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大文学移动版

m.dwxdwx.com

第一百八十六回 同是父子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却说恩娃在父亲的鼎力相助下准备在县城开一个小饭馆。上班之余,恩娃收集了不少农家菜谱,成天价琢磨着如何改进烹饪方法。没过多久,就陆续弄出来二十多道土菜,有凉拌菜,也有炒菜,还有炖菜。每道菜出来之后,恩娃总是先做得让家里人尝一尝。

刘家爹笑着说:“都是一样的家常菜嘛,经人家恩娃这么一弄,你还甭说,味道还真不错哩。”刘家妈答话道:“嘿嘿,自不然的,人家可学过那烹调的嘛,又是调料又是火候的,那一准儿就不一样了。”“其实这开饭馆也没啥难的,菜做得和口味就行。”恩娃接着话茬儿说。“还没咋呢,就自满上了,嘿嘿,这在屋里做,可和在馆子里做,就不一样着哩。”杏儿插话道。“咋不一样?”“那不明摆着嘛,在屋里你就做一盘菜,不急不忙的。馆子里头那人可多了,后头在做,前头在催,一会会子就要做好多盘呢,哪能一样嘛。”“不管咋说,有了自己搞的菜谱,总归要好吧。”“嘿嘿,那是。”“这不对了。”“好了,额不给你泼冷水,你弄去,难得这么有心劲儿。”“哈哈。”

就这样,恩娃在准备菜谱的同时,又走南关跑来跑去的,寻了个三十多平方米的门面。本来人家房主要先付一年房租的,可经恩娃几番交涉,最终签了三年合同,按季付租,只不过先付后租。当然,也预先交了些保证金。

有了店铺,恩娃按杏儿的意思,以柿子湾土菜馆为号,申办了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什么的。把店铺简单地出了出新,购置了厨具、餐具和桌椅板凳。杏儿又设计缝制了几套富有农家特色的中式店服,从云岭招了几个会做农家饭菜、会捏花馍儿且干活利落的中年妇女。

提前一个月,恩娃找机会给单位领导说了说自己的想法。旅游饭店本是不愿意放恩娃走的,但碍于他大舅子的面子,最终还是同意了恩娃的留职停薪申请,而且五险由单位和个人按规定缴纳,可以说是相当照顾了。

真到了签协议的时候,恩娃还是想了又想。是呀,以前四处找工作,费了那么多周折才去水泵厂上了班,可企业又破产了。这眼下是有了正式工作了,可又要留职停薪。想到这里,恩娃禁不住笑了,也许是自嘲自己爱图虚名吧。最后,心一横,下决心签了留职停薪协议。

这年三月下旬,恩娃的土菜馆在汾湾南关开张了。早晨,是玉米糊或小米粥和发面馍,再加些小菜,算是早点;中午和晚上,是农家饭菜也就是他说的土菜。

土菜,是相对于都市里入菜系的精细菜肴而言的,首先用的锅不同,不是小锅而是那种大铁锅。锅的大小和材质不同,做出来的饭菜味道也有所区别。土菜是在一方水土上延续了多年的烹饪方法,虽然不够精到细致,但却有它独特的风味。这里记载了几道凉菜的制作方法:

凉拌胡萝卜丝:就是把胡萝卜切成丝,再切点韭菜或者香菜,放点盐、味精、白醋、麻油一拌,放一会儿,入入味,就好了。吃起来,香脆爽口,营养丰富。

凉拌菠菜:把菠菜摘好、洗干净,把水烧开,将菠菜在开水里一烫,捞上来,凉一凉,用干净的纱布把菠菜包起来,挤掉水,切碎,把炒过的花生压碎,掺在切好的菠菜里,放些盐、味精、麻油一拌,就好了。吃起来,口感柔软喷香。

凉拌藕片:把藕瓜儿洗干净,用筷子见方的那头把藕的外皮刮掉,再洗洗干净,切成薄薄的片儿,把水烧开,把藕片在开水里稍微煮一下,煮到没生藕味儿时,赶紧捞到大点瓷碗里,趁热,稍微喷一点儿白醋,盖起来摇一摇,揭开盖,放凉了,拌些盐、葱花、麻油,喜欢甜的也可稍微放点儿白糖,就好了。吃起来脆爽可口的,没有酸味。

凉拌豆芽:把少许胡萝卜、白萝卜,洗净,切成寸巴的萝卜条,把水烧开,把萝卜条在开水里稍微煮一下,煮到没有生萝卜味时,赶紧捞出来。再把绿豆芽在开水里稍微煮一下,煮到没有生豆芽味时,赶紧捞出来。趁热,把捞出来的绿豆芽放在大点的瓷碗里,稍微喷一点儿白醋,盖起来摇一摇,揭开盖,和先前捞出的胡萝卜条、白萝卜条放在一起,再往里面放一些泡好的粉丝,凉一凉,拌上盐、葱花、麻油,便好了。吃起来脆爽可口,营养丰富,但没有酸味。

干切卷子:这一带农村杀了猪以后,喜欢把肠子和内脏洗洗干净之后,先在开水锅里紧一下,然后用肠子把内脏缠成一锭一锭的卷子,放在配好葱、姜、花椒、大料、肉桂、五香粉等佐料的锅里煮煮熟,晾一晾凉。到吃的时候,切成丁儿,调些醋、葱花什么的,就可以上盘子了,算是一道凉菜。

除了冷盘,在热菜和汤料方面,恩娃就地取材,把当地的野菜,比如地菜、蒲公英、白蒿、地软甚至把苜蓿也加进了菜肴里,还配了中药材,既改善了口感,又加了食疗功效。

至于主食嘛,除了馍,恩娃先是以菜蛇、杂粮窝头、柿子窝头、臊子面为主。后来又突发奇想,把传统面点花馍儿缩小个头,列入了主食序列。

土菜馆开张后,刘家爹几乎天天守在那里,不时提醒一些细节。恩娃呢?更是格外尽心,起早贪黑的。可是,生意并没有很快火起来。究竟要多长时间才能真正做起来,恩娃心里也没数,只有这样一天天硬撑着。

话分两头说。却说贵娃回到云岭后,邻居们着实议论了好一阵子。有人说,这贵娃心也真够硬的,一个大男人丢下一家老小不管,二十多年不回来;现今是回来了,可两手空空的,还得儿女养,这老子真当到家了!也有人说,贵娃虽说没发财,可心宽肠子展的,养了个好体格,七十多了还红光满面的,走起路来一点也不拖沓。更有人说,这贵娃可真算个有福的,逛了半辈子回来了,三个儿女也都大了,大儿子还有出息,这往后的日子村里真没几个能比上的。更多的则是感叹叶子命苦和老天爷的不公。真是:好人不长命,歪人占世界。

这贵娃的确也算心宽,回来这么长时间了,三个儿女一个都不着家;人家也不生气,不去找。反正有钱花,逢集必赶,好吃好喝的,一个人倒也落个自在。只是家里就一个人,不免有些寂寞。于是,贵娃就开始左邻右舍地串门子了。

这时候,村子里的中青年都外出了,村里没什么人气,一眼看去不是老的就是小的,而且男的少,女的多。贵娃二十多年没回来,村里的小媳妇和孩子们大多认不得他,可贵娃这个名字村里头可无人不晓。贵娃不愁吃、不愁穿的,再加上天生一张能说会道的巧嘴儿,没过多少天,就在村子里混熟了,成天价东家跑西家串的。

桃儿催了贵娃好几次,要他赶紧给二狗办婚结了,可贵娃却无动于衷,好像二狗不是他儿子,和他无关似的。气得桃儿只得让儿子黑蛋,给远在省城的狗娃写信催这事。其实,贵娃也很清楚,给二狗结婚那是要花钱的,可他却要不起当爹的脸面,口袋里没有钱,也说不了那当家的大话,只能装傻,就等大儿子出头说这个事儿吧。

这时候,狗娃一家三口在省城过得还算不错,媳妇在师大附中教书,孩子也大点了。狗娃的孩子属牛,也许是想和瓜儿孩子瓜着缘故吧,就取了个名字叫逸夫。可能是传承了王家基因,这孩子长得像他妈秀儿,骨子里透着几分文人的味儿,文静文静的。小逸夫喜欢琴棋书画,不喜欢体育,狗娃和秀儿不时带孩子到郊外去活动活动。

秀儿爹妈和两个弟弟都在古平。人常说隔代亲,小逸夫虽说是王家的外孙,可也是头一个第三代,王家爹妈挺喜欢这孩子:不在身边的时候,常打电话问这问那;才从古平回到并州,就问下次什么时候再来外婆家,反正是总想孩子待在他们身边。

一转眼,放暑假了,没说的,秀儿肯定是要带孩子去古平,祖孙三代齐聚一堂,让爹妈享受享受天伦之乐的。这老婆、孩子去了古平,狗娃即便工作走不开、请不了假,可双休日总不能一个人待在并州吧,省得秀儿有意见,也免得老丈人、丈母娘说闲话,不是吗?休息日都休息不起来,来来去去的,甚至比上班也不轻松,那也没法子,只得上班午休时打个盹儿,以便下午工作能有点精神。

这天下午,才上班不多时,狗娃就接到一个长途电话,是兴州的马老板打来的。听完电话,狗娃坐在那里一连抽了两支香烟,没有说话。缓过神来,赶紧忙完手头上的事,向单位请了假,给秀儿打了个电话,买下火车票,就匆匆踏上了开往兴州方向的列车。

这个时候,从并州到兴州没有直达的火车,中途得在西京转一次。狗娃马不停蹄往兴州赶,一路上没给姑姑打电话,也没有打电话给杏儿。望着窗外夏日的风景,狗娃没有心思欣赏,他在想,到了兴州,可如何面对、怎么处理这档子事儿呢。

经过一天一夜的奔波,等赶到兴州的时候已经是后半晌了。一出车站,狗娃就打了个车,走上次去的工地上转了一圈,却没有又见到二狗。听附近的人说,马老板的建筑队转到别的什么地方去了。此时天色已经黑了,狗娃就在附近找了个旅馆,先住了下来。(未完待续)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热门小说
我只有两千五百岁反叛的大魔王绝对一番奸夫是皇帝终末忍界玄尘道途你老婆掉了盖世双谐五胡之血时代信息全知者
相邻小说
第九关女剑豪机械维克多铁血霸秦守护这一片净土时空之头号玩家龙影仙途繁厦若林,旷野长天旷野之渡掠夺诸天记掠夺诸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