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大文学移动版

m.dwxdwx.com

第四十四章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张献忠爽朗地开怀大笑:“其实这搜査咱老张不怕,就是这样一来你我不就显得生分了,本来是相互信任,这一搜就有了隔阂。这样吧,我老张跪下对天发誓,以示真诚。”说着,张献忠跪倒在地:“苍天在上,我张献忠投降是真心实意,绝无二心,也没有同李自成暗中往来。如有假话,死无葬身之地。”

阮之钿气得直翻白眼:“张献忠,你这是搞的什么名堂?”

张献忠掉转身,面向阮之钿跪拜:“青天大老爷在上,草民张献忠绝无私通李自成之事大老爷明鉴。”

阮之钿气得哭笑不是:“张献忠,你这是戏耍本县哪。谁让你下跪,快快起来,我信你就是了。”

“谢大老爷明断。”张献忠起身,再次施礼,“我就说知县大人是明镜高悬,不会冤枉咱老张的。”

阮之钿一无所获地离开。路上,他的捕快班头建议:“大人,张献忠不让搜查,就是心中有鬼,我们再返回去强行搜査,必有所获。”

“嘻,你有所不知,张献忠就是一个流氓,他什么下作勾当都干得出来。不能把他的十万大军给逼反了,我们的小命都在他的手心里攥着呢。”阮之钿分析道,“最近他频繁同人秘密接触怕是有变。我们得尽快报告熊大人,要做好张献忠再叛的应变准备。”李自成等阮之钿一走,立刻从后堂出来,对着张献忠躬身再拜:“八大王适才为我费尽心机,不惜屈膝,哄走阮之钿,此情我李自成定当后报。”

“你我弟兄之间,还用得着这么感激。”张献忠不无得意,“什么叫为朋友两肋插刀,我老张这一跪,别人是做不来的。”

“为免张大哥再担风险,小弟就此拜别。”李自成同李过转身要走。

“这样你走得出去吗?”张献忠反问,“阮之钿既已怀疑,换上你会没有动作吗?说不定他正张网以待,抓住你连我老张一同问罪。”

“那,我们明日天亮后离开,趁人多混出城门。”李过提出他的设想。

“不可,”张献忠一口否定,“光天化日之下,还能逃过阮之钿的眼睛?”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你说怎么办?”李过颇为不满地质问,“总不能窝在你家不走吧?”

“我老张自有办法。”张献忠心计果然多,讲述了他的想法。很快,张府后门大开,几十匹战马载着全副武装的兵士,从院中风驰电掣一般冲出。五月天气,街上行人尚多,见状纷纷躲避。这一队人马,如狂风激流,转眼间到了城门。守卫的县衙兵士,挺身上前阻拦:“什么人夜间出城?县太爷有令,禁绝一切出人!”

带队的副将扬起马鞭子:“闪开,我们是张大将军府的,有要事办理,误了爷的行程,小心你的狗命。”

副将说话的功夫,马队已飞驰而过,守门兵士哪里拦得住,眼睁睁看着马队疾驶而过,也不知里面是否有李自成。

远离城门之后,副将停下马来:“闯王爷,就送到此处,想已安全了,路上请多保重,“转告八大王,说我李自成多谢了,等候他再举义旗的好消息。”李自成马上一揖,“后会有期。”

副将目送着李自成、李过两骑如飞而去,立刻回城交差。到了城门,兵士盘问为何如此之快就转回?”

“公事办完,难道还得住在城外吗?多嘴。”副将依旧是疾驰而过。

阮之钿接到城门兵士的报告,他觉得种种迹象表明,张献忠如此嚣张,看来近日定有举动,他立刻修书,连夜派人送往熊文灿处,要求总督大人采取相应措施。熊文灿看过阮之钿的急报,也是无可奈何。要他派兵,可他手下只有不到一万人马,相对张献忠的十万大军,派兵也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而且自己这里也要有兵保卫。因此他也没给阮之钿答复,只是听之任之。

送信的班头空手而归,阮知县长吁一声:“嘻,等不来救兵了,没指望了,熊大人也是无兵可派,谷城完了。”

班头劝道:“老爷,我看张献忠再反已是明摆着的事,我们这几个捕快衙役,是无力对抗贼人的十万大军,我们三十六计走为上吧!”

“我是朝廷委任的县令,怎能抛下我的子民望风而逃。”阮之钿想了想,“这样吧,告诉你的手下,一旦风声过紧,你们可以自行疏散离开老爷我决不会责处你们。”

班头倒还有些忠义思想:“我们怎能丢下老爷不顾,只是您的家小应该先行离开,那张献忠杀人如麻,得事先提防。”阮之钿也巳嗅出谷城的火药味就依班头你的主意,把老爷的家下烦你给送到乡下。”

转眼之间,第三天到了。一大早刚刚吃过早饭,张献忠便登门来到县衙。见了阮之钿也不再跪拜,只是拱手一揖:“阮大人,久违了“前天还刚见过面,何谈久违。”阮之钿冷冷地问,“这一大早你不请自到,想必是夜猫子进宅好事不来。”

“算你聪明。”张献忠把脸一绷,狠狠地说,“实话告诉你,我老张受够了,又要造反了。”

“从你投降那天,我就没相信你是真心。你就是个反复无常的流氓无赖地痞,是不折不扣的混蛋王八蛋。”

“阮大人,何必骂人呢?这是无能的表现。”张献忠完全是居高临下的神态,“你的小命,捏在我老张的手心里。不过可以让你放心,我老张不准备杀你。”

“哼!要杀要剐,悉听尊便。”

“这八个月的接触,我发现你还是个好官。我老张给钱给礼物你从来不收,如果大明朝的官都像你,也不会呈现今天这个破烂样子。”张献忠说的是真话就冲这一点,我不能坏你性命,怎么样?跟我干吧,日后我老张坐稳了江山,最低也能给你个尚书。”

“我堂堂大明进士,七品朝官,怎能与你这土匪草寇为伍,我不能辱没了阮家世代忠义门风。”

“咳,成者王侯败者寇,当年那朱元璋不也是土匪吗,别死心眼了,我老张敬重的是你的清廉。”

“你就死了这份心吧,”阮之钿站起身,“我无力阻挡你的反叛行动,但我可以洁身自保,不过一死而巳。”

“我不杀你。”

“我自尽。”

“那可是痛苦的,而且你的家小谁来抚养?你还在壮年,就这样为你的主子尽忠,太可惜了。”

“人生自古谁无死,我为国尽忠也算死得其所了。”阮之钿从容地把丝绦搭上房梁,踏上木発,把头伸进绳套。

张献忠疾呼:“阮大人,人死不能复生,你要再思再想。”

阮之钿留恋地看一眼他的县衙,脚下一蹬?発子踢倒,身子便悬空打起转来,转瞬间便已气绝。

张献忠叹息一声吩咐下人:“把他厚葬。”

张献忠复叛的消息传到北京,气得崇祯两顿没有吃饭。本来西北的匪患业巳平息,再把关外的清妖剿灭便完成了中兴大业。这无异于给了崇祯当头一棒,他把杨嗣昌召到宫中当面狠狠加以训斥:“杨大人,你举荐熊文灿道是剿抚并用,那张献忠名为投降实为在谷城休整。现在十万大军又打起反旗,李自成、罗汝才也都啸众而起你这个兵部尚书该当何罪?”

“臣万死难辞其咎。”杨嗣昌以头触地,“请万岁将为臣斩首,以正典刑,以谢天下。”

“你倒想得美,你一死了之,剩下这个烂摊子,丢给朕一个人,你叫朕如何收拾?”崇祯气得拍桌子。

“万岁,为今之计只得再把洪承畴召回,他对付张献忠,还是有办法的。”杨嗣昌提议。

“你这是要坏我关外剿灭清妖的大计,”崇祯还是怒气不息,“洪承畴刚到关外有了头绪,这样做岂非再拆东墙补西墙?”

杨嗣昌明白了:“臣愿带兵亲往前线,尽快剿灭张献忠,之后再逐个击破李自成、罗汝才之流。”

“好,甚合朕意。”崇祯把两道圣旨与一个锦盒交给杨嗣昌“你到湖广后,即照此办理。”

熊文灿诚惶诚恐地接来了钦差杨嗣昌,这位杨尚书是举荐他的恩人,无论如何也会为他在皇上面前说上几句好话,他充满了期待。可是杨嗣昌也不看他一眼,升座之后方厉声叫熊文灿接旨。内容无非是张献忠降而复叛,收受张匪的重贿,将其削职逮京问罪。以下的官员还有一大批受到惩处,只有一个人战战兢兢在一旁,尚未叫到名字。杨嗣昌看他一眼左良玉。”

“罪将在0”

“你可知罪?”

“末将轻敌深入,中了埋伏,招致全军覆没,罪不容赦。”左良玉感到自己有点冤,自己不是没料到张献忠有伏兵,但熊文灿急于立功,想一举消灭张献忠,也好在皇上面前减轻罪责,故而责令左良玉疾进,而遭到伏击大败。

“知罪就好。”杨嗣昌口气软下来,“圣上知你是被熊大人逼迫而陷人重围,情有可原,故不治罪。”

“皇上圣明,吾皇万岁!”

崇祯和杨嗣昌都明白,今后和张献忠对阵还得靠左良玉,便又打开了第二道圣旨左良玉听旨。”

“末将在。”

“着加封左良玉为平贼大将军,在杨嗣昌麾下听命,剿灭西北匪患,朕还有封侯之赏。”

左良玉没想到反而因祸得福,叩头连连:“吾皇万岁万万岁!”

“左将军,接印。”杨嗣昌把锦盒递过去。

左良玉接过打开,取出印来,原来是纯金刻就,在阳光下金闪闪夺人眼目:“杨大人,末将一定竭尽全力,誓将张献忠生擒活捉,献俘午门。让皇上高兴,令大人扬名。”

“好,本部堂就静候你的胜利佳音。”杨嗣昌不忘崇祯钓饵的作用,“愿将军早日封侯。”

左良玉的信心受到了莫大的鼓舞和激励。他要为皇上力战;他要为杨嗣昌效劳;他要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是忠臣良将。一路追着张献忠打,在气势上完全把张献忠打垮,一直追到了四川。张献忠无论如何也甩不掉追兵,已经堪堪成为左良玉的俘虏。在危急关头,他想起了一个主意。

这天夜晚,左良玉已经下达命令,三更天要去劫营。就在二更头时,张献忠的军师潘独鳌前来拜见。

左良玉满是不屑的口吻:“败军之师,还有何脸面前来相见!”“奉大王之命,给大将军送上些许薄礼。”潘军师打开随身的描金箱,“这是孝敬大将军的一千两黄金。”

“等本将军把你们全军都给收拾掉,这还不都是我的。”

“在下还想奉劝几句,”潘军师一语击中左良玉的要害,“八大王被捉之日,队伍被消灭之时,也就是左将军倒霉的开始。”

“你这话倒叫我忍俊不禁,何以见得我立功反而会倒霉,纯属无稽之谈。”左良玉嗤之以鼻。

“你把八大王的部队打败,再捉了他本人,试问你还去打何人?崇祯势必要调你去打关外的清兵,八旗兵是好打的吗?你就有阵亡的可能。”潘军师提醒道何不留着八大王的队伍慢慢打,这样你永远有胜仗打八大王会次次都孝敬你这只赚不赔的买卖何不长久做下去。”

左良玉一时无言,他从心眼里怕与清兵对阵,对方的一席话使他感到甚为有理,想了想他答复道:“好吧,我收下这黄金,暂且放过你们一马,不过可不要玩花样,否则下次绝不轻饶。”

潘独鳌回去了,张献忠得以缓口气。但他绝不是讲信用的人,他留下一支小股部队,伪装成他的大队,而主力则暗中出川,直向襄阳挺进。这一暗中运作的军事行动,完全把官军蒙在鼓里,直到距离襄阳五十里路了,官军和左良玉、杨嗣昌还一无所知。

潘独鳌说话了:“大帅,请停止前进。”

“这却为何?正当趁敌人不知,一鼓作气推进到襄阳城下,然后全力攻占襄阳,给崇祯小儿一个惊喜。”

“正因为敌人毫无知觉,我们还可用计。”潘独鳌提出,“挑一百名精细兵士,化装成各类人员混入城中,当我军发起攻击时,他们在城内作为内应,四处放火,抢开城门,接应大队进城。”

“好,就依军师。”

张献忠的大军,用这个里应外合的办法,没受多大损失,便轻而易举地拿下了襄阳城。这是民军打下的第一座较大的城市,这里不是凤阳没有皇陵,但这里有崇祯的至亲襄王。张献忠进城后便直奔襄王府,他又要继火焚皇陵后,干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情。(未完待续)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热门小说
盖世双谐终末忍界我只有两千五百岁绝对一番五胡之血时代你老婆掉了信息全知者奸夫是皇帝玄尘道途反叛的大魔王
相邻小说
王者奴隶:乱世妾奴山海奴隶主家园守望者五胡乱华之琴瑟和鸣回到三国战五胡重生之我为崇祯我和崇祯有个约定崇祯本纪崇祯故事我的御兽都是神话级
同作者其他书
大漠恩仇 明太祖 北魏孝文帝 武则天 大金帝国 于谦 明成祖 汉武帝 契丹萧太后 隋炀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