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公说:“寡人有事请教先生,先生必须做下,然后才敢提出问题。”
管仲再拜施礼方才坐下。
看到管仲坐稳,齐桓公开始提出一个个问题。桓公说:“齐国是一个千乘(兵车)之国,在黄河流域也算是一个比较大的诸侯国。当年釐公威震诸侯,号称小霸。自先君襄公喜好女色游猎荒废国政,遗丑遗笑败坏了齐国形象。寡人要整治朝纲,清洁宗庙,富民强国,重振齐国雄风,应该先抓什么?”
管仲回答:“礼义廉耻是立国的四项基本准则,整治朝纲,清洁宗庙,教化百姓,纯化民风,都必须张扬并施行这四项基本准则,观念同一,民心拢聚,政令畅通,国力才能强大。自文王、武王以来,规范民心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树立良好形象做榜样使民众记住并模仿;制定模式样式数量标准,比较衡量检验,坚持始终;用赏赐引导,用刑罚纠正,形成秩序,使民众有所遵循而形成统一的民风。”
桓公问:“应该怎样办理?”
管仲回答:“过去圣王治理天下,根据国家情况确定居民区,使民众住所稳定,生产生活有成就,过世能够入土安葬。一切都形成定规,使民众知道怎么去做,慎重使用权力干预。”
桓公问:“如何使民有成就?”
管仲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相习发展。不要让四民杂居,杂居没有共同语言,容易发生变故。”
桓公问:“士农工商如何布局?”
管仲说:“过去圣王对待士(有学问的人),让他们悠闲一些,对待工匠让他们在官府附近,对于商人让他们积聚在市井,让农民接近田野。各种行业相对集中,形成各种的文化圈,他们之间有共同的追求和共同的语言,互相交流、比照、模仿,交互提高。子女从小受到熏陶,自然具备行业素质。
比如士喜欢聚会聚晏闲谈,有共同语言的凑到一起,父辈之间谈论真理道义,子女之间谈论孝道,从政的谈论尊敬领导和君臣之道,幼小的谈论友爱恭敬,不见异思迁。从小处在良好的文化氛围,父兄之教潜移默化,不上学也能获得许多知识。这样士的子女代代都是士。
把工匠集中到一起,生产之中互相探讨技术,攀比质量。子弟从小接触技艺,模仿学习,互相传承。这样工匠的子女代代是工匠。
把商贾集中在一起做买卖,联合互助,互通有无,积累经验,买卖越做越精。他们的子女在这样的环境熏陶下,从小模仿大人,不用专门学习也精通生意之道。这样,商贾的子女代代是商贾。
让农民集中定居,掌握季节农时,制作使用农具,从事各种农活,积累经验,提高农艺,熟练操作,动作灵活。子女从小模仿学习,不教也会。这样,农民的儿子代代是农民。农民的子女有能够成为士的,也可以出息。”
桓公说:“这样做行业集中,互相模仿,士农工商自然发展,管理从哪里入手呢?”
“从爱民入手。”管仲说,“公侯将相大夫士族管好自己的家庭,平民实行家族管理,互相连带,涉及到物质利益和生存,增强亲情,互相制约以感情连接,民众互相亲近。有旧罪的给予赦免,恢复原有的宗族,无子女的允许过籍继承人,人口自然繁殖,使劳力兵丁充足;减轻刑罚,降低税赋,使百姓富足;让德才兼备的贤士兴办教育,使国民懂得礼义;政令稳定不变,取信于民,使民心稳定。这就是爱民之道。”
“好,这样爱民,百姓安居,国内稳定发展。但是兵源不足怎么办?”桓公问。
管仲说:“兵贵于精。兵强在于精神,在于军心。如果主公扩增兵马,天下各诸侯国都会跟着扩军备战,我们不一定胜算。主公真的想增强军事力量,应该不求名义而求实际。臣的意见是用行政区划编制代替军事编制,藏兵于民,民就是兵。”
桓公很感兴趣:“具体怎么办?说给我听听。”
管仲说:“改革行政区划体制,全国划分二十一个乡,其中工商业六个乡,士人十五个乡。工商业的乡发展经济增多财富,向国家提供钱财;士人管理的农业乡负责兵马。”
桓公提出了问题:“怎么能够有足够的兵马?”
管仲说:“从行政体制上,每五家为一个轨,设立轨长为领导;十个轨为一个里,里设立有司为领导;四个里为一个连,连设连长为领导;十个连为一个乡,乡设良人为领导。每一地方领导又是军事负责人。地方上五家是一个轨,每家出兵丁一人,五家出五人,就是一个伍,由轨长带领;十轨是一里,兵丁五十人组成一个小戎,由里的有司率领;四里是一个连,兵丁二百人组成一个卒,由连长率领;十个连是一个乡,兵丁二千人组成一个旅,由乡良人率领;五个乡编成一个部队,也就是一万人是一个军。十五个乡能够出兵丁三万人,组成三个军。主公直接率领中军,其余两个军分别由威望比较高的元老大夫国氏、高氏率领。这样兵寓于民之中,兵就是民,民就是兵。农忙时种地,农闲时间训练或者狩猎,战时出兵打仗。兵是丁勇,士是军官。既有利于发展生产,又有利于军事训练,里有司可以带领兵丁随时分散训练,农闲时间连以上组织集中训练,还可以带动百姓自愿练兵。农民居住要固定下来,同一个伍的人都互相熟悉,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互助互爱,同生死共命运,守卫可以坚固,进攻顽强奋战。有这样三万人,就有能力驰骋天下。”乡的体制、连队建制大概就是从管仲开始的。
桓公又问:“兵源解决了,但是装备不足,财用不足怎么解决?”
管仲说:“开发矿山炼铜铸造刀币,用于流通;煮海水炼盐:都有很大的利润。低价买进天下便宜的货物储存备用,或待高价时卖出,发展贸易。设立女闾三百人(官办妓院),用来招引外地行商。这样商旅如归,到了齐国就像到家一样,拜贺聚集,向他们征收赋税,用于军费开支。这样做,财用就充足了。武器装备可以让工匠制造。还可以用赎罪赎刑的办法征集,缴纳犀甲一戟可以免除一人重罪,缴纳鞼盾一戟可以免除一人轻罪,小罪缴纳铜铁金属,疑罪难以定论的赦免。民间诉讼败诉的缴纳一捆箭。收缴的金属,好的可以铸造剑戟,差的可以打造工具、农具和其他用品。”妓女业始于管仲,管仲是妓女行业的老祖宗,祖师爷。
听了这些强兵富国的措施,桓公来了精神头,他说:“兵强国富就可以征服天下了吧?”
管仲说:“不可以。周朝还没有到达灭亡的时候,周王仍然是天下共同的君主,诸侯国不会服从我们的。当前我们只能实行霸主之道,尊崇周王,抑制夷狄的叛乱和进攻,保证中原一带的安全,可以叫做“尊王攘夷”,具体办法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做不称王的方伯霸主。”
“那么,可以征服诸侯吧?”桓公又问。
管仲回答:“让诸侯归顺我们,不能只靠征伐战争,一味征伐就会树敌太多;应该和邻国友好,使他们亲附。征服人心可以不战而胜。比如审查打仗占领的疆域,返回邻国的地盘,使四邻和我们亲近。派出八十人周游列国,提供车马衣物费用,招徕天下贤士,了解各国的情况。选择有问题的国家进行征伐,可以扩大我们的地盘;选择*篡弑的进行诛杀,可以立威。这样做诸侯佩服崇拜我们,听从我们的。然后率领诸侯共同尊崇王室,王室将通过我国号令诸侯,方伯霸主的地位你想推辞都推不掉。”
管仲的王霸之道讲的有理有据,桓公越听越高兴。两个人连续谈论三天三夜,非常投机。桓公过去见过管仲,鲍叔牙也经常向他介绍管仲,这次长谈,他对管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管仲的高见使他心情豁然开朗,方伯霸主的志向和抱负更加坚定。他对管仲更加器重,他要靠管仲来实现他的宏伟志向和远大抱负。他要给管仲最高的职位,最高的待遇,让他得以施展才华。他要非常庄重地拜管仲为相。
桓公斋戒三天,拜祭太庙告诉祖先,然后告诉管仲要正式封他相国,可是管仲并不接受。桓公纳闷了:“我要采用你的治策,实现我的志向,所以要拜先生为相国,为什么不接受啊?”
管仲说:“臣听说,盖成一个高楼大厦不是只用一块木头来支撑的,一个平房还要有四梁八柱;汪洋大海也不是一条河流汇集成的,一条大江也是众溪汇成。我也需要‘四梁八柱’。国君您要成大志,必须起用‘五杰’。”
桓公问:“‘五杰’都是谁呀?”
管仲说:“上下礼节,言辞刚柔得当,办事协调,隰朋比我强,请任命为大司行;开荒增地,多打粮食,增加人口牲畜,宁越比我强,请任命为大司田;调配指挥兵马战车,鼓动三军士气勇敢作战,王子成父比我强,请任命为大司马;量刑恰当,不杀无辜,不冤枉好人,宾须如比我强,请任命为大司理;坚持真理,不讲情面,敢说真话,忠心直谏,东郭牙比我强,请任命为大谏官。国君要富国强兵,有这五杰就能实现。主公如果要称霸诸侯,以臣的才能可以帮你实现,并竭尽全力。”
桓公完全尊重管仲的大臣提名,以庄重的仪式拜管仲为相国,赏赐给齐国都城一年的赋税收入。对于隰朋等五人都按照管仲的建议晋封职务和爵位。管仲等人开始进入角色。
过了几天,桓公又问管仲:“寡人有两个嗜好,一个是好田猎,一个是好色。这影响不影响霸业。”
管仲说:“不影响。”
桓公又问:“那么什么影响霸业?”(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