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西边的西秦,西秦是陇西的鲜卑乞伏部乞伏国仁所建,这个秦,不同于姚秦,意义仅仅是以战国时的秦国故地为名。都城苑川,这个西秦是后人为了区分苻秦和姚秦给起的,其实人家的国号也叫大秦。
乞伏国仁也是在肥水之战后建的国,后来曾一度被姚兴所灭,在后来姚兴的秦国实力走下坡路德时候又乘机复国。这个国家由于地处边塞,汉化的程度不高,野性非常的大,其基本国策就是掳掠周边国家人口。国家一直处在和周边的征战之中,后秦、南凉、吐谷浑都是它掠夺的对象,在大晋的义熙十年,也就是三年前,西秦主乞伏炽磐出兵灭掉了南凉,紧接着有对北凉匈奴沮渠氏出兵,掳掠人口。在南部也多次出兵攻打吐谷浑,多次击败了慕容树洛干。甚至将势力深入到了巴西(巴蜀西部,巴西人曾经帮助朱龄石砍下了谯纵的人头)的羌族部落。
这个好战的民族不用怎么联络拱火,在姚兴死后立马就派大将乞伏昙达进攻姚秦,将秦(后)国的秦州刺史姚艾击败,掳走了居民五千余户。
在大秦(后)的西北还有一个北凉国,这个国家的历史也很复杂,它也是在肥水之战后,前大秦天王苻坚的大将吕光建立了的。后来吕光死后被尚书段业夺取了政权,后来段业又被匈奴的沮渠蒙逊攻灭,后迁都到武威,称河西王。其实这个北凉的国号应该叫做“河西”,北凉是后人的称呼。
这个国家和西秦的关系不是很好(哪个国家和西秦的关系也不好),刘裕让益州刺史朱龄石派使者去拜访河西王沮渠蒙逊,沮渠蒙逊派遣舍人黄迅到益州上表:“上天降祸,四海分崩,灵耀拥于南裔,苍生没于丑虏。陛下累圣重光,道迈周、汉,纯风所被,八表宅心。臣虽被发边徼,才非时隽,谬为河右遗黎推为盟主。臣之先人,世荷恩宠,虽历夷险,执义不回,倾首阳,乃心王室。去冬益州刺史硃龄石遣使诣臣,始具朝廷休问。承车骑将军刘裕秣马挥戈,以中原为事,可谓天赞大晋,笃生英辅。臣闻少康之兴大夏,光武之复汉业,皆奋剑而起,众无一旅,犹能成配天之功,著《车攻》之咏。陛下据全楚之地,拥荆、扬之锐,而可垂拱晏然,弃二京以资戎虏!若六军北轸,克复有期,臣请率河西戎为晋右翼前驱。”
这河西王沮渠蒙逊自认乃是大汉子民,听说刘裕要消清中原,愿意带领河西的兵马作为大晋的右翼前驱。
但是他向大晋说的是一套,做的却又是一套,当听说刘裕要发兵的时候,对左右说道:“古之行师,不犯岁镇所在。姚氏舜后,轩辕之苗裔也。今镇星在轩辕,而裕灭之,亦不能久守关中。”
不过不知道这河西王是不是也有道行在身,居然能通过星象看到天道的运转,说姚泓是轩辕的后代,现在的天上的镇星还在轩辕,就算刘裕逆天而行,真的灭了后秦,也不能久守关中。
不过在后来他还和西秦的乞伏炽磐和解了,这个家伙虽然是匈奴族,但是自从祖上被汉武帝迁入中原之后就自认是大汉子民了,而大晋为华夏正统,随说不能帮助刘裕,但是也不敢拖刘裕的后腿。
剩下的就是北边的胡夏了,这个国家是由赫连勃勃刚刚建立的,也就是在刘裕灭南燕的那个时候。要不是这赫连勃勃牵制着姚兴,没准那时姚兴真的就派援兵过去救援慕容超了。
这个赫连勃勃的人品不咋地,他的武功却是常高,绝对进入了一流高手的行列。
他的原名叫刘勃勃,是苻坚时期督摄河西诸部落的匈奴首领刘卫辰的儿子,他的祖先和前赵皇帝刘渊是同族。在肥水之战后,刘卫辰入居塞内,屯驻在代来城,拥有朔方之地,军队三万八千。后来鲜卑拓跋圭复国(代)建立魏国,派兵来攻打刘卫辰,刘卫辰兵败被杀,刘勃勃逃奔叱干部。胆小的叱干他斗伏惧怕拓跋圭,准备把刘勃勃送给魏(北)。被他的侄子叱干阿利在半道抢走了刘勃勃,交给了姚秦高平公没奕干那里,没奕干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刘勃勃。
姚兴见到了刘勃勃之后,对这个身高八尺,腰带十围,能言善辩,风度俊美的刘勃勃非常净重,认命他为骁骑将军,经常让他参议国家大事,对他的宠爱甚至超过了一些功高的老臣。当时姚兴的弟弟姚邕对姚兴说道:“刘勃勃天性不仁,难以亲近。陛下对他太好了吧,臣实在是有点不理解。”
姚兴回道:“刘勃勃有匡时救世的才能,我用的是他的才华,这有什么不可以的吗?”
于是任命刘勃勃为安远将军,封阳川侯,让他帮助没奕于镇守高平,把三城、朔方的杂夷以及刘卫辰的部众三万人分给他。让他为攻打北魏而侦察敌人。
姚邕极力规谏:“刘勃勃傲慢地奉事主上,残忍地治理军队,贪婪暴虐不讲亲情,对于去留看得很轻,如果亲宠他超过分寸,最终会成为边境上的祸害。”姚兴这才将此事作罢。
后来又任命刘勃勃为持节、安北将军,五原公,交给他三交五部的鲜卑以及杂族两万多部落,让他镇守朔方。当时河西的鲜卑向姚兴进献八千匹战马,在路过大城时被刘勃勃给扣留了下来,随后带领着手下的三万人假装去平川游猎,趁机杀死了他的岳父没奕于,将没奕于的军队兼并,在第二年(大晋义熙三年)叛秦自立,自称天王。他认为匈奴是夏后氏(夏朝)的后代,所以就立国号大夏,设置任用百官。
后来多次和大秦交战,从无败绩,大秦的将领也是接二连三的投降投奔与他。他认为刘这个姓原是随的母性,现在当了皇帝了要讲究一些就下诏改姓,认为帝王都是上天的儿子,美好显赫都是和上天连在一起的,所以就以赫连为姓,正式改名赫连勃勃。
这赫连勃勃一直以来就对大秦看不顺眼,等到刘裕的使者一来,立马就说到了一起,答应极力的配合刘裕。
他对亲信说道:“姚泓绝非刘裕的对手,并且他们的兄弟又不和睦,怎么能够抵挡的了外敌!刘裕取关中必能成矣。”
等刘裕的使者回去之后,这小子立马就对大秦发起了攻击,他的想法可能是要抢在刘裕的大军到来之前多抢一块肉吃到嘴里再说,若是等刘裕灭了大秦之后,再想从老虎的嘴里抢食,怕是就不那么容易了。
赫连勃勃把他的全部力量都拉了出来,一共四万大军南下攻秦,一连攻克上邽、安定,在阴密大败秦军。在雍城和大秦的镇西将军姚谌对阵,姚谌见赫连勃勃凶猛,不敢应战,弃城逃回了长安。
赫连勃勃的夏军直逼长安城,这个时候大秦的东平公姚绍带领五万人马将夏军击败,收复了安定,一路紧追,又在马鞍阪将赫连勃勃击败。粉碎了赫连勃勃的抢肉之举。
但是赫连勃勃也不气馁,照样说道:“刘裕取得关中之后不能久留,必将南归;留子弟及诸将守之,吾取之如拾芥尔。”
他的话和西边的那个沮渠蒙逊的夜观天象不谋而合,都准确的预测了刘裕的成功,也想到了刘裕必不能久留关中。所不同的是沮渠蒙逊只是打算袖手旁观,而赫连勃勃的打算是先袖手旁观,然后等刘裕南归后,如拾谷粒般把长安给取到手里。
说完了这些小国家,还有一个超级大国拓跋魏不得不介绍下,这个拓跋魏(史称北魏)现在已经是北方最大,也是实力最为强大的国家了。刘裕要想攻打大秦,这个拓跋魏就必须要安抚好,若是让他们两家兵合一处,刘裕还真有点害怕。
拓跋魏是前代国昭成帝拓跋什翼犍的嫡孙,献明帝拓跋寔之子,拓跋珪建立的,母亲是献明皇后贺氏。当苻坚将代国灭掉以后,要把拓跋珪带到长安,代国的长史燕凤向苻坚求情,才让拓跋珪留在了部落里。
代国的旧地被苻坚划分成了两个部分,分别由刘库仁和刘卫辰统领。后来贺氏带着年幼的拓跋珪投奔了刘库仁,在肥水之战后,苻秦分崩离析,刘库仁帮助秦军对抗后燕(慕容垂建立)的时候战死,他的弟弟刘头眷代替了哥哥的位置,后来被刘库仁的儿子刘显杀了,这刘显又要杀拓跋珪。被刘显的弟媳妇(拓跋珪的姑姑)告诉了贺氏,贺氏于是设计约刘显喝酒,并把他灌醉后,让代国的旧臣长孙犍、元他等人带着拓跋珪逃到了贺兰部。后来贺氏也找机会逃到了贺兰部。
贺兰部的贺染干忌惮拓跋珪得人心,也想杀掉他,但都因为尉古真的告密,贺氏出面阻拦而失败。后来拓跋圭在贺兰部的支持下召开部落大会,正式复代国,他任用贤能、励精图治,移都到代国原来的都城盛乐,发展农业,让人民休养生息,不久改国号为魏,称魏王。
拓跋珪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在稳定国内的同时,大力的开疆拓土,将国都从盛乐南迁到大同,主要成就有:参合陂之战击败后燕,燕魏争霸,打败袁纥部、灭西燕(慕容冲的哥哥慕容泓建立)、击破刘显、库莫部、高车诸部、舅氏贺兰部、攻灭刘卫辰、打败高车三十余部。
但是他的晚年则是昏庸好酒色,刚愎自用(这个是雄主的通病,姚兴也有这个毛病),不团结兄弟,在大晋的义熙四年,拓跋珪的次子清河王拓跋绍发动宫廷政变,杀害了拓跋珪。他的儿子拓跋嗣即位称帝,改元永兴。他爹拓跋英雄盖世,这位拓跋嗣也不是个软柿子,他文武双全,继续发扬他爹年轻时候的风格,勤政爱民,拓展疆土,一样的励精图治。他几次御驾亲征打退了侵犯北部边境的柔然人。
刘裕面对如此强大的拓跋北魏,必须要认真的对待,大晋的军队沿黄河向西北进发,需经过北魏的境内,拓跋嗣的态度非常的重要。(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