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慢悠悠地漂泊,南下晃到湖北,准备渡过长江去湖南。
这时长江的景观与读者时代的相差甚远。长江通过三峡就直接灌到云梦大泽,然后又有复杂纵横的河流、星罗棋布的湖泊,大面积地流往下游,早已抹平了以往人类跟长江争地的那些堤坝、农田和城镇。这个天然屏障正阻拦着我们的南下。
伏羲对这一带河流湖泊的规律有些了解,还有康回,他对渡江涉水也很在行。在他们的带领下,我们利用附近的竹子制作了十来只竹筏,像走迷宫似地行走在那些交错的河流湖泊里。这种竹筏可不像当初渡海的木筏。当时是不知天高地厚,现在有伏羲和康回发挥他们的天才智慧。我们根据日、月确定方位,从容不迫、满有把握地行进。
途中我们还有多次在岛上整休、生活的经历。在我们渡过那几条长江主水道时,它们看上去并不很宽敞,甚至可能淌水就能走过。整个渡江尽管耗力耗时,但并没有想象得那么不可逾越。
长江南岸的土地确实肥沃、养人,周边都是绿茵茵的草地和树木,以及提供我们食物的各种鱼蟹和野生动物。我们在南岸定居下来,有了回家的感觉。
伏羲他们用芦苇搞成纤维结绳而为网罟,捕鱼的效率极高。尽管伏羲声称渔网不是他的首创,但他显然是编制高手,承前启后的集大成者。
含及含族过来的人还是习惯用标枪刺鱼,效率远不如伏羲的渔网。当然只有在定居后,有了闲暇时间才能制作渔网。
我们看到附近有人耕种稻田,想凑过去套近乎,这些农民有点怕我们,我们只能远远地望去,摸索地学着开荒、耕种稻田。
康回最高兴,这里离他遇到大灾难时的长沙很近。他提议我们清理一块平整的土地,建造自己的神庙。神庙由康回提出设计方案,再加上伏羲的指点。
从外形上来看,集我们已经看到的两河流域、三星堆,以及周边一些部落的神庙的所有优点为一身。神庙因地势而造的正方形台基,竹、木结构的建筑,而不再像在两河流域一味求高的巴比伦通天塔。
我想整编我们月亮神的信仰,加进沿途吸收的元素,以此打造成能够统一全族人的信仰,增强部落的向心力。
神庙的崇拜内容增加了那个人面蛇身的礼器,有了对伏羲、女娲崇拜的因素,还有来自于海龟部落的元素,供桌上置有乌龟壳。含的占卜成为神庙祭拜中不可缺少的程序。
在神庙里的占卜中,康回被封为水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