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大文学移动版

m.dwxdwx.com

第十一章:同水兵一起航行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195年月19日,武汉。

三天前,大年初三的午夜,毛泽东从北京乘火车来到武汉。今天将离开武汉,顺流东下,乘军舰沿长江考察。

毛泽东早早醒来了,他有一些兴奋,像所有第一次将要乘军舰航行的人一样。他觉得几天来像是一直在盼着这件事似的。在军舰上,他就处在人群中了,再也不会有那些保卫措施把他圈起来了。这一点使他格外兴奋。

春节前后,正是南方凌断树枝,最为寒冷的时候。连日大雪,现在窗外也还在飞雪。

江面上,海军的“长江”号、“洛阳”号军舰已在江汉四码头翘首等候。

月14日,大年初一,早晨5时,华东军区海军司令部命令淞沪基地“长江”舰、“洛阳”舰组成编队,立即去武汉执行任务,大队长王德祥担任编队指挥。

6时50分,“长江”舰、“洛阳”舰起航,沿江上溯航行。18时驶抵江阴,临时抛锚。0时,华东军区海军马冠三参谋长和地方航运局的两名领航员乘汽艇登上“长江”舰,编队立即起锚,连夜继续航行。

春节正待放假,一大早却命令紧急起航,华东军区海军参谋长也来到军舰,水兵们觉得这次任务不同寻常。

江上风紧,雪花如扯絮一般落下,迷蒙一片,看不清航道。连老领航员都感到航行困难。要在平时,军舰早进港抛锚了,但有命令要限期赶到武汉。军舰冒着大风雪,日夜兼程。

经过三天三夜航行,月17日下午4时,“长江”、“洛阳”舰驶抵汉口。

江汉西来,浩荡东去,两岸积雪,河中涌浪,好像从遥远处带来了岷山雪,从近处携来了洞庭水。

月18日上午,公安部罗瑞卿部长和军委海军政治部保卫部杨怀珠副部长来到“长江”舰,召集马冠三、王德祥和“长江”舰、“洛阳”舰党支部委员们开会,罗瑞卿说道:“毛主席要到你们军舰上来,高兴吧?”

“长江”舰政委刘松等人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激动得连声说:“太好了,太好了,这是真的吗?”

罗瑞卿说:“毛主席要到军舰来,而且要坐军舰视察,还不是短时间哩。党中央把护送毛主席的光荣任务,交给你们两艘军舰。一要绝对保证安全,二要把各方面工作做好,使毛主席感到舒服、方便。能做到吗?”

刘松代表大家说:“保证做到。”

罗瑞卿又说:“好。这个任务可以向全体同志作原则传达,但是,暂时不要讲毛主席来。”

全舰上下忙碌起来,除每日定时进行的“机械检拭”和“清洁保养”外,指战员们又一面加紧清扫甲板、舱室,一面兴奋地猜测是哪一位首长要到军舰来。

“长江”舰是一艘内河浅水军舰,不足400吨,江南造船厂制造的,至今还用燃煤作动力。“洛阳”舰是日本造的,柴油机作动力,也只有近1000吨,国民党海军从日、伪手里接收过来,然后“输送”给了新中国海军。

这两艘军舰如此,人民海军所有军舰大多如此,多数来自美国、英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少量中国建造。最老的军舰是1918年下水的“延安”号,是清朝末年建造的,用煤作动力,水兵在炽热的机舱里,光着膀子不停地往炉膛里添煤,有时不得不由另一个人在后面抱住,以免摔倒。

共和国海军还没有能力为自己的领袖提供一艘略好一些的座舰。

月19日,早饭后,从岸上搬来两条长凳、一块木制床板、一把木架帆布躺椅和棉垫、棉被、毛毯等一般的卧具。刘松想不到毛主席竟睡硬板床,卧具也如此简陋。他叫把床铺支架在军舰右舷政委办公室。

“洛阳”舰解缆,离开码头,驶向江心漂泊、警戒。

“长江”舰下达了全体舰员列队站坡,迎接首长的部署。

毛泽东乘车来到江边,刚跨出车门,江汉关上的大钟,正好敲响11下。

请历史记下这一时刻:195年月19日11时整。

毛泽东的出现,立时被人们注意到了。如同昨天上午,他徒步经过蛇山,被一个小学生发现一样,人群中有人惊喜地喊了一声:“毛主席!”

“毛主席!”“毛主席!”随着喊声,更多的人看清了真的是毛泽东,人们便向江边跑了过来。

毛泽东转身面向大道,略站了一会儿,微笑着,向人群答礼。

毛泽东和前来送行的***、李雪峰、赵敬敏、王任重握手道别说:“好了,你们不要送了,再见。”

人群越聚越多,突起一声欢呼:“毛主席万岁!”

立时山呼海应:“毛主席万岁!”“毛主席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

毛泽东转过身来,罗瑞卿在前面引路,杨尚昆、杨奇清陪同着向码头走来。

军舰上站坡迎接的水兵,有人第一个认出了向军舰走来的是毛泽东,擦了一下眼睛,确认自己没有看错,不由得脱口而出道:“毛主席!是毛主席!”

队列里低语传告,兴奋激动,原来因久久等候已有些松懈了,看迎来了毛泽东,无需命令,个个立即精神百倍,按照条令规定,背手叉腿而立,队伍格外整齐、威武。

毛泽东刚一踏上趸船,水手笛吹响一个长声:“敬礼!”全体舰员立正。

副舰长王内修跑步来到毛泽东面前,敬礼,报告:“华东军区海军淞沪基地‘长江’军舰副长王内修报告:‘长江’舰干部0名,战士9名,全舰准备完毕,请主席检阅!”

毛泽东微笑挥手答礼。

他举目看停靠江边的军舰,沿着右舷,从舰首至舷梯口,水兵们穿着黑色呢制服,面向码头站成一列,桅顶和舰尾飘扬着国旗、军旗。

按照海军特有的礼仪规定,军舰应当悬挂满旗,排列4人的仪仗队,应有军乐队奏响国歌。但是,今天一切从简了。

毛泽东从舷梯登上军舰,略停了停,抬头举目向桅顶的国旗注目致意。

大概事先有人告诉过他,登上军舰的人,都要首先向国旗敬礼——毛泽东不是失礼的人。

水兵们的目光一齐转向毛泽东,注目敬礼。

毛泽东点头微笑致答。

笔者当年采访过“长江”舰上一位水兵,他说:“如果不是条令约束,我们早就会拥上前去,围住毛主席,把毛主席抬起来的。”

毛泽东来到前甲板,一阵风来,撩起了他的大衣前襟。江风很劲,像刀子一样凛冽。毛泽东看看还在列队的水兵,没有穿大衣,披肩被风刮起,脑后的飘带在飞卷。他心痛水兵们穿得太少,一定很冷,向罗瑞卿说:“他们什么时候解散?他们冷吧!”

按照海军礼节,必须等待首长进入舱内,才可以解散站坡。

罗瑞卿向马冠三示意:“马上解散!”命令传下,更位长的水手笛吹响两个短声:站坡解散。

水兵们慢慢离开队伍。毛泽东这才放心,向后甲板走去。

11时0分,“长江”舰解开缆绳,驶离码头。

汉口沿江大道上,江岸斜坡上,已是人山人海,消息不胫而走,万人空巷,赶来看毛主席。

“毛主席万岁!”此伏彼起,山呼海应。

为了安全,保卫部门总是对毛泽东的行踪讳莫如深,严格保密。而人民群众却极想见见毛泽东,亲近毛泽东。人们难得一见,今天见到了,就难以抑制感情的迸发,自发地表达出对毛泽东的衷心爱戴。

毛泽东听到了岸上传来的欢呼声,没有立即走进住舱,他站在后甲板望着岸上的人群感动不已。

“长江”舰前行,“洛阳”舰驶至护航位置,编队向下游行驶。

江上过往的木船、划子上的人们也发现了站在军舰后部的毛泽东。

江上、江岸,一片欢呼声:“毛主席万岁!”

一只木划子从军舰旁边经过,一个手荡双桨的老人,认出了毛泽东,松开双桨,连连振臂高呼:“毛主席万岁!”

划子失去控制,几乎横了过来。老艄公一生中第一次失态,他也顾不得浪起船颠,不断纵情高呼:“毛主席万岁!”“毛主席万岁!”

毛泽东看着江风吹起老人的白发,格外感动,他摘下帽子,向江上、江岸的人群挥动,大声回答:“人民万岁!”

老艄公自信毛泽东已经看见他了,回答他了,这才捡起双桨。

毛泽东不肯进舱休息。第一次乘坐军舰,他急于了解水兵,了解军舰,于是,他向前甲板走去。

江上风紧,加上军舰前进时的航行风,风势更显凌厉。卫士拿来一条深咖啡色带白格的围巾,毛泽东接过来,随手围在颈上。人们这才注意到,毛泽东穿着一件旧的草绿色呢大衣,戴一顶旧的草绿色呢解放帽,脚上也是一双旧的黄色皮鞋。水兵们看自己身上,是呢水兵制服,呢水兵大衣,黑色皮鞋,一色全是新的,不由得连声“啧啧”感叹。

毛泽东来到舰首主炮旁,前甲板的同志们立刻围了过来。

毛泽东仔细察看火炮。马冠三向旁边一个水兵说:“快去把你们枪炮长找来。”

不一会儿,枪炮长跑了过来,一直来到毛泽东面前立正站住。毛泽东先伸出手来同他握手,枪炮长一把握住,又连忙松开,举手敬礼。毛泽东点头,问道:“你是做什么工作的?”

“我是‘长江’舰枪炮长,叫贾荣轩。”

“你负责指挥这门炮吗?”

“是的。”

毛泽东问道:“这是什么炮?”

“日本造的八八式高射炮,原是陆军用的,后安到军舰上来的。”

毛泽东身子微微前倾,倒背着双手,仔细听贾荣轩讲解炮的构造、部件。

贾荣轩最后说:“这门炮的平衡钢丝断了,已不能用。”

毛泽东说:“不能用,还放在这里干什么?”

贾荣轩说:“我们没有零件,修不好,放在这里摆样子的。”

“噢,是摆样子的。”毛泽东喜欢战士的坦率,不作假。他没有责怪,他知道这个百废待举的国家,又遭到帝国主义严密封锁,缺东少西,捉襟见肘,可以想见。他学着贾荣轩的口气,自我嘲讽地重复一句:“是摆样子的!”引得周围的水兵们不由得都笑了。

毛泽东转向马冠三说:“这门炮不能用,发生情况怎么办?要想办法换一换啊。”

马冠三很感愧疚、尴尬。

毛泽东又转向大家说:“五年,再过五年,我们就可以用上自己制造的大炮了。”

水兵们热烈地拍响巴掌。

毛泽东四处随意张望,抬起头,看到了指挥台,问马冠三说:“那上面是干什么的?”

“指挥台。平时,舰长的位置就在那里。现在,舰长不在,舰政委和副舰长在上面。”

舰政委刘松从梯子上下来,向毛泽东举手敬礼。毛泽东回礼,同他握手。

毛泽东问:“你叫什么名字?干什么工作?”

“我叫刘松,是舰政委。”

“卯金刀刘,松树的松,是么?”

刘松高兴地说:“是的。”

毛泽东重复了一下,加深印象,好记住他的名字,随着又问道;“你是从哪里调来的?”

“我原来是三野的。”

“读过书吗?”

“参军前上过两年半小学。”

“什么时候到海军来的?”

“1950年。”

“技术学得怎么样?”

刘松老老实实回答说:“仅仅初步学到一些舰艇知识,真正的技术还不行,我主要是做政治工作。”

毛泽东指着周围水兵说:“他们学得怎么样?”

刘松说:“他们的技术学得很好。”

毛泽东高兴地说:“那你应该好好向他们学习。”

“是,我一定好好向他们学习。”

毛泽东接着问:“舰上同志们都是从哪里来的?”

“有从野战军来的,有些是青年知识分子参军的,还有一部分是原海军起义的。

“他们各有多少?”

刘松报告了具体人数。

毛泽东点点头,说:“哦,差不多各占三分之一了。”

“是的。”

毛泽东又问道:“同志们听你的话吗?”

“同志们都很听话。”

“吵不吵嘴?”

“不吵嘴,很团结。”

毛泽东笑了笑,说:“团结就好。”

毛泽东抬头望了望驾驶台,看到上面有人,问道:“他们在那里干什么?”

“做航海工作,负责舰艇航行。那就是驾驶台。”

“我们能去看看吗?”

刘松连忙说:“请主席上去。”

刘松在前面引路,毛泽东从右舷握着舷梯扶手,登上舰桥。

毛泽东站在驾驶台右舷门口张望了一下,看见一个水兵正在操舵,他赞许地说了一声:“舵工,掌舵的。”

航海战士陈万水,手不能离开舵轮,只是把双腿并拢立正,笑一笑,向毛泽东致意。

毛泽东笑着说:“你工作吧,不打扰你。”

这里是全舰最高处,毛泽东四处眺望,心旷神怡。

正在观察江上航标的刘兴文,转身向毛泽东敬礼。毛泽东微笑答礼,询问地转脸向着刘松。

刘松介绍说:“这是我们的航海长。”

“航海长是干什么的?”

刘松说:“负责拟订航海计划,制订航线,进出港,离靠码头。航行中,发生战斗时,都要及时向舰长报告航海资料、运动要素,保证军舰正常航行。”

毛泽东说:“这是个很重要的工作啊。”他转向刘兴文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刘兴文。”

“你是从哪里来的?”

“我从第四野战军调来的。”

“你是哪个军的?”

“四十军。”

毛泽东说:“四十军不是去朝鲜抗美援朝了吗?”

刘兴文说:“我是在我们军入朝以前就调到海军了。”

“你在海军学校学习过吗?”

刘兴文说:“我刚从大连海军学校毕业,来舰上不久。”

“哦,经过学校学习,是科班出身啰。”

毛泽东又问道:“听说你们有些同志不愿干海军,是吗?”

刘兴文说:“我们都愿干海军。”

毛泽东笑了笑,没有深究,他知道这话不大靠得住,他记起刘道生的那封信里讲到军舰上文化生活枯燥,便问道:“你们可以上岸吗?”

刘兴文回答说;“靠码头时,星期天可以轮流放假,一次有三分之一的人可以上岸。”

“为什么是三分之一?”

“军舰任何时候都要保证有三分之二的舰员,一旦发生情况便可立即起航。”

“哦。”毛泽东点了点头。

毛泽东又问道:“你们放假都做什么?”

“洗衣服,写信,学习,看报,看书,下棋,打球,有时还唱歌。轮到上街的,可以去看看电影。”

毛泽东一边听着,一边想起刘道生的信上讲,战士星期天上一趟街,来回要花路费一万多元(旧币),每星期去一次的话,一个月发的津贴就全部花光。回来仍没有活动的地方。当时的印象是,军舰不同陆军连队的营房,人们局限在狭窄的空间里,生活紧张、艰苦,更加需要文化生活。刘兴文虽没有说这些,但是,却更加深了毛泽东这种印象。

毛泽东体贴地说道:“同志们很辛苦!”

刘兴文说:“为人民服务。”

毛泽东笑笑,转向王德祥,当知道他是大队长时,指指在“长江”舰后面航行的“洛阳”舰问:“你们一个大队就两条舰吗?”

王德祥回答说:“不止两条。我们大队其他军舰在上海吴淞。‘洛阳’舰不属于我们大队,临时来执行任务组成一个编队。”

毛泽东点点头。

王内修从驾驶台左侧来到毛泽东身边,刘松向毛泽东介绍说:“他是我们的副长。”

毛泽东不明白,问道:“副长?”

刘松说:“这是军舰上的习惯叫法,就是副舰长。”

毛泽东点头:“哦。”

刘松接着说:“王内修同志是原海军起义的,现在担任副舰长。”

“噢,你是老海军!好哇。”毛泽东显得很高兴,问道,“下面的徒弟都听话吗?”

王内修一时没有听懂毛泽东的湖南话,刘松向他重复毛泽东的问话。

王内修连忙说:“都很听话。”

毛泽东说:“听话就好。他们都肯学习吗?”

“都学习得很好。”

毛泽东殷切嘱咐说:“你要好好带徒弟呀,你好好教他们,他们要好好向你学习。新海军,老海军,团结起来,建设人民海军。”

王内修激动地回答说:“是。”

毛泽东讨教道:“一条军舰,都分几个部门呀?”

王内修说:“有舰长、政委、副舰长;下面有舰务、航海、枪炮、观通、机电,共五个部门。战斗舰上还应该有雷达声纳部门。”

毛泽东说:“请你带我们到这些部门去看看好吗?”

王内修说:“请主席视察。”

毛泽东说:“不是么子视察,是学习,看一看。”

马冠三、王内修陪着毛泽东顺着扶梯下了驾驶台,来到上甲板,看见人力舵,毛泽东便走了过去。

王内修说:“这是人力舵,备用的。军舰上主要用自动舵或者电舵。特殊情况下,自动舵损坏了,才使用人力舵。”

毛泽东很感兴趣地用手转了转舵轮。

毛泽东从上甲板下来,走到伙房门口。正是开饭的时候,各部门值日在排队领取午餐。见到毛泽东,大家高兴地让开道。

毛泽东看见穿着白工作服的蔡洪周,问道:“你是大师傅?”

蔡洪周高兴得“嘿嘿”笑着,忘了回答毛泽东的问话。停了一会儿,直到悟过来,才说道:“我是炊事员。”

大家伙哄地笑开了。人们对毛泽东来到舰上已不那么感到拘谨了。

毛泽东看面前放着一桶汤,拿起汤勺舀了一勺看看,问道:“这汤好吃吗?”

站在前面的枪炮兵毛月臣说:“我们舰上的伙食不错,菜好吃,汤也好喝。”

“你们吃一个菜吗?”

王内修回答道:“平时三菜一汤。现在舰上人多,临时改成两菜一汤。”

“你们都吃一样的吗?”

“干部、战士都一样。”

“经常是这样吗?”

“天天是这样。”

毛泽东把脸转向水兵,水兵们欣然证实说:“天天都是这样。”

毛泽东高兴了,说道:“好,你们开饭吧。等一会儿我再来看你们。”

毛泽东离开炊事房,来到轮机舱口。副机电长徐天佑刚好从轮机舱上来,满头大汗,一身油气。王内修向毛泽东介绍说:“这是副机电长徐天佑。”

毛泽东要同他握手,徐天佑一手油污,有些犹豫。毛泽东却一把抓起了他的手,使劲地握了握,问道:“我下去看看,行么?”说着,探头向轮机舱看去,一股气浪从舱底冲了出来,热气熏人。

徐天佑劝道:“毛主席,您不要下去了。”

毛泽东说:“走,下去看看。”

舱门十分狭窄,扶梯笔陡,机器声嘈杂刺耳。毛泽东要往下走,徐天佑又劝道:“下面太热,也不好走,您就不要下去了吧。“

毛泽东看了他一眼,说:“不要紧,我下去看看同志们。”

徐天佑只好在前面领路。

轮机舱里,水兵们都在紧张操作,正在值班的机电长丁永才迎了过来。

毛泽东说;“同志们辛苦了!同志们好!”

丁永才说:“谢谢主席!同志们都很好。”

毛泽东指着机器一一提问。机舱里响声嘈杂,面对面也听不清说话,水兵们都是打着手势互通声气的。丁永才用手拢着大声解说,毛泽东也用手遮在耳边仔细听他介绍。

丁永才说:“这条舰下水几十年了,机器又老又旧,不过,现在还只能用它,大家精心些,凑合着还能用。”

毛泽东说:“是呀,目前我们只能用这个了。几年以后,五年,五年以后,我们会有新机器的。”

丁永才和轮机兵们都笑了。

毛泽东又问丁永才:“你是哪里人,家里都有什么人?生活有困难吗?”

丁永才高兴地说:“我有个孩子,已经两岁了。”

毛泽东也高兴地说:“好,要好好培养革命的后代嘛!”

丁永才觉得心里暖烘烘的。

毛泽东又说:“机电部门都归你管,你要好好带徒弟!谢谢你的介绍。”说着,向丁永才伸出右手。

丁永才连忙往衣服上擦手上的油污,不好意思地说:“我手脏得很。”

毛泽东把自己的手伸得更近了,丁永才用双手一把握住,两眼湿润了。

下午,毛泽东又来到前甲板,站在右舷5毫米炮旁,马冠三向“长江”舰的书记姚思煜说:“把这门炮的炮手叫来,给主席讲一讲。”

枪炮部门住舱里,水兵们一面下着军棋,一面激动地讲述见到毛泽东的彼此感受,兴奋不已。

姚思煜下到舱里,叫着王恩全、杭长富、史文忠说:“5炮的,马上到甲板上去,毛主席叫你们哩。”

他们推开军棋,转身就跑。一出梯口,就看见毛泽东在右舷炮的左侧等候,连忙跑过去敬礼报告。

毛泽东问王恩全说:“这炮是你管的?”

“是我管的。”

“这炮是哪里造的?”

“日本造的。”

“请你给我们讲一讲。”

王恩全一边讲,一边进行操作表演,动作熟练,讲解清晰。

毛泽东不断点头,最后问道:“打得准吗?”

王恩全不假思索,回答说:“打得准。”

毛泽东风趣地问道:“打过吗?”

王恩全脸红了,说道:“只打过几次靶。”

大家哄地笑了。

毛泽东说:“要打一打啊,要多打一打。”

江风吹来,毛泽东摸了摸杭长富的衣服,问道:“你们冷不冷呀?”

水兵们回答说:“不冷,外面是呢制服,里面有绒衣,我们还有呢大衣。”

毛泽东拍了拍自己身上的大衣,笑着说:“你们年纪轻,身体好,穿得少不怕冷。你们看我穿这么多!”

毛泽东把大家都说笑了。

毛泽东见王恩全身体瘦小,故意逗他说:“你这么瘦,是不是饭没吃饱?”

毛泽东亲切、诙谐,引得水兵们都笑了。

王恩全急着解释说:“不,我每餐都吃得很饱。生来就这么瘦,吃不胖!”

毛泽东和水兵们一起开心地大笑起来。

毛泽东喜欢和青年人聊天,他有一个特殊本事,每到一处,同群众搭上几句话,能很快沟通、交流,弹到一根弦上。他更以对人们真心实意的关心,一下子赢得了群众的心。

毛泽东又问杭长富:“你是什么地方的人?”

“我是苏北人。”

“哦,苏北。”毛泽东继续问道,“那你从哪里调来的?”

“我从野战军来的。”

毛泽东转过脸去问王恩全说:“你呢,你从哪里来的?”

王恩全说:“我原是旧海军。”

“哦,”毛泽东笑着说,“你是老海军啰。”说着,又指着史文忠问道:“你呢?”

“我是从军干校来的,新兵。”

毛泽东环视三个人问道:“你们团结吗?”

“团结!”三人异口同声回答。

“那很好。野战军来的,参干的,老海军,大家要团结。”

毛泽东又问杭长富说:“你能写信吗?”

“一般的信能写。”

“你能看报纸吗?”

“能看报纸。”

毛泽东语重心长地说:“你们都要好好学文化,有了文化,就好学其他的。”

毛泽东又问身旁的姚思煜说:“你是做什么工作的?”

姚思煜说:“我是书记。协助舰首长承办文件。”

毛泽东听了,做了个拿笔写字的姿势,笑着说:“拿笔杆子的,我们两个是同行。”

说得大家又是一阵大笑。水兵们没有想到毛泽东竟是这样随和。

毛泽东问身边的黄厚生说:“你是做什么工作的?”

黄厚生上午11时0分交更后,从轮机舱出来,特地洗了一把脸,脱下工作服,换上新的水兵呢制服,把皮鞋擦亮了,跑到前甲板,等着看毛主席,但是,一直没有看着,便索性坐在舱口附近等候。当毛泽东出现在前主炮,听枪炮兵讲解的时候,他远远地看着,没好意思挤靠前去。下午,他又来到甲板上,看见毛泽东在右舷副炮旁谈笑风生,他克服了腼腆,跑上前去,一直挤到毛泽东身边。这会儿,毛泽东看着他,向他问话,他才连忙答道:“我是轮机兵,开机器的。”

毛泽东又问:“你是哪里人呀?”

“我是保定人。”

“嗯,离北京不远。你今年多大了?”

“0岁。”

毛泽东高兴地笑了,他又一个一个点着问水兵的年龄。

回答是:“0!”“1!”“0!”“19!”

毛泽东点点头,赞叹说道:“你们都很年轻!”他兴奋地扳着手指头计算说:“第一个五年计划,第二个五年计划,再来一个五年计划,那时候,我们就会有自己制造的军舰。你们也才0多岁,也还年轻!”

锅炉兵徐甫大声说:“我们都希望早日实现共产主义!”

毛泽东笑了,说道:“很好。我们大家一齐努力!”

水兵们都笑了。

毛泽东继续说:“过去,我们只有陆军,有炮兵,现在有坦克了,有空军了,有海军了,我们的国防力量一天比一天强大起来。”他停了停,说道:“现在,我们海军还不强大。我们一起努力,让我们的海军强大起来!”

徐甫说:“靠毛主席领导。”

毛泽东说:“靠我们大家一齐努力!”

半下午了,江风一阵紧似一阵,航行风吹过来,吹透衣裳,吹得身上冰凉。水兵们向毛泽东说:“风大了,请主席回住舱去吧。”

毛泽东感激地看了水兵一眼,又转眼看看江面,说道:“这风吹在身上很舒服哩!”

19日18时,编队到达湖北黄石。“长江”舰停靠黄石码头,“洛阳”舰在江中抛锚。

黄石,连着大冶。唐宋时,大冶就已经开设铁矿场。解放前,汉冶萍公司把大冶的铁矿、萍乡的煤、汉阳的炼钢联在一起经营。清朝末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钢铁厂,是我国近代最早的钢铁厂,1894年出铁,比著名的日本八幡制铁所还早。

毛泽东此行考察长江沿岸,他或许希望在武汉、黄石,能够兴建现代钢铁工业。

毛泽东离舰登岸去考察大冶。

毛泽东回到“长江”舰时,已是夜晚了。军舰起航,继续向下游驶去。

水兵们紧紧关闭轮机舱门,轻轻挥动煤铲,不顾舱内高温,不顾空气浑浊,尽量不让机器转动噪声外泄。

甲板上值更的水兵,蹑手蹑脚,不顾天气寒冷,换上薄薄的布鞋,不使脚步发出一点声响。

水兵们希望毛泽东在舰上如同在家里一样睡个好觉。

毛泽东,人民的领袖乘坐在军舰上。水兵们目睹他吃的是糙米饭、冬瓜汤、小菜。水兵们曾建议为毛泽东加菜,但是,为毛泽东管理生活的同志说,不敢,怕毛主席批评。他告诉水兵:毛泽东虽然忙,还要经常查问伙食账的。规定每日伙食费7000元(旧币),不准超过。水兵们找舰领导提意见了:“怎么可以比水兵吃的舰灶标准还低!”

月0日凌晨时,编队驶抵九江。

军舰悄悄向岸边靠去。

没有鸣笛,没有高声命令,只有轻声叮嘱,只有挥手示意。最精细的计算,最稳健的操船,军舰稳稳地靠上码头,系缆停泊。

九江城市的灯火,在朦胧的晨雾中闪烁,江水在军舰舷旁汩汩流过,分外静谧。

尽管军舰航行时,机声隆隆,轻轻震颤,毛泽东却睡得很好。

毛泽东醒来时,卫士报告说:“军舰已停泊九江。”

“源二分于崌崃,流九派乎浔阳。鼓洪涛于赤岸,沦余波乎柴桑。”长江到了这里,已是“极泓量而海运,状淘天以渺茫”了。

上午11时,毛泽东在军舰上邀见了两位当地负责人。

傍“长江”舰外舷停靠的“洛阳”舰的水兵,早已按捺不住激动心情,他们认定自己有理由请毛泽东主席也乘坐他们的军舰。

“洛阳”舰副政委胡玉成带着全舰官兵的请求来见毛泽东。

毛泽东说:“好,一视同仁。今天就到你们军舰上去。”

毛泽东想利用这难得的机会,多接触水兵。在军舰上,他可以无拘无束自由行动。罗瑞卿他们是没有什么话好说的了。

毛泽东来到了舷号为“169”的“洛阳”舰。

笔者很难生动记述当年情景,请读一读水兵们自己当时的记述吧。它们登载在195年《海军战士》第16期。

“洛阳”舰轮机长方新承写道:

舰上每一个地方,每一个角落都刷洗得很干净,会议室布置得既漂亮又宽敞,像办喜事一样。同志们看到会议室里挂着的毛主席像,心中有说不出的高兴,脸上挂满了笑容。我比任何一个同志都更加兴奋,因为我这个5岁的老头,将要在今天下午看到我们的毛主席。

时间一秒一秒地过去了,同志希望很快就和毛主席见面。可是今天的时间似乎和往常不一样,走得和蜗牛一样慢。四五个钟头怎么熬过呢?看书吧,没有那样的心情。偶尔在凳子上坐一会,竟然连坐也坐不稳。我从舱面到舱内,从住舱到会议室来回地踱。已经过了很久了吧?我这样想。但是看一看表,才过去五分钟!

下午点0分,“站坡”哨声响起了,同志们都以最快的速度跑到自己的位置上。

毛主席来了,毛主席登上我们的军舰了。这时我把眼睛睁得大大的,眨都不眨一下。毛主席走过来了,主席光亮的眼睛看着水兵们说:“都很年轻。”我的年纪是比较大的,毛主席看到了我,就很注意地说:“你的年龄是比较大些。”陪伴在毛主席旁边的丛树生舰长马上说:“他是我们舰上的轮机长。”毛主席走近一步跟我握手,并问我:“你是老海军?”我回答:“是的,我是老海军。”毛主席又问我的籍贯、年龄,最后对我说:“好好干,和同志们团结一致好好干。”连我这老头,毛主席都这样关怀,我高兴得不知道该用什么话来回答。

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毛主席对我的关怀和指示,我一定要“好好干,和同志们团结一致,用更大的工作成绩来回答毛主席”。

轮机战士程忠写道:

士兵舱里的同志们,有的在� �书,有的在作笔记,有的在下棋、玩扑克。每个动作都很轻、很静,要按他们心里那沸腾的感情呵,舞起来唱起来才痛快呢!可是,这时候,毛主席正在会议室跟舰上的胡玉成副政委谈话哩。

毛主席问胡玉成副政委:“听说有些同志不愿干海军,是这样吗?”“是的,这是刚上舰的时候,同志们过不习惯海上生活。经过实际锻炼和教育后,这种思想都克服了。现在每个同志都有保卫祖国海防的坚强意志。”毛主席脸上露出好像严慈的父亲爱他听话的儿子那样的感情,点了点头,说:“过去在陆上,我们要爱山、爱土;现在是海军,我们就应该爱军舰、爱岛、爱海洋。”胡副政委把毛主席这句话记下了,好像刻在心里一样。

毛主席喝了一口茶,又把目光集中在胡玉成副政委脸上,问道:“你们舰上学习得不错吧?”

胡玉成副政委回答说:“我们舰上的军事、政治、文化学习,都进行得很好……”毛主席说:“请你把随便哪一个战士所看的全部书籍都拿来,给我看一看。”

胡玉成照指示去做了。他第一个碰到的是报务员肖和清,就把他的书全拿给了毛主席。

毛主席把书一本本看过。这些书是《论共产党员修养》《怎样做一个共产党员》《社会发展简史》《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实践论》《毛泽东选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俄罗斯水兵》《朝鲜通讯》以及技术知识书籍。最后,毛主席把一本《头门山海战英雄艇》的连环画仔细地看完了,向胡玉成说:“你看过这本书吗?”胡玉成说:“看过。”毛主席接着指示说:“这本书虽然很小,但是,它的意义很大,它又适合战士的水平。你要好好地多看几遍才行哩。”最后,毛主席强调说:“这些书都很重要,很好。这说明同志们学习得还不错哩!”

信号兵赵莱静写道:

同志,你一定很心急,想知道毛主席对我们水兵说了些什么!可是,我怎么向你说好呢!我说又说不像,写又写不好。不过,说不像也要说,写不好也要写。总要让大家知道毛主席多么关心我们,体贴我们!

月0日那天,毛主席一登上军舰我们就开航了。同志们都在心里哼唱着《东方红》。同志们一碰面,谁也不开口,两眼却笑成了一条线。下午,毛主席在会议室休息,我们没有值更的同志都聚到后甲板来。起初,同志们在谈毛主席那套穿了好几年的黄呢制服和黄色皮鞋,不知谁说了一句:“咱们跳舞吧!”同志们马上就跳起来了。手风琴手摇着脑袋拉着手风琴,同志们拍着手,叫着,笑着。毛主席在我们舰上,我们怎能不跳、不笑呢!

大家正跳得起劲的时候,毛主席往后甲板的过道里走过来了。舰长陪着他,他慢慢地走着,魁梧的身体微微向前倾,带着父亲一样慈祥的笑容,亲切地望着同志们。同志们惊喜交加,停止了跳舞,每个人的脸上,都是红喷喷的,眼里噙着泪花,望着自己敬爱的毛主席。

毛主席走过来亲切地问道:“都会跳舞吗?”

本来我们有点拘束,一听领袖这样和蔼温暖的声音,就都自然得多了。大家都说:“都会!”

毛主席笑了,同时称赞说:“好,大家都很活泼!”毛主席又问:“你们有些什么乐器?”大家都高兴地抢着回答说:“有胡琴、小提琴、笛子……”马代义从背后挤上前来说:“还有锣鼓!”

毛主席望着马代义说:“是啊!扭秧歌可少不了锣鼓。”毛主席顿了一下又说:“没听你们说有钢琴。要是没有,这只是暂时,以后可得有,开展文娱活动可少不了这东西!”

同志,我们是多么幸福啊!我们就是这样站在领袖的面前,回答着他对我们水兵关切的问话。

毛主席习惯地背起两手,又把身子移近我们问道:“同志们都到北京参加过检阅吧?”几个参加过检阅的同志回答:“参加过。”毛主席轻声地笑了起来,并富有风趣地说:“那我们早就见过面了!”这时,马代义一点也不感到拘束,口快地说:“就是天安门太高,看不太清楚。”毛主席向马代义探了下身子,瞅着他的脸笑着说:“这回可看清了吧。”马代义的脸就红到了脖根,回答说:“看清啦。”同志们都哈哈大笑起来,毛主席也笑着转身望了望其他几位首长,首长们的脸上也都泛起了笑容。毛主席转过身来又望着大家黑黝黝的健壮的身子,关切地问道:“舰上工农同志多少?青年学生多少?大家举手看看。”同志们都分别举手,毛主席点头说:“一半,一半!”又问道:“同志们没有隔阂吧?”同志们互相看了一下,笑着回答说:“毛主席,我们团结得可好呢!”毛主席满意地说:“是呀,应当好好团结。今后就更好了,工农分子知识化,知识分子工农化,知识分子和工农分子的界限,慢慢就消灭了。”

军舰稳稳地前进,轮机舱的轰隆声传到后甲板来。毛主席要到机舱去看同志们,临离开我们前,他再次关切地问道:“同志们都习惯海上生活了吗?”我们齐声回答:“习惯了。”

他点了点头,并伸出他的右手,再次说:“同志们,过去我们在陆地上,那时要求同志们爱山、爱土;今天你们在水上了,大家要爱军舰、爱岛、爱海洋!”

大家听完了毛主席这些亲切的教导,都热烈地鼓起掌来。毛主席频频地挥着手,走向机舱那里去了。

军舰前方将经过长江险要的小孤山航道。

毛泽东听说后关照胡玉成说:“我要看看小孤山,到时候请告诉我一声。”

为了赶在天黑前通过小孤山,“洛阳”舰加速航行。

毛泽东像等待一个老朋友,等待小孤山的出现。

下午,4时0分,军舰驶近彭泽县,这里是江西和安徽交界处。遥见十多里外,一座孤山,屹立江中。

胡玉成请毛泽东来到前甲板。

毛泽东接过望远镜,把小孤山拉近到跟前。

碧峰俊秀,石壁嶙峋,中流砥柱,江水分流。

变了,0年前经过这里,小孤山矗立在江中心;现在,一面的水道窄了,另一面的却宽多了。

191年6月,毛泽东接到通知去上海参加中国共产党成立大会,他和何叔衡一起去上海。

195年,谢觉哉在《新观察》上发表文章,颇为详细地说了当时情景:

一个夜晚,黑云蔽天作欲雨状,忽闻毛泽东同志和何叔衡同志即要动身赴上海。我颇感他俩的行动‘突然’,他们又拒绝我们送上轮船,后来知道,这就是他俩去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大会。

已经过去年了,那次放舟而下,给人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

案头上安徽《宿松县志》是如此记述小孤山的:

宿松县东有山,在水中央,为小孤山,邻彭泽间……一柱直插天半,山以特立不倚,故得名。

小孤山,区别于鄱阳湖的大孤山,曾经被讹传为小姑,并把对面的澎浪矶也讹传为彭郎。连苏东坡也不免从俗,写下了游戏文字:“舟中贾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

军舰减速从小孤山旁通过。毛泽东感谢水兵们的细心。他仔细观察小孤山陡峭曲折的石阶,隐于云雾中的庙宇危楼。孤山,苍翠欲滴,江涛,撞击山石,浪沫如烟,澎湃声洪。

毛泽东禁不住把自己的感受告诉周围的同志,说道:“年前,我经过这里,小孤山在这一面,现在到那一面去了。那时,这边的水道很窄,现在变宽了。”

人们随着毛泽东,仔细看那秀丽的小孤山。

毛泽东更深深感慨道:“老百姓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世道改变了!这是必然。”

编队于0日时航抵安庆。

安庆,已是万家灯火。人们还沉浸在年节的休憩喜庆中,毛泽东却在万里长江上思绪万千。全国解放战争之后的恢复时期已经结束,他在集中思考过渡时期总路线的问题,在思考中国有史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问题,筹划推进国家经济建设的高潮。

月1日,雪后初霁,出太阳了。

毛泽东起床后,要前来见他的安庆地委书记傅大章、市委书记赵瑾山随他一起在江岸散步。在江边的菜地里,他指点各种雪中生长的蔬菜,询问当地群众的生活。

长江岸边,迎江寺的九层高塔,映着霞光,金光灿灿。这座号称“塔王”的宝塔,今天格外透着喜庆。江中塔影浮动,传说是纷纷前来礼拜“塔王”。今天高塔俯首迎来毛泽东的座舰。

古中国水师在安庆留下了自己的航迹。这里曾是长江江防要地。

临江一座大观亭,明代建筑,雄浑宏伟。

清代长江水师提督李成栋在亭上留下了一副楹联:

秋色满东南,自赤壁以来,与客泛舟无此乐;

大江流日夜,问青莲而后,举杯邀月更何人!

日本帝国主义侵入中国的时候,中国海军曾在这一带布雷阻敌,邓兆祥、林遵都是当事人。

人民解放军大举渡江之际,国民党海军海防第二舰队在这一线酝酿筹划起义。

今天,毛泽东将在这里为中国海军的历史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早饭后,“长江”舰助理员于学斌高兴地宣布说:“大家要求同毛主席照相,毛主席答应了!”

水兵们奔走相告,整服装,擦皮鞋,还把海军皮带上的铜扣用牙膏擦得锃亮。

上午9点多钟,毛泽东先来到“洛阳”舰甲板上。

雪后晴天,阳光耀眼。化雪了,天格外冷,江风竦竦,寒气倍增。

水兵们怕毛泽东受寒,说道:“天太冷了。毛主席就跟我们合照一张吧!”

毛泽东连声说:“不要紧。”吩咐道:“舰上人多,多分几次,分批多照几张,不要有漏掉的。‘一人向隅,满座不欢’啊!”

人们心里暖烘烘。

开始照相了,毛泽东兴致勃勃地担任“指挥”,他左右看了看,又向前跨出几步,转过身来,看看上下左右,指挥说:“大家靠拢一点,好都照上。”

毛泽东又问摄影记者:“都能照上吗?”

“能。分几批照,保证每个人都可以照上。”

毛泽东又细心关照说:“不要漏了值班的同志啊。”

毛泽东和水兵们兴高采烈,在寒风凛冽的江上合影了又合影。

11时,“洛阳”舰的水兵簇拥着毛泽东,送他来到“长江”舰的前甲板。

“长江”舰的干部、水兵,从甲板到上层建筑,上上下下站成了一个人字形,在队伍中间给毛泽东留了一个位置。

毛泽东又上下左右看了看照相的队伍,连声说:“人多,还是分批照,多照几张。”

人们欢声雷动,重新分部门排好队伍。

毛泽东跨出队伍,仔细察看,指着驾驶台高处的水兵问道:“上面都能照上吗?”

摄影记者说:“都能照上。

毛泽东又看看两边说:“边上的也都能照清楚吗?”

“能照清楚。”

毛泽东这才放心地和同志们一起照相。

毛泽东同轮机部门的同志合影以后,关照记者说:“每人都要给一张。”

摄影记者说:“每一个人都有,每一个人都有。”

毛泽东笑着向水兵说:“记者要是不给,你们找我!”

同志们轰地笑了。

记者连声说:“一定给,一定给。”

毛泽东兴致勃勃地和水兵们前后分8批合影。

当年有幸参加合影的人,把照片作为传家宝珍藏着,只要有客人新来,必定拿出来,让人们分享当年的幸福、欢乐。

回到住舱,毛泽东意犹未尽,他为青年人的朝气所感染,见桌上已准备好宣纸、笔墨,笑着说:“哦,他们还交给我一个任务没完成,为他们题词。”他向秘书、卫士征求意见:“你们说,该写几句什么话呢?”

“写人民海军的任务呗!”

“鼓励大家好好干。”

毛泽东点头,顺着自己的思路,讲了一大篇话。

近代中国有海无防,帝国主义从海上破门而入,侵略我们国家。从1840年鸦片战争起一百多年里,帝国主义列强80多次入侵,每次都从海上来。他们从旅顺、辽东湾,从塘沽、渤海湾,从烟台、青岛、胶州湾,从吴淞,从舟山,从马尾,从基隆,从广州,从香港,从海口,从雷州半岛,从钦州湾,由北到南的所有海口闯进中国来。一部中国近代史,几乎就是列强海上入侵史。

晚清封建统治阶级,重陆轻海,畏敌如虎。先是禁海,等帝国主义打进来了,就投降。“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在炮口威逼下,被迫订了几百个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丧权辱国。

毛泽东最后说:“所有这一切惨痛的历史教训,都告诉我们,今后帝国主义侵略我国,也会从海上来。现在,太平洋还不太平,中国人民一定要建设一支强大的海军!”

这是毛泽东对近代中国历史的沉痛思索。

毛泽东继续自己的思考。

中国是一个大陆国家,也是一个海洋国家,在古代,曾经是一个海洋强国,有过辉煌的历史。纵观全球,有多少国家、民族正是依靠濒临海洋这一得天独厚的条件,使国家变得富庶繁华。中国人应当充分利用海洋给我们交通世界各国、各民族的便利,发展自己。但首先必须保卫海洋不受侵犯,才能够和平发展。

毛泽东在激愤中,满怀期望,提笔挥毫写道:

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

毛泽东

一九五三年二月二十一日

写完一张,毛泽东又同样写了一张,又再写了一张。

毛泽东端详着三张题词,觉得有一张不太中意,随手团起扔进了纸篓。后来,秘书又从字纸篓里捡了起来。回到北京后,周恩来的秘书要去收藏了。

历史将永远记得毛泽东在长江之上,为人民海军所指引的航向。

编队继续夜航,深夜到达芜湖。按毛泽东要求,军舰在江中抛锚。用汽艇把当地领导同志接上军舰。毛泽东在舰上与他们交谈后,又送他们上岸。

军舰继续向南京驶去。

芜湖至南京50海里,军舰顺水顺流,行驶很快。知道毛泽东将要离舰的干部、水兵,却希望这段航程永远也不要走完。

日凌晨时,军舰驶抵南京,停靠下关码头。

华东军区陈毅司令员、张爱萍副参谋长、军委海军王宏坤副司令员等已在码头迎候。

毛泽东将要离舰上岸,他叮嘱免去一切礼仪,不要惊扰水兵休息。

毛泽东踏上舷梯时,转身向罗瑞卿说:“你代我向军舰刘松政委说,请他转告两艘军舰的全体同志,同志们辛苦了,谢谢大家!我们上去了,以后有时间再来看望同志们。”

罗瑞卿向刘松作了转达,再三强调说:“要把毛主席的话,传达到舰上每一个同志。”

刘松、胡玉成原原本本向舰员传达时,同志们都流泪了。

月4日,南京下关长江边上。

细雨霏霏,江水滔滔。

“黄河”号登陆舰、“广州”号护卫舰、“南昌”号护卫舰、101鱼雷快艇、104鱼雷快艇正等待检阅。

下午1时0分,毛泽东来了。真的又回来看望水兵们了。

码头上,陆军干部们整齐列队,毛泽东看望过他们之后,向码头走来,他旁边走着陈毅、张爱萍、王宏坤等许多人。

毛泽东看见军舰了,加快步子走来。他已经熟悉军舰,熟悉水兵了。他一往情深地说:“我答应了还要回来看他们的!”

罗瑞卿说:“我已转告他们了。”

毛泽东笑着踏上码头。

“黄河”号更位长吹响了水手笛,军舰上列队站坡的水兵们立正敬礼。

“广州”号军舰同时吹响了敬礼的哨声。

“南昌”号舰上,一面鲜红的国旗立即升上主桅顶端:向毛主席敬礼!

毛泽东经过“黄河”号舷边,走向“广州”号军舰。

毛泽东踏上了“广州”舰,从左舷走到前甲板,看了看前主炮,转身向“南昌”舰走去。

卫士先毛泽东一步踏上搭在两舰舰舷的跳板,伸手要搀扶毛泽东。

毛泽东摇摇手,径自走上跳板,轻松自如地登上了“南昌”号军舰。

经过在“长江”、“洛阳”舰上和水兵一起航行了三天三夜,毛泽东已熟悉军舰的一般情形了,他来到战位,来到舱室问候水兵。他从左舷转到右舷,来到舰尾,看到紧靠舰尾外舷有两艘鱼雷快艇。艇的前甲板上,指战员成两列横队站坡敬礼。

毛泽东挥手答礼,转身问陪同的海军同志:“鱼雷快艇?”

“是鱼雷快艇。”

毛泽东俯身向鱼雷艇上的水兵招呼:“同志们,艇上生活苦吧?”

鱼雷快艇分队长高东亚回答说:“我们已经习惯了。”

啊,习惯了,水兵们就是这样对待困难的啊!

毛泽东鼓励说:“好,要多多锻炼!”

陈毅命令快艇开始接受检阅。

快艇离开舰舷。

毛泽东刚举手回答鱼雷快艇的敬礼,快艇两舷已激起白色浪花,像小鸟张升翅膀向远方飞驶而去。

毛泽东走向后甲板上的后主炮,仔细看了各个部件,向张爱萍说:“你原来当过华东海军司令员啊,这炮的性能怎么样?”

张爰萍和水兵向毛泽东介绍了炮的性能。

水兵们操作后炮俯仰、旋回。

毛泽东看炮手们果然健壮,动作熟练,赞赏说:“很好!”

毛泽东向驾驶台走去。中途,他特地走进军舰后部的炊事房。他细心地看了看炉灶、锅、碗、瓢、盆,又用手翻看了案板上堆着的蔬菜。

炊事房的舱门外面,已经围满了一群水兵。毛泽东望着他们关切地问道:“舰上伙食好不好?”

水兵们抢着回答说:“我们伙食很好。”

毛泽东又问:“你们每个月发多少津贴费?够不够用?”

水兵们笑着,议论着,回答说:“我们的津贴费够用的。”

毛泽东来到军舰会议舱室,坐下后,听王宏坤和华东军区海军领导人汇报。

毛泽东问道:“多数同志是从野战军调来的,‘长江’舰、‘洛阳’舰也是这个情况,他们还安心吗?”

“现在习惯了,愿意干海军,希望能参加解放台湾。”

毛泽东说:“要鼓励大家努力建设海军,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都从海上打进中国,就是欺负中国没有海军。帝国主义如此欺负我们,要认真对付。我们有了一个强大的陆军,再有一个强大的空军和一个强大的海军,帝国主义就不敢欺负我们了。我国海岸线很长,应该有一支强大的海军。目前,我们国家还很穷,钢铁很少。经过两个、三个五年计划建设,我们的情况就会有所改观。那时候,我们就可以自己造军舰了。我们现在有哪些造船厂?能不能造军舰?”

“有些军舰的技术装备还不能自给,要靠进口。”

毛泽东说:“要进口买一些,主要的还是靠自己建造。海军建设要靠国家经济建设发展,靠国家工业化,靠国家科学技术进步。海军建设要放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

毛泽东又问在座的海军干部说:“你们都出过海没有?”

有人回答说:“出过海。”

毛泽东问:“技术学得如何?”

王宏坤回答说:“下面同志学得好些,基本上掌握了技术。我们主要学苏联,全面学习苏联海军经验。”

毛泽东皱起了眉头,缓缓地、重重地说:“我们是要把苏联的先进经验学到手。是学习先进的东西,要结合实际,为我所用。我们军队打了几十年仗,有许多宝贵经验,还是有用的。我们有我们的传统,要继续发扬,不能丢。”

毛泽东这一番语重心长的话,当时并没有为一些人所完全理解。《人民海军》杂志曾发表了题为《全面学习苏联海军经验》的文章,还有类似的文章。有的文章甚至说:“具体说来就是照苏联海军条令办事。”后来,经过实践,对这个问题才有了统一的正确认识。

毛泽东还在记挂水兵们的生活,问道:“水兵每天伙食费是多少?”

“7000多元(旧币)。”

毛泽东说:“军舰上很辛苦,体力消耗大,一定要保证指战员有足够的营养,保证同志们的健康。要认真调查,计算一下现在的伙食费够不够用,如果不够,要考虑增加。”

谈话结束,毛泽东起身去驾驶台。

外面仍然细雨淅沥,毛泽东走出来,水兵也跟着来到上甲板。毛泽东看着战士们企盼的目光,招呼记者说:“记者同志,麻烦你给我们一起照张相吧。”

水兵们顿时雀跃起来。毛泽东招呼水兵们站到他前面来。

水兵们兴高采烈地挤到毛泽东身边。

江面,水汽氤氲,雨滴越来越大。毛泽东身上的大衣和头上的八角呢帽都湿了,脸上也洒了雨点。毛泽东从从容容、高高兴兴地和战士们站在一起,让记者照了一张又一张合影。他知道战士们的心,他想尽可能多的满足他们的愿望。

军舰向燕子矶方向驶去。毛泽东顺着扶梯,攀登上了驾驶台。

舰长曾泉生告诉毛泽东说:“这艘军舰,原来是日本侵华海军扬子江舰队的旗舰,原名叫‘宇民治’号,日本大阪铁工厂建造的炮舰。1940年下水,150吨,航速0节,就是每小时跑0海里。在国民党手里,是海防第一舰队的旗舰,叫做‘长治’号。”

听到这里,毛泽东点点头,他记得这艘军舰起义后,他和朱德联名打过电报,回答他们发来的致敬电。

曾泉生继续说:“上海解放后,蒋介石派‘长治’号到长江口封锁我们。舰上的士兵们都不愿打内战,加上派系斗争,当官的欺压福建籍、马尾系的人,更引起不满。下士陈仁珊早就同上海地下党有过联系,他又联络了林寿安、李春官,在1949年9月10日凌晨点5分,以敲响舰钟为号,发动了武装起义,把军舰开到了上海。”

毛泽东问:“陈仁珊还在舰上吗?”

曾泉生回答说:“在。”

陈仁珊已经来到毛泽东面前。

曾泉生介绍说:“这就是陈仁姗。他现在是我们舰的航海长。”

毛泽东握着陈仁姗的手说:“祝贺你!请你说说当时起义的情况,好吗?”

陈仁珊讲了起义的前前后后,毛泽东仔细地听着,不时点头。

陈仁珊说:“起义以后,因为怕国民党飞机炸毁军舰,不得不让军舰自沉在前面的燕子矶附近,大家都很难过。就在这时候,接到您和朱总司令的慰勉电,我们心情才好起来,发誓要尽快把军舰打捞起来。现在,它又能航行了,比以前跑得还好。”

毛泽东笑了。

曾泉生说:“现在这条舰是我们华东海军第六舰队旗舰,叫‘南昌’号。”

毛泽东点点头,向陈仁珊说:“你和你的同志们,走的是一条光明的路。你们是老海军,要同野战军来的、从学校参干的同志,团结起来。他们是新海军,你们要帮助他们学技术,学会驾驭军舰,共同努力,建设人民海军。”

陈仁姗回答道:“是,我们一定尽自己的力量。”

曾泉生介绍说:“陈仁珊同志要求入党,我们党支部已经吸收他入党了。”

毛泽东更高兴了,向陈仁珊说:“很好,那担子就更重了。共产党员就是挑担子的,要比别人多做工作,多吃苦。你要带头学习人民军队的传统,要改造头脑里的旧思想,要学会人民军队的一套。”

陈仁珊连声说:“是,我一定努力学习。”

军舰继续向燕子矶江面驶去。

燕子矶,江横水阔。天上云烟压水,水色天容不分。江流直下,气势磅礴。

“101”“104”两艘鱼雷快艇从迷濛水汽中疾驰而来。

艇艏剖开白浪,两舷排气孔排出蓝色烟雾。鱼雷艇如同张开白翼,要从水面上飞腾起来,疾如箭矢,奔若闪电。

毛泽东举起手来,频频向鱼雷艇挥动。

鱼雷艇编队从军舰左舷飞速通过。

毛泽东想看得更真切,更清楚些,便走出驾驶台,站到左舷信号台上,看鱼雷快艇操演。

毛泽东兴奋地连声说:“好!好!”十分开心。

检阅结束,曾泉生向毛泽东说:“报告主席,全舰同志想请您题词。”

毛泽东欣然应诺,随曾泉生来到雷达海图室。

海图桌上已经铺好白纸,摆好笔墨。毛泽东成竹在胸,笔走龙蛇地写道:

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

毛泽东

一九五三年二月二十四日

挤在海图室外的水兵,热烈鼓掌。

曾泉生又说:“‘广州’舰、‘黄河’舰的同志们,也请毛主席给他们题词。”

毛泽东说:“好。”

毛泽东重又提起笔来,一连写了两张同样的题词。

三天中,毛泽东为5艘舰艇写了5张同样内容的题词。如此强烈,如此急迫,集中了全民族的愿望和意志,成为照亮新中国海军航程的灯塔!

下午4时多,军舰停靠长江北岸浦口码头。

水兵站坡列队欢送毛泽东。

毛泽东和陈毅等同志握手道别。

水手笛吹响“敬礼”的哨音,战士们向毛泽东注目敬礼,心中万分留恋。

毛泽东跨上活动码头,刚走几步,便转过身来,向水兵们挥手。

水兵们激动不已,高呼:“毛主席万岁!”

毛泽东走上引桥,又转过身来,再次向水兵们挥手。

毛泽东留恋这些年轻的水兵。

毛泽东走过引桥,走到岸上高处了,毛泽东又第三次转过身来,高举起胳膊,再向水兵挥手。

毛泽东觉得难以分手啊!

水兵们禁不住热泪簌簌滚落,千言万语,集中为一声声的高呼:“毛主席万岁!”

毛泽东转过身去,慢慢地一步步地走去。

水兵们久久注视毛泽东在细雨飘洒中慢慢走去的背影,直到看不见了,仍然肃立不动,举目眺望。

雨下大了,不知是雨水还是泪水,打湿了水兵的衣襟。

送过毛泽东后,陈毅又回身来到“南昌”舰,向军区和海军的领导同志说:“毛主席叫我转告,视察了海军部队,很高兴。看到海军掌握在可靠的年轻的干部手中,放心了。”

毛泽东十分关心舰艇部队的巩固。195年8月,有消息说,国民党将策反人民海军两艘舰艇,毛泽东当即批示海军进行清查、防范。海军认真清查,我军舰艇中没有所指的或类似名字的舰艇,审慎地采取了措施,并报告毛泽东。毛泽东当天批示说:这个部署是正确的,望坚决执行之。

毛泽东还对所拟一项措施批注说:在这次政治审查中,要做到能彻底了解与掌握舰艇,完成舰艇档案及原海军人员档案登记工作,使我们做到真正心中有数有底。

从海军建设的路线、方针,到舰员文化、技术学习,舰员伙食标准,以及码头俱乐部设置,具体舰艇的巩固,毛泽东都倾注了心血和关切深情。

毛泽东对战士生活的关心,尤其令人感动。

1954年4月15日,海军一个老战士直接寄信给毛泽东,反映他所在的部队“还有约百分之三十参军七年以上的老战士”存在着三大问题:“一、待遇;二、婚姻;三、离家近想回家看看。”他在信中还说:“我再告诉你几点情况,厕所门上画了低级下流的图画和质问;班以下牢骚怪话多;几百人的一个分校,有两个人被开除团籍。”“为巩固战斗意志”,这个战士提了几条建议,其中一条写道:“战士家属来队要好好接待,她们不只是来看人,还是来向丈夫要孩子的。战士们多是参军时刚结婚,**年了,现在双方都近三十岁了,应当考虑这种状况。”

毛泽东立即批转海军调查办理。

毛泽东乘军舰航行,成了海军文艺创作写不尽的题材。先是海军作家李养正写了特写《幸福的航行》,他要求《人民文学》发表时,一个字、一个标点也不要改动,因为他认真核实过毛泽东的讲话,他为文章负责。鱼雷艇队的水兵编演了诗朗诵《难忘的航行》,在北京演出,催人泪下。海军政治部歌舞团曾先后两次编演大型歌舞《毛主席来到我们军舰上》,一曲《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久久地广泛流传,唱出了人们的心声。(未完待续)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热门小说
信息全知者你老婆掉了绝对一番玄尘道途我只有两千五百岁终末忍界盖世双谐奸夫是皇帝五胡之血时代反叛的大魔王
相邻小说
仙门镇妖博物馆我有一座成仙门大话仙门我是贝克汉姆世界游戏:我知道所有副本剧情我真不是邪神啊联盟之我真不是高人回避暧昧那个Omega是绝世小嗲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