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大文学移动版

m.dwxdwx.com

第69章:文房雅玩1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文房雅玩自古盛,案头清供品类精。

昔日文人墨客物,携归君家纳清风。

——《文房雅玩诗一首》

林佩云见高泽不推门也不敲门,只是站在门口发呆,就觉得奇怪,今天,儿子的表现异于平常呀,这小子是怎么了?不会这么会就想家了吧?

目前轻轻推了推高泽,林佩云也顺势把虚掩的大门推了开来,说:“小泽,愣着干什么,进去呀!”

高泽回过神来,“哦”了一声,还恋恋的向巷子的两头望了望,如果有可能的话,一定要把这一片老宅子保护好,最好是全都买过来,才好规划才好修复,当然这一切都得等自己当大了,有能力了才行。

进了院子里,外公林震青,外婆华素英,两位老人都在家呢。

见女儿和外甥来了,自然是说不出的高兴,拉着手,摸着头,亲着小脸蛋,直要把高泽捧上天才好,高泽当然知道,外公外婆对自己的疼爱和呵护,也是一个劲的甜甜的叫着,哄老人开心。

妈妈和外婆去准备午饭,高泽就和外公来到了书房,外公的书房给高泽最深的印象就是那浩如烟海的藏书,这也是高泽为什么喜欢来这儿的主要原因。

房间当中的花梨大案子上,文房四宝摆放整齐有序,粗一看,好像没什么变化,仔细一看,怎么比上次来的时候多了几样东西呀?

高泽的记忆力那是相当惊人的,原来书桌上有三个笔筒、三方砚台、一个笔架,还有一个大笔海,另外就是各种法贴,现在看,怎么多了臂搁、笔洗、书镇这三样东西,而且看起来,还是非常的古朴精致。

放眼往墙壁上再看,嗯,怎么多了一付对联呀,原本也是没有的。

左右挂着的一副对联,乃是仿的颜鲁公颜真卿的墨迹,其词云:烟霞闲骨格,泉石野生涯。

高泽也是久学书法之人,自然知道这付对联的妙处,写联之人用的是“颜筋柳骨”的“颜筋”之法,用笔浑厚强劲,饶有筋骨,亦有锋芒,横画略细,竖画、点、撇与捺略粗。

这一书风,大气磅礴,多力筋骨,正是颜鲁公处于盛唐的风格。

高泽仔细观看良久,越看越是惊讶,这人的书风太绝了,用笔肥愚,行笔衄挫不爽落,丰润饱满,端庄尊重,于圆满中见筋骨,笔力雄健,力沉势足,大气磅礴,端的已是深得颜鲁公之精髓。

能看得出来,这付对联是刚写没多长时间,用的也是如今市面上常见的宣纸。

只是装裱的手艺还是非常不错的,用的应该是吴装,其裱件平挺柔软,镶料配色文静,装制切贴,整旧得法,这使得整个作品显得整洁美观,更能增添神韵。

装裱亦称“装璜”、“装池”、“裱背”,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美化和保护书画及碑贴的技术。装裱也一是门艺术。俗话说,三分书画七分装裱,可见装裱之重要。

凡新写好的字画,存放一段时期后,让墨色、印泥有一个自然晾干的过程,但最好不要长期放置,因为写画时受水墨、颜色和胶水的浸渍,干后就会凸凹不平、起皱痕,若不装裱衬托,非但不如原来的样子,还要减色。

所以一定要及时装裱,才能使墨气托出纸面,使画面生动,有益于颜色滋润、饱满浑厚可观。书画一经装裱、便觉神采墨妙,而成为完整的作品使人感到赏心悦目。

而且这种吴装也是苏、扬两地装裱历经明清数百年,承前启后,名池全国的。

明代扬州人周嘉胄的《装潢志》谓:“王州世具法眼、家多珍秘,深究装潢”。明代胡应麟《少宝山房笔丛》有“吴装最善,他处无及”的高度评价。

高泽暂时也不想学习这装裱的手艺,他就想知道这付对联是谁写的,好向人家请教、学习。

对颜真卿的书法,他虽然知之甚多,可是,每每写起来,却是不太满意,两位老爷子看后也是摇头,今天能看到高人的大作,他当然要表现的更热切了。

“外公,这付对联是谁写的呀?”高泽开口问林振青,眼神里满是希冀和急切。

“哦,你还真的对这付对联感兴趣呀,看来,这打赌我是输了呀!”林振青有些遗憾又满面笑意的说。

高泽听了就有些奇怪了,连忙问:“外公,您快别跟我打哑谜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啊?还什么打赌?”

林振青哈哈大笑了几声,停下来说:“上次你从我这儿拿走的那幅郑板桥的《芙蓉》诗,就是这个人送给我的,你知道他是谁了吗?”

“最怜红粉几条痕,水外桥边小竹门。照影自惊还自惜,西施原住苎萝村”,高泽的脑海中顿时就出现了这首诗,哦,原来是收废品的赵大爷啊!

“赵大爷的书法这么厉害呀,外公,我想跟赵大爷学书法,行吗?”高泽才不管是不是收废品的呢,他只知道这个人有真本事,他就得向他学,至于他是什么身份,那可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列。

林振青的眉头稍稍邹了那么几秒钟,随后就松弛下来,又是呵呵一笑,说:“小泽啊,你想学赵大爷的书法,这个是好事啊。前些天,老赵来我这儿,我把你的事都跟他说了,包括你说那幅字是郑板桥真迹的事也对他说了,你猜猜他是怎么说的呀?”

高泽想了一下,回答说:“外公,这付对联就是那天赵大爷写的吧,他肯定哈哈一笑,捋一捋胡子说‘汝子可教也’,对吧,外公?”说着,还嘻嘻哈哈的模仿着赵大爷的动作,看得林振青是开怀大笑,忍俊不禁。

好半天,林振青才止不住笑,用手指了指高泽说:“你小子,学得还真有点像,不过他还说了,只要你能说出他的另一件东西的来龙去脉,这桌上的臂搁、笔洗、书镇三样东西就送给你了。”

“另外,他还跟我打赌,说是你看到这付对联后,肯定会跟我说要跟他学,我当时可不相信他的话,就跟他赌了五碗长鱼面,看来,我是输定了,哈哈,哈哈!”

“哦,赵大爷让我看什么呀?他还有东西在您这儿吗?赶快让我看看呀?”高泽一听赵大爷要拿什么东西来考他,说对了还有奖励,顿时就热情高涨了。

他刚才可是看了桌上的那三样东西,可都是精品呀,这都到手的东西焉能再有还回去的道理,怎么的也得拿下啊!

林振青一看高泽这急切的样子,又是好气又是好笑,同时又对他的自信和好学在心里大大的夸赞了一番。

“小泽啊,东西就在我这儿,你先别着急看,你先跟外公说说这三样东西,好不好啊?”林振青故意吊高泽的胃口,先让他说那三件文房用品。

高泽也是无奈,只得先拿起臂搁说:“臂搁是古代文人用来搁放手臂的文案用具。除了能够防止墨迹沾在衣袖上之外,垫着臂搁书写的时候,也会使腕部感到非常舒服,特别是抄写小字体的时候。因此,臂搁也称腕枕。”

林振青点了点头,心说,我这外孙真是厉害呀,好像什么也难不倒他呀?

高泽又开口说道:“臂搁的称谓是从古代的藏书之所———‘秘阁’转化而来。在古代,‘秘阁’指的是内府的一个图书档案机构,汉代以后都由秘书监掌管。‘秘阁’一名后来又成为尚书省的别称,尚书省在汉魏时是皇帝的秘书机关。”

“大概在纸张发明以前皇家所藏的图书秘笈大都只是一些刻写有文字的竹木片,而这种藏在秘阁中的竹木片后来也被代称为‘秘阁’。故明代时用来枕臂的臂搁也沿用了‘秘阁’的名字。”

“臂搁的出现与古人的书写用具和书写方式有密切关系。过去,人们用的是毛笔,书写格式自右向左,稍不留意衣袖就会沾到字迹。于是,聪明的明代文人们发明了臂搁。”

“说到这儿,还有几个传闻呢,古代科举考试的时候,为防舞弊,都是由相关人员誊写考生试卷,十几份试卷抄写下来手臂累得不行,有了臂搁的帮助就轻松多了。”

“另外,文人墨客们在烈日炎炎的夏日挥毫泼墨时,将臂搁枕于臂下,一来可防止臂上汗水洇纸,二来由于竹子性凉,有祛暑功效,可得一时清爽,因而也有人管竹臂搁叫‘竹夫人’。”

“当然,长短与镇纸相近的臂搁,也可充当镇纸,压在上面,防止纸轻易被风掀起。”高泽这一番说辞下来,林振青的目光里全是笑意,除了频频点头之外,就只有满心的高兴和赞赏了。

这个外孙真是太出色了,也不知道,他家的两位老爷子是怎么教的,我们林家怎么就没有一个出类拔萃的人材呀,哪怕有小泽一半也行啊!

高泽拿着手中的臂搁继续侃侃而谈,俨然就是一付小大人小教授的模样:“臂搁的材质很多,有竹子、黄杨木、紫檀、紫砂、红木、象牙等材料,其中以竹雕的最为常见。竹臂搁一般都是用一节竹子剖开制成,长度一般不会超过一、两尺,宽度大约为七八公分。”

“以瓷烧制的臂搁,出现于清康熙之后。象牙臂搁是到了清朝雍正、乾隆年间才开始流行起来,而且大多是皇宫御用品。”

“臂搁是书案上的重要饰物,富有书卷气。因是枕臂之用,宜浅刻平雕,以刻制书画为主。”

“有镌座右铭以为警策,有刻所喜之诗画以作欣赏,有刊挚友亲人之赠言以为留念。还有一些秘记档册的作用,所以极受读书人的偏爱。”

“我手中的这个臂搁就是竹子所制雕而成。长大约有四十公分,宽六、七公分。臂搁竹材,原夹生石隙中,迫使拗卷,不中绳墨,实为废材。”

“但老桐稍加刀凿,使之成器,刻铭于上:‘物以不器乃成材,不材之材君子哉!’”(未完待续)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热门小说
我只有两千五百岁奸夫是皇帝盖世双谐终末忍界反叛的大魔王玄尘道途绝对一番信息全知者五胡之血时代你老婆掉了
相邻小说
人世见坟墓客栈死亡大坟场重生之文采风流红运当头到古代找个好老公怪物边缘执掌飞升明末山寨农民我在大宋搞山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