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大文学移动版

m.dwxdwx.com

(四百八十八)中日航母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日军的飞行员实战经验丰富,这是他们占有优势的地方。张起帆编队彻夜向南航行,离开了风雨交加的海面,8日已进入天气晴朗的海域。而日军舰队仍然在风雨交加的海域活动,当时云笼雾罩的天气使日军舰队难被发现。这次海战实际上是双方航空母舰编队同时发起的一场战斗。9时至9时25分,中国航空母舰的突击机群先后出击。“龙天”号航空母舰第一批起飞的飞机为36架:2架战斗机掩护21架俯冲轰炸机,4架战斗机掩护9架鱼雷机。10时30分许,俯冲轰炸机群率先发现日本航空母舰。日军舰队以疏开队形航行,并有警戒舰只护航。就在飞行员们借助云层的掩护等待鱼雷机到来的时候,“瑞鹤”号航空母舰已消失在暴风雨之中。于是,“翔鹤”号成了中国飞机的唯一攻击目标。

当中国鱼雷机接敌时,俯冲轰炸机已开始了俯冲。两支攻击机群配合默契,但战果甚微。由于中国的鱼雷机航速相对较低,容易规避,倒是俯冲轰炸机的攻击卓有成效,击中“翔鹤”号航空母舰两颗炸弹。“飞卫”号轻型航空母舰的突击机群比“龙天”号的晚出动10分钟,其中有12架俯冲轰炸机未能发现目标,只有11架鱼雷机和4架侦察轰炸机发现了日军。中国飞行员投射的鱼雷还是没有能够命中,仍然是俯冲轰炸机对已经中了两颗炸弹的“翔鹤”号再次命中了一颗炸弹。这3颗炸弹就使“翔鹤”号航空母舰失去了作战能力。由于该舰飞行甲板损坏,已不能收容飞机,高木下令其脱离编队返航。

几乎在中国海军的飞机起飞的同时,日军也有70架攻击机和20架战斗机离舰。这些日本飞机离中**舰还有70海里的时候,就被中国海军的雷达发现。但是在双方攻击之前,中国海军只有3架战斗机得以拦截敌机。日军飞机在距中国舰队20海里外,尚未受到中国战斗机截击时,就分成三个机群,其中两个是鱼雷机群,一个是轰炸机群。

此时中国海军的3艘航空母舰,同在一个环形警戒序列之中。规避运动逐渐使各舰之间的距离加大,警戒舰只也随之一分为三,这样无形当中削弱了警戒,这显然是对日军的攻击有利的。

最先遭到攻击的“龙天”号成功地避开了日本飞机发射的鱼雷,但被击中一颗炸弹。但这艘航空母舰的战斗力并没受到多大削弱。比“龙天”号的吨位小很多但机动性能差些的“飞卫”号在敌鱼雷机同时从舰艏两舷“夹击”下,遭到重创。由于左舷击中两条鱼雷,三个锅炉舱进水。与此同时,又被击中两颗炸弹,但这两颗炸弹没有造成多大损伤。该舰中雷引起舰体倾斜,调整重油后,恢复了平衡。该舰的主机没有受损伤,航速仍可达到24节。对完成攻击任务后返航的飞行员来说,这艘航空母舰依然完好无损。

中国海军开始回收返航的飞机时,认为已经赢得了这次战斗的胜利。张起帆的两艘航空母舰均未受到致命的损伤。与此相反,日本航空母舰“翔鹤”号已经丧失了战斗为,“瑞鹤”号无法容纳全部飞机,只好让这些飞机去别的航空母舰。高木能用于作战的飞机仅有19架,而张起帆尚有47架攻击机和22架战斗机可以作战。

张起帆和林陌仟尽管知道现在中国海军处于相对有利地位,但却未能利用这一有利条件。因为“飞卫”号航空母舰12时47分发生了爆炸。这是发电机爆出的火花迸到从破裂油管里漏出的汽油上所引起的。起初,看来不会造成多大危险,“飞卫”号继续收容飞机。但到了14时45分,发生了更严重的爆炸。火势迅速蔓延而无法控制,只好呼救。虽然“龙天”号和“飞天”号收容了在空中的“飞卫”号的飞机,却未来得及转移已经降落在“飞卫”号的飞机,舰上烈火熊熊,舰体频频剧烈震动,全体舰员只好离舰了。全体舰员奉命离舰后,张起帆派一艘驱逐舰前去把“飞卫”号击沉。驱逐舰接连发射了5条鱼雷,才使这艘航空母舰于19时56分消失在太平洋的波涛之中。

返航的日军飞行员报告说,已经击沉了两艘中国航空母舰。高木作出了非常乐观的估计,并将此情况向南云忠一和山本五十六作了报告。这种夸大战果的主观臆断,使南云忠一决定让受伤的“翔鹤”号航空母舰返回新加坡,也促使山本五十六决定让整个突击部队撤离战场。虽然已经击沉两艘中国航空母舰,有部下建议使用“大和”号的巨炮摧毁特鲁克港,但山本五十六仍然认为必须推迟实施特鲁克港的登陆作战。显然,他已感到难以保护登陆部队不受中国岸基飞机的攻击,而仍然具有强大战斗力的“伏羲”号的巨炮也是他令外感到担忧的因素。

山口多闻强烈反对突击部队撤离战场,8月18日24时他试图前去全歼中国海军的“残余部队”。山口编队改变航向,向南、向东搜索前进。但是这时张起帆的舰队已经远远离去,日军无论如何是追赶不上了。

这样一来,这场中国和日本航空母舰编队之间的第一次海战就此告终。在这场历史上未曾有过的海战中,双方舰队都是在对方视距之外进行交战的。

从战术上看,在马里亚纳海战中日军略胜一筹。虽然日军飞机远比华军损失的多,日军人员的伤亡也比华军多一倍,但是,以沉没25700吨的轻型航空母舰“飞卫”号与沉没12000吨的轻型航空母舰“白凤”号相比,华军的损失大大超过了日军。日军在一开始被击沉的驱逐舰及小型舰艇的损失,也不比华军被击沉的“华凯”号油船及“心宿二”号驱逐舰的损失大。不过从战略角度来看,则是中国赢得了胜利。因为自开战以来,日军在太平洋的武力扩张第一次遭到正面遏制;进攻特鲁克港的登陆输送队,也不得不在中途返航。这次海战还有其他方面的重要影响,如在马里亚纳海战期间,钓鱼岛于8月16日失陷,这使中国人民感到沮丧;这次海战在战略上取胜,使这种情绪有所好转。更为重要的是,被击伤的“翔鹤”号航空母舰需要修理,损伤惨重的“瑞鹤”号航空队需要重建,因而这两艘航空母舰均不能参加后来的海战。

日本,福冈县,坂村航空基地,日本陆军航空兵防空战斗指挥所。

这是一幢半地下的建筑,钢门紧闭,戒备森严,因为日本最新式的“白光”雷达综合系统的中枢神经就设在这里。建筑物里面宛如一个小巧雅致的电影放映厅,指挥官室和参谋室位于二楼,看上去有点象贵族妇女看戏的包厢。

楼下大厅便是工作室,一块巨大的显示屏幕镶嵌在正面墙上。屏幕上标有各基地位置的日本地图以及周围各国的海岸线。在屏幕左右两侧的状况显示屏上,各种光点和线条正随着数据源源不断地输入不停地变化着,从各航空兵截击机团的待机,直到高射炮的发射准备等等。所有状况显示无遗。

不为世人所知的是,当英国和德国正在海峡两边开始雷达和早期的电子战时,日本人却在当时秘密发展起自己的雷达系统。

虽然日本的雷达比英国和德国的同类产品性能上要落后,但是日本国内当时并不缺乏一流的技术专家和电子工程师,这些人在1936年就研制成功性能相当可靠的空腔磁电管(10厘米波长,英国和中国在1939年研制成功,但是马上应用于雷达和实战当中)但是日本军方的高级将领们却醉心于传统“武士道”精神,对新式技术不感兴趣,倾向于纪律,盲目的勇气,牺牲精神可以战胜一切。另一方面,日本岛国的有限的资源在高技术装备投入上也限制了当时日本人的干劲。

日本海军和陆军之间的不良竞争也加剧了这一问题,他们的相互争吵有时比盟友德国的海空军种的竞争还要激烈。由于日本陆军最初师法德国威廉时代的陆军,而海军开始就师法英国皇家舰队,两者就都有一些各自守旧的传统,而不象新兴起的美国和中国那样重视新式科研技术。

日本军方出于防空需要开始开发一种无线电探测系统,是日本最早的反空雷达的雏形,这套系统是固定安装的,只能探测在发射器和接收器之间的狭窄波束内的100多公里内的飞机。这套系统被命名为“壹型电探”,在日本本岛少量部署,改进后几年内部属了100多部,甚至在南部朝鲜沿海和西伯利亚也有。这种系统设置是相距100多公里两端,一端是无线电波发射器,另一端装接收器,飞机在两端间的无线电波束中时,接收器会有异常信号。由于连飞机距离都测不了,只能知道有飞机在这条线上,可以说相当原始,军用价值很有限。

由于日本在新式的更精确的脉冲雷达方面进展缓慢,于是找到了轴心盟友德国。在1940年年初,日军方技术人员秘密访问德国来交流各自技术发展。日本海军和陆军各自派出自己的技术小组,并且他们的行程安排上也没有一点沟通和合作,德国人分别接待了2次相同目的的访问团。

当这些人到达德国后,德日双方也没有以诚恳的态度来交流技术。德国人虽然让日本人考察了他们的防空预警雷达一段时间,也看到了新式“弗瑞亚”雷达,但德国很本不告诉他们的“弗瑞亚”雷达用来做什么,同样日本人也没告诉德国他们研制成功了微波空腔磁电管。德国人一直认为日本人没有什么在他们面前值得一提的东西,日本人也是这么想的,“德国这方面也许早领先我们了。”

日本人回国的同时,日本海军也收到美国和中**舰装备雷达的情报,当专家们回来后,日本海军开始发展自己的雷达系统。这些专家很快就研制出一台脉冲雷达的原形,一共生产了80套,后来改进出舰载防空水面搜索雷达“21”型雷达,大约装备了80套。不走运的是,由于制造工艺问题,“21”型雷达在军舰上使用时可靠性不好,在不良海况时很糟糕,日军操作员对此反映可以说相当的恼火。

与海军在同一时间里,日本陆军也独立发展了自己的新式雷达,刚开始的原型很不适合野战使用,但紧接着出现了“6”型对空预警雷达,它的发射波束很宽,和英国早期的雷达相似,发射波束扫过几个竖直面,接收器活动在3至4个方向上来接受反射回来的信号。一共造了大约300台,1940年开始服役。

1941年底珍珠港事件后,日军开始对原英国、荷兰、美国在亚洲和太平洋的殖民地发动全面进攻,随后开始威胁新几内亚和澳大利亚,在这场侵略进攻狂潮中,日军还在新加坡缴获过英国的雷达系统,在菲律宾的美军小岛上缴获了美国的“SCR-268”雷达,还有一部被破坏的“SCR-270”雷达。

日本的雷达系统首次结合了由日本人自己发明的“八木天线”,另一方面,海军利用缴获的美军雷达,仿制出“41”型防空火控雷达系统,随后改进为“42”型雷达,性能较前者稍佳,日本一共生产了数百套该型系统。日本陆军也从缴获的美国雷达派生出自己的一系列雷达,但是仿制的效果很差,日本人很不满意,仅仅生产了少量。战争后期,日本陆军终于成功改进出可靠实用的新式雷达。这样,日本海军和陆军都从自己的早期的固定的雷达系统派生出新的雷达。海军的雷达都改进为更轻的可移动部署的“特13”型雷达,到了1942年生产了更轻的“特14”型雷达,当年就生产出上千套该型雷达,这种雷达转动是用手动操作的,天线构造也是很简单就是一个“丰”字型架子。

此刻,值班军官们正坐在数排监控台前,神情紧张地监视着显示屏。不过,除了紧张之外,多少还有点自豪。在值班军官身后,有数名国内知名专家的技术指导。

这套“白光”系统往日里故障层出不穷,今天难得运转得如此顺利。防空作战指挥所内光线黯淡,开着电风扇以保持恒温,从显示屏上的情况看,今天整个日本秋高气爽万里无云,该系统之所以运转顺利,也许原因就在于此吧。

日本的防空系统依靠全国的多处雷达基地的支撑,过去一直采用落后的手动方式。也就是说,雷达基地通过无线电向战斗机指示敌机的位置,并把战斗机引导到会敌点。采用手动方式,从发现目标到识别需要不少时间。如果敌机的速度很快,等到战斗机飞到的时候,敌机已经飞远了。

正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日本政府才决定建立“白光”系统。

制造“白光”的大公司在日本有三家。当日本政府决定采用“白光”系统的消息一传出,各大公司便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推销大战。

“三菱”公司使用一切手段,通过收买和拉拢日本政府的上层官员,向政界提供巨额捐款等,终于蠃得了大宗订单。

在日本政府决定购买“三菱”公司的”白光”系统,但从购买电子设备第1号机起,故障就层出不穷,工程一度延期,再加上“三菱”公司巧立名目,如要在各地雷达上增设反干扰装置等,总费用一再膨胀。当然,这些费用都是由日本国民的血汗钱来负担的。

现在,安装阶段总算是结束了,可是整个系统运转并不十分灵活,目前只好作为调度期同手动警戒管制系统配合使甩。

此刻,在监控台的显示屏上,星罗棋布地显示着许多半圆符号,指示出位于各处的雷达位置。

突然,在巨型显示屏幕上,距鹿儿岛西北方向400公里处的东中国海上空,出现了一个国籍不明的飞机的白色双重圆符号。

识别监控台前的值班军官按着键盘,将“不明”键转换成“敌机”键。在二楼坐镇的指挥官向新田原航空基地发出紧急起飞的指令。过不多久,从新田原紧急起飞的一队“烈风”战斗机的符号出现在巨大的显示屏幕上,操作员用手动的方式显示出其航向延伸指向同敌机的预期航线交会点。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热门小说
你老婆掉了绝对一番反叛的大魔王五胡之血时代奸夫是皇帝我只有两千五百岁信息全知者盖世双谐终末忍界玄尘道途
相邻小说
郭大炮的文娱生涯庶子夺唐全息之第一辅助科技戒指超级中华帝国重生之铁血军阀重生之铁血军阀千宋你别撒娇了夜色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