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益民与杨庶堪进行一次推心置腹的夜谈之后,便把杨庶堪交给刚从北京返回的民主党主席张澜。
张澜与杨庶堪本来就是老朋友,两人之间无论谈什么,都不存在吵翻脸的问题,何况如今的国民党内部矛盾重重,实力大损,再怎么谈也只能围绕党务合作进行,要想在其他方面展开合作,也要看是否拿得出本钱。
几年来屡屡吃亏的、逐渐回归现实的四川本土势力,再也不是几句激动人心的口号、几张不值钱的委任状所能够打动的了,所以在一周之后,杨庶堪只能依依不舍地抱憾离去。
进入六月,借到四国巨款的袁世凯开始进行一系列复辟的准备工作,导致全国各地起义不断,在华利益受到损害的欧洲列强驻华使节抓紧机会,加紧对袁世凯政府施加压力,都想为本国挣得更多的特权和利益。
公使团主席、英国驻华大使朱尔典公开宣布:
如果北京政府不签署“中英藏西莫拉合约”,彻底解决西藏问题,英国将不再给予北京政府在信贷、贸易和其他合作领域的优惠待遇。
袁世凯政府对此无比头疼。
“中英藏西莫拉合约”是谁也不敢签字的卖国协议,满清都没有放弃西藏主权,要是在袁世凯手上丢失西藏,恐怕他立即会遭来全国各界铺天盖地的反对,刚刚稳定下来的全国局势必将再度混乱。
何况英国人还强烈要求取消四川边防陆军,尽数撤走驻扎康藏地区的中**队,真要同意英国人的要求,不知道四川那位外表随和、内心强硬的边军总司令,会干出什么无法收拾的事情来。
接下来,多笔贷款业务谈判被欧洲列强单方面停止,袁世凯政府大力推行的“中国银行”在全国近半省份遭到抵制,其原因很简单:
大家都怀疑穷兵黩武的袁世凯掌管下的“中国银行”是否具有信用度?所发行的纸钞是否拥有足够的金银储备?何况中国银行已经接下袁世凯政府的两千五百万元公债的发行任务,正在全国各地拼命推销,可这个时候,谁敢买毫无信用保证的政府债券?
在所有的抵制呼声中,以四川的声音最为高亢。
已经自组政党、并获得中外普遍重视的四川本土势力越来越强大,他们控制下的银行业工会和工商百业工会在这个问题上空前团结,不但联合抵制“中国银行”在成都、重庆开办分行,而且自行成立了遍布四川各县的“四川百业银行”,大力开展存储和信贷业务的同时,正在与美国人合作成立电报电话公司,连盛宣怀家族旗下历史悠久的“中国通商银行”四川分行,也遭到四川本土势力在方方面面的无情排挤。
令袁世凯政府无法容忍的是,四川各界在本土政治势力的蛊惑挑唆下,拒绝使用“中国银行”发行的所有纸钞,除允许流通今年发行的成色十足的“袁大头”银元和铜银辅币之外,整个四川的流通市场只使用四川省政府铜元局制造的银币和铜币;其次,“四川百业银行”已经和英国、德国、美国的三大著名银行签署合作协议,大力发展彼此之间的结算业务,并向进出口业务方面逐步渗透,恐怕下一步他们就要发行自己的纸钞了。
一旦四川本土势力完成自己的金融体系建设,袁世凯政府将会彻底失去对四川的金融控制和税赋征稽,不但无法获得每年数千万的丰厚税赋,还会让四川本土势力迅速发展壮大,彻底掌控四川各级政府的职位,建立起强大的、装备精良的军队,形成事实上的国中之国,进而影响到西部各省,甚至影响到全国各地。
六月下旬,英国驻华大使朱尔典照会外交部,声明“内藏境界须距拉萨三百英里,如中国再不正式签字于条约,英国即与西藏单独缔约,并援助西藏以抗中国之侵伐”!
英国政府的这个严厉警告,促使袁世凯和他的幕僚们迅速拿出系列计划,袁世凯在秘密会见英国大使朱尔典,并取得有限度的谅解之后,开始对四川军政两界动手了。
六月三十日,北京中央政府通令全国,正式裁撤各省都督,于北京建将军府,并设将军诸名号,分驻各省,督理军务。
四川都督胡景伊变成了四川督军,被袁世凯封为成武将军,加上将衔,全权负责督理四川军务。
数日后,袁世凯的一系列电令再次下达成都。
胡景伊立即召见川军第一军军长兼第一师师长周俊、第二师师长彭光烈、第三师师长孙兆鸾、第四师师长王键、第五师师长王陵基,代为宣读袁世凯的嘉奖令和晋衔命令,川军五位师长同时晋升陆军中将,待遇和权责均与边军总司令萧益民平级;任命川军第一师中将师长周俊为重庆镇守使,并责令其部立即撤离宜昌,返回重庆驻防。
边军总司令萧益民似乎被袁世凯有意地遗忘了,在连续下达的系列电令中,没有一次被提起,川军将领似乎意识到什么,在询问督军胡景伊没获得任何答复之后,都不约而同保持沉默。
紧接着,北京中央政府参议院通过决议,将康定、盐井、泸定等西川地区划为“川边特别区”,再次任命早已跑回北京享福的张毅为“川边巡按使”,接管川边各地驻军,并全权裁决民事和边事。
此决议一经公布,立刻引起军政两界特别是欧美各国驻华机构的高度重视,不少目光敏锐的军政要员立刻意识到:
川边特别区很可能自此独立于四川之外,而四川边防陆军总司令萧益民将军,恐怕要被北京政府架空,再结合袁世凯对四川军队将领的一系列嘉奖分析,萧益民将军逐渐丧失了对四川军队的控制权。
令所有人疑惑不解的是,萧益民这次竟然没有任何反应,对于袁世凯政府的一系列决议和命令,萧益民令人惊讶地选择了沉默,似乎这一切和他毫无关系,反而热衷于在英国、德国、美国和四川的主要报纸上连续发表时政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