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功所形成的内气在作为外气而从劳宫穴发放时,又由三焦经的通路口的缺盆穴重复注入脏腑,是对内气起到增强作用的正反馈。
慢慢的高泽就进入梦乡了,那种舒爽的感觉从头麻到了脚,就像过电一样,麻得他的睡意一下就袭来了,一点感觉都没有。
一夜无话,一大早高家的几口人都早早的起了床,林佩云忙着做早饭,依然是稀粥,摊一锅干面饼,鸡蛋炒咸菜,萝卜干,只是比平时多煮了几个白水鸡蛋,王五爷也来了,大家一起吃了早饭,就忙着准备出发了。
王五爷给了高泽一个长条形的木盒子,盒子倒是没有太特别的地方,就是普通的楠木盒子。
打开盒子,高泽顿时就眼前一亮,倒不是里面有什么特别珍贵的古董玉器,也不是什么钱币铜钱,而是一套古代的儿童益智玩具,分别是七巧板、九连环、华容道、鲁班锁。
这些东西,高泽可是找了好久,也期待了很长时间。
我国是一个伟大的文明古国,为世界数学的发展做出过巨大的贡献。
我国古老的智力游戏和古典数学玩具,如九连环、七巧板、华容道、鲁班锁、四喜人等把数学和游戏玩具结合起来,对于提高玩具品位、开发思维智力具有独特的功能。
西方有时将它们统称为“东方的难题”(Chinese puzzle)。
这些难题涉及了数学中的几何学、拓扑学、图论、运筹学等多门学科。
著名英皇家协会会员李约瑟博士在《中国科技史》中,称七巧板是“东方最古老的消遣品之一”。
日《数理科学》杂志将华容道称为“智力游戏界三大不可思议之一”。
国外称九连环为“中国环”,称鲁班锁为“六根刺的刺果谜”。
美智力大师马丁·佳德纳认为西方著名的智力玩具“驴的魔术”的灵感来自中国的“四喜人”。
由此可见我国古典智力玩具对世界的巨大影响和世界对我国古典数学玩具的重视。
王五爷给高泽的盒子里的正是这些我国古代人的智慧的结晶,巧妙的拼板玩具七巧板、奇妙的中国环、精明的鲁班锁、费思量的华容道这四样最考验人的智力的玩具。
这当然让高泽是喜出望外了,居然又有了收获。
高泽对这些渴望已久的玩具的历史典故早已是耳熟能详,他也专门的在爷爷和干爷的那些书里研究了好长时间。
就希望有一天碰到的时候不至于错过了,不至于什么也说不出来,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嘛!
对这些玩具,高泽是张口就来,历史典故、来龙去脉滚瓜烂熟。
比如七巧板是我国古老的益智玩具之一,国外称它为“唐图”,是世界公认的中国优秀智力游戏代表作。
古人尚七,用七块板来拼图,恰到好处。
七巧板深得古人尤其是古代妇女的喜爱。
清宣宗孝全皇后曾用七巧板排出“六合同春”四字。
清代画家吴有如就画有仕女玩七巧板的风俗画《天然巧合》。
七巧板约从18世纪开始流传到海外,先是日本、朝鲜,随后是欧美。许多世界名人,如拿破仑、亚当、爱伦坡、安徒生等都热于玩七巧板。
国外将中国的环类玩具统称为奇妙的“中国环”,九连环是各种巧环玩具的代表。
中国巧环玩具品种繁多,从解一个环到解多于9个环,数目不计其数,形状材料也是千奇百怪,但其玩法的理论基础都是数学中的拓扑原理。
九连环起源于算盘的论断有待考证。
关于它的发明,我国有许多民间传说。
最早记载这种玩具的典籍是《战国策》。
其中提到秦始皇派使臣入齐时,带有一种玉连环。宋朝周邦彦《解连环》词中,就有“信妙手,能解连环”。
九连环的定型大约与中国古代以“9”作为“阳数之极”有关。
它流传之后,尤受妇女的喜爱。古典小说《红楼梦》中就有黛玉在宝玉房中玩九连环的描写。
连环玩具千姿百态,从结构上大约可以分作摘套、摘环、解绳、交错、翻花和综合等六大类。摘套玩具的玩法是将套子从环中脱出。
最有趣的就是关于鲁班锁的故事了,传说春秋时代鲁国工匠鲁班为了测试儿子是否聪明,用6根木条制作一件可拼可拆的玩具,叫儿子拆开。
儿子忙碌了一夜,但终于拆开了。这种玩具后人就称作鲁班锁。
其实这只是一种传说,鲁班锁亦称孔明锁、别闷棍、六子联方、莫奈何、难人木等。它本起源于中国古代建筑中首创的榫卯结构。
清代桃花仙馆主人所著《鹅幻汇编》一书中,详细介绍了“六子联方”。
书中称它“乃益智之具,若七巧板、九连环然也。
其源出于戏术家”。6根短木分别冠以六艺,中间有缺,以缺相合,作十字双交形。
我国民间艺人利用鲁班锁结构制出多种工艺品,如绕线板、筷子筒、烛台、健身球等。
另外,近代还有用塑料和木材制造的组合球、组合马、魔方锁扣和镜框等。
智玩专家秦筱春致力于鲁班锁的创新,他将传统的六柱式鲁班锁改进为7柱、8柱、9柱、10柱、11柱、12柱,乃至15柱,并由此获国家专利。
鲁班锁锁锁相连,就成了新的组合。秦筱春创作的“井字连方”、“连方塔”就是用多个鲁班锁连接而成。
河北安平农民李铁墩甚至用数百个鲁班锁制成了“万啃塔”。
这种连接不是简单的堆接和胶接,而是带缺口的复杂插接。
鲁班锁约在几百年前传到外国,中外艺术家都想到用鲁班锁的结构来创作雕塑艺术品,从而为我们留下了许多举世闻名的杰出作品。
注:九连环
九连环是一种流传于山西民间的智力玩具。它用九个圆环相连成串,以解开为胜。据明代杨慎《丹铅总录》记载,曾以玉石为材料制成两个互贯的圆环,“两环互相贯为一,得其关捩,解之为二,又合而为一”。后来,以铜或铁代替玉石。它在中国差不多有二千年的历史,卓文君在给司马相如的信中有“九连环从中折断”的句子。清代,《红楼梦》中也有林黛玉巧解九连环的记载。周邦彦也留下关于九连环的名句“纵妙手、能解连环。”
华容道
华容道,古老的中国游戏,以其变化多端、百玩不厌的特点与魔方、独立钻石棋一起被国外智力专家并称为“智力游戏界的三个不可思议”。游戏就是依照“曹瞒兵败走华容,正与关公狭路逢。只为当初恩义重,放开金锁走蛟龙”这一故事情节,通过移动各个棋子,帮助曹操从初始位置移到棋盘最下方中部,从出口逃走。不允许跨越棋子,还要设法用最少的步数把曹操移到出口。
七巧板
七巧板也称“七巧图”、“智慧板”,是汉族民间流传的智力玩具。它是由唐代的燕几演变而来的,原为文人的一种室内游戏,后在民间演变为拼图板玩具。
孔明锁
孔明锁是中国传统的智力玩具,相传由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发明。在没有钉子绳子的情况下,你能将六根木条交叉固定在一起吗?两千多年前的孔明就发明了一种方法,用一种咬合的方式把三组木条垂直相交固定,这种咬合在建筑上被广泛应用,在民间人们把孔明的这种发明制成了一种玩具——孔明锁。
双陆
双陆,是古代的一种博具,如今已失传。双陆应是一种类似飞行棋的游戏,从文学作品中的记载和传世文物来看,双陆曾经相当流行过。六博一作陆博。两人相博,每人六枚棋子,故称六博。其胜负的关键在于掷采,偶然性很强,双方按照各自掷出的齿采走棋。李益的《杂曲歌辞·汉宫少年行》写道:“分曹六博快一掷,迎欢先意笑语喧。”
“分曹”就是“分拨”。玩六博的时候笑语喧哗,很热闹。
中国象棋
中国象棋具有悠久的历史。战国时期,已经有了关于象棋的正式记载。经过近百年的实践,象棋于北宋末定型成近代模式:32枚棋子,黑、红棋各有将(帅)1个,车、马、炮、象(相)、士(仕)各2个,卒(兵)5个。南宋时期,象棋“家澈户晓”,成为流行极为广泛的棋艺活动。
围棋
围棋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对智慧的追求,古人常以“琴棋书画”论及一个人的才华和修养,其中的棋指的就是围棋。被人们形象地比喻为黑白世界的围棋,是我国古人所喜爱的娱乐竞技活动,同时也是人类历史上最悠久的一种棋戏。由于它将科学、艺术和竞技三者融为一体,有着发展智力,培养意志品质和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思想意识的特点,因而,几千年来长盛不衰,并逐渐地发展成了一种国际性的文化竞技活动。
惊风飘白日,光景逝西流。盛时不可再,百车忽我逎。
生存华屋处,零落归山丘。先民谁不死,知命复何忧。
《箜篌引·野田黄雀行》——三国·魏·曹植
出自古典小说《三国演义》的华容道的故事高泽是倒背如流,说的是刘备和孙权联合,在赤壁一战中,把曹操杀了个片甲不留。
曹操只带了十余人马,沿华容小道落荒而逃。埋伏在小道上的关羽思念曹操旧情,放走了他,使他得以逃出华容道。
后来这个故事成了古代一种图形移位玩具的名称。
这种玩具是要将一块大图块通过空位移到出口,和华容道故事有些相似。
后来根据不同时代的特点,叫法不一,有叫“关羽放曹”的,有叫“曹操迫走华容道”,也有叫“鲁智深冲出五台山”、“赶走纸老虎”、“敢把皇帝拉下马”、“船坞排档”的等等。(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