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了之前的多场战斗,除了在后方留守的楼跃、王嗣元、梅山三虎的队伍之外,每一支人马都有比较大的死伤。
尤其是参加了多场战斗的徐闯麾下,更是死伤过两成,算是伤筋动骨了。
各队伍的人数都需要进行补充,之后重新按照戚家军的编制进行休整,还要加强阵型的训练,才能够成为强军。
最大的问题来自于各个倭国番队。
倭国番队选择士卒时,基本上都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基于各个自己的俸禄,还有士卒的战斗力,来取一个平衡点。
但这个平衡点不像什么需求供给曲线,能够通过公式计量。
倭国武士征召士卒时,是完全没有量化指标的,没有任何一个人告诉倭国武士,你们应该如何征召士卒。
像之前他们随着大名家作战,或者如相良义阳自己就是大名的,他们还大致有一个标准,打比方说百石土地,出兵五人,或者是八人。
戚家军没有给标准,于是各人就放飞自我了。
戚英记得江户时代,对于士卒的出兵标准,似乎是一万石三百整。
这样的标准只是一个大概,各地根据生产能力,还有百姓的生活水平,会有不同的调整。
这个地方指的士卒,就已经是在大河剧里,我们看到的那种非常精锐的足轻。
每一个人都有着全身的防具装备和武器,背着鲜明的靠旗,战斗力能够保证。
其实倭国战国的中前期,像这样全身配备齐全的足轻,非常非常的稀少,可以被当作是各个大名家的核心战斗力来使用。
各家有的旗本武士都不一定有,那样齐整的武器装备的配置。
各个倭国番队,随着戚家军一起战斗,也知道在战斗力上,比明国的人马弱了好几个档次。
而这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在武器装备上,他们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明国人有着完备的武器、装备的配置,如果说想要麾下也配备同样配置,是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的。
每个倭国武士的俸禄有限,这就是刚才提到的他们寻找的那种平衡。
戚英是隐约记得一万石三百人的标准,于是他也推行了这个标准。
不只是人数的要求,同时还有各种武器装备的要求,全部都要达到标准。
他可不希望之后,那些倭国番队随着他上战场时,还能够在队伍里面看到拿镰刀的人。
他需要的是能够上战场的战斗力,是真正的军人,而不是拿来凑数的农民和百姓。
但有一点要知道的,就是江户时期的这个标准,这一万石可不是纯收入,要扣除掉给普通百姓留存的四成自有粮食,还要减去各种花销。
他麾下的武士,拿到手里的俸禄,可都是实打实的钱财和粮食,没有任何扣减的。
所以戚英这个标准还是比较松的,就算定成六百,估计武士们也负担得起。
在戚英颁布了新的征兵标准后,几乎大部分的番队,都老实的按照标准,重新进行了队伍的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