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大文学移动版

m.dwxdwx.com

章十一 明君可辅臣非才 不觅房杜觅启诵(2)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李从璟从崇文殿出来,已是明月当头。之前父子俩相谈甚欢,不觉时晚,李嗣源惯常性留他吃饭,同桌的还有淑妃曹氏。如今李嗣源贵为九五至尊,李从璟也独自开府建衙,虽不在同一屋檐下,毕竟骨肉相连,家人情愫未因位尊而消减,不说如何难得,李从璟却倍加珍惜。

抬头望月,李从璟心潮渐有起伏。

自负才学者,唯恐其才不得用其志不能展,如今他们一家坐拥天下而父子齐心,李从璟可以尽用其才尽展其志,甚至仿佛有什么在推着他前行,此间畅快,实在是无法与外人言说。

五代乱世,不乏明君。

在原本历史上,李嗣源与郭威齐名,声望为后人所重:能力行乎王化,政皆中道,时亦小康,近代已来,亦可宗也。不过李嗣源虽有声名,却限于内患,未能开疆扩土,他死后继位者无能,致使江山为李从珂所夺,而李从珂又为石敬瑭联合耶律德光所败,最后竟落得个契丹马踏中原江山易姓的结局,殊为可悲。后世史官在嗟叹之余,评价李嗣源一朝曰:明君可辅,臣子非才傥使重诲得房杜之术,从荣有启诵之贤,则宗祧未至于危亡,载祀或期于绵远矣。

从荣,说的是李从璟之弟李从荣。

明君可辅,臣子非才。李从璟对月呢喃,房杜未知迹,启诵或可期。

李从璟出宫门时,碰见冯道。

天色已晚,冯大人这才方下值李从璟走上前打招呼。

见过秦王殿下。冯道这才看见李从璟,连忙躬身而拜,听闻李从璟的话,笑着回答道:将至年底,免不得事情多些,而今国政方经大乱而定,各方颇有杂事,朝政地方政务都亟待安定,中枢人手不太够,新补缺的官员对政事尚不甚熟悉,因而......自顾自呵呵笑起来,似是不好意思,又似是自谦。

李从璟微笑道:冯大人为国操劳却甘之如饴,实为众臣楷模。

不敢当不敢当,要说群臣楷模,该是殿下才是。冯道忙诚惶诚恐作揖。

好了,冯大人,你我二人就不必如此了。李从璟过来拉着冯道的手往外走,左右顺路,夜里又风冷,冯大人便做孤的车驾一同走吧。见冯道一副惶恐更甚的模样,补充道:此番父皇让孤去滑州,孤正有些事要向冯大人请教。

李从璟入宫面圣,秦王府自然车驾仪仗齐全,前有精骑开道,后有护卫跟随,中有随从官吏,百十人的队伍,其间旗帜高牌俱全,气态巍峨。

时间不早,街面上没什么行人,灯火依依却也显得很具人气。放下车帘,李从璟露出追忆之色,同光元年,孤出镇卢龙之初,奉命出使契丹,时有冯大人同行。西楼之行,孤一时意气,陷大人与众僚于险境,差些为耶律阿保机所害。后大人不以孤鲁莽为杵,孤在幽州时,朝堂每有涉及卢龙之事,大人无不为孤斡旋。此中情谊,孤一直铭记在心。

冯道人精一个,自然能明白李从璟话中何意。

父皇君临天下数月以来,冯大人勤恳如旧,朝堂事务,多依冯大人与任大人张大人等之力。李从璟继续说道,如今孤与大人虽名分有差,却不希望你我之间数年情分差了。冯大人可明白孤的意思

冯道自然明白。因为明白,他稍显尴尬。

他也算起于微末,自然不乏报国之心,只不过历经李存勖一朝,难免变得圆滑。如今朝堂剧变,李嗣源继位,其中变故始末,冯道都亲身经历,此中凶险不免让他忐忑。是以虽与李从璟旧交颇深,但昔日同朝为臣,而今李嗣源为君,不免多出明哲保身之意,说得不好听些,多有阿谀奉承之态。

多了阿谀奉承,就无法交心,更无法让其毫无保留奉献才能。这便是李从璟与他说这番话的原因。

这却不能怪他。面对世事巨变,不同人有不同反应,冯道的应对之举,就是踏实本职之余,圆滑处事。身在乱世,许多事身不由己,冯道成为历史上的冯道,自有其必然。但这个转变却也有个过程,李从璟希望在这个过程中,改变他原有的转变轨迹。

原本历史上,冯道日后还有唾面自干的典故,脸厚无人能及,而其事三代王朝,历十君,数为宰辅,成为官场不倒翁,空前绝后,所依仗的,一是其处世之道,二是其真才实学。

李从璟看重冯道才学,所以不希望他有所保留。若其有所保留,历史上当然也不可能再有那个冯道,却也依然会少一个贤臣。

冯道拱手为礼,殿下之言,让下官惭愧。

李从璟微微一笑,也不继续深入,这种事情需要一个过程,今日他只要表明态度即可,当下说起正事:近数年来,中原稍少战乱,却始终天灾不断,水蝗之灾未绝于书。蝗灾尚且不论,仅就水灾一项,如此频发,而朝廷不能制,实在是贻害无穷。今孤欲往滑濮,大人何以教我

冯道正襟危坐,殿下聪颖过人,此番前去处理区区流民之事,自然手到擒来,本勿用下官置喙。今既殿下问起,下官便忝为殿下说两件事。

愿闻其详。李从璟恭敬道。

冯道看向李从璟,请问殿下,要妥善处理流民之事,难点在何处

一为与地方官吏打交道,一为为流民重建家园。李从璟答道。

下官要为殿下所言之事,正在此二者。冯道肃然道,又问李从璟:殿下可知,历朝历代以来,朝廷在治理地方时,最患何种情况朝廷每每处理地方问题乏力时,又是因何种缘由

李从璟稍作寻思,道:地方官吏与朝廷大员相互勾结,互为屏障

冯道点点头,未作评说,继续问道:敢问殿下,滑濮十数万流民从何而来

自然是因水灾。李从璟道,天降大雨,大河决堤。

冯道眼神殷切,还有呢

李从璟怔了怔,有些不明所以,冯大人的意思是

叹了口气,冯道摇头道:十数万百姓,难道皆因水患而成流民殿下可知,哪怕是天时无差,各地仍旧流民不绝

李从璟品出味来,不因天灾,便是。冯大人意指......

冯道点头,随即又严肃道:只有处置好这个问题,才能真正安置这些百姓,不使其复为流民。倘使天下能解决这个问题,则不仅天下不复有流民,大唐江山亦会国泰民安

李从璟低头沉吟,久久不语。

殿下,下官到了,先告辞。李从璟尚在沉思中,冯道全然没有打搅之念,更无要李从璟给他什么答案之意。

李从璟与冯道一同走下马车,两人在马车旁作揖为别。

月明星稀,夜风习习,街旁屋檐鳞次,近处侍卫肃立。

李从璟认真道:今蒙大人不吝赐教,孤受益匪浅,此中真意,必然时刻铭记在心。

冯道躬身大礼,等李从璟先行。

坐回马车,李从璟心中久久不能平静。他索性撩开车帘观街景。

冯道方才所言,要真正处理好李嗣源交代的流民之事,首先,便是要注意地方官吏与朝廷大员的关系。当今天下节度使本就权重,一旦与朝廷大员关系密切,自然尾大不掉,难以处理,甚至成为王朝大患。流民之事,若是涉及到这些官员,处理起来难度自然超乎想象。

而真正让李从璟沉吟这么久的,还是冯道暗示的第二层意思。

天下流民,源源不绝,除因天灾兵祸,还有什么根本性的原因为何冯道如此看重这个原因,以至于说出处理好这个问题,在太平时节,天下便不复有流民,天下更可国泰民安这样有重量的话

这个原因,归结起来也简单,唯四字耳。

土地兼并......李从璟不由得闭目呢喃。

自本朝租庸调制被迫废除,施行两税制以来,土地兼并的现象便日益严重。租庸调制规定土地为国家所有,国家分配给人丁耕种,十八授田,六十而还。两税制则规定土地为私人所有,可以买卖,朝廷税收认田不认人,这等于是变相鼓励土地兼并。

百姓失去土地,要么依附地主,要么沦为流民。

回到王府,李从璟走下车驾,戍卫在府门前的孟松柏迎上来,开口便道:诸位司吏仍在府中等候,殿下此时去见么

用过膳了否李从璟接过孟松柏递来的披风披上,问道。

都用过了。孟松柏回答。

好,现在就去见。李从璟道。

孟松柏继续回到门房戍卫王府,李从璟带随从走进府中。孟松柏口中的诸位司吏,指代的是王府属官,莫离王朴这些人。卫道杜千书等人,仍属节度府,替李从璟管理怀孟,并未在王府任职。

唐制:亲王府,长吏一人,从四品上;司马一人,从四品下。李从璟以莫离为长吏,王朴为司马,这是要李嗣源任命的。两人都是李从璟左膀右臂,必须得随在左右,参议大事。另外,为军情处往来,李从璟也给桃夭夭安了一个录事参军的官职,权作行走方便之需。

其他王府官吏,五品以下,李从璟能自己做主的,多用幽州故吏;五品以上的,也多为他提名,李嗣源自是无不许可,其中倒也有颇多空缺的。

见着莫离王朴,难得近来愈发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桃夭夭也在,李从璟将将去滑濮等州处理流民的事,与他三人说了。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热门小说
奸夫是皇帝终末忍界五胡之血时代信息全知者我只有两千五百岁你老婆掉了盖世双谐玄尘道途绝对一番反叛的大魔王
相邻小说
我的保镖是兵王医仙侠侣诛天战尊1852铁血中华无尽破碎超时空走私时空神棍王爷,离婚请签字变元神我的经纪人女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