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大文学移动版

m.dwxdwx.com

张謇状元实业家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科举失意,是不是人生的穷途?恐不尽然。清末名将吴长庆曾接纳了俩落魄书生,一是袁世凯,不消说了;一是张謇,41岁时中了状元不说,还另辟实业救国的蹊径。他一生创办了20多个企业、300多所学校,其中包括通州师范学校、河海工程专门学校,还有国内第一家博物馆、第一所盲哑学校,等等。有一次,徐树铮和孙传芳曾跑到南通,以三顾茅庐的姿态,劝他竞选民国总统。

张謇字季直,号啬庵,1853年7月1日出生在江苏南通的一个耕读之家,父亲张彭年务农之余,兼营一个制糖作坊。张謇在五兄弟中排老四,幼年聪慧好学,四岁启蒙,五岁时背诵《千字文》,竟无一处错误。11岁读《诗经?国风》,塾师以“月沉水底”命对,他马上回以“日悬天上”。有次考试,他名落孙山,业师指责说:哪怕1000人中录取999名,考不上的那个还得是你。“张謇由此奋发,于卧房窗上和蚊帐顶上大书”九九九三字,有卧薪尝胆之志。

1868年,张謇考中秀才,却惹了一场长达数年的官司。由于他祖上是三代没有功名的冷籍,为了走上科举之路,他只好冒用如皋县人张氏的名义报名,考上秀才后遭张氏勒索无度,后竟被其告到官府,结案时已负债千金,家境大为困顿。当地知州孙云锦十分怜惜,介绍他去了浦口吴长庆幕府任文书,不久又有一个不得志的年轻人前来,一起成为吴的文武两大幕僚,那人正是袁世凯。1882年,朝鲜发生壬午兵变,吴长庆奉命督师从海路奔赴汉城,张謇连写《善后六策》等策论文章,主张对日强硬,顿时受到“清流”首领潘祖荫、翁同龢等的瞩目和赏识。

吴长庆回国后不久病故,袁世凯留在朝鲜,接掌了“庆”字营,开始在历史舞台上大展拳脚。张謇婉拒了各方的橄榄枝,声称“南不拜张,北不投李”,回到故里苦读。1885年,张謇终于乡试中举,且名列第二。1894年,此时张謇已进出科场20多次,单纯考试的时间就有120天,自中秀才以来,在熬了26年后,终于时来运转,中了甲午科的状元。

当时考场收卷子的黄思永是他的旧交,见有一字空白且抬头称呼不当,当即给他改了过来,然后呈送给翁同龢。翁见是一等第十一名,马上改为第十名。到了殿试,翁同龢以帝师之尊,特定张謇的卷子为第一,向光绪帝介绍说:“张謇,江南名士,且孝子也。”如是,41岁的张謇中了头名状元,当了六品翰林院修撰。

甲午战争爆发,张謇对翁同龢说:“以日本蕞尔小国,何足以对抗中国大军,不重创之,则无以宣我国威。”主战派觉得中方舰艇吨位、作战地理皆有利,无不胜之理;而一旦战败,马上又变为最积极的主和派,让李鸿章去收拾烂摊子。由于父亲恰巧去世,张謇回籍守制三年,倒是幸运地躲过了帝后之争。

其间,张之洞奏派张謇总办通海团练。后张謇与陆润庠设立商务局,分别在南通和苏州创办了大生纱厂与苏纶纱厂。等到1898年,张謇到北京销假,正值“百日维新”失败,恩师翁同龢被罢官,他知道三十年科举之幻梦,于此了结决心自己闯出一条实业救国之路。张謇曾言:愿成一分一毫有用之事,不愿居八命九命可耻之官。

因为老板是状元出身,纱厂早期使用“魁星”商标,下设红魁、蓝魁、绿魁、金魁、彩魁等不同品牌,投产后的第二年,得纯利5万两;第三年,得10万两;到1908年,累计达190多万两。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纺织品市场空间巨大,张謇抓住黄金机会,在原料、制作、营销等环节精益求精,迎来了大发展。他说:“一个人办一县事,要有一省的眼光;办一省事,要有一国的眼光;办一国事,要有世界的眼光。”

像张謇这样的商界大佬,注定与政治是撇不清的,或者说是会借政治的势。1909年,张謇被推为江苏谘议局议长,主持发动了三次国会请愿运动,是公认的立宪领袖。武昌起义之初,他找到江苏总督,希望把革命镇压下去。不过,他很快看清了局势,选择了两位胜利者:一是与孙中山会谈,应邀担任南京临时政府实业总长,但事后说了句“不知崖畔”,意思是孙有些不着边际;二是联络袁世凯。

1913年,张謇任北洋政府农商总长,后来看到袁世凯的称帝野心,赶紧躲回老家,继续搞自己的教育及实业。早在1902年,他拿出两万元,创办通州师范学校,此为国内设立最早的师范学校之一。张謇认为,最好的学校是培养老师的。随后他一发不可收,搞了几百家学校。江南子弟确实应该永远记住这位老人家的恩泽。

徐树铮是北洋杰出人才,他在欧洲考察时认定,张謇才是民国最合适的总统人选。回国后他就拉着孙传芳跑来南通,劝张謇竞选民国总统。张謇人老成精,哪里看不出北洋一盘散沙,革命军势将壮大的趋势,于是吟诗作句,哄得小徐高兴走人,但这份情谊难以忘怀。徐树铮遭暗杀时,张謇在梦里成诗,事后恨死了冯玉祥。在吴佩孚四面楚歌之时,他专门写信过去,大意是:那姓冯的绝对不是个玩意儿,被小人暗算不算啥,少饮酒,勿任气,老哥哥的大门随时为你敞开。感动得吴直说:“季老真乃穷途知己也!”

1922年,在京沪报纸举办的民意测验中,张謇当选为民众“最敬仰之人物”,此时恰逢他七十大寿。正当张謇顾盼自雄的时候,纺织市场突然遭创,他一下子亏损70万两。这厢迅速衰落,日本同业对手却在其政府支持下走出了危机。造成这种局面的还有两个因素:一是张謇做的公益规模过大;二是老人家性格“独来独往、直起直落”,对政府、对股东都过于强势。他说:“我要去做东家,难有伙计;要做伙计,难有东家。”

1926年8月24日,张謇在南通病逝。他的陪葬品是一顶礼帽、一副眼镜、一把折扇,还有一对金属的小盒子,分别装着一粒牙齿、一束胎发。没有张謇,今天的南通城可能就是另一个样子了,令人遗憾的是,张謇墓还是在“*”中被损毁了。

作为状元,张謇书法诗文都是极好的,否则,也不会由他来起草宣统皇帝的退位诏书。他有首《早梅》直抒胸臆:

无限含春意,朔风吹未开。

不知残雪里,已有暗香来。(未完待续)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热门小说
我只有两千五百岁五胡之血时代信息全知者反叛的大魔王绝对一番终末忍界你老婆掉了盖世双谐玄尘道途奸夫是皇帝
相邻小说
第一皇子尚书大人易折腰婚姻生活的微分定理在森林里大胆逃跑巧媳妇好日子奋斗在饥荒年代我真不想当偶像无限虫族空间穿越虫族后我成了论坛大佬异界矿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