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大文学移动版

m.dwxdwx.com

第八十四回 各显其能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且说包产到户五六年下来,柿子湾一带的农村渐渐发生了不少变化。庄户人不仅大面积种植中药材,而且外出做小生意的也越来越多了。这一方面是因为农机、化肥、农药的普遍使用,使得种粮利润开始下降,甚至亏本,庄户人不得不另辟蹊径。另一方面也是由于社会消费水平逐渐提高了,相互攀比,不得不想办法、找门路去挣更多的钱,使自家的生活水平能跟上大流。

于是,各显神通,有给小厂推销玻璃刀或弹簧、蜜枣的,也有不少人出去做小生意了;卖豆腐的卖豆腐,卖凉粉的卖凉粉,蒸馍的蒸馍,蒸包子的蒸包子,煮麻花的煮麻花,打饼子的打饼子;有挣了钱的,也有赔了钱的;甚至有慢慢地在城里头站住脚,常年在外不回来的。柳湾就有一对儿小夫妻,靠一年四季卖糖葫芦,盖起了新房子。云岭有个小伙子,眼尖手快,饼子生意做大了,连爹妈和兄弟姊妹都带出去了,除了在街上零卖,还给人家学校、工厂的食堂送,就靠打饼子在村里买下两座院子。更不得了的是南塘村一个姓尹的小伙子。人家带上媳妇出去以后,先是在省城推着自行车卖馒头、卖早点,后来就租门面开小面馆,再后来生意越做越大,竟开了个饭店。

当然,也有一些没出去而在村里头挣钱的,有养鸡的,有养羊的,也有养牛的;有买下车跑客运、跑货运的,有买下拖拉机、收割机转村子给人家耕地、收割的。甚至连出药材也用上了拖拉机,再也不用靠人工去刨了。机械的普遍使用,使得耕牛没了用场。牲口,庄户人千百年来赖以生活的生产工具,一下子解放了,成了人们的肉食来源。于是乎,耕牛的交易也渐渐清淡下来。

这天,贵娃他们几个牲口经纪人在一起吃饭,就聊起倒卖牲口这个话题。“哎呀,看起来咱这碗饭是越来越难吃了。”“不是难吃,眼看就没的吃了。”“可不,光那几头肉牛生意咋顾得住呢。”“得想别的法子。”“可其他的咱也不会呀。”

“哎,额倒是看上一个商机。”“啥?”“这生意一个人可干不了,得几个合伙才行。”“哦?”“你几个有愿意的吗?”“还没说干啥,就问愿意不愿意?”“愿意才行呢,要没人合伙还说个毬呀。”“行,额愿意。”贵娃答道。“那也算额一个。”“唉,额老了,有牲口生意就做,没了就回家歇歇了。”“这老家伙,放着生意不做,咋?怕钱扎手?”“哈哈,那行,再干两年吧。”“这还差不多。”

“说了半天的,到底是啥买卖?”“你看,这来城里的越来越多了,这些个人总得吃吧?”“你概不是要开饭馆吧?”“开饭馆?你会厨子还是会揽客呢?说得轻巧。”“那咱是干啥?”“额看这议价粮油就是个出路。”“哎,你还甭说,有戏。”“现今地都分了,产得也多了,总得找出路吧。”“有道理。”“额留意了一下,附近这几个县的市价都不一样。”“对,有价差就有利。”“嗯,这个能干。”

“干这一行,一来,是本钱不大,钱多就多弄,钱少就少搞,只是利大小的事。二来,咱都是从农村出来的,熟悉这东西,上不了当。这第三嘛,做这买卖也不要多少人脉关系。”“哈哈,额早说你是军师,这一点不假。看样子,你计划好一阵子了。”“活人还能让尿憋死。总得寻出路吧。”“长途贩运的,这损耗可大。”“还得有窝儿临时存放。”“收购呀押运的,还有过桥过路,都得钱。”“那是自然了,关键要码准价格。”

就这样,说干就干,贵娃他们商量了商量,凑了凑本钱,就改行做起了农副产品倒买倒卖。从村头到城里,东跑西颠地跑了不少地方,有时多赚,有时少赚的,谈笑风生住旅馆、下馆子,日子过得也算马马虎虎。

刚过阳历新年的一天,平阳大市场来了个三十多岁、老实巴交的男人,在市场里转来转去的,还跑到大市场治安所问情况:“所长,额来找额家老婆,看你们见得没有。”那男人问。“额这儿只管治安,不管人。”所长答道。“误会了,所长,额不是那意思。”“额不管你啥意思,反正人的事额们不管。”“嘿嘿,额不会说话,甭跟额一般见识。额是说,你们成天价在这儿,也许见过。只是打听打听,额也是急了,胡找呢。”

“哦。看你这人蛮老实的。你家老婆啥模样?”“三十出头,大眼睛,长睫毛,脸儿黑俏黑俏的。”“也是你这口音?”“嗯,一个村的。”“她不在家里呆着,来这儿干啥?”“先是给人家当保姆的,后来跟人家做生意去了。”“哦。”接着,那男人又说了些听到的有关他老婆的闲言碎语。

老韩一边听着,一边不禁暗自一笑:世上竟有这样的窝囊废,老婆跟人家跑了好几年了才来找,还找个啥劲儿呢。可转眼又想,他不能告诉这男人实情,不然会缠着甩不掉的,反正又不是自己份内的事。于是,老韩圆滑地对那个男人说:“哎呀,这市场大了,人来客往的,额们也搞不清,真没注意,你再到别的地方找找。”而那男人呢?听老韩这样讲也没法,可又不甘心,于是,又在平阳找了两天,还是没找着,便自个回乡下去了。

其实,这时候贵娃正带着俏姐儿和那几个朋友在南方呢。原来他们前一阵子在汾湾低价收购了不少柿饼,然后一起押着车去了南方。谁知掏了一路盘缠、好不容易运到南方了,可人家不给在大街上停车叫卖。没办法,几个人只好四处活动,好不容易疏通关系,进了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却不怎么卖得动,原来人家南方人不大吃这东西,一天下来也卖不了多少。

不知不觉已到了小寒时节,眼看就要立春,天气要转暖了,急得贵娃他们团团转,又是叫卖又是推销。可还是烂掉了一些,没赚到什么钱。不过,贵娃和俏姐儿他们倒是在南方过了个春节,晓得了一点南方的市场行情,也逛了一逛南国的风景儿,算开了眼界。直感叹真是不到南方不知道北方之苦,不到南方不知道啥叫“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这贵娃小生意不愿意做,老想着倒买倒卖赚大钱。可结果呢?生意时好时坏,没挣到大钱,只能维持和俏姐儿两人逍遥自在的“城市生活”。

贵娃丢下老婆孩子,在城里头和俏姐儿同居。其实,这时候夫妻俩外出打工,挡不住诱惑,发生婚变的也不在少数。不时听说哪个大姑娘外出打工,自作主张嫁到外地的,甚而至于与有钱的有妇之夫同居的。

话分两头说。且说这年端午节第二天,也就是农历五月初六的中午,娥儿荷了包粽子,骑上自行车回了一趟娘家,尽管她老爹去省城了,她还是去看了大哥和弟弟。后半晌,娥儿说她不回去了,想在娘家住一宿。姑嫂俩便又说又笑地收拾了收拾娥儿儿时的房间。晚上又一起做了臊子面,大家吃了吃晚饭,就坐在院子里闲聊起来。

“月娃现今咋样啦?”“哦,就是外两下咯。”“不是当了营长了嘛,还给村里弄了青年之家。”“啊呀,外顶啥的呢,又不挣钱。”“娃是给他往后打底子哩嘛。”“打他那鬼哩,连个媳妇都订不下。”“听的说,你们门跟前那萍儿不是和月娃在谈嘛,咋能说……”“啊呀,谈是谈了,现今萍儿也回来了,可人家她爹就是不愿意。”“回来了?又没预考上?”“啊,又没考上。”“咋不愿意的?”“外还说哩,总是嫌咱屋里不好嘛。”“啊,人家外屋里可有样儿着哩。”“不是价,可想当兵的。”“哦,想当就把娃当呀,当兵也不歪。”“哎呀,管不了,随他折腾去。”“月娃脑子还是够用的,你甭熬煎。”

“你们这几年也不歪。”娥儿笑着对她哥说。“好啥呢?就这样子。”娥儿嫂道。“额哥养了几年牛,一年到头扑腾个不停,这就行了,还要咋呢?”“这社会变得可真快,就六、七年工夫,牛都不做活,杀得吃了。哈哈,真想不到。”

“养牛比养鸡省事。你看二娃养的那鸡,又是买饲料又是卖鸡蛋的,忙得不歇火。”“养鸡见钱快嘛。”“鸡可爱生病,鸡蛋卖不出去也上火。”“啥东西只能图一头。”

“你这一班的原先是人家环儿过得好,现今轮到你了。”“额?好啥呢?你妹夫成天价和额吵架,皎皎又听不见,就月娃当了个兵,人家还上了大学了呢。”“哈哈,要这样讲,那就没法说了。”“你哥是说,你比环儿、叶子顺当些。”

“不过,现今这个男人对环儿可不歪。”“哎呀,再好也是二婚,男人比她大,差不多十五六呢。再说了,她自己又没收入,腰杆也直不起来。”“听得人家说环儿不是开了个小店嘛。”“是该有个营生,不然,得看人家脸色呢。”

“听得说环儿小妹子过得不咋的。”“你是说芹儿?”“嗯,听说人家公婆看不起芹儿。”“前阵子回来看她爹的,哎呀,看娃脸上那气色就不怎么好。”“看人家脸色过日子,心里哪能痛快了呢。”“唉,一个农村的嫁到人家城里头,那可不的,没技术,靠男人养活,那可不受气的。”“不是说干临时工了嘛,咋说靠男人养着呢?”“临时工?临时工和正式工那可差远了。”“城里人可不好活,得有工作,啥都得钱。不如咱这农村里的,还有二亩地,饿不死。”“哈哈,人家说城里人是属鸡的,得自己刨食吃。”“不是价人家说那,啥人啥命嘛。”“啊,就是,命里没有莫强求。”

“你看叶子,那命可真苦死了。贵娃跑了,独儿个管仨娃。”“一个妇道人家里里外外的,可真不容易。”“人家大娃子不是上了大学了嘛。”“嘿嘿,就二娃子是个捣蛋鬼儿,也够叶子招架的。”“二狗还小嘛。”“啊,也是,还小些。”“哎呀,人常说,三岁看老嘛,额看,嗯,大差不差……”就这样,娥儿和娘家哥嫂闲聊了一会儿,便各自回屋睡去了。第二天上午就回清溪去了。(未完待续)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热门小说
我只有两千五百岁反叛的大魔王绝对一番奸夫是皇帝终末忍界玄尘道途你老婆掉了盖世双谐五胡之血时代信息全知者
相邻小说
第九关女剑豪机械维克多铁血霸秦守护这一片净土时空之头号玩家龙影仙途繁厦若林,旷野长天旷野之渡掠夺诸天记掠夺诸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