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搬迁居城这件事,戚英也不急,预计在年会开完之后,才真正的从久留米城搬去定远城,或许也能够算作是一个新年新气象。
各种内政的事,不需要戚英去操心,议事厅里的每一位文官,都在平稳的各行其是,将治下的各种事物处理得井井有条。
可问题就在于现在戚英手里,可不仅仅只有政务和民生,军队内的各种事务也同样重要,甚至更加关键。
在这倭国想要存续下去,军队的战斗力必须要有保障,兵者国之大事,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也。
戚英现在需要亲力亲为的一件事,就是要对军制进行清理。
之前戚英麾下的各支队伍,规模不一,互相之间统属关系也比较弱,实际根本就谈不上所谓的军制,完全是混乱的。
只要是个武士,有戚家军发予的俸禄,带着一支有些人数的队伍,就可以算作是一支独立的番队。
之前形势特殊,戚英也就没有太过纠结。
倭国武士们依然按照原来的习惯,来管理麾下的小股军队,这些军队在某种意义上,还算不得戚家军的士卒。
跟原来这些武士麾下的士卒一样,实际上只听命于这些武士。
之前各种战斗的需要,戚英对这方面还没有动手,现下整个九州已经被占领,是时候做出改变了。
之后的战斗必然会更加的激烈,像这样互不统属,各自为战的队伍,实在是不利于之后,戚家军对于大片领地的攻略和统治。
最重要的是,他们各自为政,还都有不少的麾下,如果遇到特殊情况,完全有可能重新走上割据的道路。
倭国番队在编制这个东西上,更加的虚化一些。
但即便是几支明国队伍,各武将所带领的士卒在军制上也不统一,在按照各个武将的习惯来。
每个人手底下的士卒,同样有多有少,戚英之前分给他们的官职,和士卒人数也多有不符。
戚家军自己的编制是五人为伍,其中一人为伍长,便是最为基础的鸳鸯伍。
两个鸳鸯伍便是一个鸳鸯阵,另外配备一名队长,使得鸳鸯阵有十一名成员。
十五个鸳鸯阵为一旗,设一名总旗。
三旗为一营,有五百人,设一名把总。
再之后千人设千总,三千人设指挥佥事或者是守备,也要看实际情况。
戚英的手下的军制完全都是乱的,就算是他自己所带领的亲卫,也并没有按照这样的人数来设计。
于是戚英首先是更改了,自己麾下的人员设置。
从其他的明国队伍中,挑选出了百名素质最好的老卒,填补进了亲卫之中,按照戚家军的正规军制成一营。
因为之前受制于人数,所以都是十人一阵,现在则完全按照戚家军的配置,重新划分了鸳鸯阵的序列。
童子明、陈化龙、楼跃等人的队伍,基本上都是按照戚家军编制设立,倒是不用变更军制。
只不过唐鹤矝、徐闯等人的,还需要重新编制和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