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大文学移动版

m.dwxdwx.com

第五十八回 二狗这娃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这时候柿子湾一带庄户人的穿戴还主要是靠土布,也就是这里人说的“棉布”。生产队每年按人口发“布票”,一口人一年二尺布票,凭布票去商店买洋布。洋布是相对棉布确切地讲是相对于土布而言的,就是工厂里用机器纺织出来的布匹。没有布票,供销社是不卖给你洋布的;但有布票没钱,你也买不到洋布。棉布和洋布各有各的好处,棉布暖和,但粗糙而且厚;洋布不暖和,但细致、薄、漂亮,再能干的媳妇也织不出像洋布那样又细又薄又漂亮的棉布的,所以,年轻的一般还是喜欢洋布。

爹妈总想把孩子打扮得比别人家的漂亮一点。即便是再没条件,也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更好的给儿女,而把苦留给自己。以前孩子小,叶子家为省钱,一年到头几乎不买洋布,都是穿土布,多余的布票就卖给人家用了。可眼下狗娃、杏儿都长大上学了,打扮孩子是妈的心尖儿,叶子就没有再卖布票了。

渐渐的,天儿开始热了,再有一阵子就要过“六.一”儿童节了,叶子从板箱里拎出一个鼓鼓的红袱子,又从袱子里的衣服口袋里取出一只裹着的手帕,拿出攒下的钱,数了数,留下点家里必需的,又拿上布票,骑上自行车就往清溪镇而去。到了供销社,叶子拿出自己事先算好的尺寸,选来选去买了几块便宜的也就是人家整匹布卖得剩下的布头儿,有蓝的,有绿的,有白的,还有小碎花的。

从供销社出来,叶子没有去逛街,径直回到家里,又是量又是剪的,一针一线给孩子们做起了新衣裳。到这个时候,乡下的衣裳款式和先前相比已经有了变化。以前,不论大人小孩都是中式的,而眼下已经改为西式的了。就上衣而言,男式的是四个兜,女式的是两个兜的。至于西式裤子嘛,和中式裤子主要区别在腰口、裤缝和口袋上。

庄户人家孩子多,一年到头也分不到什么红,孩子们一年最多做两次新衣裳,一次是春节前,另一次就是儿童节前。至于大人嘛,那就不一定了,缝缝补补是常见的,逢年过节或者红白喜事什么的,只要不穿补丁衣服就行。

叶子紧赶慢赶,赶在儿童节前一天晚上,总算给三个孩子都做了身新衣裳。狗娃和二狗是白衫子、蓝裤子,杏儿自然是小碎花衫子、绿裤子了。她对丈夫贵娃说:往年都是做棉布的,这回给三个孩子都做了洋布的,娃儿家肯定高兴。

可谁知二狗不开心,非要和杏儿一样穿绿裤子。都说绿裤子是女孩家穿的,可这二狗就不行。好在二狗才三岁半,不上学。第二天下午,叶子便哄着二狗来到了柳湾。

“奶奶。”二狗一进门就喊道。“哟,二狗来了。”“啊,人家在屋里作闹的。”“咋呢?”“非要穿那绿颜色的裤子。”“嘿嘿,你是小子嘛,敢是女儿家?女儿家才穿那绿的呢。”“额不管,额就要那绿的。”“嘿嘿,还老讲究呢。”“讲究他那鬼哩,额眊他能穿几天干净的。”“额不管,额就要。”“啊,要要。”“嘿嘿,额眊额二狗可是个整洁的娃儿。”外婆摸了下二狗头说。“嘿嘿。”

“额说,看额嫂子跟前有给娇娇做衣裳剩下的那块块子嘛。”“啊,要没的话,再看多娃那边有没有,艳艳也穿过绿的。”“嗯。”“小子蛋蛋,还老难缠。”外婆笑着逗了下二狗的脸蛋说。“就是嘛,就没见过这号娃。”“娃儿大了,知道为自己争了。”“啊,就是,可对他自己好着呢。”

结果,在叶子弟媳仙儿那里找到一块绿颜色的洋布,凑合着能给二狗做条裤子,只是稍微厚了点,人家是做冬天穿的罩裤剩下的。可二狗非要绿颜色的裤子不行,没法子,也只好这样了。从柳湾回来,叶子一针一线给二狗也做了条绿裤子。二狗这才顺了心,不闹腾了。

一天下午,池泊岸上的马家老婆引着哭哭啼啼的小女儿找到了叶子家,说是二狗打了她家小女儿,胳膊上都打青了。梁家婆婆赶紧上前赔不是说:“哎呀,甭哭,女儿,等二狗来了额打他。”正说着,二狗进门了。

“二狗,过来!老给额闯祸。”叶子当着人家母女的面生气地喊道。二狗慢慢腾腾过来,斜视了那母女一下。“好好在一块玩哩,咋打得架?”“她骂额呢。”“骂你,敢就打人家?”二狗翻了下白眼,头歪到一边没吭气。

“再这样,咱不跟他玩了。”马家老婆回头对女儿说。“不玩就不玩,谁稀罕的?”二狗嚷道。“你这贼,打了人家了,你还有理啦?”叶子扬手就要打二狗。可二狗赶紧躲闪一旁辩解道:“额告她说甭骂了,她还非要骂。额不打她?!”

“你听两个把(事)说清了,你再打娃也不迟。”梁家婆婆护着二狗对叶子说。“她是女子,你是小子,你敢不该让着点?”马家老婆在一旁插话说。“那她还比额大呢,她敢不该让额!”二狗反驳道。“那你也不该打人。”叶子教训二狗道。“就是,你小子家咋打女儿家呢?”马家老婆接话茬道。

“她硬骂额妈哩,额不打她?”“骂你妈?”“嗯,她骂额妈是二婚头。”“这贼女子,胡说啥呢!再胡说,额撕了你的嘴。”马家老婆骂着把女儿拉回去了。

打架弄脏了衣裳,二狗的新裤子刚穿了半个月,便丢在一边不穿了。其实,也是天儿热得不能再穿了。

一转眼,就到了农历七月十五,叶子像往年一样蒸了“面人人”给孩子们吃。只是因为家里白面少、黑面多,就做了几个白面人人,其余的都是高粱面掺点白面做的(这一带把小麦面称作白面,杂粮面称作黑面)。

做面人人,就是在前一天晚上先发一点儿面,第二天上午把发好的面与面粉用温水和和好,拿到案板上反复搓揉几遍,揪成一小团一小团的,再搓成擀面杖粗细的条子,切成一小段一小段的。然后,拿出一只阴刻着小人人的木模来,在模子里撒上一点儿干面粉,把面条子往模子里一按,再翻过来一磕,便倒出一个个衣冠整齐、五官端详的面人人来。把面人人一个一个拾到铺着馍褥子的炕上,盖上馍被子。过上大约一个时辰,揭开被角,用手指在面人人上轻轻一点,如果被点的地方马上弹起、复原了,就可以上锅蒸了。蒸熟了下下来,稍微凉一凉,就可以了。

叶子先拿出五个白面面人人放到木盘里,端到供桌上,再倒上一小碗开水,摆上两双筷子,把孩子们喊来,让狗娃上三柱香,一家人跪下来,烧过纸,磕三个头,把供桌上盛了开水的小碗端下来,在纸灰上洒过一条水线儿。只是在祭奠的过程中,细心的叶子见二狗怕脏了裤子,膝盖没落地,假模假样走了个过程,但叶子没有当场数说娃。晚饭后,叶子说讲个故事,孩子们便围了过来。

叶子说:古时候,连年大旱,家家户户除了种籽儿,粮食都吃完了。能杀的猪、狗、牛、羊都杀得吃了,野菜、树皮也都吃光了,可这天还是不下雨,麦里天颗粒无收。没办法,大人们就决定:保种耔儿,吃人活命;先吃小娃,再吃老人,保青壮年。家家户户换着杀小娃,煮了分着吃。就这样,一天又一天,直到最后下了雨,渡过饥荒。为了让人记住丰年备荒的道理,也为祭奠被杀得吃了的人,就传下来七月十五拿面人人祭奠先人的风俗。

“嘿嘿,从哪儿听来的这陈芝麻烂谷子的?”贵娃笑着说。“咋人家胡说的,都是老人传下来的。”梁家婆婆说了一句贵娃。贵娃拿着蒲扇出门去了。

“先人是啥人?”杏儿问道。“就是已经殁了的亲人。”“敢真的把人吃了?”二狗问。“那可不。也是没法了。要年轻的活命,只得吃小娃和老人了。”“敢小娃和老人就没用?”二狗反问。“嘿嘿,你小蛋蛋能干了啥?”“额能干的多着呢。”“嘿嘿,老捣乱还干活呢。”狗娃笑着对二狗说。

“你敢吃人肉?”二狗问杏儿。“嘿嘿,额可不敢。”杏儿道。“额们学的古文里头就有‘易子而食’的句子。……老师说,选择就是取舍,取舍是痛苦的。”狗娃插话道。“哪敢真的?”“那还有假啊,听说人肉煮熟了是卷的。”“卷的?”“嗯,是卷起来的,展不了。”“甭说了,额害怕。”杏儿胆怯地说。

狗娃笑着问:“要真没吃的了,咱屋里先吃谁呢?”二狗答道:“先吃奶奶。”杏儿笑着说:“额才不吃呢,肯定不好吃。”“那先吃二狗。”“那不行。”二狗说着躲到她妈身边去了。“不行?你睡着了,知道个屁?”“妈,他们又欺负额呢,额害怕。”二狗抱住妈妈胳膊说。“这俩贼痞,甭吓唬娃。”

“说笑呢。故事就是教人节约、敬重祖先的。”狗娃一本正经地道。“哦。”二狗不觉红了脸。“嘿嘿。”叶子笑着看了二狗一眼。

夜色已晚,屋里的蚊子也被艾烟熏得差不多了。于是,一家子便回屋睡去了。看着一天天长大的仨孩子,叶子好像又想起了什么,虽然很困,可一时半会儿还是睡不着。(未完待续)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热门小说
我只有两千五百岁反叛的大魔王绝对一番奸夫是皇帝终末忍界玄尘道途你老婆掉了盖世双谐五胡之血时代信息全知者
相邻小说
第九关女剑豪机械维克多铁血霸秦守护这一片净土时空之头号玩家龙影仙途繁厦若林,旷野长天旷野之渡掠夺诸天记掠夺诸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