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铸造如此轻、薄、小的新钱,而且,还是铁钱,就是为了驱除或者收回市面上劣钱、坏钱,假钱。
别小看金珏手底下那些被他结合起来的工匠们经历了三个月的时间,终于研制出来的这种可以看得清楚一面文字的益州钱,据金珏任命的工匠祭酒亲口所说,这种益州钱,若是放在其他州,就算是给他们一年的时间,都未必能够仿制出来。
没有轮廓,没有方孔,百姓们想要将之认出,凭借的就是益州钱反面上的金珏亲笔所书的文字‘1文’,至于正面的益州,大概有个影子就成,反正九成九,甚至是以上的益州百姓们都不认得字。
金珏保守估计,三至五年,甚至是更短的时间之内,益州钱在益州地面上流通,不但取代现在益州市面上流通的那些坏钱、劣钱,而且,金珏还专门设置了一个限期,在这个限期之内,益州的百姓们都可以用手中还保有的劣钱或者坏钱,去兑换益州钱。
具体的兑换比率,根据百姓们拿来的坏钱或者劣钱的现世时间确定。
就比如之前提到的,金珏下令严令禁止在市面上流通的王莽钱或者董卓钱,王莽时期发行的铜钱,固然有一些很卖相很不错的钱,但是,市面上流通的绝大多数都是轻薄的坏钱,而董卓钱就更不必说了。
其实,益州百姓手中这两种钱并不多,一方面,普通百姓手中能够积攒下来钱的原本就不多,另外一方面,金珏诛杀了益州境内很多大商人,再一下严令,剩下那些个中小商人们又怎么敢将手中保有的这两种劣钱拿出来交易给百姓呢?
事实上,在益州境内,敢顶风作案的人,不是没有,但是,其结果可想而知,而顶风作案的那个人正是之前的键安县县长,任安的弟子之一——郪县人年轻才俊李邈。
不管是在刘璋时期,还是在金珏统治益州的这一年中,李邈这家伙一直都在用他在任上搜罗来的,从其他商人或者世家手中交易来的劣钱,强行从百姓手中‘收购’粮食和麻布。
事实上,很多人其实都不清楚,只有金珏、刘山和杨沛三个人才知道的一件事——那就是早在刘璋打开成都城城门,主动向金珏投降之前,金珏和杨沛就已经知道这个李邈在任上的所作所为,但是,金珏和杨沛明知道李邈为官如此的贪婪,却依然没有出手对付他。
为何?
两个原因。
第一个,搂草打兔子,一窝端。
金珏准备将那些在明里暗里与李邈勾结在一起的官员、属吏,以及和他一起坑害百姓们的世家或者商人,准备查清出之后将之一窝全端了。
当然,若是任安的其他在职弟子或者任安本人也牵扯在其中的话,那就更好了。
比如说,李邈用任上搜刮来的财物给任安送礼,而任安自己也不问来历地就将之全收了,届时,金珏派人抓捕李邈的时候,即便无法用这些事情给李邈定罪,但是,他至少可以用这件事剥一剥那位大儒的面皮。
实际上,后来,金珏派人抓捕李邈,并将他的罪行公布于世,再加上有不少与李邈交好的任安弟子跑出来为他郊区喊冤的时候,就已经让任安在益州的名声大损了。
弟子当中出现不贤不肖之徒,其实并不算是什么大错,哪怕是孔圣人也有看错人的时候,何况,任安只是大儒,不是当时儒宗,更不是在世的圣人,可是,他的弟子跑出了为李邈喊冤,却成了任安身上最大的污点。约束不了自己的弟子,为一个坑害治下百姓的弟子喊冤,这本身就很说明问题。
不过,在金珏指派杨沛强力镇压了那些前来为李邈喊冤的任安弟子当中企图勾连不法之徒闹事的弟子的时候,任安始终都缩在锦竹关山中,不肯露面,他这样的态度和举动,很是让金珏赶到无奈。
龙门镇已经摆下了,可是,对方就是不接招,金珏也没有任何的办法。
当然,杨沛在这次执法的时候,难免会抓捕到一些被牵连的愣头青。
事后,还是秦宓老爷子亲自出面替他们求情,最后,金珏做主,让杨沛将人全都放了,其中也包括那些企图闹事的人。
不过,死罪免了,活罪难饶。
金珏虽然把除李邈之外的任安弟子全都放了,但是,却并没有释放与他们勾连在一起的那些不法之徒。在审讯他们的过程之中,金珏又开了一个先例——由杨沛亲自主持的这次审讯,就在新都县的县衙门里,金珏让人打开县衙的大门,放普通百姓们进入衙门,亲自观摩一下审讯的整个过程。
官府衙门对于普通老百姓,始终都是神秘的、极度危险的地方,若是有可能,绝大多数百姓宁肯一辈子都不进去,哪怕是官府特许的,也是如此。
可是,这世上就有那种为了看热闹不怕死的人。
因此,审讯当天,新都县县衙里进去了足有两百多百姓,本地人倒不多,来自三巴三蜀六郡其他属县的百姓却占了绝大多数,而其中,尤以那些游民为多。
因为事先有了安排,绝大多数被审讯的犯人,在杨沛面前都没有敢翻供,即便杨沛没有在那次审讯当中对任何人用大刑。
不,应该说是,除了李邈之外的任何犯人行刑。
这就给了当场围观的百姓以及审讯后从这些百姓口中得知审讯过程的百姓们以极大的震慑。
如果杨沛当场行刑,屈打成招,百姓们表面上虽然害怕,但是,其中一部人的心里却会对杨沛,对金珏,乃至对金珏军整体产生极大的憎恶感。
毕竟,被打的人是益州人,而金珏和他麾下很多文武官员却都不是本地人,都是外来户。
恰恰是杨沛在县衙审讯的整个过程当中,始终没有对除李邈以外的犯人行刑,就得到了他和金珏都想要的口供的情况下,才更加让人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