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大文学移动版

m.dwxdwx.com

(一千零二十三)华夏航空母舰的攻击试验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在蒙受了1915年的严重损失之后。英国、法国和俄国政府总算从尸山血海的教训当中吸取了一经验,到了1916年,协约国各主要成员国准备开始统一行动,以期扭转不利的战局。在白里安就任法国总理之后,他立刻表示协约国各国之间应该结成“统一战线”(虽然这个“统一战线”并不意味统一指挥),意思是应该把协约国与同盟国各国交战的整个巨大的战场,“看作是一支大军或一个国家在与之对垒”,因此应当统一加以组织,协调各个战场的战斗,局部战线的一切计划应该与整个战线的其它部分的所有计划联系起来;摒弃以前的那种互不相关的进攻作战模式,各个主要的协约国(英国、法国、俄国和意大利)应当同时作“联合的努力”,全面压倒并摧毁敌人的抵抗。对于法国总理的这个想法,四大协约国政府和四国参谋部都取得了完全一致的共识。

为了贯彻实施这一指导思想,协约国决定在1916年夏季的几个月期间,在东线和西线同时对德国和奥匈帝国展开一次大规模的联合攻势。而想要实现这一目标,俄军必须在6月份准备就绪,英军要在7月完成准备工作。因此协约国各参谋部一致同意在1916年的前6个月里尽可能的遵循等待政策,在这个期间,俄军要重整装备并继续扩充兵力,而英军则尽快完成新兵训练并集结进攻所需的大批枪炮弹药。四大协约国从这个时候起全都开始全力投入到了艰苦的准备工作中去。

在协约国参谋部经过认真讨论后认为,一旦进攻开始。俄军应该尽最大努力将德军牵制在东线的北部,而俄军的主要进攻应该放在同盟**力较弱的南方战场的加利西亚实施。英军和法军应该在索姆河两岸携手并进,动一次过以前任何一次战争规模的进攻。这次进攻的主要目标是在德军的战线上全力突破一个宽7o公里的巨大缺口;英军在索姆河以北突破自埃布特尔纳至马里库尔约25公里的德军防线;法军攻击索姆河两岸主要是在索姆河以南突破从马里库尔一直到拉西尼约45公里的德军防线。英军进攻的是由艾伦比爵士和罗林森爵士所率领第3第4两个集团军,总兵力约为第2、6、3等3个集团军,包括39个师,由福煦将军指挥,英法联军的总兵力合计整整5个集团军,过15o万人。这支大军将在5ooo门大炮的火力支援下动进攻,在他们希望德军与其奥地利盟友在东线已卷入同俄军的激战之际向德军猛扑。这场惊天动地的大战的最早计划是协约国参谋部于1915年12月在尚蒂伊举行的次联席会议上草拟的,其最后计划是在则是在第二次联席会议上决定的。

可让协约国没有想到的是,在这个伟大的作战计划刚刚制定完成,就被在凡尔登响起的隆隆炮声所打乱。

德军成功地向法国总司令完全忽视的凡尔登堡垒要塞推进,迫使法军不得不全力保卫凡尔登。如果法军能够识破德国“使法国把血流尽”的阴谋,明智的选择在凡尔登周围与德军周旋,尽可能多的节省自己的兵力,让德军用高昂的血的代价占领任何可能的阵地,千方百计将德军引入包围圈或者其它对德军不利的阵地,则不但可以让德军遭到惨重的损失,还可以让自身避免遭受更大的伤亡。如果这样的话,法军肯定会挫败法尔肯海因企图削弱法军并“在铁砧上把法军碾得粉碎”的计划。也许到了6月底,德军很可能会消耗掉绝大部分的进攻力量,只是在毫无决定性战略意义的地面上推进1o余英里;而在那个时候,法军很可能会积聚更为强大的力量,以压倒优势的兵力进攻索姆河。

可惜,法国总司令以他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愚蠢剥夺了这一切出现的任何可能性。

如果从整个战场形势来看,霞飞在凡尔登的行为,不但害了自己。而且害了亲戚朋友和街坊邻居;不但葬送了无数法军将士的生命,也将自己的盟友一个接一个的拉入了深渊之中。

这简直就是另外一个巨大而可怕的蝴蝶效应。

由于得到了来自盟国方面的物资接济,加上同中国关系的改善使俄国可以从中国购买大量的物资(花的都是英国和法国的贷款),俄国犀牛的体力以惊人的度“恢复”了过来。从波罗的海至罗马尼亚边境绵延12oo公里的俄国战线,出现了三个庞大的俄**团,这些俄军的总数达到了134个师,分别由三位久经沙场的俄国将军指挥。北线的俄**团由库罗帕特金指挥;中线的俄**团由埃维尔特统率;南线的俄**团由勃罗西洛夫管辖。和俄军对峙的则是北线的兴登堡和鲁登道夫所部德军,巴伐利亚王子利奥波德所辖德军在中线和中南线与俄军对峙,弗雷德里克大公率领的奥匈帝国三个军部署在南线。由于凡尔登的消耗战开始,德军已经从东线抽调或转移走了几乎所有的后备军和增援部队以及实际上全部的重炮。在普里佩特以南的整个战线,包括全部加利西亚和布科维纳,没有一个德国师留下来支援奥匈帝国的军队与勃罗西洛夫的俄军作战。

最初按照协约国的总体作战计划预定,7月1日为协约国各军在西线和东线同时动总攻的日期。但是法军在凡尔登所受的明显压力和意大利从特伦蒂诺出的求救声,导致协约国再次恳请沙皇在可能的条件下提前出兵。于是在6月4日,进行了难得的3o个时的炮轰之后,勃罗西洛夫出动了1oo多万人的大军,猛攻普里佩特与罗马尼亚国境之间35o公里的奥匈帝**队的防线。奥匈帝**队面对俄军的这次凶猛的进攻毫无准备。由于东方的战线漫长而松散,根本不具备西线所有的火炮群高度集中、有复杂的防御工事系统、连成一体的机关枪火力区、密集的公路和铁路网给前线提供给养并能将成千上万的后备兵力在数时之内投入任何受威胁的地这些条件,加上奥匈帝**队本身又是一支多民族的不稳定的混合物,其中还夹杂着无时无刻都希望奥匈帝国马上崩溃的大量捷克军队,结果当俄军猛攻加利西亚的工业府科韦耳和伦贝格时。奥匈帝**队开始全线溃散。

勃罗西洛夫所取得的胜利使俄军总司令部感到惊讶,因为没有一个人对他的进攻抱有信心,因此当然也就没有人考虑为他准备必要的后援,当俄军的攻势开始放缓时,筋疲力尽的俄军已经差不多俘获了2ooooo人以上的俘虏。俄军的先头部队已经进抵喀尔巴阡山的山口。如果勃罗西洛夫能够得到增援兵力和必要的补给,俄军的这一次大规模进攻很可能会使“二元君主国”就地垮台。

华夏共和国驻奥匈帝国助理武官王婉华上校给6军部的报告这样写道:

“……俄军3月份在立陶宛动的攻势失败之后,除了一些规模的零星战斗,俄国战线一直保持着安静。……据我们的观察,俄军遭受重创之后,其战线恐怕经受不住当时与它对峙的德奥联军动的任何进攻。……奥军总参谋长赫岑多夫将军对外宣称,‘俄军在加利西亚所动的进攻,在奥军获悉其来犯时起的4至6周内不可能有任何成功的希望。俄军的集结至少需要这么长的时间,这是他们到达这一地区所必要的准备时间’。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俄军的此类调动的迹象还没有被奥军现,更不用正式宣布现俄军的此类调动了,奥军总参谋部的紧急求援电报即于6月5日到达德军总司令部……”

“……俄军在勃罗西洛夫(此人精于用兵,当年曾与我军交手)的指挥下,已于前一天以奇袭的方式全线出击,从卢茨克以南科尔基附近的斯特尔河河湾直至罗马尼亚边界。在较短时间的炮火轰击之后,俄军便冲出壕堑向前冲击,然后在少数几处他们不嫌麻烦的地方集结后备队,再组成新的进攻的军团。俄国人的作法让我们感到奇怪,我们甚至觉得这不单纯是真正意义上的进攻,而且应该是一次大规模的侦察行动。当然,这位勃罗西洛夫将军有充分的理由低估他的敌人的抵抗力量,因为只有在这种条件下,才有可能进行象这位将军所进行的那样的‘侦察’。在这一上他的估计没有错。俄军在沃伦和布科维纳动的进攻均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卢茨克以东的奥军防线被全部突破,在不到两天的时间内。俄军在防线上打开了足足3o英里宽的大豁口。守卫此处防线的奥军第4集团军目前已经溃不成军。驻守布科维纳的奥军第7集团军的情况同样糟糕,在俄军的攻击下全线溃退,现在我们还无法断定是否可以和在什么时候奥军才能够停下来重整队伍……

“因此,据我们观察,奥匈帝国所面临的局势已经了生根本性的变化。这种全面的失败当然是奥国皇帝和他的总参谋长本人没有估计到的。因为他们此前一直认为这些是不可能生的。”

“……俄军全线越过了奥军的防线,在奥军防线上突破了一个大裂口。在北面突破的俄军在3天内将战线向前推进了不下5o公里,俄军现已占领卢茨克。南面实施突破的俄军成功的向德涅斯特河一线和普鲁特河一线挺进,深入了6o公里之后,包围切尔诺维奇。……俄军攻势虽猛,并不是全因为其战斗力有所提高,因为其面对德军则情况正好相反,凡由德军固守的防线,在遭到俄军进攻之处均未失陷或被攻破,德奥联军联防的战线因奥军败退,德军而后放弃阵地退走,德军后撤秩序井然,全不似奥军乱成一团,因而俄军未敢追击。……在俄军进攻开始的一周内,奥军被俘者逾1ooooo人,而当月月底之前,被打死、打伤、逃散和被俘的奥军人数已近25oooo人。切尔诺维奇和整个布科维纳实际上已被俄军收复,俄军再次出现在了喀尔巴阡山山麓。俄军此次进攻的规模之大和取得的胜利与奥军在人员、物资和领土方面的损失之巨,均创东方有战事以来之最……”

由于勃罗西洛夫的进攻。奥匈帝国向特伦蒂诺动的惩罚性进攻立即陷于瘫痪;奥匈帝国不得不召回8个师驰援支离破碎的东线战场。此时尽管凡尔登之战正处于**,而且法尔肯海因正全力以赴的谋求在那里同法国人至少有一个精神上的“了断”,但当他在几周之后觉到了索姆河那边似乎正在酝酿着一场更大的风暴时,他无可奈何的咒骂着从法国撤出了8个德国师,去“修补”东线因为没有远见而忽视了的那些残破的防线,因为他无论如何也要堵住那些从四面八方汹涌而至的俄军人流。在随后的日子里,兴登堡和鲁登道夫的几个集团军成功地挡住了俄军向德军防线动的猛烈进攻,在战线稳定之后也开始大举增援南方战线;德军的努力没有白费,经过有效的努力作战,德军封闭住了最初被俄军撕裂的破口,并重新巩固了南部防线。但即使这样。由于凡尔登战役使东线德军得不到更多的兵力,到了6月底,曾经被寄以很大希望的1916年德奥联军进攻意大利的作战行动的失败已经显而易见。特伦蒂诺的攻势被迫停止。鲁登道夫曾叹息着,“凡尔登是一个人所共知的消蚀性的溃疡!”在东线的这场大战接近尾声的时候,德奥联军差不多损失了3ooooo人,而俄军则付出了惊人的1oooooo人的巨大伤亡代价!

一些学者在回顾俄罗斯帝国在崩溃前所动的这最后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富有成果的大规模攻势时指出,如果不是中国提供给了俄国所需要的大量武器装备和军用物资(这些东西全部是英国和法国“埋单”),勃罗西洛夫率领的俄军根本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动如此大规模的进攻,但让人感到疑惑的是,中国本来可以向俄国提供数量远远高于他们已经提供给俄国的装备和物资,但中国却并没有这么做,虽然中国事实上完全有这个能力。

一些人认为,出于中国和德国的传统友谊,尽管俄国的战争需要是中国前所未有的巨大商机,但中国的政治家们出于全球战略和国家安全的考虑,不愿意让俄国对德国造成致命的威胁,因此才采取了这样的手段。

对于中国来,俄国因战争产生的大规模“需求”极大的刺激了中国国内工业的展,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中国对俄国的贸易量达到了历史上的最高峰,在东线的战斗最为紧张的时刻,中国完全可以提供给俄军足以装备上百万军队的武器和所需要的物资,而且这些援助都是由英国和法国出资购买的。但这些物资和武器装备都是分批在不同时间交付的,中国每一次向俄国提供的物资通常只能满足1o到15个师的需要,很多学者常常从中国当时的工业产能不足这一块找原因,而事实上当时中国已经在内地各省兴建了大量的新工业区,这些工业区的生产能力相比东北原来的工业区和沿海地带的老工业区丝毫不差,中国当时的工业产能不足,无力在短时间内完成英法给俄国的大量军事订货是完全站不住脚的。

很多学者忽视了另外一个不太明显的原因,那就是从国际战略角度考虑,中国事实上根本不希望俄国战胜德国。

假如俄国在得到了中国制造的大量武器装备和物资之后,真的战胜了德国,解除了来自于西方的威胁,那么强大起来的俄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协约国方面胜利的情况下,肯定会转过头来试图恢复因华俄战争失败而失去的领土和太平洋入海口,甚至可以援引协约国的条约联合英国和法国在东方一起对中国进行绞杀,对中国来。那就不仅仅是“养虎贻患”的事了。

“无论中国和俄国的关系因为俄国公主下嫁的原因而如何改善,从国际战略和地缘政治的角度考虑,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中国都不会让俄国从东线的麻烦中真正脱身,”著名历史学家弗里达克斯博士这样解释道,“在一些人看来,中国是在‘帮助’德国的敌人作战,但如果仔细的分析一下这些‘帮助’,是不难现这些‘帮助’当中的‘有害成份’的。”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热门小说
反叛的大魔王终末忍界你老婆掉了盖世双谐玄尘道途我只有两千五百岁信息全知者五胡之血时代奸夫是皇帝绝对一番
相邻小说
恐怖堡的女儿道法的世界花都御医我的熟韵女总裁万界之活久见金屋里的白月光[穿书]绝对掌控军阀治世至强军阀系统虚空境之空间之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