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默现在恼恨的直想杀人,李美娘居然跟一个高丽商人跑了,偌大的太原府,卫府,张白露,徐文胜,十几万军队都是干什么吃的,就这么让她在眼皮子底下消失的无影无踪。
逆子,一旦抓住她,非活剥了她不可。
正当李默为李美娘的事痛心疾首时,忽然又传来了宁蔷病逝的消息。
消息是河东驻上都进奏院传来的,语焉不详。
很快,陈记左寺坊的消息也传来了,内容很详实。
他名义上的那个妻子、大夏的德安公主不是什么病逝,而是服药过多猝死的。
至于原因,则要从公主殿下的特殊爱好说起,
不说也罢。
李默想笑又想哭。
这就是自己的妻子,好吧虽然夫妻关系早就名存实亡,但谁也不能否认她就是自己的妻子,普天之下谁人不知,谁人不晓?
正式的消息还没有传来,一旦传来就有可能让他陷入被动,或许太后会让他进京为妻子料理后事呢,这不应该吗,十分应该好吧。
但李默真的不想踏足那个地方,至少是眼下。
好在他已经做好了应对之策——出兵北上,收复云州。
一个月前,云州之主乌珠留病死,云州的几个实力派因为担心李默北伐而紧紧抱成一团,现在一个月过去了,他们丝毫没有看到李默挥军北上的迹象,牢不可破的联盟现在已经土崩瓦解,为了争夺云州之主他们开始大打出手。
云州乱成了一锅粥。
而此刻匈奴人已经正式跟契丹人开练。
云州没有后援,此刻出兵北上那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李默抽调精兵猛将,以周湛、郭槐为双先锋,五万劲卒出雁门,三万精锐出蔚州,浩浩荡荡开始北伐。
仗打的并不顺利,但胜利的希望仍然很大。
云州已经极度虚弱,乌珠留这一死崩溃不可避免,早前各股势力还能因为共同的敌人拧成一股绳,现如今正内讧的紧,面对李默的逼压,他们无力抗衡。
正当李默步步为营,向云州推进的时候,朝廷的消息终于来了,晋王妃,当朝的公主宁蔷因病去世,享年三十一岁。
晋王李默当着天使的面嚎啕大哭,乃至几度昏厥,他随后向朝廷上了一封用血泪和思念写成的表章,深切悼念爱妻的病逝,但同时他也表示因为军务繁忙,他无法赴京为妻子办理后事,请朝廷和他名义上的岳母宽宥他。
这当然也是实情,云州激战正酣,身为主将当然不能擅离片刻。
所以宁蔷的后事还得有劳有司代为料理。
在宁蔷死讯传来的第十天,河东大军攻破云州城。
昔日附逆桑巴拉古,躲在云州苟延残喘的巨匪燕小奇、宋森、徐弘礼、李仲生等叛逆三十三人,或战死或被擒。
燕小奇是桑巴拉古的死党,罪不可恕,着凌迟处决,宋森本是大将宋驰伦之子,后附逆,李默亲自劝降,宋森冷笑不应,判斩刑,徐弘礼本是宁州老臣,曾为铜川县令,附逆不归,判斩刑,李仲生为已故英国公李德安的侄儿,昔日因附逆被朝廷判处死刑,李红菱哀求李默为之疏通,李默费尽心力为其保住一条性命,不想李仲生转眼就去了云州,做了乌珠留的谋士。
李默急招李红菱来云州,亲自劝降。
李仲生表示愿意归顺,又手书一份名单,帮助李默清剿藏匿于云州的叛逆名单,因有大功,不仅死罪豁免,还积功为官。
此时乌珠留已死,但身为桑巴拉古麾下女直八旗之首,当年为祸甚巨。
虽死仍不能免罪,李默令盛忠良、盛忠诚兄弟发掘其坟墓,开棺鞭尸,尸骨弃之荒野。
至于盘踞云州多年的桑巴拉古余孽彻底荡涤干净。
而几乎是同一天,匈奴人左贤王毕芃在射日湾大破契丹八部,斩首两万,杀契丹可汗耶律也洪亮。
匈奴人获得了这场大会战的最终胜利,这就意味着李默仍然不能擅离军队回京为妻子料理后事。家事遇上国事,当然以国事为大,云州失而复得,岂能再得而复失?
匈奴人对李默趁火打劫的行为自然十分不满,收拾完契丹人后,他们本该向李默开战,但他们还是忍住了,眼下他们有更重要的事去做。
宁氏王朝居然杀了他们特使阿波和留守使团两千人,这是奇耻大辱,这是血海深仇,这不仅关乎仇恨,更关乎匈奴人在东方的地位。
若放任不理,势必会严重损害匈奴人的威望,这是他们绝对不能容忍的。
所以云州这个跟头,他们认了,一来李默并不好对付,二来乌珠留已死,失去了这个可靠的盟友后,即便他们能从李默手里夺回云州也守不住。
三呢,李默不是直接从他们手里夺走的云州,对他们威望的损害要稍稍小一点,所以他们可以暂时缓一缓。
“匈奴联军十四万人到了阴山脚下,看这架势,是要强攻丰州防线,不知道王家能否顶得住?”
“这种事还要猜,我敢保证百分百顶不住,便是顶得住王家也不会顶。而且岳宪忠也不会真心去顶。”
“你是说岳宪忠也有异心了?”
“如今这势头,赤胆忠心的都是傻瓜,瞧他们干的那事,那是人事吗?烹人,吃人,把儿子吓死。禽兽不如嘛。”
“这也罢了,放着那么多的宁氏嫡亲子孙不立,却要立一个残疾人为皇帝,这简直是岂有此理嘛。”
“大夏完了,咱们该怎么办?”
“没事,看戏就好了。”
这种连中低级参谋军官都能看明白的事,当然瞒不过李默。
匈奴人为了颜面和利益准备南下给宁家人一点教训,丰州王家和岳宪忠都不会有实质性动作,从阴山南下,他们几乎畅通无阻。
朝廷唯一的依靠是傅西山的十万禁军,但很可惜的是傅西山正陷入凤翔这个泥潭无法自拔,他一度打的陈应人无反手之力,但要想彻底结束西部战局显然也不现实。
匈奴人把时间掐的刚刚好。
仅仅半个月后,匈奴人的前锋就兵临长安城下。
搜索书旗吧,看更新最快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