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日子,在裴子慧的心里可以用美好幸福来形容。
冬日将至,一家人都穿上了暖暖的棉衣,每顿饭都有馍有菜,吃得十分香甜。裴子墨的房间里常常书声朗朗,夜半时分还能看到他伴着油灯,伏桌习字的身影。
裴子唐也时常和楚牧上山打猎,偶能猎回山鸡野免什么的,倒也能为一家人的餐桌增加一些肉香。
而段氏则又拿起她多年不摸的绣花针,一针一线的绣了起来。她按照裴子慧画的花样子绣出来的成品,不但拿到“锦绣坊”能多卖些钱,而且这绣功更是得到了何老板赞不绝口的认可。
由此,裴子慧的生活也有了些变化。她每天都要看看那刚冒出嫩芽的韭菜长了多少,并适当的浇上一些水。还要去那两坛正在酿制的食醋旁边闻一闻有没有酸味。剩余时间则是大量地画着花样子,偶也和段氏学一学绣花的本领。
那么裴家的男人们则是把大量的时间放在了编苇席上面。
自上次从周老板那里回来后,他们又开始到河里割起了苇子。
割完之后,就地捆好。
借了金柱家的牛车,将捆好的苇子一车一车的往家拉,又一捆一捆的垛在院子里,把院子堆得像苇山一样壮观。
有风吹来的日子,院子上空就会涌动着飞雪一样的芦花,而且那芦花还会随着天色变幻,时而羽红,时而米白,时而金黄,时而瓦灰,飘飘荡荡,飞飞扬扬的,那苦苦淡淡的香气把日子撑得满满的,又把一家人的生活撑得甜甜的。
段氏站在窗前,望着那一院子的芦苇就开始笑了起来,她轻声说道:“有了这一院子的芦苇,我们就可以顺顺利利的度过这个寒冷的冬天了。”
裴逸之话变得少了,听到这样的话也只是笑,似乎他把所有的力气,都用在了手腕上。
他只有一只手,所以编起苇席来,自是有许多不便之处。虽然他总能想到办法解决,但是也不免让那只完好无损的手指受了许多的苦。手上划伤了,就用布条包好继续编,这个手指的伤还没养好,另一个手指又继续划伤,所以整整一个冬天,他的手都是在用布条包裹中度过的。
但是那苇席编得久了,即便是一只手,也可以渐渐变得游刃有余起来。那手快得就像是游在水里的鱼,长长的篾条在他手里几乎变成了翻动的浪花,一浪接着一浪,无休无止地向前涌动着。那蔑条在他手里经经纬纬地跳动着,就那么一片接着一片的织了下去。
到后来,他一只手编苇席的速度,已经是裴子唐和楚牧的二倍。每逢过了四五天左右,几人就会扛着编好的苇席送到周家去。
加上裴子慧的花样子和段氏所绣的花,裴家的收入日渐多了起来,而裴子慧最惦记的还是那罐还未成形的醋。
终于到了第二十一天,她心中又是激动又是不安地打开了那两个坛子,确实有一股酸酸甜甜的醋香扑鼻而来,但是当她迫不及待地尝了一口之后,竟酸得直咳嗽,眼泪差点就流了下来。而另外一坛似乎味道又过于清淡,没有浓厚的醇香之感,看来还是比例没有调置适当所致。
不过她还是将这些还未试验成功的醋拿到了自家的餐桌上食用,不但大家都说好吃,而且吃后也没什么不良反应。
所以在他们去送苇席的时候,又厚着脸皮找元征总管要了一桶酒糟。这次吸收了上次的经验教训,又调换了不同的比例,进行了又一次的发酵。
这次她将酒糟分成了三坛,将其中一坛埋在了不会着冻的深土中。
就这样,未成形的醋在缸中慢慢滋生着酸气,日子也如流水一般渐渐流走。
在那些个漫长的冬夜里,一个屋子,两盆木炭火,炕上一盆,地下一盆。
炕上裴子洋在玩耍,段氏在绣花,裴子慧的花样子画完了,也会摸起针线学着去绣。
而地下,中间一盆木炭火,大黄和小白一左一右地趴着。中间是裴逸之带着三个儿子,那些苇片就像长了翅膀一样,在他们手中翻走如飞。
赶着赶着就到了年关,到了年腊月二十六那天,段氏把裴子洋喂饱之后交给了裴子墨和裴子慧照顾,然后就随着裴逸之,带着裴子唐和楚牧去了集市。
外头虽冷,但却到了赶集人数最多的时候,家家都开始张罗着置办年货。
几个人一大早晨出去,一直到过了晌午才回来。
回来时,裴子唐和楚牧一人背了半袋细粮,打开一看竟然是大米和白面。段氏手里抱着几块棉布料,两坛白酒。裴逸之则提着一大块猪肉,二斤烟丝,一卷写春联用的红纸,一小包火鞭。
段氏将布料放在炕上,哈着手,带着一身寒气,就从随身挎着的布兜里拿出来四个牛肉火烧,裴子墨、裴子唐、楚牧、裴子慧一人一个,而她和裴逸之却两手空空,段氏笑着说:“吃吧,贴着身装回来的,估计还不凉。”说着,看了看炕上的裴子洋,笑着对裴逸之道:“若是明年再买可就要五个了,现在这小家伙还吃不了。”
裴逸之也笑了笑,自兜里摸出一包糖,是包着油纸的花生糖,说道:“这糖倒是可以给他舔着吃,。”
于是段氏将那包糖也给几个孩子分了。又对裴逸之道:“这酒和烟丝你晚上就给咱爹咱娘送去吧。再提上一块猪肉。”
“成,吃了晚饭就去。”裴逸之答应着,转身就将那一大块猪肉提到了厨房,然后用刀分割成小块,一块一块地冻了起来,留着过年的时候吃。
接下来的几天,段氏开始起早贪晚的给几个孩子做过年的新衣裳。
裴子墨、楚牧、以及裴子唐三人的新衣裳都是一身青蓝色,而裴子慧的则是一套玫粉色的,绣上她自己画的花样子,穿在身上,就如那鲜嫩初开的倍蕾一般。
而最小的裴子洋的新衣服,则是哥哥姐姐做衣服剩余的布料边角所拼凑出来的,由于段氏心灵手巧,做工精细,颜色也搭得相配,若不是仔细去看,还看不出来是边角布料所拼凑。
到了腊月二十八,裴逸之借了金柱家的牛车,拉着一车年前最后一次编好的苇席送到了周家。并且带着一捆裴子慧种出来的鲜嫩嫩的韭菜。
“周老爷,这是小女子慧在家中室内种植的蔬菜,给您带了一捆过来,据说用它包饺子吃,味道很是鲜美。”裴逸之笑着对周大川说道。
周大川呵呵一笑,让管家元征接了过来,“子慧这孩子真是有心了,这菜叫什么名?”
“子慧说叫韭菜。”
“韭菜?”周大川点了点头,“好,我知道了。过年就用这捆韭菜包饺子,若是好吃,我可要再向子慧讨来吃的。”
“是,是。”裴逸之道:“周老板想吃就尽管说来,这又不是什么好东西,是子慧从山里采回的种子,就随随便便在木盆里装点松土一种,嘿!果然还长了出来,而且长得水水嫩嫩很是喜人,我们家还没包过饺子,不过用它炒了一回鸡蛋,味道果真不错。”
“嗯!听你这样一说,那我更要试试了。”说罢,对元征一挥手,“去!把我给裴家的东西拿过来。”
“是,老爷。”元征转身出去后,不一会儿功夫又走了进来,身后跟着的人竟捧了一个大猪头,还有两条约一米长的大刀鱼。
周大川笑道:“过年了,家里杀了两头猪,你们拿回去一个猪头吃吧!这两条鱼也拿回去给孩子们尝尝鲜。”
“这,这怎么行。”裴逸之赶紧推辞道:“承蒙周老爷将编苇席之事交于我家,本已承情之至,无以为报,又怎好收周老爷的东西,这,这可万万不可。”
“嗳!”周大川摆了摆手,“这又不是给你的,是给你的几个孩子们的,既然我周某人给你拿了,就是诚心给你,所以你无需客气就是。”
裴逸之见他这样说了,自是也不好推辞,就也大大方方的收了。
于是裴子唐高高兴兴地抱着大猪头,楚牧捧着两条长长的刀鱼回到了家中。
过年吃猪头是当地的一种习俗,猪头虽然是一般穷苦人家吃不起的东西,但是并不稀奇,稀奇的是这两条刀鱼。
刀鱼是海鱼,是这种北方无海地区难得一见的鱼,裴家人自是都没有吃过。捧到家中之后,段氏便将那鱼宝贝一般地冻了起来,准备到过年那晚的餐桌上才拿出来食用。
段氏一边准备着过年的东西,一边笑着对裴逸之道:“他爹,这都年二十八了,那编苇席的事你就停一停吧,过年了,不止是你,连孩子们也一块歇两天。”
“好,歇两天。”裴逸之重重点头,又对段氏道:“香瑶,我看隔壁瞎婆的儿子到现在还没回来,恐怕是过年也不会回来了,要不年三十那晚,咱们将瞎婆接到咱家来吃年夜饭吧?”
段氏一笑,“中!听你的。”(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