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用那么急,最好等阴雨天烧最好,下一点点小雨的那种天气,地面上山林里都是湿的,这样最保险。
已经进入护林防火期,我们这是在野外,还是注意点好。
“嗯,你说得对,防火是一定要注意的。不知道什么时候能下雨,不过我们也可以开始将这些柴给锯好码起来了,到时候天气合适就可以直接装窑点火了。”叶晨说道。
“这倒是可以。你们的柴多,这么一大堆的柴,估计要烧不少窑。”
“嗯,主要是这次正好赶上整理山林,也就烧这一次,估计能管个几年的了吧!”
“别说几年了,自己家用,十年估计都够了!”
“那夸张了吧!”叶晨有点不大相信。
“当然看你怎么用了,不过我看差不离!”
……
叶晨回到家,把事情跟叶连山说了,叶连山也说最近考虑要开始弄了。
“对了,那边没有电,电线牵不过去,咱家的电锯也没办法用,我还是去镇上买一个回来吧,老是借别人的也不好!”叶晨想到自己电锯到那边没法用,于是说道。
“那也可以啊,你就去买一个回来好了!”叶连山点了点头。
叶晨开着车来到了镇上,找到卖油锯的地方,买了一把油锯。
叶晨问了问有据的操作方法,了解到油锯是汽油加机油的,又在店里买了瓶机油,然后买了油桶,到加油站加了点汽油,顺便将自己车子的游也加满了。
第二天,叶连山和叶晨就带着一个柴马到了对面的田里,叶晨带上手套,在耳朵上戴上蓝牙耳机,然后手机上打开音乐,听着音乐,叶晨抱起一根树放到了柴马上,拿卷尺一节节的量好长度,做好记号,叶连山拉动油锯,照着印记一个个的锯下去。
锯好的柴段一节节整齐的码在一旁。
等了几天,终于天气开始变化了。
这天早晨起来,天上就已经在下起了小雨,地面都已经湿润了。
“今天的天气不错,等下我们就去将柴装窑,今天就烧起来!”叶连山说道。
随后叶晨跟着叶连山去了对面。
“这柴都被雨打湿了,能烧的起来吗?”叶晨问道,细雨淋的柴上有一些湿了。
“没问题的,烧窑不同于家里烧土灶,烧土灶要干柴,这烧窑湿的问题不大,这不是一下就烧起来的,只要靠近点火口的稍微干点就行了,其他的都要从点火口慢慢往里烧,密封的窑里水分很容易就烘干的。”叶连山解释道。
“哦,是这样啊!”
叶连山打开窑洞门,然后说道,
“我现在进窑里去,等下你将柴一个一个的递给我!”
“好!”
叶连山钻进了窑里,叶晨将一旁码着的木柴一根根的递到窑里,叶连山接过,然后靠着最里面的墙站立着摆好,渐渐地整个窑洞里被摆满了柴,叶连山封闭了窑门,然后打开了窑顶的几个洞口,那是进气和冒烟的地方,有点像土灶的烟囱的作用。
叶连山在点火口塞了不少的细木柴和干枯的松针用来引火,然后点燃松针,渐渐地,窑顶的几个烟口一次的冒起了白烟来,点火也是不容易的,通常要个把小时才能降火点好,期间你必须得有耐心的一次次的架柴点火……
接下来就要望火了,叶连山隔一段时间就要来看一看窑里面的火有没有灭了,没到时间火灭了,那窑里的柴就没办法继续烧了,只能想办法重新点火,就算晚上也要起来几次去查看!
烧一次窑大概要一天的时间,等到烟口的白烟基本没有了,说明柴已经全部烧过了,然后将窑顶的几个烟口全部用石板盖起来,隔绝掉窑内的空气,使洞内的炭火熄灭!
然后就是等着出炭了,要知道刚烧出来的炭是非常烫的,根本没办法起出来,有时候急着赶时间的,基本上隔上一天就会出炭,那是真的烤的受不了,出炭那会儿也是最伤人的,人要进入碳火烤的热烘烘的窑里,那根进到烤炉里也没什么区别了。
不过叶晨家也不是很急,隔了两天才去出炭,但是打开了窑门,站在窑口的位置,还是能感觉到一阵热浪袭来。
因为要出炭,所以之前叶晨也请宋元华帮忙做了一些竹筐子。
叶连松也来帮忙,叶连山脱了外衣,就穿一件长袖下窑取炭,叶连松在洞口接过炭递给叶晨,叶晨将炭一根根的竖着放进竹筐里。
一窑炭,装了三个竹筐,全部装完,三个人手上身上都成了黑乎乎的,尤其是叶连山,那脸上也都是黑的,让叶晨想起了唐代诗人白居易所写的《卖炭翁》。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不过如今的新时代,倒是再也不会有“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的凄惨之境了。
木炭取完之后,又接着将新柴装进窑里,封上窑门,等到天气转阴了又接着烧。
叶晨家烧了6窑,得炭1200多斤,然后叶连松也就着柴烧了2窑,得了400多斤。
叶晨两家烧完炭,宋元华才开始烧了起来。
叶晨家这些碳全部弄到了三层的南边屋里,既不会受潮也不会碍事,毕竟炭用的慢,放在无碍的地方才好。
不知不觉又到了腊月了。
寒风萧瑟,万物枯寂,河边的几棵杨柳树上的叶子都掉落干净了,只剩下光秃秃遒劲的枝干,对面竹林里竹叶也从清翠变成了枯黄,竹林地上覆盖了一层的落叶。
连绵的山脉上,此刻也由翠绿变成了苍翠,山林里地面上,是厚厚的一层枯黄的松针,这时农村引火最好的原材料。
晴朗的日子,叶晨和家人一起,手拿一根竹耙子上了山,在山上用耙子将松针聚拢一起,然后用绳子捆紧,一担一担的挑回家,塞到了柴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