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大文学移动版

m.dwxdwx.com

第八十七回 或有隐情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且说狗娃暑假提前返校时,再三叮嘱杏儿,报到后给他写封信。可谁知杏儿却没去上中专,要留在家里照顾妈。狗娃得知后心里不是滋味,就利用课余时间勤工俭学去了。

这时候,人们的穿衣戴帽还没什么品牌意识,大学里也没有着装上的统一要求,狗娃老穿着家里做的衣服和鞋子,从不乱花钱。这时的大学生总体上还比较传统,没有嫌贫爱富的倾向。同学们都晓得狗娃家困难,助学金总是先给他安排一份,大家给狗娃的多是发自内心的同情和力所能及的帮助,从未嫌弃或嘲讽过他。

学习上,狗娃仍像高中那样认真,常泡在图书馆里看书,想把专业知识学得更扎实一些。狗娃学的是旅游与饭店管理专业,虽然这时的旅游经济还不热门,但狗娃还是看好这个行当,在图书馆查阅了国外有关旅游与饭店管理方面的资料,学人家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去实习的时候,狗娃虚心向行家请教、思考旅游饭店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

这期间,狗娃喜欢上了做菜这个活儿,就用课余时间去自学了烹饪。每逢假期去饭店打工的时候,狗娃总喜欢和厨师混在一起,研究配菜技巧和烹饪火候,学得一头的劲儿。因为是学生,人家也没太介意,还是热心教的。回到云岭老家,狗娃也不忘做新学到的菜,给妈和弟妹尝尝。

这天,叶子带着杏儿回到了柳湾娘家。听说环儿回来了,叶子就从小店买了包点心,走井头那边看环儿去了。“哎呀,你咋来了?敢听说额回来了?”环儿笑着说。“啊。”“到底还是咱姊妹亲。”“那还用说嘛。”

“叶子,额告你哦……”“咋呢?”“那天额见了你家贵娃了。”“在哪儿?”“在平阳,额是去办点事,正好在春苗市场碰到了。”“他咋说?”“额是把他数说了一顿,他说他近日就回来。”“唉,压根儿就没回来。”

“贵娃说,他妈殁的时候,他正好在外地呢。”“鬼白嘴,你听他说呢。”“额告他说,狗娃上了大学,他还蛮高兴的,托额给娃带回一块表。你不来,额就准备走云岭去呢。你眊,是蝴蝶牌的。”“懒干兽。”叶子接了过来道:“早把屋里忘了的。”“人家说,他没挣下钱,没脸回来。”“唉。”

“看上你喘的,还去看看啦?”“痨病,不要紧。”“看你脸儿黄的。”“啊,老咳嗽的,胸闷的。”“哎呀,那可咋弄呢?看你这个样儿,把额熬煎的。”“没事,歇歇就好了。”“娃儿家可全指望你呢,你看把自己看当事些,该看病就看病,可不敢耽误了的。”“一直吃药着呢。”“那光吃药不行,得去医院好好看看。”

“嗯,前阵子才看过的。哎,娥儿那小妹子咋样啦?”“燕子?人家硬把那正给转了。”“那敢情好。燕子可是不歪。”“啊,就是,还帮了额这么大这忙。”“你家老席咋样?”“还好。成天像小娃似的,要哄着来,嘿嘿。”“才多大,就……”“他是逗呢,额知道,就是这人哄人的事。额也不指望他啥。”“那你屋里那两个娃呢?”“也都大了,人家爷爷奶奶照护得好着呢。”“哦。”

“你还操得额这心干啥呢。叶子,你得看看去。就半年功夫,咋老了一大截呢。”“也没啥,就是这号病,没啥好法子。”“恐怕也不只是肺里的毛病吧?”“心脏也不好。”“哎呀,你把额熬煎的。药可甭断,好好养养,不能累着了。现今娃儿家都大了,也甭操那么多心了。”“不操了,杏儿在家伺候额呢。”“哎呀,娃可不歪,额听说了。有杏儿在身边,额也放心了。你就和娃好好过吧。”“胡过哩个,还有啥样儿。”“都是这。”

“哎,他咋样啦?”“谁?”“还有谁。”“额才不管他呢,没良心的东西。”“额听狗娃讲,现今兵工厂也那啥,哦,对了,军转民,效益不如前了。”“活该!”“额看芹儿也不歪。你姊妹俩离得近,也有个照应。”“啊,老天安排的。”“嘿嘿,也是你的福。”“福啥呢,就这样胡过哩个。”“啊,都是这。”

“哎,杏儿有婆家了吗?”“还小哩,再过几年吧。”“还是早些好,有合适的,赶紧给娃订上一个。娃照护你呢,可不能亏了娃。”“嗯,算额欠她的。”“娘儿俩谁欠谁呢,甭往心里去,那也是娃儿家的本分。”“说是这样说,可总觉得亏欠的。”“你说的那,敢没人欠你的?”“嘿嘿,不说这了。你多候走呢?”“额再过两天,多陪陪额妈。”“啊,对着哩。额也是来看看额妈的。”

就这样,两人一见面就说个没完。当天,叶子在环儿家里吃了顿饭。第二天,环儿又来看了叶子妈。叶子回云岭的时候,环儿还把叶子送到村口,硬要塞给叶子点钱,要叶子好好看看病,看着叶子坐上杏儿赶的小马车朝云岭而去。

日子过得也快,不知不觉已立了秋了。这天,天儿不错,叶子套上马车出了村。大路两边又收庄稼的,也有弄药材的,只是柿子还没有熟。叶子来到清平邢家媳妇家时,邢家夫妇和邻居正在院里的泡桐树下闲坐。

“啥风把你给吹来?”邢家媳妇笑着说。“哦,来啦?快坐。”邢家丈夫起身搬过来一个小凳子道。“好久没见你,就跑来了。这二斤沙果给你丢下。”叶子笑着说。“哎呀,麻烦的,来就来了,还带东西。”邢家丈夫说。“她就爱吃这。”“还是叶子姐和额亲。喝吧。”邢家媳妇给叶子倒了一碗开水,又递过来一只大蒲扇说:“额这阵子有点事,就……”

“啥?”“嘿嘿,没啥,没啥。”“还瞒额哩呀。”“嘿嘿,瞒你干啥。”“小子不在?”“大的做木活去了,还没回来。”“哦。”“狗娃回来的吗?”“嗯。可走了。”“不是开学还早哩嘛。”“啊,人家说他有事就走了。”“哦,看你轻快的,小子上大学了。”“嘿嘿。你娃也不错。”

“张罗翻盖这房子呢。”邢家丈夫说。“哦,娃知道操心了,你可真有福。”“嘿嘿。”“(房子)立木的时候,告额说着。”“哎呀,麻烦的,立木啥呢,就翻盖一下。”“那也得告诉额。”“好好好,告诉你。就你多嘴。”邢家媳妇回头说了一句她家丈夫。“嘿嘿。”邢家丈夫憨笑了一声。“说人家干啥?你就该告额说。”“好好好,到时候告你说。”

“额再去一下西头儿。”“嗯,那你去。”“你们回去吧。”“嗯,你去,这马好使吗?”“好使。这马可通人性呢。”“哦,那你慢点。”“嗯,额去,你们回去吧。”

就这样,坐了一会儿叶子要走,邢家夫妻俩把她送出稍门。看着叶子走远了,邢家媳妇禁不住对丈夫说,觉得叶子这回有点怪怪的。而她男人倒说他没感觉到。

叶子赶着马车来到武家。武家在清平村的西南边上,一圈儿黄土夯筑的院墙,在东墙靠南的地方开着个简易的稍门。说简易,就是说在土墙上挖个门洞儿,装上两扇单薄的木门而已。一进稍门,迎面是个用砖和土坯垒的小照壁。照壁后面顺着南墙依次是鸡窝、猪圈和茅房。两间土坯和砖木结构的北厦靠着东侧,西北角是一间稍微低矮的饭厦子。武家老汉已经殁了好几年了,房子没人收拾,外墙上的石灰面儿偶有脱落。院子里有两棵泡桐树和一棵石榴树。柴禾凑着墙角堆放着,院子里也不是很整洁。

柿子湾一带有不少早年从河南逃荒过来的。虽然已经几十年过去了,但仍然乡音不改,生活习惯也没有多大变化,与本地人相比,他们都显得粗糙一些,甚至有些拖拖沓沓的。单从家里平时用的碗筷上,就能看得出来,他们习惯于用粗瓷大碗和又粗又长的筷子。他们的穿戴也不太讲究,甚至当年物资匮乏的时候,他们衣服上的补丁,都和本地人有明显的不同:一个是补丁的针脚很粗糙,不像本地人那么细;另一个就是补丁的颜色包括布的颜色和线的颜色也不太注意和衣服协调,浅的浅,深的深,反正补上就行,好看不好看的都不在乎。反正,走在村里头,一眼就能看出他们与本地人的差异所在。只有到了他们的第二代、第三代,这些情况才会有所改变。当然,清平的武家也是这样。

这时虽已是秋天了,但天儿还是热热的。到了武家门口,叶子把马儿牵到石头跟前拴拴好,便推门进了武家院子。碰巧,武家老婆子刚从茅房出来,一边走一边系着腰带。两人边走边说着进了屋子,武家老婆子让叶子坐下,又递过来一把蒲扇,从大木案上拿过来一只黑粗瓷大碗,倒了大半碗凉滚水,给叶子解解渴。两人坐在炕沿儿上便闲聊起来。得知狗娃上了大学,武家老婆子直替叶子高兴。

武家老婆子并没有觉察到叶子和往常有什么不同,只是见叶子气色不好,就劝慰说:这眼下瓜儿工作了,俺就没有啥负担了;你家狗娃也考上大学了,杏儿和二狗也都大点了,地里、屋里的活儿哪还有穷尽呀,你甭太劳累了的。叶子说:额这是痨病,不碍事的。武家老婆子再三劝叶子把自己身体看当事些,叶子也应声答应了。只是在这一回得闲聊中,武家老婆子给叶子说了一些个蹊跷的事儿。(未完待续)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热门小说
我只有两千五百岁反叛的大魔王绝对一番奸夫是皇帝终末忍界玄尘道途你老婆掉了盖世双谐五胡之血时代信息全知者
相邻小说
第九关女剑豪机械维克多铁血霸秦守护这一片净土时空之头号玩家龙影仙途繁厦若林,旷野长天旷野之渡掠夺诸天记掠夺诸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