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幽城第十二章沈登
“这位学弟,呃,怎么说呢,倒是和那位洛学学弟说的差不多啊,怪不得他叫我进你房间的时候,千万小心,否则一个不然你就会拔剑出手了,现在看来倒是真的。”
“洛学嘛,他还真是······”话到此,赢落却也不知怎么说了,只得摇了摇头。
“话说回来,你觉得房间怎么样?”
“还好。”
“还好!”沈登似乎听到了什么不可置信的话,大声道:“你还是第一个我遇到的,会说学院宿舍还好的人,这些破木床破木椅的,再说,每年紫幽界里拨给学院里的金币,真不知道院里那些教习是不是自己中饱私囊了,这些破家具就从来没换过。”
沈登自顾自的抱怨和说着。赢落在一畔听着这些话,却是丝毫兴趣都没有,想要打断他,又觉得···好像不太好吧。
只不过,看这家伙涛涛江水般说话的样子,谁知道他会说到什么时候。
就在赢落脸色愈加难看之际。沈登终于停下来说话,同时看了看四周,凑近赢落低声说道:“那个,需要什么东西,可以跟我说哦。”
“呃?”
“我是说,任何用具,大到灵兵,丹药,小到各式用具,我这里可都是应有尽有。”
“可······”
“喂!”沈登连忙蒙住赢落的嘴巴,贼兮兮的说道:“别大声说话,学院里不许学生做买卖,被抓到我就完了,你看,你如你那位同行的同学,洛学学弟。”
不知道为什么,赢落只觉得眼前这个‘家伙’说到‘洛学学弟’的时候声音也变得特别的亲切起来,感觉和自己初入青罗山脉前,去买兵刃店的那位胖店主眼神,说话,都是一模一样。尤其是双眼?那是看错了吗?好像是金色的?
“那位洛学学弟,真是出手阔绰,买了一堆家具,还都是最优质的,想必是出身名门,还有还有,那位楼河学弟也是······不过说起来,最是讲究的那位还是洛紫学妹,她可是······”
“那个,放开我!”看他滔滔不绝的说着,赢落只怕自己会被他捂死,连忙说话。
“哦,对了,对了,对不住了,最近院里查的紧。”
“咳咳,没事,你可以走了吗?”
“呃,还有小半段,让我说完了,喏,这份是院规手书册,每个‘一册’也就是新来的学生,人手一份。”说着沈登从袖中拿出了一册小书册,白色封面其上无字。
赢落接过那书册,说道:“是这样吗?谢谢。”
“对了,你要不要······”沈登似乎还想说下去,只不过看赢落愈加阴沉的脸色,又想到之前这个家伙一惊一乍间出手的毫不犹豫,万一有个好歹,虽然也不怕他,不过·····
沈登讪讪笑道:“那个,学弟,没事的话,我就先走了。”说着,沈登便是夺门而出了。
“哈哈,我就说,沈登‘学兄’在赢落的房间里呆不长,洛学我赢了,把钱拿来。”
屋外,忽的传来了让赢落哭笑不得的声音。
······
······
趣闻社,补注。
整理好房间(只是铺好了床,就当可以了)的赢落,便是翻起了那本小书册,只不过翻开来第一页,却是不是什么学院院规,反而是这么古怪的五个字。
“趣闻···社?什么东西?”
赢落喃喃道,不过也不多想,翻开下一页,书上写着:“本院为渡幽城附属学院——渡幽······”
其之后,用洛学的话来说的话,就是一些老旧陈词,枯燥无味,而且是‘一堆’的繁节。只不过赢落一页页的看来,却发现什么院规,基本就只有五页长短吧,近一百页的小册上,剩下的几乎都是所谓的‘趣闻社,补注’。
“嗯···长达九十五页的补注?”
错觉的以为,那些院规才是补注吧。
赢落心底不知道为什么,忽的如此想着。只不过原本不想看下去的,但是,那些所谓的补注上,却都是些学院之中的趣闻轶事,读了些许,赢落便是明白了为什么叫做趣闻社。
阅读着,时间不知不觉的过去。许久,赢落合上书本,喃喃自语道:“我为了变强,来到学院之中,原本希望学院如洛学他们所说的那样,只不过看完这东西···我好像来错地方了,这是错觉吗?”
时间,渐渐的流逝过去,不留踪迹,天边,已是橙黄模样。
······
······
每座学院,也并不是都是一模一样,都有自己独特的体制,教导出来的,也会是不同的学生。
渡幽学院,实行‘闭院’式的教学,每年只有一月开院,其他时候,除了迎接‘一册’的学生,其他普通时候不会开启。学院设有诸多学科,渡幽学院中,以‘灵’‘术’两科为学生必选学业,其他科目则是可以自行选择,一般,其他的学院也是如此。
每十日为一‘学日’期间会有一日休息,每月有学生‘集会’一次,其余时候,学生都应该将时间放在学业之上。
渡幽学院,学生分‘册’。所谓‘册’也就是学生的‘灵’‘术’两科学业,完成一册学业之后,才能进行第二册,六册为学业完结,既毕业。
翻来覆去,这本小册石原自问也看个透彻,却就是没有看到任何有关于‘军院’的文书。石原说道:“怎么会这样。”
“这也很正常,军院却不是任何学生都能进去的。”
“楼河大哥,你怎么这么说?”
橙黄满地,小楼之侧,石原,洛学,楼河,还有岳弓鸣一众人与同宿舍的一些同学,都围在那木楼梯畔,许是因为之后也算一幢舍里的同学,倒是彼此言谈起来。楼河和洛学本就善与人言,倒是说话最多。
楼河笑道:“来之前,我就已经问清楚了,历年军院都不是收那些普通的学生,每年似乎也就是一人,多则两三人能进,最少的时候每年甚至没有军院学生,里面教的是些什么,也没有人知道,至于选择学生的准则,更是虚无缥缈,似乎连修行也只是准则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