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林秀月的积极争取下,考察队终于同意她参加寻找火星生命的探测任务,但她也被提醒,有关的新闻报道需要经过考察队的审核,涉及此次任务的核心技术秘密不能向外界透露。考察队的这一要求,更增加了探测任务在林秀月心中的神秘感,她急切地盼望着探测工作能早日展开。
到达火星科考基地的次日凌晨,大约两三点钟的时候,大家等待的探测先期准备工作终于开始了。沈贤教授向林秀月解释说,现在要在基地进行的是探测设备检查,这时火星地表的温度、大气、还有光照条件,与他们后面要进行的探测任务环境比较接近,所以考察队才选择在凌晨时候进行设备检测。
由于火星凌晨的地表温度在零下60多度,大气非常稀薄,气压还不到地球上的百分之一,所以参加试验的人们,每个人都换上了室外保护工作服,戴好了全封闭宇航头盔。
林秀月跟随专家们来到了科考基地的室外,她人生中的第一次,踏在了真实的火星土壤上。脚下的火星土壤,开始感觉比较硬实,可是林秀月将全部体重压在右脚上,稍稍使了一下劲,抬起太空靴后,地面上还是留下了一个比较清晰的鞋印。
这时,林秀月望着那只留在火星土壤上的自己的鞋印,心里一阵激动,她忽然想到了阿姆斯特朗登月时说过的那句名言,“一个人的一小步,人类的一大步”,想起了这句话,也让林秀月为自己感到自豪和骄傲,地球上有多少人能有她这样的机会踏上火星呀。如果要记录今天的个人经历,她希望自己会写下这样一句话,“今天的一小步,人生的一大步”,这一天从此在她生命中有了重要的特殊的意义。
考察队这时走在了一个由封闭的天棚罩着的过道里,火星科考基地上方巨大的海星形状天棚,被白色射灯照得通亮,天棚下方地面上分布着一些仪器设备。基地人员告诉他们,那些是用于火星环境监测的测量仪器,还有一些是用于观测天文的,上面的天棚平时合拢着,可以遮挡火星上的风暴尘土,天气晴朗时可以自由打开,而他们现在经过的过道,就是“海星”的一个“触手”。
通过“海星触手”的顶端出口,考察队一行人来到了火星科考基地的外围,这时一些探测设备已经从不远处的探测飞船上运到了这里,一辆火星履带运输车停在了场地中央。林秀月注意到,火星履带运输车上安放着几个巨型金属蛋——在特洛伊太空城时,林秀月看到海德教授和伊之科夫博士,搬运过这种巨型金属蛋,而专家们当时告诉她说,那是“复活节彩蛋”。看来现在就要揭开这些彩蛋的秘密了,林秀月兴奋地想到。
这时,火星履带运输车上的机械手将“复活节彩蛋”,一个接着一个从车上搬到了地面上,每个金属蛋差不多有一米多高,下面还有三条“腿”伸了出来,将金属蛋稳稳地立在了岩石地面上。
伊之科夫博士与基地内控制台的操作人员,进行了仔细的试验前状态核查,当确定一切就位后,他转向了现场的一行人,声音激动地宣布道:“女士,先生们,我们的火星生命探测任务,今天正式开始了。”大家头盔的耳机里立刻传出了一片欢呼声,有人兴奋地挥动手臂,有的激动地相会拥抱。
伊之科夫博士等大家的欢呼声停止后,继续说道,“这次火星生命探测行动,我们将探索人类在火星上还从未到达的地区,深入以前从未进入的地下岩洞,揭示火星地下令人神往的另一个世界。在前往探测地区之前,让我们再看一眼小家伙们的出色表演。海德教授,请打开火星生命探测球,让小家伙们出来吧!”
站在旁边的沈贤教授,用手指着那几个立着的金属蛋,示意林秀月注意它们发生的变化。只见金属蛋的底部,打开了一个碗口大的圆孔,从里面透出了一束橙红色的光柱,照在下面的火星土壤上。
过了一会儿,圆圆的洞口探出了一个身影,接着非常敏捷地爬出了一只巨形蚂蚁,落在了下面地面上,那只蚂蚁的个头,只比人的手掌略微小一点,黑色的身体,红色的眼睛,一接触地面就迅速地向远处爬去。接着从洞口又出来了第二只、第三只、第四只,它们落地后,都迅捷地向不同的方向爬去。
“难道它们就是伊之科夫博士说的‘小家伙们’?”林秀月向来害怕各种小虫子,眼前出现的这些蚂蚁更是体形巨大,眼睛还透着红光,她不由自主地向沈教授身后移了移。
“秀月,你不用紧张,它们是微型机器蚂蚁,是按照指令出去探测环境的。”沈教授安慰一旁的林秀月。
“可是,看起来和真的蚂蚁一样啊?!”林秀月好奇地问道,“它们去做什么呢?”
“哦,这些机器蚂蚁的功能,还真的与工蚁差不多呢。” 参与了研制过程的沈教授,不无自豪地介绍说:“它们会根据指定的方向,自动寻找可以通行的路径,无论是岩石、山坡、洞穴还是石缝,它们都能到达;沿途机器蚂蚁能对气体、土壤、岩石、冰层进行常规分析,如果发现了特殊的物质,它们还能向火星生命探测球发送信息,招集更多的机器蚂蚁向那里集中探测,甚至可以将岩石土壤样品,搬回到火星生命探测球中,进行精细地测定。”
“它们这么能干呀!太神奇了!”林秀月赞叹道。
“它们最大的特点是,探测面积广,探测空间大,尤其是像洞穴、石头缝这些一般探测仪器无法到达的地方,它们都可以轻松钻进去,这对我们向火星地下探测帮助非常大啊!”
“很多蚂蚁一起工作,是不是工作效率也很高啊?”林秀月想起小时候观察过一群蚂蚁,浩浩荡荡地搬运她洒在地上的面包屑,还有比蚂蚁体形大数百倍的蚂蚱尸体,小小蚂蚁们也能拖到它们的巢穴去。
“当然啦,这些机器蚂蚁也会合作,搬运个体大的物体喔。”沈教授肯定地点了点头。
正当大家聊着这些探测机器蚂蚁时,先前出发的那只机器蚂蚁已经爬到200米远的地方,它不停地用触角搜索着两边的物体,可是除了富含氧化铁的岩石,还是岩石,于是机器蚂蚁继续往前爬行,两只红眼睛在黑暗中显得更亮了。
突然,机器蚂蚁探测到一块岩石后面,有一个与周围岩石明显不一样的物体,于是它改变方向,朝着岩石后面爬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