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曲辉苦闷的这段日子里,青川省高层人事不断的进行着调整。
首先是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去职,转任省人大副主任。
紧接着,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也被调离了青川省,担任了西部省的省委副书记。
当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长被调离以后,人们已经感觉到了,这是新任省委书记在清除障碍。
因为这些被调离的领导都是在前任省委书记任上提拔起来的。
前任省委书记在青川省呆了十年。
三年省长,七年省委书记。
上上下下的关系网密不透风。
省委常委大部分都是从外地调来的。
前任省委书记刚来的时候,他的处境也很艰难。
他刚来的时候是省长,而与他搭班子的省委书记是本地人。
所以,从那个时候,青川省就有了所谓的“本土系”和“空降系。”
那时候,省委、省政府几乎是清一色的“本土系。”
等到省长当成省委书记以后,他就开始着手清理“本土系。”
大量的外地干部被调了过来。
用书记的话说:“宁可矫枉过正,也不能后患无穷。”在他的强力打压下,“本土系”的势力大减。
等到上面察觉到了情况的不正常,已经是木已成舟。
经过再三考虑,上级决定派老领导前往青川省任省委书记,改变这种不正常的局面。
等到老领导上任以后,“空降系”已成尾大不掉之势。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虽然老领导贵为省委书记,但是他基本是属于被架空的局面。
因为省委、省政府都是前任省委书记的人。
也就是俗称“空降系”。
面对这种形势,老领导无可奈何,也只能是采取最普通但是也是见效最快的手段,拉一派,压一派。
只有这样,才能尽快打开局面。
打压“空降系”,拉拢重用“本土系。”
其实,老领导在对待“空降系”的干部问题上,并不是一味的打压。
如果能配合工作,他都是一视同仁。
无奈,外界对他的观感已经定型。
所以,任凭他再怎么一碗水端平,也无法改变他是“空降系”的标签了。
所以,他在其中受了很多的无端指责。
说他是依靠着地方势力实现了自我权力的扩张,把一个共产党领导下的地方政权变成了自己的家天下。
说他是一个政客而不是一个党的干部。
种种无端的指责是接踵而至。
据说,本来当初上级给老领导的承诺是只要他把青川省的局面稳定下来,他就调回北京,担任更重要的职务。
但是,由于反对的声音太强烈了,以至于最后只能是把老领导调在了一个闲职部门予以安排。
但是,老领导没有辜负上级的期望,把一个政治局面混乱的青川省给顺利的过度了下来。
可是,老领导在退下来的时候,已经是遍体鳞伤了。
最可悲的是,就在老领导被正式宣布调离的那一天,数以千计的群众涌在了省委大院的门口,不顾禁令,高举着送瘟神的牌子,把省委大院门口堵了个水泄不通,以这种形式给老领导以最大的羞臊。
虽然明眼人一眼就可以看出这是怎么回事,但是这种事情的社会扩散面是不以人们的理智为转移的。
都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那只是人们的一厢情愿而已,是群众把自己看的太高了。
真实的情况是,群众其实是一群最为盲从的人。
往往是被人牵着鼻子走的人。
属于那种被人卖了还在数钱的对象。
所以,就出现了很多在某领导卸任的时候,万人空巷送别的场面。
人们都理解这个套路。
但是,这种正面的套路出现一百次也不嫌多,负面的东西只要是出现一次,它的伤害力也是巨大的。
在老领导离职的那一天,就出现了这种局面。
这是老领导一辈子政治生涯中唯一的一次。
虽然他也明白,这只是政治对手玩弄的政治手腕,但是他还是不能释怀。
尤其是参会的那位中组部副部长当时说了一句话:“看来,你还是不行!”
这句话所产生的阴影几乎笼罩了他退休后的全部生活。
虽然老领导知道,这个副部长是他敌对阵营的人,是在利用这个事件给自己添堵。
但是老领导还是耿耿于怀。
因为在他的政治生涯中,虽然自己没有刻意的去制造过对自己有利的话题,但是,这种对自己进行刻意诋毁的事情也从来没有发生过。
青川省给他留下的阴影挥之不去。
所以,今天毕占春虽然是点到为止的触碰了一下这个话题,但是马上就刺到了老领导的痛处。
他觉得,不能对这种现象听之任之。
必须马上予以阻止。
以老领导和曲辉的关系和默契程度,并不需要老领导说什么,曲辉就会心领神会。
当年,在曲辉已经是心灰意冷,对老领导失去信心的时候,曲辉的顶头上司,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被调离。
说句良心话,这个市委书记对曲辉一直不错,也许是没有利益冲突的原因,市委书记对曲辉的工作非常支持。
所以,对于市委书记的调离,曲辉还伤感了一段时间。
新任市委书记到来以后,曲辉在工作上一直是保持着一种低调的做法。
这个时候的曲辉已经对老领导不报什么希望了。
他在潜意识里已经认定自己一定是在一种不为人知的场合下得罪了老领导。
所以,他每天只是在默默的做着自己份内的工作。
新任市委书记很快到任。
可是,曲辉觉得和自己的关系不大。
可是,忽然有一天,新上任的市委书记找他谈话。
让他出任新城区的区委书记。
市委常委的级别不变。
曲辉一下子就楞住了。
他在这个地方已经工作了一段时间。
对当地的政治生态已经有了相当的了解。
他太清楚了,在这个地区,新城区的地位是无可比拟的。
新城区是在改革开放后才成立的,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特定历史条件下特殊背景。
导致了其在一成立就受到了特殊的关照。
新城区委书记一直就是市委常委。
从新城区成立以来,历任市委书记无一例外的得到了提拔重用。
现在,位置最高的已经是副国级领导了。
最次的也是副部长级别了。
而现在,这个蛋糕却毫无征兆的落在了自己的嘴里。
用脚后跟都能想起来,自己的被重用是怎么回事。
曲辉不无羞愧的想到了自己对老领导的无端猜疑。
真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曲辉在新城区区委书记的位置上干了三年以后,老领导才真正的接见了他一次。
那还是他荣获了全国百佳市委书记的荣誉以后,在省领导集体接见完毕的当天晚上。
老领导在省委的小会议室见了他。
但是,那一次谈的也全部是工作方面的话题。
那个时候,老领导已经对青川省的政治局面有了绝对的把控。
然后,曲辉就被调到了省委整党领导小组,担任省委整党领导小组的办公室主任。
虽然这是个临时机构,但是省委整党领导小组的成员都是省委常委级别的领导。
老领导担任省委整党领导小组的组长。
这个临时机构的办公室主任的级别却是正儿八经的正厅级。
等到这个临时机构任务完成解散后,无处安排的曲辉只能是由省委组织部来重新分配工作了。
因为,新城区区委书记的职务不可能长期空缺。
新的新城区委书记已经上任多时了。
矛盾上交,省委组织部的干部管理权限是厅级干部,曲辉就顺理成章的成为了省管干部。
省管干部也不好安排。
一个萝卜一个坑。
厅级干部的坑已经填满了。
只能是在那些不引人瞩目的地方安排了。
曲辉就担任了省委副秘书长的职务。
反正是省委副秘书长的职务就像橡皮筋,可以伸长也可以缩小。
职数没有特别的规定。
曲辉在这个位置上蛰伏了一年。
突然,在曲辉任省委副秘书长的职位刚满一年的时间,省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在一次很平常的体育活动中竟然是溺水身亡。
说起来非常诡异,这位组织部的常务副部长是从下面调上来的。
他原来是某市的市委政法委书记。
从来就没有涉足过组织部门的工作,可是,在原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年龄到限退下来之后,他被调到了这个关键岗位。
虽然人们对这个任命有着诸多的议论,但是和往常一样,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事情也慢慢地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而这位组织部的常务副部长在这个位置上虽然说不是干的有声有色,却也还算是说的过去。
毕竟,干部的政绩标准在普通人的眼睛里是远近横岭侧成峰,就不可能有个准确的尺度。
而这位组织部的常务副部长平日里给人的态度是和蔼可亲。
中国的老百姓其实是最好糊弄的。
一看这位领导如此的亲民,马上是一片的喝彩声。
正在这位领导干的有声有色的时候。
青川省的政治风云突变。
随着老领导的到来,青川省的政治洗牌开始了。
这些洗牌有些是老领导授意的,有些则是下面的人利用这个机会在浑水摸鱼。
在这种复杂局面下,即使是精明如老领导也无法彻底把控局面。
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当时的青川省的政治局面在相当程度上是处于一种混乱的局面。
如果有人经历过十年文革对这种局面就会有着相当的了解。
在当时,一代伟人都无法把控局面。
这个就是运动的可怕和不可操控性。
潘多拉的盒子一旦打开,就不会轻易结束。
这位省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的弟弟在省财政厅的预算处担任着处长职务。
有人就把目标瞄准了他。
但是,经过数次的审查,始终无法找到突破口。
怎么办?难道就此放弃?
不可能!(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