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顼由此想到,对海外土地充满渴望的只有两个阶层,士兵和作坊主。一切战争都是掠夺,士兵最适合充当海外扩张的先锋。作坊主,不仅需要廉价的劳动力,更需要廉价的原料。大宋的很多矿产都十分贫瘠,特别是铜铁矿。
航海大发现,是工业革命之前的事情。大航海,主要还在于远洋海船的改进。大宋现在在这个方面还有短处,然而,辛巴达的时代已经到来。大食都能纵横海洋,莫说大宋了。或许现在大宋的航海技术与大航海时代的西班牙葡萄牙相比,还有一定的距离。但是,随着大宋开发金州、澳州,海洋贸易日益繁荣,四大学府设立了海事学院,航海技术的发展只是一个短时间的问题。
沈括都已经发明了航海罗盘、六分仪、航海图绘制法。随着大食著名学者安萨里的加入,新的海船会陆续出炉,航海技术将是一日千里。
航海技术发展后,就能去美洲寻找高产农作物了。然而,航海技术的发展至少也是一二十年的事情,对于时代的发展来说很短,但对于赵顼个人的寿命来说,却是很长。赵顼自然不会在得到美洲高产农作物之前,让大宋停滞不前的。
除了高产农作物之外,农业技术也是一个重点。赵顼决定让四大学府设立农药化肥等研究院,不管有没有突破,事情还是要做的。另一方面,农业发展要做到统筹安排,因地制宜,在每一个村庄设立农事官,指导农业生产也很重要。特别是在西南地区,很多已经存在的先进农业技术并没有被农民所掌握,农民的生产经验是有,但缺少阅历,没有条件看到技术的进步。
如果说,农业技术的发展需要时间的话,人事上的安排就显得很重要了。不过,赵顼没有想到的是,文彦博在政事堂会议上已经这么做了。
赵顼越来越感觉到了四大学府的好处。原来一直在用毛笔,来自后世的赵顼一直很不适应。现在终于换上钢笔了,书写的感觉就是不一样。
流求和湖广的瘴疠问题,赵顼也不用再担心了。因为济世学府拿出了一整套的防止瘴疠的方法,药物饮茶固然是一个主要的内容。另一方面,在具体的生活细则上,济世学府作出了规定。比如:不能喝生水,禁止赤脚走路,饭前便后要洗手,家用的饮食器具要用开水蒸煮,睡觉之前要挂上蚊帐等。还有专门对付瘴疠根源的方法:大量使用硫磺,石灰对周边的环境进行消毒处理。对一些较为密集的树林进行砍伐,保证定居点通风环境。对一些不能流通的死水用水车排尽,或者引入活水。所有这些都为防止南方的瘴疠之气,减少移民疫病作出了贡献。
四大学府,因为赵顼的那个有独到技术者可以进入四大学府的命令,所有的研究院都是理论加实践的研究。一个研究团队,既有上层一肚子学问的人,又有后来凭借实践上的特长加入的人。这样的研究团队,为大宋改进各行各业的生产技术,处理各种面临的问题,提供了指导。可以说,四大学府已经成为了政事堂的智囊团,而且这个智囊团还不用国库拿钱来供养。
基于这些考虑,赵顼决定实现作坊、四大学府、政事堂的一体化发展。金州的铜矿、澳州的铁矿对作坊主来说是一个很强烈的渴望,而四大学府是作坊供养起来的,自然也要满足作坊的发展需要,那么四大学府选出来的政事堂必然通过军事行动推行海外扩张开发,全面改造大宋现在的内向文化。
当然,儒家的民本思想是很重要的思想,随着大宋科举制的发展,普通百姓家也会有读书人进入上层,这拉近了百姓与士大夫的距离,拉近了皇帝与普通百姓距离。百姓都称皇帝为官家,这种亲切的叫法,可见这种距离的转变。四大学府教育体制的推行,更让这个距离缩短了。距离的缩短,意味着自由平等观念的兴起,严格的等级观念的消退。
想到这里,赵顼也不得不佩服司马光在出任书城令的几年,对四大学府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不得不佩服司马光要继续广建学校,扩大学员的升学率,以教育为本,卒业以后他们自己会谋出路的这个观点。
崇政殿中,赵顼不断忙碌着,分析着,把想到的东西写下来,然后让四大学府,让政事堂讨论推行的可行性。赵顼特别庆幸自己能够穿越到这个有着士大夫气节,有着君子风范的北宋,很庆幸自己自己能够直接穿越成皇帝,能够将自己的理念变成现实。
“圣上。”李向安欲言又止。赵顼这几天不见任何人,他是知道的,不过,政事堂那边的相国们这次非要请出赵顼,李向安也没有办法了。
“是不是政事堂来人了,让他进来。”赵顼放下钢笔,站了起来,活动了一下僵硬的身体。
郑侠对赵顼能够召见他十分意外,走进崇政殿之后,平静下来,拱手说道:“圣上,政事堂已经安排好了,就等着圣上了。这次十一国联盟,各国君主都已经到齐了,而且等了有一个多月了,圣上不出席,恐怕无法联盟。”
“十一国?不是十国吗?”赵顼疑问道。
上次迁都大典的时候,就来了九国的君主,加上大宋,正好十国,现在突然又冒出一个国家,赵顼很意外。
“占城国国王速达力也来了。占城国与真腊也是世仇,交趾遭到两国反击,几乎无力再战后,离间了占城与真腊。占城与交趾单方面议和,交趾同意退还占城所有国土以及瓜分真腊后,两国联兵突然夹击真腊,真腊战败。礼部尚书苏轼接见了占城国国王,同意他参与华夏联盟。”郑侠解释道。
赵顼笑了笑,这个结果,也不算出人意料。交趾与占城都是临海国家,受大宋水师的威胁,最需要的是拓展国土纵深。交趾即便占领了占城,也无法做到这点。要拓展国土纵深还得灭真腊。
“郑卿家,你现在出任政事堂什么职位?”赵顼突然换了一个话题问道。
郑侠,赵顼是知道的。历史上,王安石第一次罢相就是因为这个郑侠。郑侠本是王安石的学生,后来和吕惠卿一般,为了图谋上进,出卖了王安石。郑侠给历史上的赵顼献上的那副流民图,彻底动摇了赵顼的决心,最后罢免了王安石。
今年正好是熙宁六年,就是历史上,河北山西发生大规模蝗灾的一年,也是历史上王安石变法流产的那一年。
现在的赵顼是穿越而来的赵顼,对这段历史是知道的,也很担心蝗灾会导致这次选举产生的政事堂垮台。第一届大选产生的政事堂,如果就这样倒台,那影响是十分恶劣的,甚至可能影响到政事堂制度的确立。
沈括提出的天气预报制度,在各地设立观天站的提议,还没有推行下去。司天监,还有四大学府的天文台也没有提出预警,这让赵顼更加担心。
赵顼不知道要不要提醒政事堂预防这次灾害,随着赵顼的到来,历史已经改变。大宋的整个行政体系不再那么繁冗,而是变得十分干练。蝗灾是起于北辽的燕云地区,后来才南下大宋的。如果地方衙门十分干练,这个蝗灾根本过不来。
不过,不能想当然。万一过来了,万一这个时代的天气预报不行,那么后果十分严重。可是,赵顼如果提醒政事堂,那就是下圣旨了,今年大宋行政都将围绕着救灾来运转,这对启动十年天下大治计划非常不利。
“圣上,微臣出任政事堂书记。”郑侠喜悦地回答道。
书记官,没有品级,是从吏,主要是在政事堂做文案工作。虽然职位很低,但处理的都是大事。以后如果外放,就是知县。有了这个出身,升职会很快。可是说政事堂的书记,就是以后政事堂相国的储备。
赵顼问到了郑侠的职位,对郑侠来说,就是天子留意他了,以后会很有前途。这对郑侠来说,是一个足够激动好几天的事情。
“嗯,诸国联盟什么时候进行?”赵顼回到了原来的话题。
“就在明天早上。下午会召开政事堂会议,希望圣上能到。”郑侠回答很干练,没有乘机表现自己。
接到郑侠的通知,赵顼中午简单地吃了一点饭,睡了半个小时之后,就出了皇宫,来到右掖门前的政事堂。
在汴京,内城的御街两边都是中央的政府机构。现在在上京,同样如此,只是名称变了,原来政事堂所在的位置叫尚书省,赵顼制定了政事堂制度后,尚书省与门下省、中书省合并了,原来的三省六部制变成了一堂九部制。
政事堂同样是一个院落群,他的南边是各部的院落群,再南边是邮站与驿站两站的院落群。
邮站与驿站原本称为都亭驿,是大宋邮驿制度的级别最高的驿站。后来,邮驿分开。由原来的官营转变为民营。邮站与驿站成了类似于商盟柜枋的股份制机构,只是监管大宋的邮驿,实际权力缩小了很多。也就是说,即便是当官的要进驿站,也得自己拿钱消费,驿站成了旅社。
虽然驿站经营得很好,但是相比天下第一楼还是差了很多,原本应该住在驿站的各国君主都住到天下第一楼去了。
御街的右边分别分布着上海府衙门、道教的羽化宫,佛教的宝慈寺,还有四大学府的政议院。内城的其它地方,分别是四大学府和官员学子等的住宅。四大学府虽然主体在内城,但是在城外仍然建有书城,上京的四大学府分府就被安置在了城外的君实书城。
也就是说,君实书城,现在有三个,分别在汴京、上京,以及未来的都城江宁府。赵顼也有意改变现在大宋的五京制。
走进政事堂,所有的官吏都很忙碌,只有一个郑侠来迎接赵顼的到来。赵顼笑了笑,走了进去。在赵顼看来,这样的会议或许就该召开朝会。(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