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大文学移动版

m.dwxdwx.com

第六十四回 慈母情怀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忙碌的日子过得也快,不知不觉就到了农历七月底,眼看村里的学校就要开学了。尽管狗娃挣了些钱回来,可叶子还是不想让儿子去遛工,三番五次劝儿子回校念书去。

而狗娃呢?到这时也悄然有了些变化,不再像先前那样钻牛角尖了,听着妈的话,没有吱声。其实,遛工已经让狗娃意识到靠体力挣钱的不易。再加上,这屋里也不是离不了他的,不是吗?姑姑桃儿两口子不时来云岭帮忙,又是犁地、耙地,又是播种,又是收割的,他妈叶子也不像先前那么忙累了。

而更为重要的是,这时传来了一个消息,说是狗娃的同班同学全娃,考上了地区的重点高中,这可在云岭是从来没有过的,村里赞口不绝。人之初,性本善。不敢说见贤思齐嘛,可娃儿家一般都还是有上进心的。就是说,全娃让狗娃羡慕不已,甚至产生了别的念头。跑到全娃家,向好朋友祝贺了一番。

而全娃呢?似乎也看出了狗娃的心理,临走前,和狗娃推心置腹地谈了一次。少年心事当拿云。才考上好高中的全娃,自然是谈理想,谈未来了。全娃的侃侃而谈,无疑对狗娃产生了更大的触动。

就这样,内因加外因,狗娃答应了妈妈的要求,主动跑回学校找了老师和校长,说是要回学校续读初中。得知儿子的举动,叶子一下子轻松了,大半年来压在她心头的这块石头,总算是落地了。只是她没想到儿子这次转变这么快。

返校后,狗娃学习格外刻苦,第一次考试狗娃就考了个全班第二名,第一名是个女孩。学校把学生的考试成绩用大红纸贴在村门口,谁家孩子学习好,哪个娃儿成绩差,一目了然,满村子里妇孺皆知。

实际上,庄户人尚读之风早已有之,柿子湾一带老院子的稍门楼儿上多有“耕读”或“俭读”之类的门额,耕种和读书历来被庄户人奉为持家之本。恢复高考之后,庄户孩子更把念书作为跳出农门的主要途径。

在上学之余,狗娃还养了七、八只兔子,有黑的,有灰的,有青紫蓝的,还有白的,他是想以此减轻妈妈的经济负担。一放学,狗娃第一件事就是给兔子割草,不是在回来的路上用手拔草,就是回家后再提上筐和镰刀去割草。杏儿、二狗也帮哥哥放兔子、抓兔子归窝。杏儿喜欢白兔子,常抱在怀里,逗它那双晶莹剔透、红宝石似的眼睛。

这兔子也好养,一般不怎么生病,只是兔子的窝儿要经常清洁,它们吃喝拉撒睡都在窝里,清得迟了,兔子爪子上就容易生癣。不过,即使生了癣也不怕,抹上点点灯的煤油治疗效果还不错。兔子繁殖得快,一个月就能产一窝(一窝指一胎,这是当地人的说法),一窝最多产十二只小兔子。快下崽的时候,母兔会用嘴把自己身上的毛拔下来,做成一团毛茸茸的鸟巢似的窝儿。刚产下的小兔子,还没长出绒毛,闭着眼睛酣睡在毛茸茸的窝儿里,煞是可爱。

每到农历逢十,狗娃就提着篮篮去集市上卖小兔子,一对刚过满月的小兔子最初能卖四五毛钱,后来又卖到块儿八毛的甚至一块五。狗娃养兔子所挣的钱,基本满足了姊妹仨的书本和文具的开销。

爹不在家,妈忙个不停。孩子们看在眼里,也明在心里。狗娃和妹妹、弟弟一放学回来,就帮着家里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拾柴、烧火、洗锅刷碗、扫院子什么的。休息日和假期都下地帮着干些个活儿,以减轻妈和奶奶的劳累。

看着一天天长大的三个儿女,叶子心里也挺踏实。只是闲暇的时候,会情不自禁地想起那清平的武家母女,她稀罕人家女儿。有时候,她自己想着想着也禁不住笑了,不是吗?这就怪了,自己有儿有女的,怎么就喜欢上了人家女儿呢?

不知不觉已到了摘棉花时节。叶子种的棉花并不多,也就一亩半地,叶子和婆婆也能忙得过来。深秋时节,摘过最后一茬棉花,捋完开不了的花疙瘩,就是拔花柴了(花柴是当地人的叫法,就是指棉花秸儿,当柴禾烧火做饭的)。花柴拔下也不必急着拉回来,晾干了再拉也不迟。

这刚拔完花柴,叶子就听人家说,这花柴皮能入药,还有人上门收呢。这天,是个礼拜天,三个孩子还没有起床,叶子喝了一碗“熟面”泡馍,一个人拿了马扎儿,先下田里去了。

这熟面,是当地一种适合天冷的时候吃的面食小吃,做法也很简单,就是先弄点猪油或者羊油放在铁锅里烧到融化,再把面粉,或者小麦面粉或者高粱面粉都可以,和炒过捣碎的芝麻一块儿倒进铁锅里,稍微加一点儿盐,炒一炒,炒到面粉颜色变深的时候就熟了,然后收在罐子里。等到要吃的时候,往大碗里舀上几勺熟面,用滚开的水一冲,拿筷子顺着一个方向搅成匀匀的浓浓的像粥一样的,就可以吃了。既方便、省事,又暖和、滋润,且喷香喷香的。当然,吃的时候,也可以冲得稍微稀一点,再切一些个馍丁儿,泡在里面吃。只是要叮嘱的是,熟面吃多了容易上火。

叶子出门后不久,狗娃和杏儿也起床了,只有二狗还懒在奶奶炕上睡得正香。梁家婆婆正在给狗娃和杏儿弄熟面泡馍,打算吃过了去田里干活。这时,清平的邢家媳妇骑着自行车跑到云岭来了,说是去哪里的,正好路过,就先来看看叶子。梁家婆婆让邢家婶子也吃一碗,邢家婶子说已经吃过了,梁家婆婆便倒了碗开水,让邢家婶子喝点暖暖身子。

梁家婆婆留在家里照顾二狗,准备午饭。狗娃和杏儿吃过早饭之后,便引着邢家婶子往地里去了。一路上,狗娃不时给邢家婶子介绍着地块的名字,也说了说他家责任田的地块分布。

到了田里,不用叶子吩咐,狗娃就领着杏儿剥花柴皮去了,这姊妹俩也喜欢在一块儿凑。杏儿机灵,却听狗娃的。一来,因为狗娃是带着杏儿一块儿玩着长大的;二来,这狗娃不时会搞些小玩意儿,对杏儿也有些个引力儿。

比如说,受村子里放电影时插播幻灯片的启发,狗娃就想出了一个点子,把小舅舅给他的塑料皮本子的纸撕下几页,画些喜欢的图案,用小刀一点一点阴刻出来,然后,贴到小玻璃片上,晾晾干。到了晚上,用手电对着玻璃片往墙上一照,再说上几句解说词,就俨然放幻灯片似的,挺有意思。狗娃常领着一群同学,钻在黑屋子里,玩到很晚才曲终人散。对此,杏儿就挺佩服。

话又说回来了,邢家媳妇到了田里,先和叶子寒暄了几句,然后使了个眼色,把叶子拉到了一边。“哎,你气色好多了。”邢家媳妇说。“嘿嘿,还不是听你的,去看了看,抓了几副药嘛。”“哎呀,这就对了。你说咱不把自己看当事些,人家谁管咱呢。”“啊,就是。”“甭一天做起活就不顾眉眼。”“嘿嘿,种了药材,娃儿家也大点了,轻快了。”“也是。”“哎,你也种药材吧。”“行,到时候找你。”

“没问题。哎,你家娃儿念书咋样?”“额家的那个不行。初中毕了业,就让他学手艺去。”“学啥?”“还没定呢。现今这娃儿家可比咱那时候强,考不上学手艺也不赖。”“额家这二狗念书也不行,狗娃、杏儿还行。”“那你就好好供。”“只要娃儿家能考上,再苦额也供。”“要考上了,就不用咱操心了。”“就看祖坟里有没有那龙脉了。”“考上了,你下半辈子就享福了。”“娃儿家的福,哪能享上呢!”

邢家媳妇瞟了不远处的孩子们一眼,悄悄对叶子说:“哎,机会来了。”“啥机会?”“那时候,你不是想给人家女儿做干妈嘛。”“咋啦?”“机会来啦。”“真的?”“骗你干啥。前年头老头子殁了,这眼下老婆子又病了。”“恓惶的。”“还想吗?额再去说说。”“还用问。”“当然要问了。你要是变卦了,额忙上个二半年的,那不白搭了。”“咋会呢。”

“现今你也正好。”“啥正好?”“嘿嘿,不是男人也不在屋里嘛。”“看你说的,他就是在,也管不了额。”“就你嘴儿硬。那不麻烦嘛,紧慢有啥的话。”听到这话,叶子一时没搭话。邢家媳妇继续说:“还是现今这样好,省得麻烦了。”“嘿嘿。”叶子会心地笑了。“真是天意。”“哎呀,甭耍嘴了,快去给额说去。”“看把你急的!额回去就给你说去。”“哎,额告你说,你就把这事挑明了,就说额稀罕这女儿,不为别的,只想帮帮娃,娃还是她的。”“哎呀,知道。”邢家媳妇诡秘地笑着道。就这样,叶子又问了问武家的情况,两人可闲聊了一会儿别的事儿,邢家媳妇这才便骑上自行车回清平去了。

叶子老觉得和瓜儿有缘,早就想认瓜儿做干女儿了,可一直也不好意思对邢家媳妇说。这一回,算是豁出去了,干脆打开窗户说亮话,但不知道武家老婆乐不乐意。人家要愿意,自然皆大欢喜;可人家要是不同意的话,人家会怎么看待她,而且都常在会上碰面,真怼上了那可就真难堪了。想到这些,叶子心里也不免有些后怕。(未完待续)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热门小说
我只有两千五百岁反叛的大魔王绝对一番奸夫是皇帝终末忍界玄尘道途你老婆掉了盖世双谐五胡之血时代信息全知者
相邻小说
第九关女剑豪机械维克多铁血霸秦守护这一片净土时空之头号玩家龙影仙途繁厦若林,旷野长天旷野之渡掠夺诸天记掠夺诸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