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大文学移动版

m.dwxdwx.com

第一百五十六回 上人心思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却说多娃那笔焦炭生意做成之后村子里议论纷纷的。不用说,这自然勾起了海海弟弟妹妹的心思,也抬高了他们的心气儿。这时候,海海大弟弟川川正在本村邢玉栋的玻璃刀厂为人家跑销售。邢玉栋是谁呢?就是邢青林的长孙,邢海山的大儿子,小名栋儿。他弟弟叫邢玉樑,小名樑儿。说是玻璃刀厂,实际上也就是个加工玻璃刀的家庭作坊。

提起栋儿,这话可就长了。栋儿,中等个头,白净白净的,虽然文化不高,但文乎文乎的,脑子也挺活泛。前多年,地还没分到各家各户的时候,栋儿曾是柳湾一个生产小队的副队长。那时候,连年干旱,农业社里没收入,村里正在闹派性,栋儿也参加了一派,还当了派性头头。可闹腾了几年后,栋儿渐渐地对此没了兴趣,便从这两派争斗中退了出来。后来,在公社和大队的默许下,栋儿带了一帮小青年出村去搞副业去了,也就是村里最早的副业队。进山伐木,下盐池拉硝,进城修路什么的,正如栋儿所说的那样,啥毬苦都吃过了。

也就是在带副业队的过程中,栋儿不知在哪儿学会了做玻璃刀。于是,一实行包产到户,栋儿就开办了个小小的家庭作坊式的玻璃刀厂,带着老婆和弟弟、弟媳妇干了起来。每做上一批玻璃刀,栋儿就带着弟弟樑儿跑出去推销。随着销路的逐渐打开,厂子的规模也一点点扩大了。于是,亲朋好友、邻居找栋儿,进他的玻璃刀厂干活挣点活钱。栋儿不贪,干一干歇一歇,不紧不慢的,日子过得可比别人强多了。就几年的工夫,邢家兄弟俩每人盖了一座院子,还把祖屋给翻盖了一下,村里没人不夸的。儿子十五、六,就订了亲。

再后来,不知怎么的,这弟兄俩有了矛盾,最后还闹翻了,两家子老婆孩子一起上,又是吵架、又是打架的,甚至樑儿仗着老丈人家小伙子多,带了一帮人,强行把玻璃刀厂的设备、备料都抢了去。兄弟俩打了好长时间的官司,最后也没有个结果,不了了之,各干各的了,甚至在村里见了面都不说话。

樑儿爱张扬,用庄户人的话讲,就是那樑儿说起话来就像吼雷闪电似的。因为年轻,喜欢新潮,选了个好听又现代的名字,注册了一个新的玻璃刀厂,又是挂牌子又是招人的,生意做得大了起来,甚至还去城里头开了营业部。后来,樑儿又把玻璃刀厂改成公司,干脆搬到了城里头去了。可生意做得越大,那情况就越复杂,结果,弄得官司缠身,樑儿东躲西躲的,最后年轻轻的竟病死了。当然,这是后话了。

而栋儿呢?则完全不同于樑儿。虽然弟弟把原来的多数存货、设备、备料都抢走了,甚至销售渠道也带走了。但栋儿不张不扬的,从头再来。有技术在手上,还有一些老客户,再加上前几年留下的资金底子,也就两三年功夫,栋儿的玻璃刀厂又恢复了。栋儿一如既往,干干歇歇,生意做得稳稳当当。

也是看上了栋儿这稳劲儿,根儿就把二儿子川川送到栋儿玻璃刀厂去干,先是做玻璃刀。当然,也只是做一做玻璃刀的刀柄之类的,至于做刀头的技术,那栋儿是不会教的。

做了两年粗活之后,川川就开始给栋儿跑推销了,不是跑东北,就是跑西北,常出差,寒来暑往的,也挺辛苦。反正,家里的活儿,是指望不上川川的。年轻人,脑子活泛,川川在外面跑得多了,也就渐渐产生了自己单干的想法,只是一时还没找到好的营生而已。

现如今听说海海帮叔父做成了焦炭生意,川川自然萌生了去找他大哥的念头。其实,前几年川川就曾找过他大哥,想让海海给他揽玻璃刀生意,只是那时候海海才工作没两年,方方面面还不行,川川不得不失望而归。可眼下听人家说的那样子,大哥肯定是大不一样了,不然,咋能帮叔叔做成那么大的生意呢?

与叔侄关系相比,这兄弟情分应该是更亲些吧,再怎么着,海海也该帮弟弟做点生意才是。川川就给家里人说了说这事。他媳妇自然是很支持。他爹妈也就是根儿夫妻俩嘛,半信半疑的,可也没有明确反对。只是他奶奶也就是吴家老太太对孙子说:“你去了以后,看情况。可识眼色些,甭惹你嫂子讨厌。弟兄面之间,有那走动得好的,也有那成了仇人的,主要就是一条儿,甭光顾自己,要多替对方想想。”

倒是他叔父也就是多娃听说以后,特地跑过来劝川川说:“哎呀,海海工作可忙了,就顾不上生意上的事儿,最好甭去找海海。”可川川却说:“额不要他替额跑生意,只要他写个条子就行了。生意额自己去跑。”见川川铁了心、非去找他哥不可,多娃似乎还想说什么,但没有说出口。可眼下正值隆冬时节,过不了多少天就快过年了。川川和媳妇商量了商量,还得在银钱上准备了准备,于是,就打算开过春再到南方找他哥哥海海去。

话分两头说。却说建娃爷爷也就是刚娃爹吃了中药以后好转了,不时出来走动走动,他家不远处就是个丁字路口。老年人闲了没事,都喜欢坐在这个路口,人来人往的,打听个啥也方便。

见刚娃爹慢慢走过来了,一个老汉就问候说:“刚娃爹,眊你这阵子好多了嘛,脸儿也红水红水的。”“啊,茅子跑得少了,觉上稍微有个精神了。”一个老婆儿笑着说:“那走走好。可也不敢太累着的,走走歇歇。呶,这不是个凳子,你坐坐。”刚娃爹答道:“啊,走上一截,就觉得累了。额坐上一会儿。”另一个老汉说:“啊,坐坐。”另一个老婆儿也插话说:“常说那人活七十古来稀嘛,咱都这么大岁数了,多活一天赚一天。”刚娃爹笑着答道:“啊,那可是。”

“眊样子,还是咱这中医顶用。”“啊,咱中医就是喝喝药,气血呀脾胃呀慢慢调养哩嘛。人家外西医,哎呀,不行了就动手术,快刀斩乱麻,可不治根儿。”“就是,还有的外西都医治不了了,咱中医就慢慢调养好了。”“这病就是这,三分药,七分养。”“哎呀,这东西说不来,你说咱中医好呢,可一副一副地喝药,见效慢的。人家那西医一喝药,三下五除二好了,就是快。”

“刚娃爹,眊上你外建娃可不歪。”“就是,百十里地哩,娃一个礼拜呀回一回。”“唉,硬是刚娃这贼把屋里弄散了。就建娃还常回来,眊上呀屋里还像个样儿。”“敢人家刚娃不是前一阵才回来过呀。”“他是儿嘛,回得太少了。”“各有各的事哩。”“外不行,儿就是儿,不然养的那儿干啥。”

“人家芳儿也不歪,常来眊她爷爷。”“那不一样。芳儿嫁的咱村胜娃,是回婆家呀顺便眊眊她爷爷。”“哎,那也不能这么说,毕竟芳儿和胜娃都在外面干事哩嘛,人家来了就是来了,还管人家顺路不顺路哩。”“啊,就是。”“就是啥呢。外就在县城里咯,还有多远呀。建娃就不一样了,那百十里地哩嘛!”“哎呀,这东西不能这么细的讲,孙子辈的,有这心就都好,更何况嫁出去的孙女呢。”“啊,这话对着哩。”

“啊,建娃回来给额说,他不干了,回来照顾家。”“哎呀,你可不敢让娃回来,工作嘛敢容易的。咱还能活几天呢,甭耽误了娃前程的。”“额也是说,好不容易转正了,甭丢了的。就甭说这村里种地顾不住,就是再好,也不如人家城里头,千万可不敢有这念头。咱老了,不能拖娃儿家的后腿。”“啊,说得对着哩!可不敢让娃把工作辞了的。这村里眼眊上就不留人了,种地根本顾不住,人家都还想法子往外跑哩,可不敢回来。”“现今寻个正道工作可不容易哩,大学生找工作都难。”“啊,不是价额说了建娃几句呀。”“啊,说的对着哩,娃憨的。”

“建娃说,师傅对他不歪。”“哦。”“额寻思,大概师傅是眊上额家建娃了,嘿嘿。”“师傅?”“啊,煤建公司的师傅。”“师傅待娃好,那不好吗?”“额也是说。这刚娃把屋里弄散了,有个好师傅照护照护娃,额也放心。”“哎呀,都过去的事了,还说的外,敢图生气了。现今不是好了。”“啊。刚娃前一阵子不是回来的嘛。”“你这记性。啥前一阵子呢,那是年时个,今年就没见回来。”“外人家有啥事了吧。”“有他那鬼哩,贼胚跑到媳妇那儿去了。”“哦。你也甭生气,你生下外咯,敢还不知道啥秉性啊。”“额惯的。”“甭说这了,敢图生气哩。”“啊,孙子孙女对你好,那就行了。哪家能十全十美呢!”

“哎呀,额得回去了,觉得要上茅子了。”“哦,你慢些着。”“哎呀,要走茅子哩嘛,慢了可等得及哩。”“啊呀,这上岁数了就是这。”“甭说了,赶紧去。”“嗯,你们再坐坐。”

就这样,刚娃爹便回去了,此后好一阵子都没有出来。建娃和芳儿还是一个礼拜来眊爷爷一次。听说改嫁到绛州的环儿也来眊过刚娃爹妈。这期间,刚娃带着小女儿梅儿曾回来过一次。至于刚娃后娶的那个媳妇小裴呢,则一直没有回来过。(未完待续)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热门小说
我只有两千五百岁反叛的大魔王绝对一番奸夫是皇帝终末忍界玄尘道途你老婆掉了盖世双谐五胡之血时代信息全知者
相邻小说
第九关女剑豪机械维克多铁血霸秦守护这一片净土时空之头号玩家龙影仙途繁厦若林,旷野长天旷野之渡掠夺诸天记掠夺诸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