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渤海
秋半吴天霁,清凝万里光。水声侵笑语,岚翠扑衣裳。远树疑罗帐,孤云认粉囊。溪山侵两越,时节到重阳。顾我能甘贱,无由得自强。误曾公触尾,不敢夜循墙。岂意笼飞鸟,还为锦帐郎。
首先建立国家的,就是当年出使北魏的乙力支所在的勿吉七部中的粟末部。早在公元698年,粟末部首领大祚荣就建立了渤海国,当时称为震国,意思是东方之国。公元713年,大祚荣受到大唐王朝册封,成为渤海郡王,改震为渤海,成为唐朝下面的一个蕃属政权。
从大祚荣开始,渤海国传了15代帝王。最兴盛时期设有5京、十五府、六十二州、100多个县,管辖的区域几乎涉及整个中国东北地区,还有朝鲜半岛东北部和俄罗斯南滨海地区,这个国家崇尚中原文化,国势日盛,被中原誉为海东盛国。他们的族名已经由原来的勿吉变成了靺鞨。靺鞨这两个字最早出现在南北朝时期的北齐,在这一时期的史书中记载,靺鞨和库莫奚还有契丹一起派使者到中原王朝朝贡。《隋书》专门为这个民族立传,说他在高句丽北面,每个部落都有各自的酋长,没有统一的首领,一共有七个部落。在唐朝的时候,记载的部落更多。在后面的历史发展中,这十几个部落经过互相争斗,已经有大半多数都已经消失了。
靺鞨七部和勿吉七部名称相同,方位相近,所以一般认为这两个民族是一脉相承的。靺鞨在古汉语中就是勿吉音转过来的。靺鞨这两个字在古代的时候写法也不同,但是近些年来出土的渤海国石碑上写的是靺羯,在肃慎语音下,靺羯和勿吉发音类似,从词源上讲都是窝集。总之在古代普遍形成,靺鞨就是之前的勿吉的观念。那么后来为什么用靺鞨来取代了勿吉这一名称呢。这是因为,靺鞨是中原对这个民族各个部落的总称。在中国的文献记载中,这两个名称并存,随着中原王朝和靺鞨各部的交往逐渐扩大,中原对靺鞨的认识进一步加深,所以后来使用的词汇就带有这个民族的特色。
汉字有三种构成方法,第一种表义字,第二种记音字,第三种就是形声字。形声字往往有一部分代表他的意思,另一部分部分代表他的语音。来表达语音相类似,但是含义不同的具体概念。靺鞨作为他的民族的名称出现并且得到流传,自然也要符合这个音,也符合他的意思。一般认为,靺鞨这个名称的由来是中原地区人民印象中关于女真仙人以兽皮作为服装材料的这一特殊概念。唐朝的时候东北地区靺鞨中影响最大的是黑水靺鞨和粟末靺鞨。黑水靺鞨处在更加偏东北的地方,所以比较原始。粟末靺鞨则相比较而言更加靠近中原文明,所以比前者更加先进,因此率先建立了渤海国。粟末这个名称的由来,有人说是指松花江。因为在古通古斯语中,粟的意思是水色乳白,末是指江河,合起来的意思就是像乳汁一样的江河。渤海国和高句丽作为邻居,但是双方实力相差悬殊。粟末只好被迫长期依附高句丽,向他们交纳贡赋,必要的时候还在他们境内服兵役,打仗的时候都得冲在最前面。历史文献中,经常有关于高句丽的军事行动中,靺鞨人参战的记载。因为长期处于高句丽管辖之下,粟末靺鞨自然而然的受到了高句丽封建制度的影响。
高句丽是一个依靠军事封建为主的政权,他经常打仗,要么就是对外扩张,要么就是被反征服。在高句丽和隋唐之间的战争中,粟末靺鞨人经常被调到辽东地区和隋唐军队作战。辽东地区和中原交往频繁,所以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比较深,他们的封建制度发展的也比较成熟。而且这一地区各民族混居,封建的生产生活方式比较先进。粟末靺鞨在辽东地区生活久了,也就受到了当地封建文化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自身的进步。高句丽对粟末靺鞨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汉民族对靺鞨的影响表现得比较直接,也更加强烈。
从隋朝开始,靺鞨就开始受到中原汉族文化的强烈影响。靺鞨传记载,靺鞨有个酋长叫突地稽,在隋末率领部众干余家来到营州(今辽宁朝阳),隋炀帝封他为金紫光禄大夫、辽西太守,把他的部落安置在燕州。隋朝灭亡后,突地稽降唐,又将部落迁徙到幽州的昌平城。突地稽之子谨行对唐很是恭顺,而且屡立战功,被授为镇军大将军,行右卫大将军,封燕国公,死赠幽州都督。唐朝灭亡高句丽以后,为了防止政权复辟以及更好的控制高句丽和靺鞨,就把曾经依附高句丽的粟末靺鞨和高句丽遗民迁往营州地区居住。这时候,大祚荣和他的父亲也一起来到了营州,并在这里生活了30年。大祚荣的父亲是粟末靺鞨的一个部落首领,曾经依附过高句丽。史书记载,大祚荣本来是高句丽的一个别种。高句丽灭亡以后,大祚荣率领全族迁徙到营州。
隋唐时期,营州是安置靺鞨等少数民族酋长的地方,也是东北地区汉族和少数民族广泛联系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粟末迁到这里后,得到迅速发展。在这地区生活的将近30年中,汉化的程度日益加深,内部已经出现了阶级关系。高句丽文化和中原汉族文化对粟末靺鞨的影响以及让他的社会获得的进步来说,具有深远影响。并且在这两种文化的影响下,社会经济和阶级关系开始出现,这些都成为渤海政权建立的重要条件。
营州是唐朝北方地区的边疆重镇,唐朝政府在这个地方设置了都督府,以此作为牵制北方各少数民族和经营东北地区的大本营。唐朝在这一地区专门设立了很多专区,作为安置内附的少数民族的地方。粟末靺鞨和高句丽遗民在这里同样需要受到唐朝节制,同时也要接受契丹贵族的统领。在这样一个汉人、契丹人、突厥人和其他各少数民族共同生活的地域,粟末靺鞨人受益于各族文化、经济的进步,但是上层社会对于受到唐朝地方官吏的管辖经常还有不满,一直想寻找机会回到故地。正好在这个时候,营州都督刚愎自用,依仗自己的权势专横跋扈,更加引起了当地少数民族的不满。公元696年,与营州相邻的契丹松漠都督和归诚州刺史一起联合举兵反唐。
他们叛乱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他们被安置在营州旁边,经常受到营州都督的欺辱,一怒之下帅兵杀掉营州都督,然后起兵反唐。营州叛乱爆发之后,靺鞨和高句丽遗民也参加了这次反叛行动。这场叛乱给当地粟末靺鞨上层统治阶级摆脱唐朝统治,重归故土并且建立政权提供了机会。为了镇压这场叛乱,武则天派大将曹仁师统领大军前往营州平叛。大祚荣的父亲和另外一个首领各自率领自己的部落渡过辽水向东逃跑。武则天为了瓦解少数民族联盟,一方面围剿契丹,另一方面招抚粟末靺鞨各部。武则天为了拉拢他们,册封他们的首领官职,还赦免了他们的罪行。但是粟末靺鞨的一个首领乞四比羽不接受武则天的册封,武则天继续派兵攻打,最终乞四比羽被杀,简直是咎由自取。这时候,大祚荣的父亲在逃跑的过程中病故,大祚荣继承了父亲的衣钵,继续率领本部人马向我们东北逃跑。唐朝大军追到天门岭地区,大祚荣借助这里的复杂地形,联合其他少数民族大败唐军。
公元698年,大祚荣在牡丹江上游建造城池定居下来。在现在的吉林省敦化县敖东成建国称王,仍然以当年武则天封他父亲的震国公的震国为国号,自称震国王,国号靺鞨。渤海政权的建立有多方面原因,唐朝曾经征讨过黑水靺鞨,并且取得了成功,阻止了黑水靺鞨继续向南扩张,这对粟末靺鞨来说是一个机会,唐朝等于替他清除了一个有力的竞争对手。营州之乱发生之后,唐朝派兵平叛,有一部分边疆地区的唐军奉命撤离原来的驻防地,这些都给粟末靺鞨提供了机会。契丹也参与了大唐平叛,东北腹地出现权力真空,客观上为渤海政权建立提供了条件。还有后突厥汗国的短暂强大,也为粟末靺鞨建立的渤海政权迎来了喘息的机会。后突厥在营州之乱发生一段时间后,跟唐朝反目成仇。再后来,后突厥的社会生产力得到发展,势力更加强盛,打败了好几个少数民族。后突厥汗国也不断对唐朝用兵,公元698年,突厥迫使契丹和奚等归附于突厥,辽西走廊被拦腰截断。唐朝通往东北地区的陆路被截断,所以暂时没有余力控制东北中部地区,这也促成了渤海政权的建立。
震国政权建立不久,唐中宗复位,由于突厥人屡次南犯,中宗就想结交东北地区的其他少数民族,牵制突厥人。公元707年,唐朝派使者出使震国。大祚荣接受了唐朝的招抚,还派人到唐朝朝见。公元713年,唐睿宗即位之后,又派人到震国册封大祚荣。大祚荣被封为渤海都督,后来,大祚荣干脆把国名改为渤海。
渤海都督府是唐朝在东北地区,建制的政治军事机构之一。当时唐朝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设置的类似机构,先后多达856个。大祚荣建国时,他们的子民包括隋末唐初迁移到营州的两批粟末靺鞨人还有部分高句丽遗民。后来又相继有几个少数民族部落的遗民也加入了渤海国,渤海国开始凝聚成为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史称渤海人。但是大祚荣建国的时候国号到底是震还是靺鞨,对这个问题还存在争议。有些学者认为,他们刚开始之所以定国号为震,这是取自《周易》中的震卦。但是当时靺鞨人是否真的已经熟知汉文经史,这件事情不得而知。朝鲜有学者认为,震的意思是威震四方,但这应该不太可能。因为武则天封大祚荣的父亲为震国公,应该不可能有这个意思。还有学者从音韵学上考虑,认为震有可能是靺鞨的别称肃慎的谐音。渤海国创建之初就是唐朝的藩属国,而且此后一直和唐朝保持着密切联系。而且这个国家的帝王继承制度也受到中原王朝文化的影响,一般采用的都是父慈子g或者兄终弟及。渤海王独揽大权,渤海国境内有几大家族,一般重要的军政职位都由这几个家族中的人出任。渤海王继承王位之前要上报唐朝政府,并且得到皇帝的册封,否则就不算数。而且渤海国还要受到唐朝边境地区都督或者节度使的监督,渤海国还必须向唐朝进贡。根据史书记载,渤海国存续期间,一共向唐朝进贡140多次,后来还朝贡过后梁和后唐十次。
渤海国的行政建制包括管理制度也受到唐朝影响,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也有一部分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设置的。跟唐朝的地方行政区划基本类似,但是相比较唐朝的中央政权机构来说,渤海国设立三省、六部、十二司、一台、七寺、一院、一监、一局等。这些分别代表,三省即中台省(相当于唐中书省)、宣诏省(相当于唐门下省)、政堂省(相当于唐尚书省)。中台省负责起草、修订政令,其长官为正二品的右相,下设右平章政事,属官有内史、诏诰舍人;宣诏省负责审议由中台省提出的政令,其长官为正二品的左相,下设左平章政事,属官有侍中、左常侍、谏议;政堂省为政府首脑部门,负责执行政令,其长官为大内相,品级在正二品之上,另置左右司政作为助手,在左右平章事之下,属官有左右二允。
六部以儒家的忠、仁、义、礼、智、信命名,这在中国历史上的各地方民族政权、藩属政权当中是独一无二的:忠部(相当于唐朝的吏部,负责文官的采用和考核。于唐吏部)负责文官的采用、考核、封赏等:仁部(相当于唐户部)负责土地、税收等;义部(相当于唐礼部)负责仪礼、祭祀、科举等;智部(相当于唐兵部)负责武官人事、地图绘制、车马武器的管理等;礼部(相当于唐刑部)负责司法、刑狱、审复等;信部(相当于唐工部)负责交通、水利、建筑等。
除此之外,渤海国还仿照唐朝的五京制设立了自己的五京,其中中京南海府,就是早期渤海国的都城所在地,在现在的吉林省和龙西古城。后来上京龙泉府又成为了渤海国的都城,前后长达160年。根据后来的考古发现,上京故城规模宏大,京城也是仿照唐朝都城长安设计建造的,包括外城、内城和宫城以及内苑等部分组成。从后来出土的遗址可以看出来,渤海国的京城建造得十分完备。渤海国有15府、62州、130个县。在渤海国中央政权中,有王和文武百官的分别。他们也遵从儒家思想,几乎全盘接受汉族文化。而且渤海国刚刚建立之初就有一支强大的军队,后来他们的军事建制逐渐完善。而且仿照唐朝的军队建制,设置的自己的军队建制。对于军队建制详细介绍一下。
刚开始仿照唐十六卫制设左右猛贲卫、左右熊卫、左右罴卫、南左右卫、北左右卫等十卫。后期还有左右神策军、左右三军等编制。各卫设一名大将军、一名将军,若干都将、郎将、少将。全国各地设折冲府,隶属十卫之下。每个折冲府设折冲都尉一人,左右果毅都尉各一人,别将、兵曹、参军各一人,校尉五人。渤海国通过十卫及左右神策军、天门军等建制,先后分别统率了多达数十万的“胜兵”。此外,渤海国还设立府兵。据日本古籍记载,渤海首次聘日使团成员中有府兵官,即德周为果毅都尉,舍那娄为别将。唐大和六年(832年),唐朝册封渤海第十一世王大彝震的内养王宗禹从渤海返回,“言渤海置左右神策军、左右三军一百二十司,画图以进”。这或许是渤海国中后期所设的王廷常备军。
渤海国等级制度森严,渤海国是从原始氏族社会一月进入封建专制模式,没有经过奴隶制社会时期,在一些远离都城的偏远地区,仍然保留着部落统治形式,这也影响着渤海国的王权统治。渤海国一共存续了229年,在200多年的时间里竟然有三次迁都。传了十五世帝王,其中有三代帝王不到一年就死了。由于渤海国是古代东北地区除了高句丽之外,比较早建立地方政权的国家,所以在东北地区它的经济文化发展程度要远远高于其他民族。另外,渤海国民族成员构成复杂,各个部落发展极不平衡。总体来说,以上京为界,以西、以南地区为扶余、高句丽和沃沮故地以及靺鞨族的南部,这些地方以农业生产为主,经济比较发达。偏东北部地区,民族成分极为复杂,尚且处于渔猎社会,经济水平欠发达。这种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情况,收到地形、气候、资源等各方面的制约。
由于渤海国战争比较少,政治还算清明,所以他们发展的比较快。国内的种植业,畜牧业和手工业等都比较发达,生产的产品在中原地区也很受欢迎。渤海国生产门类齐全,各产业都有一定程度的发展。渤海农业生产已经普遍开始使用铁制农具,渤海人很早就开始用牛马等牲畜牵引耕田。渤海国后来出土的铁器显示,品种繁多,质地优良,造型优美。农作物种类也有很多。渤海人驯养的猪、马、牛等养殖很普遍,渤海人经常和中原进行马的交易。史书上记载在当时的山东半岛地区,货市上渤海的名马年年都在交易。渤海的手工业也很发达,渤海灭亡后,这个地方改称东丹,每年都被辽国要求进贡15万匹粗布,这也可以说明当年渤海地区的纺织业很发达。渤海人冶炼铜已经有了一定规模,他们用铜制成的生活用品和装饰品,在现在的山东半岛地区非常畅销。而且渤海国有很多制造经营制品方面的能工巧匠,他们打造的金银制品,非常精美。另外根据史书记载,公元814年,渤海国曾经向唐朝进献了金银佛像各一个。渤海人制造的陶瓷品也很多,从这些方面都可以看得出来,当时的渤海国手工业发达。
渤海国毕竟靠海,虽然已经进入农耕社会,但是渔猎仍然在渤海社会中占有一定地位。猎取一些珍贵动物,还有采集很多贵重植物品种,大多数都用来当做贡品。而且渤海国交通发达,水路,陆路交通都有多条干线。水路有通往唐朝和日本,还有朝鲜的专门道路。渤海国出使外国的使团人数最多的一次多达359人,渤海和日本海上交往比较频繁,可见渤海国的造船业和航海技术比较先进和发达。在温庭筠的一首诗中,可以看得出来渤海王子充满才华,说明当时渤海国受汉族文化影响很深,已经有一部分上层社会的人接触到中原先进文化,也说明渤海国和唐朝之间的友好交往。
渤海国建国之初,大祚荣就派国内的一部分学生到长安留学深造,学习中国古今的制度,渤海国也先后涌现出一大批才华横溢的文学家和书法家。日本人对渤海人的文字和书法赞誉极高,而且从流传下来的数量不多的渤海诗文中,可以看得出来,当时渤海人接触的诗文体裁很多,包括绝句,律诗,古风,七言,五言,后来出土的渤海国的一个贵族的墓志铭上发现文风非常类似唐代风格的骈文。渤海官员的汉文水平很高,他们中间有一些人撰写的诗词,各方面都丝毫不逊于中原文人的作品。
当时的渤海国还建立了一整套儒学教育体系,把汉字作为唯一的通用文字,科技发展也受到中央文化的影响和熏陶,尤其是上层社会收到唐风影响很深。渤海国的音乐和舞蹈更加独具民族特色,公元740年,渤海国派人出访日本的时候,为日本宫廷演奏渤海乐,后来日本还专门派人到渤海学习音乐,吸收了很多渤海乐作为日本宫庭乐。渤海国灭亡的时候,他们的教坊还一直被辽国人使用。渤海人崇尚佛教,现在保存的很多佛教珍贵的物件,都可以说明这一点。
关于渤海国有一个值得一提的考古发现,那就是二十四块石遗址。20世纪50年代发现的渤海“二十四块石”遗址。它们先后在俄罗斯滨海区,朝鲜平壤,中国吉林、黑龙江等二十多地被发现。其中,坐落于敦化敖东古城东南的“江东二十四块石”因留有较多人类文化信息而在国际考古界知名。遗址现存二十三块大石块,东西为纵,南北为横,一纵八块,一横三块,每块石头约0.8立方米,两侧的六块石头.上有人工打凿出的较深、较精致的凹槽。目前,二十四块石”的用途尚无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