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中诸郡当中,以牂柯郡与永昌郡的人文地理最是复杂。
诸葛丞相将马忠越级提拔为牂柯郡太守,并不是为了当年先帝将马忠与肱骨谋臣黄权相提并论,而是马忠本身与之名声匹配的才干。
当卫弘不远万里地来到了牂柯郡的郡府所在且兰城,马忠亲自接待了卫弘,餐食虽然简单,但马忠拿出的东西却有千钧之重。
马忠拿出的是“牂柯郡攻防部署图”。
这是马忠这段时间,亲自用脚步丈量牂柯郡东南方位的土地山势,总结出来的兵力部署。
马忠端着手中澹澹薄粥的陶碗,指着这幅地图上对着卫弘解释道:“卫将军,某已经亲自勘测过了,想要打造固若金汤的牂柯郡防线,某需要五千人马,其中除了部署在东南一带防备交州以外,还需要千余将士进驻且兰东北的山寨。”
马忠目光深邃,目光扫过了地图上没有的右手方位,缓缓说道:“牂柯东面就是荆州零陵郡,这里群山广袤中,还有很多汉家义士不肯归附东吴,可为汉家所用也。日后大汉与东吴再起风波的话,这些人便是插进荆州的一把尖刀!”
眼下马忠只不过刚刚接手了牂柯郡的防务,便能想到日后大汉与东吴的再起风波,胸壑中的谋划果然是高远啊。
卫弘也颇为赞叹道:“马忠将军能率五千人马独当两面之敌,果然是艺高人胆大啊……”
马忠转过身将手中的陶碗放在了桉几上,对卫弘无奈地说道:“不瞒卫将军,这也是无可奈何地事情,丞相北伐逆魏,势必要抽调南疆都护府的兵力,某估算过了,牂柯郡府招募郡卒宜精不求多,常备守戍在五千人左右正合适。“
马忠在军事上的资质比之卫弘有过之而无不及,他亲手主持的牂柯郡攻防部署战略,让卫弘想鸡蛋里挑骨头都难比登天。
卫弘亲自前来且兰城,就是给马忠送支援的,还有和马忠商议在牂柯境内推行“里邑”和“军镇”制度。
马忠早就在五尺道上领略到了里邑制度的便捷之处,深为赞同里邑之制是南疆都护府治理内政的不二之选。
牂柯郡内,有汉人迁徙过来的村落城池,也有蛮夷聚族驻扎的部落领地,在那群山沟壑之中还藏匿着无数暴民乱匪……
牂柯郡府的力量没办法实现百分百的编户齐民,只能不断通过里邑制度将愿意顺从汉家统治的民众聚拢在一起,然后不断吞并那些里邑之外的“野人”。
英雄所见略同,马忠又识得大体,完全赞同卫弘的安排。
当提及牂柯郡府需不需要都护府的人力物力支援的时候,马忠则是诚实地答道:“朱褒之乱几乎将整个牂柯抽空了,李遗少将军收复回来的牂柯郡几乎是一个空壳子,什么事情缺少了人都不行啊……”
“至于其他东西,都不需要了,只要人力足够,某都能在牂柯郡挣回来的!”
这也是牂柯郡府感到十分无奈的事情,朱褒对抗汉家朝廷几乎抽调走了治下所有的青壮。
听说汉阳会战后汉军大举攻进牂柯,郡内的那些大族和民户担心汉军追究与迫害,早就舍弃了家宅田亩,躲到了深山老林里面。
缺少人力,确实是牂柯郡府的第一问题。
卫弘想了想说道:“牂柯青壮多半在朱提郡丞诸葛乔的治下,可以调拨一部分表现不错的青壮回来,另外最近从蜀地招揽的流民,也可以尽数送到牂柯郡新置的里邑当中。”
卫弘的安排很是妥当,但就马忠看来,做事还是稍显保守。
马忠稍稍思量一阵,便建议道:“卫将军,眼下南疆初定,大汉与东吴重修盟好,多半是没有战事的,不如腾出手来派兵出击啸聚山林的匪徒和南边的獠种,这样便能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人手,至于日后如何再从长计议。”
卫弘则是皱着眉头问道:“马忠将军所言的人手,莫不是奴隶?”
马忠神情一愣,但还是点头承认了,奴隶蜀地也有,南中诸郡更甚,汉军平定南中诸郡的过程中,卫将军可是亲手缔造了大批的奴隶群,不知为何卫弘的神情突然会变得十分严肃。
卫弘却是解释道:“奴隶一事断不可再议,若是郡府率先做了表率,便开了私匿人口、畜养奴隶的风气。因此,南疆都护府治下,无论是各级郡县府治,亦或者是普通民户,都不允许拥有奴隶。”
马忠皱眉,诚然知道卫弘所说的担心是正确的。
但如果不通过战争手段获得大量奴隶,如何能解决牂柯郡府眼下急需的人力缺口问题呢?
目光再放远一点,诸葛丞相日后的北伐,势必需要南疆都护府在人力物力上的倾力支持,牂柯郡府总不能拿一副空架子去应付丞相吧。
看到马忠的两道剑眉皱到了一起,卫弘解释道:“马忠将军无需担心,只要治下百姓丰衣足食,军队兵强马壮,还不能吸引人来归附吗?毕竟,那深山老林里的滋味可不太好过……”
马忠对此将信将疑,但卫弘所说的也不无道理,毕竟诸葛丞相对孟获七擒七纵就是以心战令南疆蛮族所诚服。
卫弘虽然仅是南疆都护府的少都护,但马忠却能瞧得出来,诸葛丞相的本意便是由卫弘主持兴建南疆都护府的一应事务。
于公于私,马忠都不会与卫弘站在对立面。
牂柯郡当前的人力问题已经得到了初步的解决方案,卫弘注意到的便是第二桩事情了。
那就是牂柯郡的可耕种面积。
卫弘一路跋山涉水走过来,入眼的大半都是巍峨群山,连绵山脉,极少见到平原地带。
当卫弘将这个问题说出来之后,马忠笑着回应道:“卫将军,眼下牂柯郡的所有土地几乎都掌握在了李遗少将军的麾下,人力都不够开垦的,为什么会担心这个问题?”
卫弘则是开解了马忠的疑惑:“南疆都护府的所有无主土地都属于军方,这无可置疑,这也是杜绝大族兼并土地的根本手段。眼下在牂柯郡府登记入册的民户不足十万口人,土地确实够用。”
“但从朱褒举兵的情况来看,牂柯郡内的人口绝不下于五十万人,突然多出来这么多的人口,却没有足够的土地耕种,是一个很大的麻烦啊。”
民以食为天,农以田为本,缺少土地的农民便是流民,流民一旦多了,一场“黄巾之乱”的祸事便又会拉开帷幕。
况且马忠认同的里邑制度,就是建立在土地上的制度。
若是缺少了土地,建立完整的里邑谈何容易!
卫弘既然提出了问题,自然早早地想好了解决的办法,
凭借当前的生产力,想要在牂柯大幅度扩大耕种面积是不现实的,后世的梯田并不适用于当下,起码不适宜在牂柯郡内大面积推广。
解决的办法,就是大规模发展种植业和畜牧业。
几百年前的孟子老人家也说过:“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牂柯郡的平地少,但并不是没有。
且兰城外就有依山傍水的千顷良田,只要利用好了这部分的良田,便能保证牂柯郡治下数十万人无饥寒之迫了。
但大风不能吹来粮食,不能在平原地带耕种良田的里邑,就得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卫弘很多年前就在益州郡内发现了身毒棉花的种子,也还种植了一部分,只是量少不足以改变当地养蚕缫丝的格局。
不过产出来的几条棉被反响还不错,正昂公也曾尝试着在滇池城外推广棉花的种植,只不过南中气候温和,对棉花的需求并不旺盛。
但日后丞相率领大军北伐,益州兵马越过了秦岭抵达关中后,这棉花的作用就大大凸显了出来。
如今倒是可以选择在牂柯郡的山坡上种植木棉花,改进棉花纺织技术。
除此之外,还能在牂柯郡围山圈林,畜养鸡豚狗彘,增加肉食选择。
饶是马忠在听闻了卫弘的计划后,也啧啧赞叹:“丞相曾称赞卫将军筹划过人,今日亲耳所闻,果真如此,令某赞佩不已!”
“筹谋虽好,还需有人能落实啊!”
朱提、益州、永昌已经有了成熟的里邑制度可以推广,但被撇在一边的牂柯郡却还是两眼一抓瞎,对此只能从邻近的朱提郡调遣援兵了。
大竹里邑的有秩程祁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卫弘最后一句话是免除了马忠的后顾之忧:“马忠将军,如今除了越嶲诸部以外,天汉通宝也会在南疆都护府治下流通,治下的百姓可以用自家出产的粮肉农产换取天汉通宝,这样一来他们便能够从邻近的里邑仓廪中换取粮食。”
这般一说,马忠就没了后顾之忧:“此法甚好!”
待将这些重要的事情说完后,马忠带着卫弘出了且兰城,抵达城外的汉军大营,这里驻扎着张嶷和李遗的兵马。
听闻卫弘到来,两人也率领部分亲卫驻扎在这里,等待着卫弘的入营。
眼下汉军大半屯聚在益州郡,除此之外就是牂柯和永昌驻扎部分兵马。
如今南疆都护府初建,南中诸郡进入了和平建设时期,减少军队的数量,释放劳动力回归基层生产也是当务之急。
这一点卫弘也和李恢商议过,后者也深为赞同。
李恢曾经作为庲降都督主持朱提郡的内政郡治,深知军队的数量与当地的民生息息相关,一旦军队数量过多,那么势必会对治下的百姓造成严重的负担。
所以重新改变南疆都护府的军队建制乃是当务之急。
根据卫弘的建议,南疆都护府不同于其他地方,采用征兵制。
凡是南疆都护府治下的青壮男子,年满十五岁到半百之年,皆要选入军队行伍之中。
但南疆都护府的军队却分为三等:无当飞军、大汉武卒和南疆青壮。
无当飞军共组建十部,一共两万人,参考战国时魏武卒和秦锐士的选拔标准,挑选南疆都护府麾下的健壮精锐以及当地勇勐青壮编入无当飞军以内。
大汉武卒共组建四十部,一共八万人,选入其中需要符合一定的高标准,可以说大汉武卒是无当飞军的预备役。
无当飞军和大汉武卒乃是南疆都护府麾下的中坚力量,南疆都护府现在的军队还不能满足无当飞军和大汉武卒的完全建制。
但必须恪守住宁缺母滥的建军准则,南疆都护府的常备武装军队必须朝着完全建制的方向努力着。
至于南疆青壮则是包括了南疆都护府的所有在龄青壮,他们在里邑的组织下,负责邻近地区的各类徭役摊派任务,以及在战时负责起来前线的粮草辎重运输任务。
大都护李恢已经将南疆都护府的府治落成在了味县,这里是连接南中诸郡的枢纽之地,李恢将军已经在这里主持精简都护府军队。
卫弘来到了牂柯郡府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推行新军建制。
卫弘将南疆都护府商议好的新军建制对马忠详细说明后,这也符合马忠认同的贵精不贵多方略,于是招来了张嶷和李遗两人协同卫弘负责这件事。
诸葛丞相虽然班师回朝,但只给了南征部分将士初步的赏赐。
朝廷对于南征凯旋而归的大规模封赏,还需要相府综合各类战报,在朝堂上走一趟报备天子的流程,随后才会进行统一的封赏。
为了激励戍守边疆的将士们的军心士气,朝廷多半还会举行规模庞大的封赏会议。
这是激励观看典仪的将校士卒和黎民百姓们,为大汉朝廷抛头颅洒热血。
牂柯郡府摊派到的常备军建制是一部无当飞军和四部大汉武卒,共计一万人。
立下的部号分别是无当飞军牂柯部,以及大汉武卒且兰部、夜郎部、句町部、勿敛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