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石厚回到家中,石碏没好气地说:“你还回家呀?跑出去这么多天都没回来,当了大官了不干大事又回来干什么?”
石厚知道父亲不怕权威,但是重视名声,就说:“君侯十分敬重父亲,请父亲出山佐理政务。请你不去,违背君命名声也不好听。”
石碏说:“我老了,还有病,去了也做不了什么事。”
石后一听,觉得有门儿,就奉承一句:“你去了。往那一坐就行,群臣就会支持君侯。君侯担心人心不稳,侯位不牢,需要你支持一下。”
石碏说:“噢……,为了这事呀。”说着停顿下来,在地上来回踱步,思索良久,眼睛使劲瞪了瞪石厚,长叹一口气,突然站定,说:“稳定侯位有更好的办法。先侯过世,新侯即位,按照礼制应该报告周天子,由周天子任命。有了周天子的封赐就是合法的诸侯。新君如果能亲自到朝廷进见周王,得到周王赐给的诸侯服饰和辇车,就是王命封的合法诸侯,地位就牢固了。”
石厚听了很高兴,父亲真有好主意,说:“父亲说的很对,应该去洛阳觐见周王。可是,新君并不认识周王,自己去了许多话都不好说,应该有人引荐才好。”
石碏又在地上来回踱步,最后点点头,说:“陈国和朝廷的关系好,贡献礼节从来没有晚过,朝廷总有赏赐。陈侯和周王交往密切,周王对陈侯非常信任,陈侯说的事周王没有不答应的。如果新君能亲自请陈侯一同去,事情就非常容易了。”
石厚说:“卫国和陈国一直关系很好,最近还一同起兵伐郑,新君去请陈侯能够请动。”
石厚连忙去见州吁,把石碏的建议告诉了他。州吁认为这是个好主意,应该马上行动。当即安排玉帛礼品,命上大夫石厚领几个武士护驾,第二天就去陈国。
州吁和石厚高高兴兴来到陈国,早有人先行通报,陈侯派公子佗出城迎接。州吁的大车临近,佗连忙上前施礼搭话:“欢迎君侯大驾光临,我家父侯命我在这里等候迎接。”
石厚连忙回礼:“辛苦公子了。我们谢谢公子来接。”
公子佗把州吁一行安排在驿馆休息。公子佗说:“请君侯在这里休息一夜,我父侯安排明日在太庙中相见。”
驿馆是陈国的国宾馆,条件非常好,州吁非常满意。陈侯在太庙同他相见是十分庄重亲切的,说明陈侯对州吁是非常重视的,州吁非常高兴。
第二天,州吁和石厚坐着大车来到陈国的太庙,按照规矩把大车和随从侍卫留在大门外。州吁在前,戴着佩玉,拿着珪牌。石厚跟在后面。来到祖宗神位之前,刚要躬身施礼,陈国上大夫子鍼高声宣布:“周天子有令:捉拿杀君篡权的逆贼州吁、石厚!”话音没落,上来几个武士把州吁抓住绑上了。石厚反抗,连忙抽剑。剑还没出鞘,十几个武士一起上来手持木棒铁棍,把剑打飞,把石厚打倒在地,五花大绑。
27老国公救国退敌
留在大门外的卫国卫士被陈国兵将围住,告知卫国国老石碏来信,求助陈国帮助捉拿杀害卫桓公的凶手,凶手已经被捉拿。这些卫士只好放弃抵抗,自己赶车返回卫国。
原来,石碏老先生是一个大义之人。他非常愤恨州吁的大逆不道和儿子石厚助纣为虐的混账行为,他们杀害君侯天理不容,应该用生命来偿还。儿子石厚向他询问稳定政权的办法,他就在谋划铲除逆贼的计谋。他和陈国掌管兵权的大夫子鍼一向交往深厚。在卫国他没有能力除掉逆贼,就借刀杀人。儿子石厚向他问计走后,石碏用刀割破中指,在一块白布上写下了一封血书,秘密派遣心腹之人直接送到子鍼手中,求他呈送陈桓公。
陈桓公打开信封一看,见是一封血书:
“尊敬的陈贤侯殿下:
卫国老臣石碏拜上,今有大事求助于贤侯:卫国的逆贼州吁杀害卫桓公,老臣的逆子石厚助纣为虐做下大逆不道的坏事。老臣年事已高,无能为力,不能为国除害,寝食不安。今老臣使计让这两个人去邀请贤侯引荐周王求封卫侯,请贤侯帮助卫国除掉这两个贼人。
卫臣石碏叩拜。”
陈桓公看完血书十分激动,石碏为了国家,为了正义,大义灭亲,让人敬佩!他把信交给子鍼说:“你看这事咋办?”
子鍼是个正义之人,嫉恶如仇。他看完血书立即表态:“卫国的恶人,就是陈国的恶人。国老石碏让他们来陈国受死,求陈国替卫国除恶,我们应该为他们伸张正义,不能辜负石碏对陈国的信任。他真的来了就是送死。”
陈桓公说:“好!我也是这么想的。具体怎么办,由你决定。”
子鍼说:“我的意见就在太庙解决。在太庙接见显得庄重,不会引起怀疑。州吁来了,就在太庙和他相见,一是显得亲密重视,二是让他恭敬自律。进庙之后立即拿下。”
陈桓公点头同意。
陈国抓住州吁和石碏之后,陈桓公就想立即杀掉。子鍼说:“石厚是石碏的儿子,应该请石老先生来亲自处理。”
桓公说:“这样也好,那就暂时看押起来,把他们分开两地,把州吁送往濮邑看押,把石厚押在当地。我给卫国石碏写封回信,让他们亲手处理。”群臣都赞成。
陈桓公写完信之后,派人连夜送到卫国石碏手中。
石碏接到陈桓公的信,知道这两个作乱的贼人已经落网,非常激动。派家人通知百官上朝,自己立即蹬车去宫殿。许多官员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都觉得奇怪。有人说石碏:“你不是说生病了吗,怎么精神头这么充足?”
石碏回答:“我得的是国病,今天已经好了。”
百官到齐之后,石碏领着开会。首先宣布陈桓公的来信,通报百官国贼已经在陈国就擒。这个消息就像晴天霹雳,人们振奋了,都非常高兴。纷纷问石碏是怎么回事。石碏就把来龙去脉说了一遍,大家都竖起拇指称赞不绝。
石碏说:“州吁、石厚两个逆贼已经就擒,请大家研究怎么处理。”
大家一齐说:“这是国家大事,一切都由国老决定。”
石碏说:“两个逆贼罪不可赦,一定要砍掉头颅,以告慰先君的神灵。大家说,应该由谁去执行行刑任务?”
右宰丑是个嫉恶如仇的人,对这两个逆贼恨透了,自告奋勇说:“杀这两个逆贼是大快人心的好事,我去办理。”
有人提出:“州吁杀兄篡权是主犯,应该杀掉;石厚是随从,应该免除一死,让他悔过自新。”
石碏急了:“石厚不是什么随从,他是主谋,必死无疑。大家不要顾及我的面子,一切按礼法办事。就由右宰丑去濮邑执行州吁的死刑,我去陈国亲手宰了石厚这个逆子!”
石碏的家臣獳羊肩说:“国老不要发怒,我替国老去执行,国老还有大事要办。”
“好吧,就由獳羊肩代表我去对石厚行刑。”
这就是著名的典故“大义灭亲”。左丘明《春秋左传》写到这里评价说:“石碏纯臣也,恶州吁而厚与焉,大义灭亲,其是之谓乎!”
就这样,在石碏的主持下,这两个篡权乱国的逆贼受到了应有的惩罚。接着,石碏又安排人去邢国接回公子晋,扶持公子晋即侯位,称作卫宣公。卫宣公主持重新为桓公发丧。太夫人庄姜对国老石碏抑邪扶正的正义之举非常感激,正式命名为国老。宣公对石碏以碏父相称,朝堂设立专座,进殿不用施礼,君侯来了不用起身,受到朝野上下的普遍尊重。
根据石碏提议,卫国和陈国结成盟友,同时与周边的各诸侯国改善关系。但是和郑国发生过两次战争都是卫国的过错,特别是州吁纠集宋、鲁、陈、蔡,加上卫国,五国联军攻伐郑国,郑庄公一直耿耿于怀,这口恶气一直没有出来,他没能算完,还有攻打我们的可能。一定要时时刻刻防备着他。
正像石碏分析的那样,郑庄公认为东门这场战役,实心同郑国做对的只有卫国和宋国,这个仇早晚一定要报。
东门退兵的第二天,公子冯又逃了回来。因为得知宋国兵马去攻打长葛,又听说卫、臣、蔡鲁四国已经从郑国东门撤兵。公子冯就绕道逃了回来。郑庄公又重新安置了公子冯。
宋兵赶到长葛,听说公子冯又逃回了新郑,就立刻返回。没有到新郑,就听说四国已经撤兵,自己孤掌难鸣,也就返回宋国。
郑庄公没有甘心,宋、卫两国也别想消停。入冬(周历)十二月(夏历十月)卫宣公回国即位,座垫还没有坐热乎,第二年四月(夏历二月),郑庄公领兵占领了卫国的一个小镇牧邑,试探着向都城逼近。卫宣公请来石碏商量退敌的对策。宣公说:“郑国来打我们,这都是去年州吁攻打郑国东门惹下的祸,请教国老怎样处置好?头些年郑国为了公孙滑的事攻占南鄙,国老代桓公写了一封书信退了来兵,现在国老再写一封信说明先前都是州吁干的缺德事,现在州吁已经正法,新君与郑侯没有怨恨,愿意与郑国结交友好,是否可以退兵。”
国老石头碏若有所思地说:“君侯愿意与郑国放弃恩怨、重结友好的思想是难能可贵的。不过,现在不是时机。州吁已死,卫国迎立新君,这些事郑伯都很清楚。州吁打郑国,这不是州吁的个人行为,那时他是代表卫国出兵,是两个国家之间的矛盾。这次郑伯既然出兵,一封书信是难以退兵的。”
宣公问:“再请当初的四国来救援可以么?”
石碏说:“当初宋国出兵是因为公子冯在郑国,现在的情况不同,他不会直接来兵。不过我们可以求他一求。鲁国是大国,没有周王的命令鲁侯是不能出兵的。当初是州吁贿赂公子翚,公子翚私自出兵去打郑国,这样的事情不能再有第二次。剩下陈国和蔡国都是小国,派几个兵来也顶不了大事。”(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