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初出家为道貌似挺有说法的,魏喷子也曾经当过道士。
楚王的招揽,韦善俊自然听明白了,于是他委婉的拒绝道:“殿下,小人已经出家为道,无心仕途。”
“本王没让你当官啊。”李智云道:“本王观你医术精湛,欲栽培你广济天下百姓。放心吧, 本王不会让你劳心仕途,你只管修道问医即可。”
韦善俊还想拒绝,却听李智云说道:“隋末战乱方休,人口凋敝,朝廷对僧道多有意见呐。”
闻言,韦善俊顿时苦着脸, 他知道自己跑不了了。
“既是殿下看重, 小人岂敢不从。”
李智云满意道:“你放心吧,你要问道, 本王不管你,只要你问道之余钻研医术,本王就满足了。另外,本王已经着人寻访孙思邈,说不定你将来能和孙思邈一起论道。”
“多谢殿下。”韦善俊微微心动,和妙应真人论道,这个机会可不容错过。
李智云嘿嘿一笑,心里大为畅快。
韦善俊、甄立言、甄权,将来再把孙思邈找到,他说不定能搞一个医学院出来。
不久后,李智云返回长安。
临走前,李智云赏赐韦思言五十两黄金,以举荐大才为名。
韦思言妻子得到黄金喜笑颜开, 心底因为楚王蹭饭那点不高兴烟消云散。
“真没想到, 那个酸道竟能得楚王看重。”
韦思言没好气道:“我可没推荐善俊, 而且楚王看中的也可能不是善俊, 而是妹妹们。”
妹妹们?
韦思言妻子先是一楞, 旋即喜道:“你是说,楚王要纳她们为侧室?”
见妻子那副摸样,韦思言不欲和她多言。
“哎呀,那可真是她们的福气。”她开心道。
见状,韦思言默默叹息,娶对媳妇很重要。他就不行了,娶了个会持家的,但却是势利眼。
后,韦思齐将姊妹接到长安家中,告知韦珪。
听韦思齐说是李智云提起的,韦珪心底顿时有些吃味,男人的那点心思,岂能逃得过女人的直觉。
回府后的第二夜,李智云在韦珪房休息。
案几摆在榻上,韦珪在一旁研磨,小承烈在旁边爬来爬去。李智云提笔在纸上写下‘摊丁入亩’几个字,随后慢慢完善理论。
在李智云看来,这条法, 他是肯定要施行的,不为其他,就为了底层百姓, 为了大唐的人口增长,为了消除黑户,甚至是为了对付世家。
给摊丁入亩做个简单的解释就是,地多者多纳,地少者少纳,无地者不纳。
干掉人头税,以地收税。
这样一来,藏匿人口就没有意义了,因为田地摆在那里逃不掉,谁田多,谁交的就多。
而百姓的负担也极大的减轻了,家里人多田少,也不用担心人头税高,这样就能让百姓放开了生!
让她们生!
李智云还记得,人口爆炸就是在顺治十八年到乾隆五十五年,大概一百五十年左右,人口由两千万爆炸性增长到三个亿!
而从顺治十八年的一千五百万人口到乾隆六年的一个亿人口,只用了八十年左右,基本上每年人口增长在千万左右,恐怖如斯!
李智云未来的计划,少不了庞大的人口支持,尤其是汉人!
历朝历代,对外开拓者不是没有,但为什么就是站不住地盘呢,还不是因为人少。
当然,话说回来,他知道摊丁入亩一旦拿出来,第一个反对的肯定是世家大族,其后就是勋贵官僚。因为他们田多地多,李智云在挖他们根子。
但是,他一定能找到突破口!
韦珪满脑子都在想自家丈夫是不是对几个堂妹有心思,压根没注意李智云写了什么。
半个时辰过去,小承烈困了,被侍女抱下去睡觉。
李智云也搞定了大致理论,他伸了伸懒腰,发现韦珪在旁研磨出神。
“想什么呢?”他温柔的抱着娘子娇柔身子,嗅了嗅她身上的香气。
韦珪玉指轻轻点他嘴唇,“想你是不是又给妾找了几个妹妹。”
闻言,李智云心底一虚,旋即咳嗽一声,“胡说八道,家中有你胜过外面三千,我何曾有过这种想法。”
“是吗,不是三个?”韦珪幽怨的说。
王府现在女人不多,不过四个,即便如此也没有哪个女人愿意丈夫纳那么多小妾。
僧多粥少啊!
大棒只一根,谁愿意天天排队等伺候。
“肯定不是。”李智云镇定的说,反正他不承认,就不是真的。
“那.......”
没等韦珪说完,李智云立马和她探讨生物知识。
一夜过去,韦珪被滋润的光鲜俏丽。
李智云起身去立政殿参加小朝,韦珪也和楚王妃打了声招呼,带着孩子去韦思齐府上探望几个妹妹。
立政殿。
经过李渊深思熟虑,他决定任命唐俭为民部尚书。
听见李渊这么宣布,李智云也不意外,毕竟唐俭也是晋阳元从功臣,属于老李的心腹,把民部交给心腹,没毛病。
原本,他还准备等着老李问他意见,然后推荐温大雅呢,看来是他想多了。
不过想想也是,现在老李可不担心谁站出来瞎逼逼说这不行那不行。
关陇世家在政事堂都被排挤的差不多了,谁又敢对老李的决定有意见呢。
再说,秦王死了,太子还被禁足。
老李一言可定,不需要问其他人意见。
随后,李渊问道:“诸位爱卿以为,谁可为新相?”
闻言,众臣稍微松口气,辛亏皇帝没霸道到任命宰臣也不问大臣意见。
礼部尚书李纲道:“臣以为,大理寺卿恪尽职守,可辅佐陛下处理朝政。”
哎呀,换人了?
李智云略感好笑,前几次太子系官员都是推举李纲入相的,结果全都失败,看来他们不打算头铁了。
郑善果挺挺胸膛,显得自信满满。
虽然不一定能争到宰相位置,但东宫这边还是想碰一碰运气,万一成功呢。
李渊看了看郑善果,没说话,问李智云,“楚王,你以为呢?”
李智云欠身道:“相国之位,事关重大,其位在中枢,不可不重视。儿臣愚钝,伏唯父皇之命。”
又想划水?
李渊问道:“楚王,你心里觉得谁能担当相国之位?”
李智云想了想,说道:“儿臣以为,温大雅更合适。”
既然不能推举温大雅做民部尚书,那就推举他做相国。反正他又没抱着绝对的信心推举温大雅,聊胜于无吧,碰碰运气。
李渊想了想,又问其他臣子意见。有人支持郑善果,有人提议其他人,总之没有定论。
这时候,裴寂忽然说道:“臣私以为,楚王殿下乃是破宜阳坊大火一案的功臣,且楚王监理朝政以来,事事处理得当,可入政事堂。”
闻言,李智云脑门上冒出一排问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