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人叫张立人,是府学的学生。家里有百十亩地,在城里有间杂货铺。”
于钱给李心安介绍着站立之人。虽说在县衙做事没几天,可从小受父亲的熏陶,对本地各方面的人物都有所了解。
场上站立的书生这时高举酒杯,环视四周叹道:
“可惜,今日不能亲见人生若只如初见的主人,太遗憾了!”
一旁的人不耐烦,催促着快点作诗。张立人哈哈大笑,将杯中酒一口喝干,听着:
“巍峨青森碎祁连,
远近婉延罩轻烟。
点点朱红画不得,
锦屏玉扇在眼前。”
“好,好诗。”
众书生一片叫好声。此诗文采不高,但胜在平铺直叙,让人一听就知道你说的是啥。
李心安也拍手叫好,他不懂诗更不知好坏,反正自己听着顺耳,那怕是顺口溜,别人叫好跟着叫就是。今天来就是打酱油的,诗会与后世的文化沙龙一样,大家凑到一起谈谈理想抱负,议论一下时局,吹吹牛打打屁,是一种不错的社交平台。
“我也有了。”
姓张的书生刚坐下,又有一位二十多岁的书生站起来:
“登楼远眺祁连山,
片片红叶隐其间。
入山问道寻不见,
须待圣僧半日闲。”
众人又是一片叫好声。很快有更多的书生仕子朗颂自己的诗词。
秋香一边抚着琴一边注意李心安的动作,盼望着他能再作一首好诗词,那怕再‘抄’上一首。见李心安只是喝酒吃菜,一点也没有要下场的意思,心中感叹,真是一个怪人。这么好的机会又有这么高的才华,不好好表现一把,未免太可惜了。别人求之不得他却避之不及,看来李公子真的不图虚名啊!
李心安坐在那仔细听着,一个熟悉的名字都没有出现,心中不免有些失望,请名人签名的计划看来难以实现了。也难怪没有一个名人,听到的诗词都很漠生,比在小学课本上读的那些唐诗宋词差出十万八千里。这种白开水一样的诗词,也就李心安这等水平的人,还能坐着听,不时叫两声
好,如果有真正的诗词大家在场,非用酒杯砸死这帮自以为是的家伙。
“祁连山,山连山。东望长安,俯伏盘西念,水波长俏无人唤。
谷萃青,丹颜红。西氐孰黄,胡骑俱胆寒,猿臂轻舞振起南飞雁。
不相见。”
拍了几下巴掌,不知所云的李心安礼貌的保持着微笑。这他妈的写的啥玩意?
叫好声中参杂着几声女子尖细的声音。哦?这首词还凑合?我怎么听不出来。
“这都作的什么破诗,俺一句也听不懂。”
不和谐的声音响起,陈三的大嗓门招来一片怒光。
陈三缩缩脖子,随继又挺了起来。
“咋了?说不好听还不愿意了?真正好听的诗在这……”
说着话拍拍自己的肚子。众人一时不知说什么好,拍肚子是满腹才华呢?还是那个什么呀。
陈三噌的站起来,其它五俊也随着起身。听好了,真正的好诗:
“远看此山黑呼呼,
上边细来下边粗。
如果有天倒过来,
下边细来上边粗。”
“咋样?”
“哇……哇哇!”
呕吐声响成一片。
“败类!”
“无耻!”
不学无术啊,斯文扫地呀!古今中外读书人骂人的话全出来了。六兄弟辨无可辨,耍赖被人泼酒扔菜叶,最后只能灰溜溜的滚出诗会,还被宣布是不受欢迎的人永远驱除出诗会。
甘州六俊各带着一身酒水,陈三屁股上还有俩大脚印,走在回城的路上,陈三时不时的回头吐口水骂两句,哼哼,俺们的自行车锦标赛也不准你们酸臭书生参加。路人像躲瘟疫一样躲开这群疯子,哎!甘州六俊高大响亮的名号毁了。
“三哥,你咋把开玩笑的顺口溜说出来了。这下,丢人了吧?”
李心安开玩笑的问道。
“丢啥人?这才是好诗,多有气派。”
嗄……抽过去了。
晚上知府衙门的后院书房里,明
亮的灯光下,尹知府一身便装正在读书。
房门一响尹迪推门走了进来。
“爹。”
“迪儿,为父正要找你。你们的诗会办得怎么样?”
尹二公子从怀里掏出一叠纸,双手呈给父亲。
“很顺利,这是孩儿挑选出的比较出色的诗作,请爹爹过目。”
尹父接过稿子放在桌上,又问:
“那个人没来?”
“是,爹,没来。孩儿再想办法。”
尹父摇摇头,拿起稿子眯着眼睛看起来。
“算了。这些闲云野鹤,不找也罢了。”
“是。”
屋内一片寂静。尹父翻看完,一付不出所料的随手扔桌上。
“诗会上有没有发现比较特别的人呀?”
“有,程家的新姑爷李半仙去了诗会。”
“噢?他有没有作诗?”
“爹,李心安与陈家三子、程家老四,还有一个叫于钱的组成什么‘甘州六俊’,他与这几个草包在一起能会作诗?”
“听说这个李心安会医,不知真假。”
尹二公子赶紧把他打听到关于李心安的一切都告诉父亲。
尹父忽然站起来,追问道:
“他真的治好了那个吴掌柜的痨病儿子?”
“千真万确。”
尹父听完慢慢坐下,手捋着胡须轻轻点着头:
“好,太好了。”
……
很快甘州六俊惨遭诗会驱逐,以及一帮不学无术的无赖混蛋的骂声传遍甘州城。
程英非常气恼的把李心安程四叫到书房训叱一番,丢人丢到全甘州城,让俺老程以后怎么出门,严令四儿子在家读书,不许再鼓捣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再不听话,打断他的狗腿。
而在李大少爷身边的人,听到这一消息,五个丫头均怒发冲冠,一帮土鳖竟敢对‘金陵小书生’不敬,瞎了他们的狗眼。纯儿听了则没心没肺的哈哈大笑,连声称赞陈老三作的诗好,好听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