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大文学移动版

m.dwxdwx.com

第四十三章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张成见过礼后,将随身的礼盒打开:“熊大人,这是家父给大人挑选的几件礼物,些许微薄,乞请笑纳。”

“这,有道是无功不受禄。”

“大人执掌五省兵权,皇帝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帮助家父弃暗投明,走上重生之路,我们自然要聊表寸心。”张成把礼品逐一摆放出来,“这是殷纣王用过饮酒的金爵,这是周武王束身的金腰带,这是战国时调兵金虎符。可说是件件价值连城,都是人间精品绝品,见都难得一见,熊大人不会见拒吧。”

“有道是礼下于人必有所求,令尊父子把如此贵重的礼物送我,想要本督做何事情呢?”

“很简单,就是感谢熊大人接受我们的投降。”

熊文灿心说,原来是怕我识破他的假降,而用宝物贿赂自己。他微微一笑:“非常抱歉,如此说,这礼物本督越发不能收了。”

“却是为何?”

“上次少公子来后,本督即将接受令尊投降事宜上奏了朝廷。皇上接报后发来紧急诏书,责令我取消对令尊的受降。”熊文灿叹息一声,“唉,这也是本督始料未及的事情。”

“熊大人这就怪了,许可刘国能投降,而不接受我军的投降,难道非逼我八万大军同官军决一死战吗?”

“少公子,凡事总是事出有因。”熊文灿解释道,“皇上在圣旨中明确指出,令尊张献忠反复无常,已是数次降而复叛,毫无信用可言,所谓投降都是权宜之计,不可再受他的欺骗。”

“熊大人,此番家父确属真心实意。你可向皇上转达,我们可以具结写下保证书,甚至可以把我作为人质。”

“你?”熊文灿摇摇头,“干儿子不行,便是他的亲儿子也不足以为质。”

“那么大人要怎样才能相信呢?”

“如果令尊确有诚意,可亲身到我总督府造访,当面保证绝不再叛,本督就拼着头顶的官帽信你一回。”

“这个……”张成想起父亲绝不到此的话,“恐怕就无此必要,刘国能不是也没来吗?”

“怎么,怕本督设下鸿门宴?”

“熊大人怎么会呢,我们彼此相信方对国家朝廷有利。”

“好吧,礼物权且收下,待本督再向皇帝上报,为令尊担保便了“万望总督大人周全。”张成留下三件重礼走了。

几天后,刘国能举行了受降仪式,熊文灿很是风光了一把,也使杨嗣昌扬眉吐气一番,说明他的剿抚并用之策还是有成效的。随之,熊文灿通知张献忠,皇上已同意他的投降,可于次日来参加受降仪式。

接到总督府的公函,张成拿着来见张献忠:“父帅,这下总算如愿以偿了,我们明日带多少人马去。”

“你带一百随从即可。”

“那么,父帅你呢?”

“为父自然在这谷城驻地不动。”

“这只怕说不过去,好不容易运作来的投降,岂不又要前功尽弃。”张成感到费解。

“成儿,你想过没有。”张献忠问道为父去后,焉知熊文灿不会翻脸,当场把为父斩杀?”

“父帅过于小心了。”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张献忠态度决然,“为父是不会冒这种风险的。”

“那孩儿该如何向熊文灿解释?”

“你就说为父领部队就在谷城驻扎,决不向别处游走,一切听从熊大人的号令行动。”

张成有些无奈地说:“孩儿硬着头皮走一遭吧!”

半天后,张成返回谷城,张献忠急切地问:“成儿,情况如何?”“熊文灿道是父帅心中有鬼,故而不敢出席受降仪式。而今算不得投降,如父帅果有诚意,可带所属部队去进剿李自成部,取得战果后,则正式受降,再授予父帅官职。”

张献忠笑了:“他算不算投降都在其次,我只求暂时平安,且避居谷城,让部队得到休整。”

“那进剿李自成的军令呢?”

“只当耳旁风,我们不动就是。”张献忠从来就是有主张的人,他明白此时熊文灿兵力有限,且在谷城避避风头。

天府之国四川成都,是个繁华富庶之地。这里的小吃五花八门,格外令人垂涎。洪承畴最爱吃的夫妻肺片,此刻摆在他的面前,他也丝毫没有胃口。因为崇祯的圣旨,可说是毫不留情面,把他给训得灰头土脸。孙传廷的状告他只把李自成赶出四川了事,全然不配合对李自成匪部的围剿。致使李自成仍得以在陇蜀二省流窜,崇祯要他主动与孙传廷密切合作,彻底剿平李自成匪患。在年内务将高迎祥残部拥戴的新闯王李自成或擒或斩。

管家洪升看着主人不吃不喝分外心疼老爷,这是您最喜欢的小吃,还是尝尝才是。”

“洪升,我哪有心思吃饭哪。”洪承畴站起身,“皇上对我严加苛责弄不好就要丢官罢职,得想个法子了。”

“皇上也是偏心不公,现在孙传廷打个胜仗,他就什么都好了。我们的战果,他都视而不见了。”

“你跟皇上还有理可讲?”洪承畴叹息连声,“走吧。”

“老爷要去何处?”

“到孙大人那里商讨共同征剿李自成之事。”

“老爷去屈就他,这不是有失我们的身份?”洪升很是不满,“他姓孙的为何不到我们这里来!”

“皇上巳经批评了我,我们就得主动一些,这就叫,人在矮檐下,不得不低头。”洪承畴义无反顾地出营跨马,带着随从而去。

其实,孙传廷也来到了川陕两省的交界,这二位明朝的统兵大帅相距也不过二十里。孙传廷把洪承畴接进大帐,礼数很是周全。并特意做个解释洪大帅,本官并无歹意,只是期待与您携手共灭闯贼,以慰皇上渴求胜利之心。未料到皇上对大帅少有微词,实在是抱歉。”

“不妨事,皇上的切责正中要害,是本官与孙大帅沟通欠缺,今后当会精诚合作,共灭强敌。”洪承畴转人正题,“就请孙大人陈述作战方略。”

“洪大人,据情报综合分析,李自成被拥立为闯王后,极欲建树个人威望。但在与你我大军几次碰撞后,次次败绩,损兵折将,眼下巳剩下不足一千人。他明白在川陕两省站不住脚,必然要离开你我二人的作战范围。所去的方向,就只有中原,河南人口众多,连年天灾,是他补充兵员的首选之地。”

洪承畴点头称是:“孙大人言之在理,而他要去中原,则必走潼关,这是去河南的必经之路。”

“正是,”孙传廷提出他的设想,“愚意同洪大人合兵在潼关设伏,效仿当年韩信给西楚霸王项羽设下十面埋伏,逼李自成走潼关,钻进我们的口袋,把李自成匪部一网打尽。”

“好!”洪承畴击节称赞,“你我双方的兵力,足以打好这个歼灭战,如果李自成不能活捉,那就把他消灭。”

“总之,绝不能让他漏网,以免留下后患。”孙传廷提醒道,“洪大人,熊文灿巳然收降了刘国能,张献忠也基本上同意归降。你我这次若不能将李自成匪部消灭,皇上那里可是说不过去。”

“孙大人放心,本官定会全力以赴。你我通力合作,相信李自成此番定然非死即擒。”

“好,让我们干了此杯,预祝胜利。”

“干!”

秋风萧瑟,落叶飘零,点点滴滴的苦雨,轻轻敲击着凸凹不平的小路。队伍在无声地前进,听不到战马的撕鸣,只有急促的马蹄声和脚步声。这支一千人的队伍,成一路纵队向前,曲折成“一”字长蛇。这是李自成的髙明处,因为只有这些本钱了,他已经输不起了,这样列队如果遇到埋伏,起码可以冲出一部分,那就可以保留下火种。虽说是星星点点,但到了中原那无边无际的大平原,这点点火星,就可以燃起燎原大火。

高桂英自从父亲在京城就义,脸上始终是阴云密布。全军上下对李自成继任闯王之位无不欢呼,唯有她坚决反对。即或现在巳是既成事实,她也一直不开心。她接受不了别人成为闯王这个现实,她认为只有她的父亲高迎祥才是闯王。即便李自成是她的丈夫,她也难以面对这个事实。

“闯王。”李过喊一声,纵马奔过来。

高桂英勒马回头,怒吼了一声:“叫闯将,谁也不配称闯王,我说过多少遍了,不要再叫这令人伤心的称谓。”

“何事?”李自成停下马,示意李过不要理睬高桂英。

“前面就是南原了,”李过不无担心地告知,“我曾两次从这里经过,南原地势凶险,若万一有伏兵,我们很难杀出重围。”

“我们若想发展,只能出陕西人河南。这是一条必走之路,即便是死路,也要拼命闯过去。”

“俗话说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我们面对的孙传廷和洪承畴,都是久经沙场的统帅,他们不会判断不出我军的动向,为了确保万无一失,我意替身李子,应该派上用场了。”

“怎么,你让我用替身?”

“正是,”李过阐明观点,“只要你在,闯王大旗不倒,哪怕打得只剩一个人,我们也有东山再起的希望。”

“让李子替死,我做不来这事。”

“闯王,不过是防备万一嘛。”李过吩咐,“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李子,和闯王换衣装、马匹、武器。”

李子应声过来,不容李自成反对,即已三下五除二,把衣服脱下。李自成见状,也只能听之任之。

李过嘱咐说从现在起,你二人的角色即已互换,真闯王与假闯王拉开距离,免得被埋伏的敌人看出破绽,别再吃他们的暗箭。”

部队在小心翼翼中继续前进,四周静得出奇,可以听得见鸟叫蝉鸣。高桂英对李过撇撇嘴讥讽说:“小过子,你也过于胆怯了,就这般安静的环境,怎么可能有埋伏!”

一言未毕,震天的炮声响起,四周的丛林中,突然间树起千百面旗帜,呐喊声犹如山摇地动。千万官军挥刀弄枪驱马杀出,转眼间民军便已被断成数截,被官军分割包围起来。

洪承畴和孙传廷二人站在髙处,得意地欣赏着他二人的杰作。面前脚下,几里地长短的战场上,官军与民军的厮杀已进人了白热化。官军人多势众,明显占据了优势,几乎是四五个人打一个人。战场上,喊杀声,兵器的撞击声,有人死伤时的哀嚎声,简直是震耳欲聋。

洪承畴用手指捻着胡须,脸上满是得意的笑容这一次我谅李自成他是插翅也难逃了。”

“洪大人,我们要尽快找到李自成。”孙传廷问,“你与他多次交手,应该清楚他的穿着打扮。”

“待本官细细搜寻。”洪承畴注目观看,他终于发现了,“看,那个头戴范阳帽的骑着枣红马的,他就是李自成。”

孙传廷观察片刻:“这李自成武艺也只一般,不过他的马倒是快如疾风,我军将领常常跟不上。”

“在这南原,李自成是跑不掉的。”洪承畴很有信心,“一定把他生擒活捉,也好献俘北京,让皇上龙心大悦。”

“不好!”孙传廷喊道,“李自成马快,别让他逃走。”

洪承畴也发现了山谷中的情景:“那几个将领都是何人,巳经被李自成落下十匹马远了。”

“绝不能让闯贼成漏网之鱼,”孙传廷在征询洪承畴的意见,“让弓箭手乱箭齐发吧。”

“这,就不要活的了。”

“先整死再说,有死的也是大功一件,可以交差。”孙传廷对身边的副将一挥手,“放箭!”

立刻,箭雨飞向李自成,眼见得李自成连人带马射得像刺猬一样,慢慢倒了下去在地上不动了。洪承畴以手加额:“天佑我也!”孙传廷用手往下边一指:“洪大人快看,那边有十几骑冲出了包围圈,怕是漏网了。”

“他们是逃回陕西方向,到不了河南。”洪承畴不以为然,“逃出十数个蟊贼不算啥,杀死了李自成,他的匪部也已全军覆没,可以向皇上报捷了。”

一缕西斜的阳光,照射在渐渐声音平息的战场上。孙传廷、洪承畴二人,身上披着耀眼的落辉,像两尊金色的雕像。

襄王授首总督被俘太阳已经隐没在起伏的山岚下面,大地的景象一片模糊。战场沉寂了,只有一阵阵的血腥味直冲人的鼻孔。到处都是民军的死尸,惨状令人不忍目睹。洪承畴和孙传廷来到了第一现场,他们急于辨认李自成的尸体。洪升哭丧着脸前来报告老爷,李自成跑了!”

“怎么会呢,他不是被乱箭射杀?”

“死者是他的替身李子,”洪升告知,“小人已让李自成的亲军验证过了,千真万确,李自成和他老婆高桂英,还有一干重要将领,全都突围而去,大约有十八个人。”

洪承畴看看孙传廷,感觉到他的神色也很失落,但是他立刻自我解嘲道:“闯贼虽说侥幸漏网,但其已全军覆没,已无东山再起之力,这次战役还是获得了全面的胜利。”

“李自成逃脱,怕是又留下后患哪。”孙传廷明白问题的严重性,“该向皇上怎么说呢。”

“报捷。”洪承畴毫不犹豫“西北匪患基本巳经荡平,皇上一定龙心大悦,你我必然受到奖赏。”

“奖赏不敢奢望,只求不受惩处,便是烧高香了。”孙传廷忧心忡忡,“毕竟让李自成漏网了”。捷报到了崇祯的案头,看着他期待多年的结果终于等到了,崇祯激动得眼含泪花。他对杨嗣昌说:“为患多年的匪贼终于剿灭了,这下朕就可以专心全力对付关外的清妖了。”

“圣上中兴大业已是曙光在前,集中举国之力讨伐清妖,也将是指日可待。”杨嗣昌此刻也已被胜利冲昏头脑,“皇上的英明和文治武功,一定会载人大明的史册,万古流芳。”

“可是这李自成漏网,不会东山再起吧?”崇祯显然还有担心。

“万岁但放宽心,李自成虽得逃脱,但他已全军覆没,只能遁入深山老林藏身,他此后只能是保命而巳。”

“这就好。”崇祯又恢复了信心,“王承恩传旨,着洪承畴、孙传廷带所部人马,立刻进京论功行赏,休整补充,相机出关征讨清妖。”

“皇上圣明。”杨嗣昌也认为,平灭关外清人的时机到了。

夜色迷蒙,华灯初放,谷城的街头人流熙熙攘攘。由于将近一年没有战争,这个小县城显现出少有的繁荣。两个人匆匆走过喧闹的商业街区,他们都把帽檐压得很低。待到了大帅府的后门四顾无人,里面有人接应,便闪身而入。他身后跟踪的人,想了想快步离去。他是谷城知县阮之钿的眼线,有了情况回去报信。

张献忠从外面走进小客厅:“哎呀,是老朋友到了,闯王老弟,你活下来就不易了。”

李自成起身见礼:“八大王,潼关遭遇埋伏,死战得脱,总是幸事。就比不得张兄你了,在这里逍遥自在,尽享清福。”

“闯王你有所不知,我这表面上清闲自在,实则是暗流涌动。官军衙役无时无刻不在监视你,而且还有四时八节的送礼打点,闹得你不胜其烦,每天活得简直是头疼死了。”

“八大王,我看你是在这里图安逸了。”李自成开始用话激他,“美酒女人,已消磨了你的斗志。”

“闯王这样看,我也没啥可说的。”张献忠问,“你冒险来此,难道就不怕我拿你作为进身的礼物吗?”

“我想八大王不是这种人。”李自成说出他的分析,“你每天都在操练兵马,而且在增加兵力,积蓄军粮,打造武器。你不会久居人下,甘心让一个小小知县吆五喝六,你在等待时机再举义旗。”“怎么,你就认定了我老张还得反?”

“时势造英雄,大明朝已是日薄西山,焉知这江山不是你的,皇位不是你张献忠的!”

“李自成,遍观当今天下,日后能和我争江山者,只有你李自成一人。我现在就应该根除后患,扫清我登上皇位的障碍。”

随从的李过闻此言,心中好不紧张。他把手放在刀把上,随时准备为保护闯王而拼命。

李自成却是大度地一笑:“八大王张献忠,你想过没有,现在单凭你我一支人马的力量,谁能推翻大明。我们还得合起手来,把明军消灭,而且关外还有军力强盛的清人,现在就想手足相残,未免过早了。”

“李自成,你口口声声同我联手消灭敌人,请问,你还有多少人马实力?潼关一战,你仅剩十八骑逃进商洛山,还不是苟延残喘,保存性命而已。”张献忠不无得意地炫耀,“我老张眼下已有十万大军,你比得了吗?”

李过不满地接话道:“八大王,你几次直呼闯王的名姓,闯王都不与你计较。但你放明白,闯王不是好欺的我们在商洛山已经有五千兵马。关键时刻闯王振臂一呼,何愁数万大军?就这个名号,便足以令官军闻风丧胆。有我军同你呼应,方能令官军顾此失彼。”

李自成适时说明来意:“八大王你已在谷城蛰伏八个月,兵精粮足,士气高涨,况且洪承畴、孙传廷皆已调离,此正是你再举义旗之时。我的张兄,此时不反,更待何时!”

“哈哈,李闯王,你怎么就把我老张的心思看透了。”张献忠亲热地捶了李自成一拳,“也就不瞒你了,我已同罗汝才见过面,双方约定,就在后天,同时打出反旗。”

“如此甚好,”李自成高兴地回应,“我也同时在商洛山举旗响应,我们三支人马共同狠狠敲崇祯一闷棍。”

“好,一言为定。”张献忠与李自成击掌。

下人匆匆跑上:“大帅不好了,阮知县带着衙役登门了,说是要立刻见到你讨个说法。”

张献忠笑了:“闯王看看,这是你来让阮之钿的眼线闻着味了。你快避到后面,看我怎样对付他。”李自成匆匆躲入后堂,下人方将阮之钿引上。张献忠分外热情地迎上前去哎呀,父母官大驾光临,小人有失远迎,万望海涵,还请恕罪。”

阮之钿绷着脸,语调也极为严厉:“张将军,听说有贵客登门,请出来让我一见哪。”

“这是谁胡乱奏本,没影的事。”张献忠为缓和气氛,拉着阮之钿往椅子上按,“县太爷哪有站着说话的道理,快请入座。”

阮之钿人坐下了,怒气还不消:“张献忠,你名义上投降已八月有余,可始终不肯出兵征讨李自成,使得本县常受熊大人的训斥,你一定是同李自成暗通款曲,说不定你今晚就是同李自成私会。”

“阮大人的话令我老张心惊胆战,我哪有和李自成暗中来往的胆量。”张献忠解释一定是你的下人看花眼了,我老张对天发誓,决没有私自与李自成相会,如有天打雷劈。”

“我还就不信起誓发愿,如果真的没有,你可敢让我的衙役搜上一搜,”阮之钿在叫号。(未完待续)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热门小说
盖世双谐终末忍界我只有两千五百岁绝对一番五胡之血时代你老婆掉了信息全知者奸夫是皇帝玄尘道途反叛的大魔王
相邻小说
王者奴隶:乱世妾奴山海奴隶主家园守望者五胡乱华之琴瑟和鸣回到三国战五胡重生之我为崇祯我和崇祯有个约定崇祯本纪崇祯故事我的御兽都是神话级
同作者其他书
大漠恩仇 明太祖 北魏孝文帝 武则天 大金帝国 于谦 明成祖 汉武帝 契丹萧太后 隋炀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