听命于谁?

听命于征东将军桓豁么?似乎名不正言不顺,谢玄等人也未必肯心服。

可桓温最终还是没能表奏自己的四弟、北军中侯桓秘前去洛阳领军,这不免让人感到有些费解。

其实真正的原因并不复杂,只因为桓温并不看好桓秘的统兵才干。

这可不是平素无事骑在高头大马上装装样子,要面对的可是挥舞着真刀真枪的悍敌,是要流血、要丧命,而且还可能会破城失地的杀伐!

更何况,桓温根本不允许宋国、洛阳和关中一带出现任何闪失,把军队交到夸夸其谈、自视甚高的四弟桓秘手中,在他看来无异于自毁长城。

桓温是这么认为的,也是如此替皇帝解释的。

皇帝司马聃听罢桓温释疑,不禁好一阵感慨。他很是有些奇怪,怎么如今连桓温也在处处替大晋的江山社稷考虑,所言所行不因噎废食,不以亲坏国。

“朕以为,要是大将军和谢兵部二者择其一,任何一人前往前方督军,则秦国余孽不足为患!”,司马聃好像在感叹,更像在提议。

桓温从皇帝的话语中听出一味道来。

是从他和刘霄两人中任选其一,只怕在皇帝心中,唯一合适的人选应为兵部尚书刘霄。

朝廷防他桓温功高盖主,无论他在方镇还是中枢,这一恐怕终其一生也不得改变。

不过桓温也有桓温的打算。

守城非开疆拓土,守土有责那是应该。即便此次顺利击退苻坚,晋军受制于国丧也不能出兵一举歼灭之,一份能守而不能攻的功勋简直形同鸡肋,用处不大。

因而桓温以为不去冒这个头也罢,省得背后又为他人所猜忌,反而不美。

只是,桓温他自己不愿前往,同时也不愿把功勋白白易手给刘霄。

对于三弟、征东将军桓豁的能耐,桓温心中有底。若论只守不攻,三弟的才具足可堪用,只因才到征东将军位置上不久,需要时间来整肃兵马。

只要将苻坚消耗在宋国境内,等到大晋国丧除,彼时晋军早已缓过劲来。到那个时候,再由他大司马大将军桓温亲调各路大军齐发,彻底解决苻坚这个祸患应该不算难事。

正因为桓温如此打算,所以随后他回奏司马聃道:“陛下,失去关中的苻坚已经元气大伤,此次虽来势汹汹,但并不足畏。要不然,他不早不晚的,为何偏偏挑我大晋国丧时候入寇?只因底气不足罢了!”。

司马聃不管桓温如何轻视卷土重来的苻坚,一改往日毫无主见的模样,坚持道:“仅有桓豁和毛穆之二人,朕始终放不下心来。祖宗留下的疆土好不容易收了回来,在朕的手里再把它丢掉的话,大将军让朕如何向天下百姓交代?又如何向列祖列宗交代?”。

桓温听得心急,他诧异于皇帝为何非要在这些细枝末节上横加纠葛,张口便回道:“陛下多虑了!臣可保万无一失!”。

这话当即把司马聃噎得不出话来,他那双拳头在长案底下不知不觉中捏得分外的紧。

最终,他强忍心中的恼怒和不满,深吸几口气后冷言道:“既然大将军亲口在朕面前打下包票,朕自然信得过大将军,那就如此办吧”。

桓温干脆不再理会皇帝喜怒,得了他的首肯,转身便回大司马府颁布军令,连夜遣人发往洛阳、襄阳和班师途中的屯骑营等四校。

次日凌晨,谢玄、朱江等四校尉便收到了大司马府的军令,听闻苻坚纠集残兵进犯宋国,几人当即率军折返洛阳。

征东将军桓豁和安东将军毛穆之也在次日傍晚领军疾出,一个从洛阳奔赴宋国,一个自襄阳移镇长安。

桓豁行事果然持重,在洛阳留下将近五千守军。

直到一日后谢玄等人率军赶来,五千守军才与北军四校交接过防务,急忙北上驰援宋国。

移镇长安的安东将军毛穆之带来了三万荆州精锐。

长安本坚城,原本就有将近万余人马驻守,因而毛穆之并不太担心长安会有危险。

考虑再三,他遣人分兵一万出潼关,在洛阳补给过后直奔宋国,襄助征东将军桓豁分守宋国各县。

一时宋国晋军实力大增,苻坚领着三万人马在宋国境内兜兜转转半个月之久,再难轻易讨到半好处去,反倒折损了两三千人马,只得心有不甘的率军退出宋国境内。

苻坚退兵的军报送至建康,晋国朝廷上下大大松了一口气。盘此战的最终结果,晋国的损失尚可接受,倒是燕国失了整个平阳郡。

兵部尚书刘霄一直在关注这场战事,前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前方作战需要什么他便大笔一挥给什么,仅仅发往洛阳和宋国等地的军械、铠甲、粮秣等物前后就水运了三批过去。

这种时候只有国事而无私利,齐心合力共御外敌才是国士所为。

这一切桓温都看在眼里。

自战事起,除了间或到大司马府打听前方战况之外,刘霄从未在桓温面前过什么,但他的所作所为再一次明白无误的告诉桓温,谢家不是桓温的掣肘,也无意与桓家为敌。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等到从前方的战事抽身出来,桓温亲自去了一趟兵部署衙,他决定给刘霄一个回报。

这还是桓温入朝后第一次来兵部,且事先并未知会刘霄本人。

直到桓温进入兵部署衙门口,刘霄才得了消息桓大司马亲至。

“呀呀呀!这是什么风把桓公吹了过来?当真难得!”,刘霄快步迎出房中。

“怎么,世侄没有准备老夫的午食么?”,看起来桓温今日气色不错,竟然有心思笑。

“哟,桓公不,侄还当真忘了时辰!”,刘霄抚额笑道。

“可见兵部署衙事务繁杂”,桓温道。

“六部新立,各各开署不久,哪有不忙的?只恨人手不够!”,刘霄道。

完又想起方才桓温所提午食之事,他便拉起桓温就往外走,边走边道:“听闻前方得胜,苻坚败走,这回可全赖桓公之力,走走走,今日侄做东,定要亲自替桓公把酒庆功!”。

桓温跟在刘霄身后依了他,笑道:“若要请老夫饮酒,非怡情居不可”。

刘霄闻言停下脚步,伸手摸了摸钱袋,随后佯装犯难道:“这不,空空如也!以我的俸禄,一年恐怕也去不了几回怡情居”。

“你呀!真佛面前切勿再打诳语”,桓温跟了上来道,“谁不知怡情居为你谢家的产业!”。

刘霄哈哈一笑,这才作罢收起笑,和桓温一道并肩而行,不紧不慢朝怡情居方向走去。

进入六月来建康的天气一直晴好,夏日酷热渐浓。

而怡情居考虑得细致入微,特别是三楼别苑的活水之中,被抛置了许多大大的冰块,丝丝凉意自粼粼水面泛起,让人通体透澈,心神为之清明一片。

因尚在国丧期间,划拳行令并吹拉弹唱一概告免,怡情居的生意较之平常清淡了几分,但仍有不少纨绔显贵舍不得三楼别苑姑娘们的香艳,借着品书作画的名头一掷千金,借以博得美人一笑。

财色不分家,古往今来无有例外。

为了避开麻烦,刘霄领着桓温不走怡情居大门,从侧门入内。

早有眼尖的厮瞧见了刘霄,麻利地跑过来见礼,在得了刘霄的吩咐之后,上前引着他们直接上到三楼别苑,特意开了上好的雅间将二人迎了进去。

刘霄和桓温坐未多久,怡情居的掌事便亲自过来问安,刘霄只交代一句今日有贵客,务必好生款待。

掌事会意,和桓温见礼过后告退,下去准备香茗和各色吃食,知道为国丧,便没有上酒水。

掌事本想安排两名色艺具佳的娘作陪,不过被刘霄否了。

桓温是否好酒色刘霄无从得知,但他知道桓温无事定不会登他的三宝殿,外人在场,起话来难免不便。

游乐随时皆可,议事可不能耽误子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热门小说
奸夫是皇帝玄尘道途五胡之血时代我只有两千五百岁盖世双谐你老婆掉了信息全知者终末忍界反叛的大魔王绝对一番
相邻小说
仙山见鬼实录我和我身边人窃隋恶秦金战驭夫计长媳孟五娘反叛颂歌山村奇人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