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大文学移动版

m.dwxdwx.com

第38章 狼烟再起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送发了高皇帝的灵车,大雨也已渐渐停止,众人返回长安,等待着新帝的登基。

一个月后,未央宫中的羽林卫士们纷纷执戟庄重地排列在从宫门到朝会之处的两旁。卫士们高唱先帝的大风歌,乐官们齐奏周颂之中维天之命一章:

维天之命,于穆不已。

于乎不显,文王之德之纯。

假以溢我,我其收之。

骏惠我文王,曾孙笃之

众官伴随着乐声,排着整齐的队列迈步走入未央宫。队伍最前面的是相国萧何,他从刚一进入未央宫时就分明感受到了一丝不祥的预感,这决不是新帝登基的日子里应该感受到的。

众臣进入朝会大殿,只见上面端坐着年仅十六岁的新帝刘盈,这本是无可厚非的。但众臣却分明的看到刘盈的身边还端坐着一个女人,确是皇太后吕雉!众臣心中大感不安,可眼下殿外所奏的维天之命已经结束,他们只好慌忙跪下齐声拜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刘盈头戴帝冕,一身黑色的朝会正装坐在那里,他看到众臣向自己朝拜,他忙低头说道:“众臣平身。”

“谢陛下!”众臣从地上站起身,走回两旁自己的座位上坐下。

吕雉在一旁满意地笑了笑,她转头向刘盈使了个眼色,只见刘盈开口说道:“先帝驾崩,朕甚为悲痛。朕以冲龄之年岁继大位,懵懂无知,还望众臣尽心辅佐。”

众臣闻听此言,忙齐声说道:“臣等尽心辅佐,至死不渝心志。”

刘盈接着说道:“朕尚未到加冠成人之龄,故此请皇太后,摄政......摄政国事。”

闻听此言,众臣大惊失色,尽管自古以来确有不少国君幼年继位,没有办法单独处理国政,就会让一些权臣和近亲来摄政的例子,可是如今的皇帝也不是幼儿啊,他已经十六岁了,已经有独断国事的能力了,为什么还要让太后来摄政呢?况且吕雉的为人,诸位大臣们谁人不知,谁人不晓?难不成这不是新君的本意?而是被......众臣不敢再往下妄自猜度,只好一个个面面相觑,低声讨论起来:

“什么?太后摄政国事?”

“新君本就根基未稳,太后摄政,必然大封外戚,这新君不就成了傀儡了么?”

“是啊是啊,怎能让太后摄政啊。”

萧何重重地咳嗽了一声,众臣才忙停止了讨论,一个个将目光都集中在了萧何的身上。

“臣萧何。”萧何站起身,走出班部丛说道:“愿竭尽心力,效命于陛下太后。”他跪倒在地,高声拜道:“陛下万岁万万岁!太后千岁千千岁!”

众臣忙紧跟着站起身伏地拜道:“太后千岁千千岁!”

公元前一百九十五年,年仅十六岁的刘盈继位登基,史称汉惠帝。但正如萧何所预料的那样,根基未稳的新君根本无法驾驭群臣,国家大权都被牢牢地控制在了吕后的手中。

未央宫,兰林殿,戚夫人住处。

戚夫人正躺在床上休息,自先帝驾崩后,赵国国相周昌多次发书请自己即刻北上来赵国和赵王团聚,尽管戚夫人也想念儿子,可是她却一直迟迟没有动身,因为她想亲眼看着先帝的尸骨下葬完毕后再走。就这样,她耽误了最佳的离开时间。谁也没想到,当先帝尸骨在长陵下葬完毕后,自己的寝宫前就多了一队羽林卫士。显然这是吕后派来监视自己的,看来自己现在想走都走不了了。可走不了又怎么样呢?戚夫人转念一想,自己也并没有犯什么过错,吕后能把自己怎么样?况且自己的儿子现在是赵王,手握赵地雄兵,她吕雉再怎么样也要顾及一下我儿子的实力吧?

就这样想着,戚夫人索性不走了,不是派羽林来监视自己么,那好啊,自己就在这兰林殿中呆着,看你吕雉能把我如何。

就这样,戚夫人躺在兰林殿中安心的睡着了。在睡梦中,她似乎又梦到了昔日一身痞气却又英雄十足的刘邦......

战败的刘邦率领着残兵住在了戚夫人所生活的村庄中。刘邦身受重伤已经昏迷不醒了,是周勃和樊哙两个人将刘邦抬到了戚夫人的家中,请戚夫人帮忙照料一下。那时的戚夫人不知道这个昏迷的人是个什么样的人,只是对刘邦细心的照料。果然,还没有多久,刘邦的伤势就已经好的差不多了。

刘邦从榻上下来,指了指一旁桌案上的灵位问道:“他是谁啊?”

戚夫人低下头,含着泪答道:“我男人。”

刘邦看向戚夫人问道:“战死的?”

戚夫人缓缓点了点头。

刘邦仰头长出一口气,他坐下来和戚夫人聊了很长时间,两个人聊的很投缘。

刘邦的伤势已经完全好了,周勃和樊哙也带人来接刘邦离开了。戚夫人害怕伤心,只好躲在屋中不敢出来送刘邦。可她却分明听到外面传来刘邦的声音:“戚姬啊,你出来!”

戚夫人转身开门而出,只见刘邦骑在一匹骏马上,一手握着缰绳,一手伸向戚夫人笑道:“戚姬啊,你跟我走吧!”刘邦仰起头叹了口气,接着说道:“跟了我,以后也就没了安定的日子了。我刘季也不能保证能给你荣华富贵,但至少以后不会再有人敢欺负你,至少你不会被饿死。”说着,刘邦再次看向戚夫人笑道:“跟我走么?”

戚夫人脸庞泛起了红晕,她迟疑地站在原地,不知道该说什么。可还不等戚夫人迟疑一会,刘邦便展开手臂一把将戚夫人搂上了骏马,刘邦笑着说道:“跟我走吧。”戚夫人紧紧抱住刘邦,刘邦一甩马鞭大笑着向远方奔去......

戚夫人渐渐醒来,回想起刚刚的梦,她不由的感叹那时的刘邦是何等的豪气啊,那一句简单的“至少以后不会再有人敢欺负你,至少你不会被饿死。”是多么的简单又朴实,是多么的能打动人啊。想到这,戚夫人又不由的伤心起来,先帝走的太早了,现在将自己一个人丢在这未央宫,又有什么意思呢......

“夫人,夫人!”

戚夫人忙抬头看去,只见几个内侍和侍女匆忙跑了进来,只见其中一个内侍一边大口的喘着气一边指着殿外说道:“夫人,您快跑!快跑!廷尉带着一队羽林卫士向这边来了!”

“来的好快啊......”戚夫人双手紧紧握成拳头说道:“都已经到了这个时候,我还能跑到哪去?我就在这等着,我倒要看看那吕雉能把我怎么样?先帝一走,她吕雉还能一手遮天了是怎样?”

“扑”地一声殿门被羽林卫士一脚踹开,内侍和宫女们吓了一跳,慌忙站起身四散而逃。戚夫人端坐在那,抬起头冷冷地看向走进来的廷尉。

只见廷尉一展诏书说道:“戚姬接旨。”

戚夫人冷笑起来,她冷冷地看着廷尉笑道:“这诏书是新君所写么?只怕是吕雉所书吧?”

“戚姬大胆!”廷尉忙一声怒喝:“这诏书当然是陛下所书,你还不接旨么?”

“既是陛下所书。”戚夫人站起身跪下说道:“那戚姬接旨。”

廷尉展开诏书读道:“戚姬听旨,尔无德无才,蛊惑先帝多年,祸乱后宫,条条罪状,历历在目。今将尔交廷尉署严查审理。”读罢,廷尉一挥手臂说道:“拿下!”

“诺!”羽林们齐喊一声,上前押住了戚夫人。戚夫人抬起头怒视着廷尉说道:“先帝刚走,你们就无法无天了么?”

“戚姬啊。”廷尉假意叹了口气,笑了笑说道:“唉,这俗话说的好啊,一朝天子一朝臣。当年先帝在的时候,你仗着先帝对你的宠爱,当年连皇后您可是都不放在眼里啊。你的那个儿子不是还多次差点威胁到太子的地位么?现在好了,昔日的皇后成了皇太后,昔日的太子成了当今的皇帝。”廷尉看向戚夫人笑了笑道:“如今还会有你的好果子吃?”

戚夫人瞪着廷尉说道:“把我交给廷尉府,我不相信这是新君的意思!盈儿还小,况且为人一向仁义。我儿子和新君一向要好,我不信这诏书是新君所书。”戚夫人恶狠狠地接着对廷尉说道:“这是吕后的意思吧!但是你告诉吕后,她可别忘了,我儿子是赵王!”

“赵王?”廷尉大笑起来说道:“戚姬啊,你是真不知道天高地厚啊。什么赵王?我只问你一句话,当今的新君是谁的儿子!”说着,廷尉一转身喝道:“押走!”

羽林上前架起戚夫人就向外面拖去,戚夫人仰天大呼:“先帝啊,您既然早就预料到了今天这个局面,您为何不杀了她吕雉呢!先帝,您睁开眼睛看看吧!”

匈奴草原,单于庭。

王信终于病倒了,而且病的很重,草原的巫师们也看不出来他是什么病。总之,在短短半年的时间内,王信的头发已经全白了,奄奄一息的躺在草原的军帐内,什么也吃不下了。王信躺在病榻上,回想着自己的一生,自己本是战国时期韩襄王姬仓的庶孙,也算是个没落的贵族子弟吧。自己先随张良入关任职将军,后又追随于刘邦。天下平定之后,刘邦命自己驻守马邑。却不料马邑被匈奴大军所围,自己不得已而投降了匈奴。尽管刚刚投降匈奴时,自己也是悲痛万分,自己也是对自己土生土长的国家万分不舍,自己心中的愧疚之心也是甚重,可凭心而论,匈奴人对自己真的还算不错。如果和去年来投降的卢绾相比,那自己在草原所受到的待遇就真的已经算是极致了。因此,这些年自己也就尽心尽力为匈奴人出谋划策,帮匈奴人做事。也许自己的这一场大病,就是报应吧,自己身为汉人,卖国求荣,的确不该再存留于世上了。

“冒顿单于到——”

王信忙从病榻上坐起身,只见冒顿单于掀开帐帘走了进来。冒顿看到王信一脸的苍白,不由皱了皱眉头说道:“汉械禅王,你这还年轻啊,这怎么一头的白发啊。难不成都这么多年了,你还不习惯草原的水土?”

王信长叹一口气说道:“王信卖国求荣,背叛国家,自然是要折寿命的啊。”说着,王信抬头看向冒顿,看着冒顿好像并没有听懂的神情,王信又解释了一下说道:“用匈奴的话说,就是必然要受到惩罚的。”

听到王信这句话,冒顿有些不悦,他低沉着头半天才抬起头说道:“前不久汉朝又送来了几千石稻米,我们匈奴人吃不惯,都送给你吃吧。”

“大单于。”王信双眼望着冒顿说道:“我王信是个没落的贵族出身,我在汉朝不受重用,是您封我为王。”王信沉下头接着说道:“我王信是个汉人,但是对大单于的恩情,我王信一辈子也难以报答啊。”说着,王信叹了口气说道:“鸟之将死,其声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我王信只怕见不到今年草原的大雪了。”

冒顿忙说道:“我去请草原最好的巫师给你治病,你一定能好起来。”

王信缓缓摇了摇头说道:“大单于,在下是个将死之人了,但在下还想再提醒您一下,您可千万不要被汉朝的和亲所迷惑。大单于您可知道我们汉人的第一个皇帝嬴政,他是怎么统一全国的么?”

冒顿摇了摇头,王信接着说道:“嬴政当年用的计策叫作远交近攻。当年嬴政担心骤然发动灭国大战,会引来六国联合攻秦。他便用了这远交近攻一策,先用好的东西封住那些距秦较远的国家的嘴,然后消灭离自己最近的国家。等消灭了离自己最近的国家后,再结交离自己更远的国家,然后再去消灭下一个离自己近的国家。”说着,他看向冒顿接着说道:“眼下汉朝的和亲,其用意和嬴政的远交近攻差不多。汉朝便是想用和亲来封住匈奴人的刀枪,这样一来,就可以给他们自己国家争取发展的时间。汉朝假意和亲,实则是为以后消灭匈奴争取准备的时间啊!”

“那你的意思......”冒顿看向王信:“我给汉庭修书一封,提出拒绝和亲。随后我率铁骑打入长安。如何?”

“不不不。”王信摇了摇头,接着说道:“匈奴铁骑,机动性强,擅长长途奔袭。大单于说率领铁骑打入长安,的确,若大单于愿意,依匈奴铁骑的势力,打入长安那是不在话下。可是打入长安以后呢?汉朝国土辽阔,人口众多,匈奴是无法长久统治在那里的。所以,打入长安,完全没有这个必要。拒绝同汉朝和亲,也完全没有必要。接受和亲,匈奴每年就能不费吹灰之力得到汉朝送来的财物,这何乐而不为呢?但是大单于你要记住一点,一定不能被这些财物所蒙蔽。匈奴人若想长久压制着汉朝,就决不能给汉朝丝毫喘息的机会。”说着,王信看向冒顿:“就好比现在,刘邦已经病死了,现在的汉朝是在一个十六岁的娃娃和一个年过半百的太后的统治之下,大单于您不如发兵再犯汉土,就对汉朝说......刘邦已经病死了,之前的和亲通通不再算数。如果想要边关的安宁,就再送公主过来。”

“我明白了。”冒顿拍了拍王信的肩膀:“你好好养病,我会派最好的巫师来给你治病。那我现在就去部署战事?”

“大单于。”王信忙硬挺着从病榻上坐起来说道:“这次可否让我带一支队伍,给我王信一个报答大单于的机会。”

冒顿看着王信说道:“可你这身体......”

“不妨事。”王信看着冒顿说道:“就算这次我王信战死了,也算是报答了大单于的恩情了。”

“那......好吧。”

惠帝元年春,边关烽火大起,匈奴大军再次南下,燕国,代国,赵国,朔方,云中,雁门等地纷纷告急,告急的文书雪片似的直送长安。匈奴骑军的再犯汉土,给了刚刚登基的刘盈和刚刚掌权的吕雉第一个亟待解决的燃眉之急。(未完待续)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热门小说
玄尘道途终末忍界五胡之血时代绝对一番奸夫是皇帝你老婆掉了反叛的大魔王我只有两千五百岁盖世双谐信息全知者
相邻小说
天下第一足球经理我的足球我做主颠覆大清之强人穿越武道求长生综艺教父明朝小侯爷逍遥皇帝打江山旧神的万界聊天群万古邪尊万古邪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