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查理大帝的出现
第一节阿瓦尔远征能否再现辉煌
老插黄花不称。节物撩人且任。破帽略遮阑,嫌见星星越甚。不饮。不饮。和取蜂愁蝶恨。
公元768年,法兰克帝国矮子丕平驾崩,法兰克王国就被他的两个儿子瓜分了。但这还只是暂时的,很快他的大儿子查理又得到了整个帝国,这还得感谢他的弟弟早死,成全了他,成为了法兰克王国唯一的国王。后来他将以欧洲之父和查理大帝的名号开始驰骋欧洲。查理登基后坚定地奉行扩张的路线,首先从阿拉伯人手里夺走了西班牙东北部,然后又经过十几年的苦战陆续征服了东北方的萨克森人,东南方的伦巴第王国和东方的巴伐利亚公国。我们都知道伦巴第和巴伐利亚都是阿瓦尔人的传统盟友,他们受到法兰克王国的攻击,必定会把阿瓦尔人牵涉进来。公元787年,当时的巴伐利亚公爵塔西罗已经感受到了查理的威胁,于是他赶紧让他的妻子到阿瓦尔国寻求支援。巴伐利亚公爵的这个妻子他的父亲被查理废黜,他的妹妹被查理抛弃,就连他的祖国也被查里吞并,所以无论于公于私,他都有充分的理由痛恨查理。他来到阿巴尔国以后,在他的拼命请求之下,阿瓦尔国终于决定为巴伐利亚的独立于法国开战。
法兰克王国听说阿瓦尔大军赶来要支持巴伐利亚,法军一度感觉到颇为紧张。但是双方真正开战之后的情况表明,公元八世纪末的阿瓦尔国早就失去了之前他们祖先的朝气和实力。中国古人早就说过,少数民族的气运不过百年。游牧民族政权建国百年之后,当创业的帝王将相以及他的后代子孙全部过世以后,他们的后裔没有目睹过祖先的征战历程,也不知道打天下的不易,在皇宫内院中长大,逐渐就失去了祖先尚武的精神。其实这句话不单单用在游牧民族身上,对农耕民族政权来说又何尝不是呢。天下太平了,就很难再培养出像他们祖先那样的勇武精神和精湛的战斗技巧。对游牧民族政权来说更是如此,更何况他们又缺乏统治农业民族必须的文化,科技和经济能力,这样的政权不可能维持100年以上。虽然这句话不可能百分之百的应验,但是几乎差不多。虽然阿瓦尔国在欧洲立足长达250年之久,但是到了后期已经呈现出奄奄一息的态势。已经有100多年,阿瓦尔军队很少参与战争了,没提到过阿瓦尔使者团出访外国,最后一次就是到拜占庭的首都君士坦丁堡,那还是公元679年的事情。阿瓦尔国很少派使者团出访外国,拜占庭帝国就是他们出访次数最多的国家,另外阿瓦尔国最后一次出访法兰克王国是在公元693年,而且后来的阿瓦尔商团也不再出国贸易。这些柔然人的后羿到了后期仿佛已经演变成了闭关锁国的守成民族,他们不再像祖先那样勇武善战,简直就像两种人一样。查理大帝旁边聚集的都是身经百战的精锐部队,所以对于几十年来毫无实战经验积累的阿瓦尔军队来说,在敌军面前只有挨打的份儿。阿瓦尔军队在巴伐利亚,奥地利西部和意大利东北部多次受挫,最后只好掩护一些不愿意接受法兰克人统治的当地人向东撤退。塔西罗听说他的援军,阿瓦尔军队都失败了,他也不再抱有幻想,就主动向查理提出投降,法兰克王国的领土也因此扩张到了奥地利中部,直接与阿巴尔国接壤。查理大帝通过调查得知,这个从遥远的东方迁移而来的民族,依赖祖先的积累拥有大量的财富,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导致这个国家沉溺于享乐,军队不在训练不在外出侵略,对外国的可能入侵毫无准备,简直就是一块儿伸手就来的大肥肉。
另外对于法国人来说,由于连年征战,他们的国库已经空虚了,查理大帝不得不对他这个新邻国阿瓦尔国的财富动心,他不顾连年征战的疲劳,立刻开始着手准备下一场战争。查理大帝虽然名为法兰克国王,实际上他也是神圣罗马帝国和第一德意志帝国的奠基人。而且他很少在今天的法国领土上活动,要知道当年的法兰克王国可不仅仅是现在的法国领土板块,还包括德国和一些其他国家的领土。查理大帝更多的是往返于现在德国西部的莱茵河流域,当他征服了现在德国北部的萨克森人以后,就在公元788年把都城迁到了莱茵河西岸的亚琛。这次迁都也充分暴露出了查理对中东欧地区的兴趣,对中东欧地区的国家来说,这应当是个警示。在接下来的两年时间里,法兰克大军频繁的扫荡易北河流域的斯拉夫人,渐渐地对阿瓦尔国形成了两面包围的态势。上百年来奥地利中部的恩斯和一直都是整个欧洲公认的天然边界,但是查理大帝对这个问题提出了质疑。他并不把这条河流看作是巴法利亚公国与阿瓦尔国之间的边界,他故意挑起了一系列边境冲突,并且屡屡得手。阿巴尔人经过上次失败之后,他们更加没有雄心,只想过安安稳稳的日子。阿瓦尔国在公元790年派使者团到法兰克王国,要求按照传统习惯线划分双方的边界,但是就连这个最简单的要求都遭到了对方强硬的拒绝,这就是所谓的弱国无外交。第二年夏天查理大帝南下渡过莱茵河,向东一直到达巴伐利亚的首都雷根斯堡,法兰克王国各地的军队也源源不断地向这里云集。法兰克帝国的将士们,只要一想到马上要攻打的这个国家里有着数不尽的财宝,他们的双眼就开始放光,恨不得马上向对方发起冲击。
9月5日,所有的法兰克帝国大军完成了集结,连续祷告了三天之后,法军开始动身。虽然经过上次战争,法国知道阿瓦尔人的战斗力已经大大削弱,但是毕竟当年阿瓦尔人的祖先曾经在欧洲地区横行无忌,时至今日仍然让很多欧洲人对阿巴尔人有一种天生的畏惧,查理大帝一直把阿瓦尔国当成一个十分重要的对手,为这场战争,他花费了大量的财力卫士,并配备盔甲和随身物资。在历史上法军从来没有到达如此遥远的地方,而且这次要攻打的敌人还被公认为颇具战斗力,法军预计将会在国外停留相当长一段时间,所以他们必须要拥有当时那个时代欧洲最完善的装备。不仅如此,查理大帝还提前安排在法兰克王国国内发动反阿瓦尔宣传,把几个世纪以来的陈年往事都翻出来,还宣称阿瓦尔人在欧洲犯下了无法容忍的滔天大罪,他们侵犯了基督教会以及神圣的基督教徒,必须要受到严惩。这些反动宣传还是十分有效的,在宣传之下甚至有很多修道士也随同军队出征。他们随同出征的目的是鼓舞士气和安葬死者,可别小看他们,他们非但不是拖油瓶,反而都是训练有素的武士。另外法军还组织了一支由巴法利亚人组成的船队,这支军队负责后勤运输,还负责对付多瑙河上的阿瓦尔水师。
这次法兰克帝国出动的军队绝不仅仅是查里率领的这支东征部队,另外查理的第三个儿子卡洛慢,现在担任意大利国王,他也率领一支大军出发,从南路向阿瓦尔国发起了进攻,并且准备和查理大帝带领的主力部队会师。查理大帝最惯用的伎俩就是好几路大军会师,而他本人永远指挥的都是那支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部队。冲锋在前的永远是诸侯们,他本人率领的军队撤退是最快的。其实查理大帝这么做并不是因为贪生怕死,也不是作战不勇敢。而是在当时的中世纪的欧洲,查理大帝想利用作战的机会消耗诸侯的实力,以便于巩固皇权。查理大帝还是一个对宣传武器掌控的很严的君主,他在位期间,法国的文献记载当中没有提到过任何一场法军的失败。也不知道是因为什么原因,总之查理的军队行动非常缓慢,每天只前进20km。到了9月20日巴伐利亚的地方武装已经加入进来。
在当时法军的阵营里流行起了享誉千年《尼伯龙根之歌》,在这部史诗中,所有的情节几乎都在影射791年查理的阿瓦尔远征。匈奴王埃采尔(阿提拉)的军队在匈奴首都被勃艮第武士杀戮,显然象征法军将攻陷阿瓦尔汗国的首都圜城,因为勃艮第是法兰克王国的一个省份,勃艮第王国首都沃姆斯也是查理迁都亚琛之前的法兰克王国首都,欧洲人又始终称阿瓦尔人为匈奴人。把勃艮第武士召到匈奴国来的匈奴王后克里姆茜尔德(Krimhild)本是勃艮第公主,象征劝说阿瓦尔汗国与法兰克王国开战的巴伐利亚王后柳特贝嘉,因为巴伐利亚当时也已被法兰克人征服。至于反复无常的主人公哈根,如前文所说,其名字可能来自阿瓦尔语的“可汗”,他最后被克里姆茜尔德害死,象征阿瓦尔可汗因为听信柳特贝嘉之言,招致亡国的惨祸。更有甚者,史诗描写的勃艮第人从沃姆斯前往匈奴首都埃采尔堡(Etzelburg)的旅途,与大部分法军从沃姆斯前往阿瓦尔汗国西部重镇匈奴堡(eberg,维也纳东郊)的路线完全一致。
这首日耳曼史诗写到这里已经真相大白,它就是一部法军在远征阿瓦尔国期间的集体创作,这是一首政治宣传诗歌,目的是要丑化阿瓦尔可汗和巴伐利亚王后,鼓舞法军士气。这里面提到的尼伯龙根宝物指的就是藏在阿瓦尔人的宝藏。按照这首诗歌的解释,阿巴尔人的宝藏都是历代阿瓦尔克含用计谋和暴力从法兰克人手中弄到手的,理应还给法兰克。但是我们知道其实这批宝藏主要来自亚欧草原上的金矿和拜占庭帝国历年来向阿瓦尔国进贡的金银。但是在这首诗歌里,这些宝物被蓄意曲解成古代勃艮第人的遗产,之所以这么说,就是要造成一种法兰克人要拿回自己祖先遗产的错觉。正因为对这些保护的高昂热情,所以法兰克大军不惜一切代价要拿到,但是似乎又与他们的进军速度不相匹配。其实进军速度缓慢并不是法军的主观意愿,而是由于多瑙河南岸山林密布,他们对这里的地形又不熟悉,担心遭到伏击,同时法兰克国王又希望其他诸侯的军队首先与敌人交锋,这样就可以保存自己的实力。阿瓦尔人要重点保卫几座要塞,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匈奴堡。他们的想法就是坚守城池,尽量避免野战。这也充分说明公元八世纪末的阿瓦尔人已经远离了游牧生活,过上了定居的生活,甚至连祖先们最擅长的野战他们都打不了了。
守卫匈奴堡大约持续了半个月,在这中间法军曾经被击退。查理的小儿子路易当年只有13岁,但是却被父王委以先锋官的重任,一个13岁的孩子担任先锋官自然很难取胜。查理去世以后,路易继承了父亲的皇位。少年时代攻打匈奴堡的不愉快的经历,给他幼小的心灵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创伤,虽然他很喜欢旅游,但是他的一生再也没有踏上过这块土地。虽然击败了小路易的进攻,但是匈奴堡毕竟不是法军主力的对手,最终在十月底陷落。因为战争造成了大量的死亡人员,在当时那个年代没有及时的处理尸体,就爆发了瘟疫。幸亏法军的随症者当中有修道士,这些人充当起了战地医生的角色,结果也大多染病去世。在出发后的52天,法军占领了奥地利全境以后,继续推进到了匈牙利。此时德拉瓦河以南的克罗地亚人也都表示臣服,多瑙河以西的原来的阿瓦尔国的领土都被并入了法兰克王国。考虑到瘟疫的蔓延和冬天即将到来,这次远征可以就在这个时候终结。查理很长时间都没有收到后方的消息,其实这是因为在法兰克王国内部,他的王室即将祸起萧墙。远征军回国后不久,就在792年秋天,查理的太子驼背丕平计划刺杀父王和几个弟弟,夺取江山。但是太子队赴王远征阿瓦尔的局势判断失误,最终导致政变失败。查理断绝了和太子的关系,并且把在阿瓦尔远征中立下头功的第三个儿子卡洛曼改名为丕平。公元791年的阿瓦尔远征,虽然受到法兰克王国宣传机器卖力的吹嘘,但是并不算是完全的胜利。这次战争没有获得多少土地,也没有消灭多少敌人。甚至并没有收获到什么财宝,这让参加远征的将士们感到很失望,因为在出征之前,他们满怀希望的认为要攻打的国家里,满地都是财宝。不仅如此,法兰克王国的参战萌友们对这件事情也感到特别不满,再加上法国出现了政变,当年的粮食又欠收,这些事情更增强了法国盟友的信心。从公元792年起,萨克森人,斯拉夫人和阿拉伯人都重新向法兰克王国发难,并且向阿瓦尔人求助,这些叛乱把查理折腾的焦头烂额。
拜占庭帝国:
希腊化时代
拜占庭帝国虽然失去了许多土地,它也从中获益——它不再那么混杂了。赫拉克留将全国希腊化了,他不用古罗马的皇帝头衔Augustus,而使用Basileus(国王)。希腊语被定为官方语言。在宗教上拜占庭帝国与西欧的区别已经不可忽视了。不过拜占庭帝国国内也有不小的区别,在其南方的省份里一般更多地使用基督教的一个分支——科普特教,而不是东正教。这些省份失落后,在剩余的省份中东正教更加强大了。赫拉克留将全国分为几个军区来对付外来的侵扰。除首都外其他地方的城市化不断缩小,君士坦丁堡成为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城市。
阿拉伯人试图占领君士坦丁堡的计划失败了。拜占庭当时的海军势力非常强大,而且他们拥有一种神秘的火器:希腊火。阿拉伯人初始的进攻被击退后,拜占庭开始得到恢复。
8世纪最大的问题是对圣像破坏运动的争论。利奥三世下令禁止圣像,这个命令受到很大的反对,整个国家到处都发生暴乱。在艾琳女皇的领导下在787年的第二次尼西亚公会议上决定圣像可以被尊养但不可以被崇拜。艾琳还计划与法兰克国王查理大帝结婚来实现统一东西帝国,但未能成功。伊苏里亚王朝在8世纪末灭亡。9世纪初圣像破坏运动重现,843年再次被制止。这些争论使得当时与其已经开始离心离德的天主教和神圣罗马帝国未能重新统一起来。
黄金时代
马其顿王朝的开国皇帝巴西尔一世堪称第二个查士丁尼,在他和其他马其顿王朝皇帝的统治下,拜占庭帝国在9、10和11世纪初达到了它的顶峰。在这段被称为“黄金时期”的几个世纪里,拜占庭帝国抵抗了罗马教廷撤销佛迪奥斯为教主的要求,获得亚得里亚海的制海权,占领了意大利的一部分和保加利亚的大部分。
1014年巴西尔二世(保加利亚屠夫)打败了保加利亚人,并于1018年彻底灭亡了第一保加利亚王国。同时拜占庭帝国还获得了一个新的同盟者(有时也是敌人):以基辅为首都建立王国的罗斯人接受了东正教信仰,并为拜占庭提供了一支重要的雇佣军。
但如其前身的罗马帝国,拜占庭很快又陷入困境。主要原因是当时许多占有土地的贵族打乱了军区的制度。假如拜占庭帝国只需要对付它的旧敌神圣罗马帝国和阿拉伯的阿拔斯王朝的话它可能还可以支持下去,但新的敌人根本不怕它的名誉:诺曼人征服了意大利,而突厥人进入了小亚细亚——拜占庭帝国的主要兵源地。
1071年在曼齐克特之战中,皇帝罗曼努斯四世被塞尔柱突厥苏丹阿尔普·阿尔斯兰击败,拜占庭失去了亚美尼亚及安纳托利亚的部分地区,并在接下来的20年中,逐渐失去了整个小亚细亚半岛。
1054年,东正教与天主教彻底决裂。事情起因于教皇利奥九世执意任命一名西西里出生的主教执掌东方教会。此举招致整个东部教会不满。普世牧首米哈伊尔·塞鲁拉利乌斯大怒,下令关闭国内所有西方教堂,驱逐其神职人员。
教皇此时又派遣红衣主教亨伯特作为特使与东部教会进行会晤,然而此次谈判最终宣告破裂,亨伯特于1054年7月在圣索菲亚大教堂下达了由教皇签署的开除教籍令。不久,普世牧首召集宗教会议,宣布开除罗马代表们的教籍。长期对立的东西方教会彻底分裂,再未弥合,对此后的历史造成了深远影响。
帝国末日
拜占庭帝国的最后几个世纪以篡权者阿莱克修斯一世开始,他引入西欧封建分封的制度,重新建立起一支军队,对突厥进行了有力的抵抗,并收复了一些东部领土。他向西方求救抵抗突厥,这是第一次十字军东征的起源。十字军收复了尼西亚,但很快救兵成了仇兵。虽然阿莱克修斯的孙子曼纽尔一世是十字军的朋友,但双方都不能忘记他们互相革除了对方的教籍,拜占庭对源源不断经过其领土的罗马天主教十字军的意图很持怀疑。
11世纪和12世纪来自神圣罗马帝国的德意志人和来自西西里岛和意大利的诺曼人不断攻击帝国,并对帝国的省份进行掠夺。亚历克修斯给予贸易专权的意大利城市国家尤其成为反西情绪的对象。他们成为“法兰克人”和“拉丁人”的代表。威尼斯人尤其受反感——尽管威尼斯的船只是帝国舰队的骨干。与此同时,突厥依然是一个威胁,1176年他们击败了曼纽尔。
在第三次十字军东征中,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一世企图征服拜占庭帝国,但给帝国带来最大摧残的却是第四次十字军东征。这次东征的目的是占领埃及,但威尼斯人获得了领导权。在他们的怂恿下十字军1204年攻克并洗劫了君士坦丁堡,他们建立了一个短期的封建王国(拉丁帝国)。
被彻底削弱的拜占庭帝国四分五裂:尼西亚帝国、伊庇鲁斯和特拉比松同立。前者由帕里奥洛加斯王朝统治。
1261年他们收复君士坦丁堡(伊斯坦布尔),战败了伊庇鲁斯,恢复了帝国。但他们的主要注意力集中在欧洲,而把他们在亚洲的敌人忘了。这时他们幸存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当时穆斯林内部分裂。当奥斯曼帝国建立后除一些港口城市外拜占庭帝国几乎所有的其他地方都被奥斯曼帝国占领了。拜占庭向西方求救,西方提出的条件是两个教会必须统一。拜占庭虽然颁布法律统一教会,但拜占庭的居民并不接受罗马天主教。一些西方的雇佣军来到拜占庭,但西方大多数人对此无动于衷,但是教皇还是承诺会给予必要援助,但是教皇的援助显得那么遥远和寒酸。
一开始奥斯曼帝国认为攻击君士坦丁堡代价太大,不值得,君士坦丁堡的城墙非常坚固,除十字军外上千年中没有人能够攻克它。但随着版图的扩张,君士坦丁堡渐渐处在了奥斯曼帝国版图的中心位置,同时火炮的出现,这古老饱经战乱的雄伟城墙的惊人防御力被大大削弱。
1453年5月29日,经过两年的包围,穆罕默德二世攻克君士坦丁堡(伊斯坦布尔),拜占庭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战死。1461年特拉比松也被穆罕默德二世占领了。至此,所有拜占庭领地均彻底丧失。
文化延续
拜占庭帝国灭亡后,1472年,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迎娶了拜占庭帝国末代皇帝的侄女索菲娅公主,宣布成为东正教的保护人。他的孙子伊凡四世将成为俄罗斯的第一位沙皇。他的继承人认为他们是罗马帝国和君士坦丁堡的合格的继承人,是第三个罗马帝国。一直到20世纪初它们的覆亡,奥斯曼帝国和俄罗斯帝国都认为自己是拜占庭的合法继承人。
在君士坦丁堡被十字军和奥斯曼土耳其人先后两次攻破的过程中,许多拜占庭的工匠都西行避难,他们给西欧带来了当时先进的文化和思想,为日后的欧洲的文艺复兴奠定了文化基础。
拜占庭帝国在将经典知识传递给伊斯兰世界的过程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其最重要的印象却是东正教会。早期拜占庭的传教士将东正教传给了斯拉夫人。到今天为止,大多数斯拉夫人以及希腊人信奉东正教,而东罗马帝国的灭亡也预示着欧洲中世纪的结束。
政治制度
拜占庭帝国的最高权力由皇帝掌握。皇帝是整个帝国的象征,也是最高政治领袖、军队的最高统帅、最高的司法裁判者和和宗教的最高主宰。
拜占庭帝国的皇帝有三种称呼。Βασιλε(Basileus)是最常见的称呼,来自古代希腊人对国王的称呼。希拉克略皇帝用这个头衔来代替罗马帝国的Augustus(οΣεβασ)头衔,此后这两个头衔被交互使用,但Βασιλε成为拜占庭皇帝的正式称呼。至15世纪时,拜占庭皇帝自称为“BasileustonHellinon”,即“希腊人的皇帝”。除了拜占庭皇帝外,其他大国(如萨珊波斯)君主也被拜占庭人称为μον?ρχη。小国君主则被称为Ργα(Regas,来自拉丁语“Rex”,即国王)。
拜占庭皇帝的另外一个称呼是Αυτοκρτωρ(Autokrator),这是希腊语对罗马皇帝的称呼“Imperator”的直接翻译,强调“军事首脑”的意义,与罗马的“imperator”意义相同。拜占庭皇帝的其他称呼还有Κοσμοκρτωρ(Kosmokrator,宇宙的主宰)和Χρονοκρτωρ(okrator,永久的主宰)、Σεβαστοκρτωρ(Sebastokrator,至尊陛下)、Κασαρ(Kaiser,恺撒)、Πανυπερσβαστο?(Paos)等等。
拜占庭皇帝拥有很高的权力,其被神化为上帝在人间的代表,具有至高无上的神圣性。皇帝可以召开宗教大会,任免教会领袖和高级教士。在这一点上,拜占庭帝国与同时期的西欧国家有很大的不同。皇帝的居所被称为“神圣皇宫”或“圣宫”。高级官员可以亲吻皇帝的右胸,低级官员只能吻皇帝的脚。外国使节以跪姿行礼。他们都没有权利先开口跟皇帝说话,只能等皇帝通过侍官发问时才可作答。每当官员觐见完毕,领受皇帝旨意、倒退着走出大殿时,礼仪大臣和宫廷仪卫高唱“诚如是!诚如是!诚如是!”
紫色是拜占庭皇帝的专用颜色,皇帝的皇权标志包括皇冠、权杖和宝球(象征地球)。太阳则被视为皇帝的象征,每年12月25日,皇帝要头戴象征太阳的金光环,参加太阳节(光明节)的庆祝活动。1月6日的圣诞节、5月11日的君士坦丁堡(伊斯坦布尔)建城节、8月25日的丰收节,以及大型的竞技、庆典活动,也要由皇帝亲自主持。
拜占庭皇帝的婚姻为一夫一妻制,皇后之外没有其他嫔妃。皇位的主要继承方式为血亲继承,尤其是男性优先-长子继承法,即皇帝的长子为第一顺位继承人,如果皇帝没有儿子,则由长女继承,且生育有儿子的小女儿,继承顺位高于没有生育儿子的大女儿,如果没有子女,则由其他亲属继承。拜占庭帝国的12个王朝、93位皇帝中,有24位是作为皇帝长子(包括养子)继承皇位的,11位是作为皇帝的其他儿子继承皇位。在皇帝无子的情况下,皇帝的兄弟、侄甥、姐妹、女儿、父母、孙子和配偶都有权继承皇位。拜占庭法律承认女性的继承权。威胁拜占庭皇帝帝位的主要因素是政变。皇帝的施政措施招致首都市民不满时,也可能会在群众暴动中失去皇位(例如532年尼卡暴动中的查士丁尼一世、1042年的迈克尔五世、1185年的安德罗尼库斯皇帝、以及1204年的父子皇帝伊萨克二世和阿莱克修斯四世)。
紫色是皇室的专用色,皇宫寝室中悬挂紫色丝绸装饰,因此拜占庭皇帝的子女被称为“紫衣贵族”(希腊语:πορφυρογ?ννητenitos)意为“在紫色帷幕中出生的人”,这一特性同时影响皇位继承,即皇帝登上皇位以后生育的子女才属于“紫衣贵族”,继承顺位高于没有登上皇位前生育的子女。拜占庭帝国的贵族等级包括Πρινκεπζ(亲王)、Μ?γα?Δουξ(大公,此头衔通常授予海军统帅)、Δουξ(公爵)、kleisourarka(侯爵)、komes(伯爵)、apokomes(子爵)和akrita(男爵)等级别。由古罗马元老职位派生出来的荣誉头衔包括Illustris(杰出者)、Spectabiles(显赫者)、Clarissimus(显赫者),这些头衔只能终身享用,不得世袭。
宦官在拜占庭宫廷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6世纪时的著名军事将领纳尔西斯,其身份就是宦官。君士坦丁一世设立了宫廷大总管(Πραιποσιτοζτονενσεβεστατονκοιτωνοζ),其职责是总管皇帝内宫,并安排大臣觐见皇帝的时间表。到5世纪时,这个职位已经上升到与司法大臣平级的地位。此外,皇宫内还有掌管皇室衣物、马匹、食品、猎鹰、御船、音乐、医药……的宦官官员。这些官员构成了非世袭的宫廷贵族,替皇帝发号施令,握有很大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