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2月份开始,一直熙熙攘攘到一月份由中央日报盖棺定论为后,杨平之算是红遍了全国。上到70岁老人下到学龄前儿童,大部分人都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或多或少的听说过杨平之,尤其是在新兴的中产阶级和思想活跃的学生阶层杨平之的可谓大名鼎鼎。而这个阶层又是购买力的主力,所以杨平之想不赚钱都难。而另一方面,自从中央媒体盖棺定论之后,大家才发现关于杨平之的信息如此之少,除了中国青年报那篇介绍文章之外再没有关于杨平之的信息,别说正儿八经的照片了就连偷拍的照片都没有流传出来一张。这可不行啊,你这都是全国青少年代表人物了总得有个照片让大众观摩一下不是!于是各大媒体的纷纷派出自己的采访人员到杨平之的学校要求进行采访,可是杨平之不见了?是的,不见了!家里没人,学校里也没人,人呢?
隔日,高凌云代表学校接受媒体采访并发表了一个简短的声明,大概意思就是说:请各位记者朋友暂时不要找杨平之同学采访了,杨平之同学代表省队参加中国数学奥林匹克CMO,即全国中学生数学冬令营去了。希望大家在其参赛期间不要打扰杨平之的考试,让他能够正常发挥考到一个好成绩,最后还有一阵感谢云云。嚯!现场的记者一阵议论,都知道杨平之学习不错而且数学比较有天赋,但是没想到天赋这么快就转化成实力了。现场的记者都是从学生过来的,谁还没学过个数学?而且大部分记者恐怕都是数学渣,不然也不会混进文科类大学不是?就是因为知道数学的难才能明白杨平之能够代表一省参加中国数学奥林匹克的难度,至少代表着杨平之在这几届学生中数学水平已经全省无敌了!虽然有点夸张但是大差不离不是吗?我靠?这货都算是宋史专家了还能够参加中国数学奥林匹克,他的脑子到底有多好使?听说还是统考全区第一名,那就代表着杨平之其他课程也是很优秀的,哪怕这是个小地方再差劲但是一届学生千把个还是有的,那不是代表这货千里挑一?牛皮了啊杨平之!
这年头的记者还是有其神圣事业使命感的,胡编乱写的少,没有职业道德底线的更少。当然了,十几年之后恐怕还是这批记者会屡屡突破人类的道德底线让你刮目相看!不过现在来说还是比较靠谱的,至少不会为了新闻而新闻!第二天,关于杨平之的最新消息就登上了各家报纸的显著位置,随之而来的还有多张杨平之入学时拍的照片。清秀的面容,利落的短发,朴素的穿着,还有让人为之心动的纯真笑容,让许多人第一眼就能够产生好感,这是个好孩子。也正是因为这几张照片让杨平之多了很多现在叫做妈妈粉的粉丝,这批被杨平
之那货纯真笑容感动的不要不要的三十岁左右的女性可是在往后的日子里一直坚定的站在其身后摇旗呐喊,不离不弃!这也让中国粉丝经济研究课题提前十几年出现了妈妈粉这个名词,更是在往后的日子里让全国人民见识了拥有一大批有经济实力而且在各自行业拥有一定话语权的妈妈粉是如何的惊人!那可真是人挡杀人佛挡杀佛!
现在的杨平之还不知道自己会多出大批的粉丝,即便知道了也暂时关心不了,因为他正在与变态老师出的变态题目奋斗呢。今年的 中国奥林匹克数学题目应该是往年中偏难的一届,至少杨平之在做往年历届真题的时候可没这么费劲过,但是我杨哥是谁啊?自从感觉在省集训自己有所升华之后杨平之对于一切难题都会从一个战略的高度来藐视它,玩笑话罢了,但省级的集训真的给杨平之的数学思想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
今天是冬令营的第三天了,杨平之现在做的是今天的第三道题,做完也就代表着杨平之完成了这次考试。冬令营总共五天时间,第一天为开幕式,第二、第三天考试,第四天学术报告或参观游览,第五天闭幕式,宣布考试成绩和颁奖。
O进行,每天3道题,限四个半小时完成。每题21分(为IMO试题的3倍,为符合中国人的认知习惯),6个题满分为126分。题目难度较国际数学奥林匹克为高,技术性极强。杨平之很想吐槽一句今年的尤其强,但不管怎样杨平之完成了这次考试,其速度应该排在三五位的样子。在这里集中了全国最优秀的高中数学人才所以也就很少有强行装逼事情的存在,每个数学选手都理性的可怕。你做完了就是做完了,我不会就是不会,做完的没什么好得意而不会也很少有太失意的,理性的思维一直控制着选手的行为!
这几天广州师范学院的对外联系处的胡老师很烦,他们广州师范学院就是小学校,也就是在周边省份稍微有点名头,说道全国影响力啥的还是算了吧,根本没那么回事!可是最近几天突然增加了很多采访申请,而且大门口也多了几个身背摄像机的身影,这是咋回事?学校肯定是没这么大影响力,不然也轮不到她做这个对外联系处处长,那就只能是正在举行的中国奥林匹克竞赛了,可这赛事有这么大影响力吗?不过就是一个高中数学联赛罢了,更让她奇怪的是几乎所有的采访申请都很明确的指定了一个参赛选手杨平之!杨平之是谁?
胡老师是一不到40岁的中年女性,正处在上有老下有小的时期,每天忙活的都快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哪能关注杨平之?不过她很快就知道谁是杨平
之了,因为她看到了最近一期的中国青年报,在二版的显著位置刊登了杨平之的后续报道,还贴出了杨平之几张入学照片,满是青涩俊秀的脸庞,充满纯真无邪的笑容让胡老师这个从来不知道追星为何物的中年女性一下子喜欢上了这孩子,咋那么像是自己家儿子呢?“这孩子可真稀罕人。”胡老师看完报道感叹道。
“胡老师您说谁?”办公室里的小姑娘稀罕的问道。胡姐可是从来不多说话的人,嘴巴一向很严!
胡老师扬起报纸笑道:“我说这个叫杨平之的孩子,好像还在我们学校参加中国奥林匹克竞赛呢,许多报纸都在要求采访他。”
小姑娘可不比胡老师那么消息闭塞,她妥妥的知道谁是杨平之,一听这话来精神了,叽叽喳喳的把她所知道杨平之的事情说了一遍,还重点给胡老师女儿推荐了一下《大宋的那些事》说是很长知识。哪这一顿说啊,明显有杨平之粉丝的倾向。
胡老师耐心听完,又想到家里那不安稳的女儿又是一阵感叹:为啥不是我儿子啊?
这时电话响起,胡老师接起电话一阵答应。
胡老师没想到这么快就见到了杨平之本人,比照片中更俊秀,比照片里的笑容更纯真,不得不说杨平之这老男人现在更会装了,再配上挺拔的身材,简直让胡老师感觉不要不要的,旁边和她一起接待配合杨平之的小姑娘更是快了双眼冒星了。
“胡老师,麻烦你们和贵校了,如果有机会一定让我尽尽心意。”杨平之又露出招牌式的笑容,效果通杀现场20岁到40岁两位女性。
胡老师看着那耀眼的笑容都莫名其妙的脸红了,多少年没脸红过了?“小杨同学你不用这么客气,我们会配合你的,现场秩序我们来维持,但你要小心记者的提问,很多问题都是有陷阱的。”胡老师有点担心杨平之应付不了那些个老油子们。
“没事,我会小心的,谢谢胡老师您了!”边说边从旁边的骚包挎包里拿出了几本书,又是一笑说道:“没什么可以感谢你们的,这是我亲笔签名的书,给您留个纪念!”
广州师范学院的小礼堂里被紧急布置成了一个小型的新闻采访会场,杨平之和苏芸、高凌云沟通之后决定在广州师范学院里进行个这年头很少见的记者见面会,广州师范学院可真是求之不得,多好的宣传机会?苏芸已经派过来了四五位工作人员而高凌云也实在不放心杨平之,昨晚赶到了这里。
杨平之看着会场默默想到:我来了!你们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