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讲坛之慈禧》
慈禧,名为叶赫那拉氏,满洲镶黄旗人。生于185年,死于1908年,安徽宁池太广道惠征之女。
慈禧太后,这位统治中国达四十八年的女人。关于她的传说很多,有学者认为慈禧根本不是满人,而是一位身世曲折离奇的汉家姑娘。在北京辟柴胡同里渡过她的童年时代,只是惠征的一个侍女,后来偶然发现她脚底的两颗痣,才收她为女儿。传说女性两个脚底有痣,那是做皇后的命,汉高祖刘邦是脚踏七星,天生就是天子的命,当然这也许是后人一厢情愿的臆想。
慈禧在十九世纪登上了法国一家著名周刊的封面,法国人按照他们的想像,画出了东方赫赫有名的“西太后“的威严之貌。这也是我们常在历史书史料上看到的慈禧的容貌,直眉长脸,女生男相,看起来一副不可一世的样子,其实那是变相的丑化了她。她年轻应该是一个难得一见的美人,东方女子长脸清瘦更上妆,要不然在三千粉黛的后宫里是无论如何上不了位的。
185年,出身宦门,颇具姿色的玉兰被选秀入宫,册封为贵人。但因玉兰所属的叶赫那拉家族与爱新觉罗家族有宿怨,而未能得到咸丰帝的注目。玉兰苦思进身之计,终以一曲缠绵哀怨的小调吸引咸丰,回眸一笑百媚生。进而博取宠幸。以后,聪明伶俐的玉兰,深谙后宫之道,母以子贵,经常伴随在皇帝身旁。一年后,玉兰因生子载淳,被咸丰封为懿贵妃,在宫内的地位已与皇后相仿。
从少女玉兰时代即有野心开始,到初入宫门不得宠幸的寂寞幽怨,再至耍媚术赢得懿贵妃名位有志干预朝政。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被焚毁后,英、法联军在中国的气焰更为嚣张。
1860年,他们迫使清王朝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咸丰不敢回銮北京,蜷伏于热河行宫,迷恋丽妃,耽于逸乐。对此,受冷落的懿贵妃恨之入骨。时值咸丰三十寿诞,热河行宫热闹非凡,而咸丰突然病重不起,竟在数日后驾崩。咸丰弥留之际,大臣肃顺曾私下奏请咸丰,效法勾弋故事,赐死懿贵妃,再立幼主。咸丰觉得有理,但又发现肃顺心怀叵测,故未采纳。最后口谕肃顺等八大臣为摄政大臣辅佐幼主,又赐“同道堂”印与懿贵妃,嘱她与皇后同心协力抚养幼主。懿贵妃趁大办国丧之时,唆使皇后召见肃顺等大臣过问政事。肃顺等为哄骗她俩,给东西两宫赠徽号,皇后为慈安,懿贵妃为慈禧。慈禧与前来热河奔丧的恭亲王私下联络,欲除去肃顺等八大臣,善良软弱的慈安也在慈禧的怂恿下,与恭亲王结成一方。王朝权力之争日趋激化。咸丰棺椁回京途中,肃顺暗遣刺客截杀慈禧未成,反被捕捉。不久,在北京太和殿,六岁的幼主载淳举行登基大典,改元同治。肃顺被斩首,其余七个大臣或杀或囚,剪除净尽。从此,东、西两太后开始垂帘听政,慈禧实际上掌握了统治大权。
《百家讲坛之慈禧》一书,提取了她身边最接近过她的人,以慈禧为轴心公正的诠释出一个真正的慈禧,她从一个天真的美少女如何一步步演变成权势显赫的独裁者。历史也许对她并不是很公正,她是一个真正的卖国求荣的统绐者吗?这只能是仁者见仁。当在历史的长河中,到了她那一段,世界突然变得开放起来,再也不是夜郎自大的封闭的中国,如果没有外国的入侵,她何尝不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攘外必须安内,她何尝不想安定民心呢?
《百家讲坛之慈禧》向我们敞开一幅奇特的画卷,让我们一步步得走进清朝末年宫庭生活,了解这个在历史长河中书写着自己可圈可点一页的女人。
本书精致的剖析她的内心世界。用一种独特的方式解析这个备受争议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