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常脸色越凝重,高旭的心境却是越冷静,他用询问的目光看着何常。
素来有螳螂之称的何常脸色虽然凝重,但他却是没有胆怯之意,说道:“据探子回报,清兵主力早上从舍桥出,途经三官殿,直达江阴城下。清兵掠西门,城民迎战,败归。后历东门到北门,分十六营围城。烧东城,焚民居。又大掠大桥、周庄等地,肆意抄杀,所伤老弱、男女无算。附近乡民听到黄田港有船,正风闻赶来,但在途中被清兵狙击,十不存一。清军分兵一万人马,正向黄田港进。大约黄昏时分,就能开到港口码头。高将军,我们时间不多了。”。
早在昨晚的时候,面对刘良佐开进江阴的十万人马,高旭就思虑如何在黄田港安全撤退参加高字营的乡兵的家属。但无论高旭如何想破脑袋,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任何的小聪明都无济于事。高旭也只是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放老狗才鲁无巧携带大批银票去游说刘良佐。这些银票自然是昨天高老头带来的。高老头该小气的时候小气得让人疯,但该大方的时候却是大方得让人吃惊。高旭有出息了,那他的前程就是一桩生意。对于看好的生意,高老头从来不惜血本。
当高旭把第一批参加高字营的四千乡兵的妻儿老小送上船只时,才长长地松了一口气。看来那老狗才不负所托。本来照高旭的估算,自己灭了刘良佐的五千前锋营,那刘良佐先要对付的是自己。但刘良佐把大军开到江阴城下,分兵四掠,到了黄昏时分,才派出一万人马开到黄田港。这有着明显的放水迹象。就算刘良佐看在银子的份上,给了高旭一个白天的时候,也只是派遣十分之一的人马来港。但一万人马对于高旭来说,也是压倒性的绝对力量。
刘良佐只是给了高旭一次的机会,从江阴黄田港经水路到崇明,船队真的要再回港,起码又要深夜时分。而且在船队没有到达之前,高旭没有退路。因为身后就是滚滚长江东逝水。
当清兵一万人开向黄田港的消息传遍码头的时候,数万江阴人众情激愤,却没有出现高旭估算的那种作鸟兽散的局面。高旭也大大低估了江阴人那种识时务者认为的不可救药的骨气和血性。这个呐喊出头可断不可剃的地方,民众竟是全不畏死。第二批船队没到,背对着长江激流,乡民们自地把妇孺老弱护在身后的港口里,乡兵和青壮们则簇拥在前。
“狗急也跳墙呢,何况是我们江阴的爷们!”
“今日咱们背水一战!跟鞑子拼了!”
“身体肤,受之父母,不可损伤。格老子的,头可断,绝不可剃!”
“死则死矣!……”
置身其中,高旭切切实实地感受着江阴人彪悍的民风,历史上江阴之战到最后,全城无一降者,民众以先死为幸,高旭这时真正的相信了。自从月初处死了清廷派来的知县之后,又剿杀了常州宗知府派来镇压的三百郡兵,其后又是与卞之虎五千老虎营的周旋血拼一个月的战斗,让这些江阴乡兵积蓄了有限的战斗经验。将近一万多的乡兵乱糟糟的在港口外挤成一个长长的阵营,把港口内的妻儿老小护在其后。
站在港口高高的灯塔上,看着这般杂乱无章的队列,高旭忍不住直皱眉。他想起了刚到江阴境内时,就在峡谷上看到十里坡上那成千上万的江阴乡也是这般众志成城,人人争先恐后地冲杀,可仍然被卞之虎的老虎营杀得一败涂地。高旭又想起历史上的嘉定三屠,按史载在嘉定城外曾聚集起十万乡兵与李成栋的五千清兵对阵,仍然被李成栋杀得片甲不留。算算时间,现在是闰六月下旬,离嘉定三屠的时间也只有十来天了。对于反抗剃令,除了阎应元在江阴城死守近三个月,凭着坚城杀敌七万五千余人,而十万城民也只幸存几十人之外,江南士民抗争虽烈,但面对清军有组织的军事力量,光凭血勇杀敌的乡兵在野战中无一胜绩。
可是就算高旭想把这些已载入高字营名册的乡兵组织起来,也是有心无力。没有经过训练,仓促成军,一万高字营乡兵摆在面前,高旭只觉得无从着手。当初能一口口吃掉卞之虎的老虎营,高旭也是凭着一点小伎俩以及恰逢其时的随机应变,而对战斗的具体执行者却是薛一刀以及他的数百老卒。因为在舍桥之战中,老卒的损伤太大,昨晚薛一刀带着幸存的人人带伤的二百老卒到小石湾休整。
今日一早,高旭来到黄田港后,面对踊跃报名参加高字营的乡兵,深感人手不足,急需薛一刀为的那些有实战经验的沙场老卒们的协助,但高旭派去小石湾请薛一刀的人回来却说在小石湾只有近百名重伤老卒,而薛一刀不在。薛一刀不在小石湾?高旭有些疑惑他会在哪里。那些关宁老卒虽然追随高旭造反,但他们对高旭还是有所保留的,有着很强的自主性。可高旭知道一点,那就是薛一刀这些老卒很在乎小芸娘这个故帅孙女的安全,当初在舍桥的沙洲上,薛一刀就把唯一能乘船逃命的机会留给自己,条件就是要他照顾小芸娘。
既然小芸娘留在黄田港,留在自己的身边,那么薛一刀就不可能不关注黄田港,不可能置小芸娘于险地。就算薛一刀闻讯赶来,但算算时间早就到了。高旭转过头,看着一直安静地呆在身边的小芸娘,问道:“薛大哥不在小石湾,你可知道他在哪里?”
小芸娘只是应道:“我一天都在你身边,我怎么知道啊。”
高旭只是深深地望了小芸娘一眼,没有再说什么。以小芸娘张扬的性子,今日却低调得有点奇怪。
但眼前形势危急,高旭的注意力又回到港口,也知道这时就算薛一刀在场,面对那些大都被血勇冲昏脑袋的乡兵跟他们讲什么战阵的进退之道根本扯谈。
但幸好昨夜高旭从三官殿带来的四千乡兵,因为他们的妻儿老小是第一批离港的,家人的安全使得这四千乡兵的情绪少了几分急燥,也对高旭产生了实质性的向心力。至于今日白天刚刚加入高字营的乡兵,不过是在名册上记了个名而已,他们的家人还在码头上,还在危险之中。
高旭站在灯塔上,感受着港口外的乡兵那滔天的战意。抬头西望,又到了斜阳西下的时候。晚霞映在滚滚的江面上,长江犹如一条燃烧的锦绣……极目望去,只有零零落落的来去仓惶的渔船。要等高老头的船队再次到来,起码要在入夜之后了。再转过头南望,却见离黄田港数里之外的君山依然平地兀立,不连岗自高,不拖势自远。看着君山上的山峦深林,高旭沉思了一阵,让人把徐玉扬请上灯塔,交待了他一番之后,随后徐玉扬领着一千骑兵离开了港口。
近万多的乡兵列阵在黄田港外,人声沸腾,或坐或立,大伙儿有刀的磨刀,有棒的练棒,有些江湖买艺的更是竖起高高的长杆,人立其上,买弄风骚,引得众人一阵喝采。那些说书人手里拿的不是刀,却仍然是开开合合的扇子,添油加醋地说着高旭高取义如何逼得卞之虎自杀,舍桥之战杀了清兵数万云云,指着立港口灯塔上的高旭,直言他是某某星下凡。高旭居高临下,又沐浴着艳红的余辉,从灯塔下看上去,那圆通通的落日恰好落在高旭的脑后,他的身影被夕阳斜斜地拉长,倒真有显出几分伟岸的神采来。众人见了,对说书人的一番胡扯倒真有点半信半疑。
高旭看着这些乡兵阵列的杂乱无章,这那里像要开战的战场,分明是庙会赶集的翻版。幸好立在灯塔下方的三千乡兵倒是严阵以待,领头的正是螳螂何常。这三千乡兵的家人已被高旭送到崇明,他们的命运已与高旭休戚相关。何常的性子以严谨和死心眼闻名,而且这三千乡兵的骨干就是那些江阴脚夫,何常自然控制得了场面,也能让他们排得秩序井然。
当夕阳落下山峦时,清军终于开到黄田港。
只见一面“刘”字旗迎风飘扬,旗下的一匹杂花马上,坐着一个穿着满清盔甲威风凛凛的将军。在他身后,便是杀气腾腾的一万绿营清兵。这些原是弘光朝倾国之力打造出来的江南镇军,面对外族的满清铁骑望风而降,剃易服,但屠刀内向胞泽时却是不遗余力,竭尽穷凶极恶之能事。
面对于清兵排山倒海而来的军势,本是嘈杂不堪的乡兵队伍顿时安静下来。
刘良佐看着港口灯塔上立起俩个年轻人,道:“那个男的就是高旭?”
一旁的老狗才鲁无巧马上点头哈腰地答道:“是的,是的。他就是高旭。”
刘良佐又指着高旭一旁的女子,问道:“她又是谁?”
鲁无巧道:“她叫小芸娘。”
刘良佐愕然道:“小芸娘?秦淮河的那个小芸娘?”
鲁无巧道:“正是。”
刘良佐笑道:“这个小芸娘在秦淮河无视豫亲王爷的幸召,竟然跑到这江阴来了。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跟高旭说,只要献了小芸娘,万事好商量。”
鲁无巧正要上阵传言,却又被刘良佐呼住,道:“等等。先杀杀这些江阴人的锐气再说。”
刘良佐一挥手,一队号兵走出阵前,震天喊道:“留——头——不——留——,留————不——留——头!”
彻底执行剃令,这是清廷定下的国策。
听了清军的喊叫,乡兵们先是面面相觑了一番,那个说:“头可断,绝不可剃!”然后那些江阴乡兵也是先先后后叫起来,最后万人汇齐成一个声音,听到高旭耳里,直觉壮烈得无以复加。
乡兵们呐喊了一阵,几个立在最前头的乡兵竟是举着刀不顾一切地向前冲去。接着就是数十,数百地上前冲,最后竟是近万之众呼啸而上。
刘良佐看着乡兵乱七八糟的冲锋,不由得皱皱眉,颇有胜之不武之感。下令一名参将点兵五千迎战。
刘良佐摸摸自己光秃秃的脑门,喃喃自语着:“不就是剃个而已,用得着连性命都不要?江阴人都疯了。”
刘良佐举头望去,那灯塔上的高旭仍然不动如山,而在灯塔下,他的三千乡兵仍然严阵如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