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国七八年改革开放以前。WWW.tsxsw.COM每到春节,深区的罗湖口岸人山人海。蔚为壮观。那时候的海关检查采取的方式“人人过筛,件件开包”。检查制度非常严格,严格到苛刻。就像是用筛子滤沙一样来回的过滤。因为很多人携带着大包小件,不知道哪样是大陆允许过关,稍有不对,就要麻烦半天。过关的人提心吊胆的。但是,罗湖海关是照章办事,不能马虎。本来人就多到数不清了,工作再一细致,忙不过来了。海关的工作人员只好把自己的家属,叫过来帮忙。甚至八岁以上的孩子也要到一线现场帮忙。
深区建立以后,来往罗湖关的旅客猛增,再这样检查不行了。排队几个小时过不了关,那个时候罗湖桥头人潮汹涌。八零年,罗湖海关设立“应税通道”“免税通道’方便过往旅客。这个后来改为“红色通道”,“绿色通道”。
海关的工作人员对经常进出海关的旅客,都有一定的关注。特别是对来往于两地的港商给予了一定的便利。改革开放以后,已经渐渐地有更多港商来往两地。这个审核更是方便,简捷。
当李震东和林火亮意犹未尽的回到村子中。却发现港区的客人已经来了。通过海关对黄德定来说很简单,他的生意和内地来往了几年,一向遵守内地法规。和海关也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到了村子中,随便和自己的大哥闲聊了几句,就去拜访了客人。这个问题来了,黄老板说的话,赵师傅听不懂啊!几个人虽说是来过几次岭南,那是直接去到厂里。路上的小店主,倒是都能说几句夹生的的普通话。别说赵师傅,另外几人也没谁懂啊!赵师傅等人到中市运东西,那是中市厂里的人听的懂,厂里面是各地方的人都有,想找一个懂湘省话音的人不难。
在这个年代,从全国各地来岭南的人,有一个最大的难题。很难和当地人谈话。华国普通话是五五年就有规划,但是特殊时期耽搁了。八二年重新成立了普通话审核委员会。岭南自来就是乡音古地。可以想象这个难度。哪里像后世,岭南人也是大部分会了普通话。外省的旅客到了岭南也能随意交谈。这个时候,刚开始来岭南和当地人打交道,都是连比带划的大家蒙着来的。当然,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商场类的,能交谈的人就比较多。黄德福的村子中,倒还有人勉强能懂普通话,问题是出去卖菜啦!更别指望人家港商黄老板会说普通话。港区这个时候绝大多数的人说的就是白话和英语。
几个人正在比比划划着。李震东回来了。看见穿着港区那边的老板衫袖,脸容白净,有一个大点的肚腩。知道是港区那边的客人来了,旁边跟着一个二十来岁伙计打扮的人。
黄德福为什么这么急?这是有缘故的。他的生意是做果蔬的,这两年通关了。从深区这边来的货源增多不少,可以采购到不少港区本地没有的货物。虽说是量少,也能补上自己的不足。自己的生意看着越发的红火起来,铺子越来越多,但是,货源就成了他的一个心病。他知道内地多得是货物,但是,他没有渠道。况且,大陆刚刚开放不久,那个,还是稳定一点好些。就近的岭南能要到货源就行。别说他了,这个时候,并不是你想从内地要货源就能要到的。除了岭南的商业气息浓厚,可以进行流通,别的省份很难!
就说板栗,华国的板栗产地多了。像那个迁西板栗,一直产量就很大。为什么外面没有,因为政府全部统一收购安排,没有私人的事。这些板栗市面上是没有的,全部出口送往日本,上万吨的产量由日本全部收购。从建国就和日本做着这个生意。就连“国旗事件”后,这个板栗都还特批允许出口日本。一直到九五年以后,私人的果树才慢慢的多了,这个才流通到市场上。
还有兔毛。港区有个meiluo大针织厂,总经理林先生。每年需要4万吨兔毛做产品。但是,他从内地大陆进不了货源,因为内地政府不跟他做生意。他说,我又不犯法违章,也不是不付钱。八四年以前,他从大陆没办法弄到货源。只好全部从日本进口,每年在4万吨以上。那么,大陆的兔毛为什么不给呢?因为货源全部发往欧洲,欧洲那时才是重点。
李震东开口了,但是他这一开口,吓了所有人一跳。
港商黄德定老板吓一跳的原因是,这个开口说话的小孩子,说他是货物的主人。这个就让黄老板有点惊疑不定了,看这个小孩一身军服的打扮。虽然一身的军服不合身,却有那么一种军人的风度。最主要是一脸豪不在意、自信十足的神情。黄老板和内地的很多人打过交道,发现内地人缺少一种自信。哪里明白,李震东后世见识的实在太多,指望他怯场?而且,后世大陆的有的高端人群对港区人,有一种称呼:港农。而且周围的四五个大人,在这个小孩一说话就不吭声了。明显是全部听从这个孩子的,身后还有个像跟班的公安,这个难道是?再加上李震东一口流利的英语,把早已年过不惑的黄老板震住了。
李震东的这一开口说的英语,把他自己同行的人一样给吓住了。这个年代,懂英语的算是珍稀人才。能真正把英语说得好的真心不多。机械厂那么大的一个厂,据赵师傅所知,懂英语的就一两个。懂俄语的倒是不少,这个主要是华国早期的军工系统,参照的是北方巨人的军工。赵师傅几人只能感慨,李总家的风水为什么这么好?其实,这个跟风水有关系吗?赵强?那对李震东的看法,已经不止是高山仰止了。这个李公子果然是能人所不能。至于林火亮?这个小李领导确实不一样!
崇尚直接的李震东,用英语开口说话是有用意的。果然起到了一个很好地作用,甭管黄老板心中的疑惑。做生意这么多年的黄老板,压住心中的惊惑“这些货物,全部是小老弟的?”忍不住还是要确定一下。
“是的,全部大概是十八点六吨。老板贵姓?”李震东点头,并且说出了数目。黄老板心里一喜“哈哈,免贵姓黄,小老弟客气。这样也不客套,去看一下?”港区的商人做起事情来是很讲究效率的。他可以在闲空的时候慢慢陪你,但是要先办完正事。
两个人叽里咕噜的谈着往车辆而去。赵师傅几人也慢慢跟了上去。别看黄老板已到中年,身手还行。从车辆的后面厢板爬上去,鼓捣了好一阵子。黄老板带来的伙计想上去,都被他摇摇手,让他下面等着。从好几个的袋中抽出板栗来检查。后来干脆是另外换一辆车,同样是好一阵子的折腾。李震东不在意,你检查得越仔细越好,大家心里有数。
赵师傅等人看见那个港区来的老板,在抽查了几部车之后。跳下来和小李在一边哇啦哇啦的谈着。两个人表情都很严肃,不时伴随着手势的动作。赵强盯了好一阵子,没感觉有啥危险,闲得无聊的蹲下去,研究地上的蚂蚁。看看和湘省那边的蚂蚁有啥区别。赵师傅几人散了烟,林火亮也接了一只点着。这烟还是李震东买了一条,丢给开车的师傅们提神。赵强喊了一声爸,赵师傅没好气的丢过来一只。
其实,不算是多长的时间。李震东和黄老板结束了谈话。这点货并不算的是很多。李震东是随意,反正他心里想的就是一脚过,过了这回就没那个二回了。黄老板不同,颇有家财。他为什么急着过关来到深区?是想来探探内地货物的来源。大陆发展起来了,紧邻大陆最大的出口海关的港区,能不受益吗?这就是一个成功商人应有的眼光,善于找到机会。也许这次联系上了,就是一条稳固的货物来源渠道。就是没有找到渠道,也不是白来,这一批货物也是到手了。何况,顺路看看大哥。
赵师傅几个人抽着烟,就看见一脸严厉表情的两个人,好像谈好了。然后,众人惊愕了,李震东和黄老板突然就变得笑容满面,说说笑笑起来。赵强有点傻眼:这个变脸太快了吧?都不需要做准备的吗?
既然货物上佳,黄老板也爽快。直接就安排了伙计去处理余下的事宜。和李震东聊着往屋子里面去了,要等货物数量出来,就直接给钱。刚才已经谈好,支付的是华国币。这个地方那是不可能有地秤的,只能是用磅秤慢慢来。李震东自己没觉得有必要留在这里,做到大生意的老板,谁也不会坏了自己的信誉。老辈子做生意的人,讲究的那是一言九鼎。港区做生意的老板,大部分还承接了华国的古风。哪里像后世的大陆,很多的商人做生意坏了良心。但是,林火亮和赵强自愿留了下来。林火亮是来的时候,公社两位领导说是怕小李在外面有不懂得的,林火亮要注意提醒、照顾。谁知道是,反过来李震东照顾了林火亮。自觉什么也没做的林火亮,这次终于可以帮小李领导看着。赵强几乎也是同样道理,他这次出来,光觉得自己吃喝来着,没出力,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