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大文学移动版

m.dwxdwx.com

第三十四章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曹文诏看到了希望,因为他不在乎张全的生死,如果真的活捉了张献忠,他还要押送朝廷向崇祯请功,所以他必须核实。手中的宝剑又动了一下,脖子上便是个大口子:“这脑袋可是就要掉了。”张全真的吓坏了:“大人饶命,小人还不想死啊!”

“说,这个假张献忠到底是何人?”

“他就是军中一个与八大王模样相像的小兵。”张全彻底交待了底牌,“是八大王不放心曹大人的态度,故而用替身前来试探。大人这不关小人的事,千万要高抬贵手放过小人。”

“我给你留点念想。”曹文诏一剑将张全的左耳割下来,“传话回去告诉张献忠,等着他的只是死路一条。假投降这一招,在我这没门。”

张全捂着左脸,那鲜血顺着他的指缝流下,滴滴嗒嗒落在地上。虽说左耳疼痛难忍,他还是撒丫子双脚如飞跑回了本营。

北京城的紫禁城内的御书房里,崇祯皇帝正在心不在焉地翻看着皇家藏书。其实他的心早巳飞到了河南武安前线,由他亲自策划完成的对义军的包围圈,已像铁桶牢牢地围困住了十数万匪众,胜利就在前面向他招手。他已看到了中兴的希望,事实证明,自己是个有所作为的皇帝,大明朝的天下一定会在他的手中呈现出升平景象。

王承恩轻手轻脚走进:“万岁爷,内阁首辅周延儒大人,还有次辅温体仁大人,求见万岁爷,有重要军情禀报。”

崇祯想,一定是河南前线有好消息传来,轻轻吐出一个字:

周、温二人应召步入,温体仁很知趣地落后半步,等待着首辅先开口。周延儒将一份边报呈上:“万岁,军情急报,呈请御览。”“可是河南前线?”

“是山西大同。”

“啊,”崇祯不觉诧异,“山西土匪巳被曹文诏悉数剿灭,为何又有军情,而且还是急报?”

“万岁,不是土匪,此番是关外满人人侵。”周延儒也就只得简单说明,“皇太极统领八万八旗匪寇,对大同发起猛攻。山西官军不是敌手难以抵挡,大同已是危在旦夕。”

崇祯这才把边报从头看了一遍,不由得半晌无言。少许像是自言自语地说:“皇太极贼心不死,又绕过山海关侵扰内地,此番当叫他有来无回。”

“万岁所言极是。”周延儒顺着应答一句。

“什么极是,”崇祯不满地斥责一句,“身为首辅,总得要拿出个办法来。”

周延儒脸上红一阵白一阵:“万岁,微臣看,对付满人兵马的只有辽东兵是他们的克星。”

“你的意思是,调关宁铁骑前来应对皇太极?”

“万岁高见。”

“只怕远水解不了近渴。”一直没开口的温体仁发言了,“辽东路途遥远,不等救兵到,大同即已不保。”

崇祯冷笑几声朕不只辽东有关宁铁骑,在山西还有曹文诏的三千关宁铁骑。”

周延儒急加劝阻:“万岁,武安前线合围已成铁桶之势,如若调走曹文诏,包围圈即缺一面,匪众突围,岂不前功尽弃。”

温体仁不愿拧着崇祯的意见:“可是也不能眼看着大同失守,一旦皇太极在大同得手,必对京城构成威胁。”

“武安匪众已成强弩之末,曹文诏调走也无伤大体。”崇祯一向自信,“王承恩拟旨,调曹文诏火速驰援大同。武安前线,着由京营总兵王朴统一指挥。”

“遵旨。”

“这就好了,”周延儒揣摩着崇祯的意思,“如此一来,大同有救了,武安也不会有失,实乃一举两得。”

“哼!照你这样说便万事大吉了。这种智商还做内阁首辅,我大明朝中真是缺少人才。”崇祯心中对周延儒大为不满。

“万岁,臣愚钝无知。”周延儒冷汗流下。

“周大人,曹文诏的三千兵马,怎能挡得住皇太极的八万大军。还得速调辽东总兵吴襄领兵驰援,方可保住大同。”崇祯很是自负地呼唤王承恩,“拟旨令吴襄星夜兼程赶赴大同。”

周延儒诚惶诚恐,温体仁则心中暗喜。

接到圣旨,曹文诏领兵撤走,王朴就任了总指挥。张献忠即刻前去拜访,并带去了五千两黄金。王朴喜得脸上笑开了花张献忠,你这份礼物是给我自己的,还是各路官军人人有份?”

“自然是送给王大人的。”张献忠专拣对方爱听的说,“大人是总指挥,是所有官军的统帅,只有大人才能决定,是否接受我们的投降。”

“如此说,你是真心归降了?”

“千真万确,决无二意。”

“可不要玩降而复叛的鬼把戏。”

“不敢,我老张有几颗脑袋,敢和王大人闹鬼。”

“我谅你也不敢。”王朴冷笑着说,“我也是有防备的,你们各路人马,要分别集结,分批缴械。听我的部署,如有违抗,即予屠杀!”张献忠一激灵:“大人说得好狠,吓得我脖子后边直冒凉风。”

“好吧,本官就算接受了你们全部人马的投降。”王朴交待,“你们一共不是十三家吗?明天,就是你们这一支走出包围圈,缴出武器。”

“遵令。”张献忠权且应下。

张献忠回到大营,髙迎祥等各路头领都在等候消息。他进得门来,便垂头丧气地连连叹息:“完了,五千两黄金打水漂了。”“怎么,”高迎祥问,“王朴收了钱,还不肯受降?”

“这倒不是,他同意受降。”张献忠说,“不过人家早有防备,要一天一路军马走出包围,而且出围后立刻缴械。”

“如此说,我们的假投降落空了。”高迎祥眉头皱起。

罗汝才说我们不能听他王朴的摆布,缴枪之后,他一翻脸,再把我们屠杀了怎么办?”

“就是呀,我们没有了武器,只能是任凭官军宰割了。”张献忠双手一摊,“我老张是没辙了。”

高迎祥搓着双手:“不然,我们干脆和官军拼了,总不能把武器让人给缴了,再让官军屠杀。”

“莫急,事情还没到绝望地步。”李自成示意大家安静下来,“现在王朴并未发觉我们诈降的意图,这就有戏可唱。”

“人家把你可能诈降的路,全都给堵死了。”张献忠认为已无计可施,“我看就按髙闯王所说,干脆和官军拼了。”

“何必一定要拼命。”李自成说出他的想法我们何不将计就计,打官军一个措手不及。”

高迎祥对李自成还是信任的:“闯将,且把你的锦囊妙计细细道来。”

“遵令。”李自成遂把他的想法细说一番。

“行啊,李闯将,真有你的,干脆以后你就当闯王吧!”张献忠说出口感到不妥,看了高迎祥一眼。

“八大王,休要取笑。”李自成转向高迎祥高闯王,此计是否可行就等您的示下。”

高迎祥也认为这是当前唯一的求生之路各位如不反对,就按李闯将所说,分头准备,按计行事。”

王朴收下五千两黄金,应允义军投降之事,很快在官军中传遍。左良玉气冲冲来到王朴的大帐:“王将军,你可收下匪酋张献忠的五千两黄金?”

“便收下,又怎样?”

“你这是受贿!”

“你焉知我这不是欲擒故纵之计。”

“皇上好不容易调兵遣将,把十五万匪徒困在武安,你要是中了匪贼的假投降诡计,便是千古罪人。”

“你焉知我不能将匪首一个个生擒?”

“那是你自己一厢情愿。”

“本总兵历经战阵,我这是不花本钱的各个击破的妙计。”

“我看你必定中了匪徒的圈套。”左良玉指责,“匪众一向狡猾,危难之际惯用假降之术。王大人你应该和各路总兵共议对敌之策,集中众人的智慧,再定破敌之计。”

王朴冷笑几声:“请问左总兵,皇上委任你还是委任我为总指挥?”

“自然王大人您是总指挥,”左良玉很不情愿地,“部队的战防攻守还是您说了算。”

“着哇,闲话都是废话,就不要再说了。”王朴相当自负,“一切决定自有本官承担责任,也不劳你多费心。”

左良玉还能说什么,被噎得哑口无言,离开了王朴的大营。不过,左良玉这番言论,也使得王朴更加多了戒备之心。他给部下新下了一道命令,待接受张献忠部投降时,不要等他们出了包围圈再收缴枪械,而是出一人便缴没一人的枪刀,使其丧失还手的能力。这一来,可以说是万无一失了。张献忠的部伍,你是赤手空拳,想要反把儿也是无能为力了。

按照约定,张献忠的一万多人马,排成四列长队向着王朴打开的缺口,迤逦向前行进。张献忠自然是走在队伍前面,王朴首先拦住他:“八大王,请你把佩刀解下来。”

“这,我老张也要缴出武器吗?”

“不光是你,所有人都要这样。”

“这,”张献忠迟疑一下,“咱们事先可不是这样说的约定是待队伍出了防御圈后,再行收缴武器。”

“如今我更改主意了。”

“言而无信,这不好吧。”

“而今就这么办,如果你反悔还来得及,把队伍拉回去,你们再重新冲杀出去怎么样?”

张献忠眼珠转了转,把腰间挂的刀摘下来,交与了王朴一切听王大人的,交出武器就是。”

张献忠交了,下边的人无不照此办理。个把时辰后,一万多人陆续走出了包围圈。但是这些人依然聚集在缺口处,并没有迅即离去。

王朴皱起了眉头:“怎么,还不想走啊,痛快远离此处,不然就再都回去。张献忠,领你的部下快走。”张献忠犹如未闻,他的眼睛盯着满地收缴的枪刀。包围圈里面,又有大队人马涌来,是高迎祥、李自成的队伍。他二人乘马在前,大队骑兵紧跟在后。王朴一见大为紧张,他纵马挡住李自成的去路:“后退,再敢前进一步,定要你的狗命!”李自成勒住马:“王大人,我们不是投降吗?”

“难道张献忠没有说清,你们的队伍是分批投降吗?”王朴满脸怒气按约定,再受降是要明天了。”

“王大人,我们也许没记清。但队伍巳然都来了,就变通一下吧,别再等明日了。”李自成向前靠靠,“今天就接受我们的投降吧。”

“不行!”王朴见李自成的人马不停地往前运动,眼看都堆到了缺口处,他感到情况不妙,厉声喝道,“叫你的队伍靠后,否则,我下令弓箭手乱箭齐发!”

张献忠凑过来王大人,事巳至此,看这人马都拥挤在此,早晚也是受降,干脆办了吧。”

“这!”王朴有些左右为难。(未完待续)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热门小说
盖世双谐终末忍界我只有两千五百岁绝对一番五胡之血时代你老婆掉了信息全知者奸夫是皇帝玄尘道途反叛的大魔王
相邻小说
王者奴隶:乱世妾奴山海奴隶主家园守望者五胡乱华之琴瑟和鸣回到三国战五胡重生之我为崇祯我和崇祯有个约定崇祯本纪崇祯故事我的御兽都是神话级
同作者其他书
大漠恩仇 明太祖 北魏孝文帝 武则天 大金帝国 于谦 明成祖 汉武帝 契丹萧太后 隋炀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