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通电独立,并成立‘巴蜀大汉军政府’,震动了全中国。
四川通电各省电文中,针对地方话语权掌握在地方汉族督抚大臣的特点,言明满清皇族内阁之骗局,及对汉人排挤之事实。
满清这样搞也是情理之中,丁未之战后,满清对汉人充满戒备和不信任,意图从上到下将权利移交到满族宗室手中,只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顿时成了昏招。
满清政府接都********的通电后异常震恐,急电武昌派遣新军镇压四川叛军。然而武昌刚派出一个镇前往四川,武昌城却立即爆发起义。
武昌起义中也能看到炎黄会的身影,武昌城兵力一空虚,炎黄会就发动了武昌起义,立即获得成功。
炎黄会策动起义后,从地道进入武昌城,迅速攻占武昌。
武昌随后通电全国,湖北独立。
就如多米诺骨牌一般,起义迅速蔓延。各省人心浮动,很多满清官员都倒向革命,因为满清政府已堵掉了汉族大臣的希望。而这些汉族大臣,又与地方士绅掌握着话语权。
1911年6月25日湖北军政府成立,举清军协统黎元洪为都督。是日晚,汉阳,汉口驻军起义。
1911年6月26日清廷谕令荫昌、萨镇冰率水陆两前赴鄂镇压起义。
然而荫昌无力控制北洋军,走到半路都不走了。满清见没办法了,只好请袁世凯出来。袁世凯这时,立即表示自己有病,这腿还没好呢!
满清只好给袁世凯任命为湖广总督。
1911年6月28日清廷下韶起用袁世凯为湖广总督,督办对武昌起义的“剿抚事宜”。
1911年6月28日驻汉口各外国领事馆宣告“严守中立”。到同月22日驶抵武汉江面的英、德、美等*舰达二十艘。
很快,湖南长沙、江西九江、山西太原、云南昆明,河南开封、贵州贵阳纷纷爆发起义。但除了开封起义失败,遭到了镇压之外,其他各省的起义纷纷成功。
河南开封的起义之所以失败,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河南首先不是南方省份,再则工商业不够发达。
山西的起义之所以成功,主要还是山西非是袁世凯的地盘,而河南却是袁世凯的老家,袁世凯不会坐视河南被革命党占据。同样的,袁世凯也无法坐视山西被革命党控制,因此也派遣了一支军队进入山西。
只是派遣到山西的却是革命党,结果和山西新军商议进攻北京事宜。
然而就在南方革命党与袁世凯上起义与镇压的戏码时,双方都无法忽视的就是西北政府的态度。
不论是满清还是独立各省,都在关注着西北政府的动向。关注西北政府的同样还有各列强。
西北政府出奇的平静,在各省纷纷独立的时候,好似丝毫不受影响。然而越是如此,越让人感到不安。
英国全权公使朱尔典紧急与西北政府接触,电告西北政府,希望西北政府能够保持中立,维持中国稳定。
很快朱尔典收到回复,西北政府称,将尊重英国的意愿。朱尔典接到电报后不由大喜过望,只要能稳住西北政府,中国局势基本可以稳定下来。朱尔典连忙又发了一封表示感谢的电报。
当这封电报发出去后不久,西北政府突然通电全国,宣布西北政府保持中立,并因受英政府意维护中国和平稳定的要求,西北政府宣布介入调停,即日起接管汉口,南方革命军政府与北洋军不得跨越长江一线,并责令袁世凯自汉口后撤五十里。
此时袁世凯带领的北洋军已扑至汉口,经过两天的战斗,武昌起义军被迫后撤至武昌,大有不支之象。
然而接到西北政府的通电后,满清政府和北洋军上下都傻眼了。
坐镇汉口的段祺瑞接到电报后,不由瞪大眼睛说道:“这不是明摆着拉偏架吗?”
“可我们知道西北政府是拉偏架又怎么样?我们还是让袁大人来处理此事吧!”第一军总参谋徐树铮对段祺瑞说道。
就在这时候,外面送进来了一封电报。段祺瑞打开电报,脸色顿时凝固了,接着将电报递给徐树铮,说道:“老头子来电报了。”
老头子自然也就是指袁世凯,徐树铮接过电报看了起来。
袁世凯几乎是第一时间就发来了电报,没有任何的迟疑,直接命令段祺瑞自汉口向后撤退五十里。
“那我们就撤吧!鸟尽弓藏,兔死狗烹。老头子实际上也不愿意镇压掉南方革命党。”徐树铮无所谓的说道。
段祺瑞点了点头,在这个问题上,他与袁世凯是站在同一条阵线上的。随即段祺瑞就下达了后撤的命令,当天北洋军自汉口后撤50里地。
北洋军前脚刚走,西北军就乘坐着火车到了汉口。
只见西北军铁血二十一星旗迎风飘荡,一队队列装整齐、全副武装的西北军士兵浩浩荡荡的开进汉口。
然而最先进入汉口的西北军只是先头部队,只见西北军络绎不绝,一列列火车运载着大批士兵、重炮、补给不断的抵达汉口。
自7月2日起,西北军开始进入汉口,一直到7月5日才停了下来,开入汉口的西北军达到了恐怖的两个甲种军,兵力达到20万。
西北军一开入汉口,局势顿时变得十分微妙。西北军的兵力迅速上升到了20万,顿时又使双方恐慌起来,甚至是列强都陷入了强烈的不安。
西北军可谓是强势介入,在20万大军的坐镇下,南北两方肯定是打不起来了。
7月6日,武昌革命代表汤化龙,北洋军代表唐绍仪也已赶到汉口。然而他们见到的却是一个英武的年轻人,让汤化龙和唐绍仪眼睛碎了一地,这个年轻人竟然是西北军少帅沈凝云。
这是一个完全出乎意料的情况。
刚一会面,沈凝云便对汤化龙及唐绍仪两人说道:“此番西北军虽为调停而来,实则是于双方商讨组建‘中华民国’而来,南方各省独立之局面不可长久,中国若分裂则国之不国。而北方满清政权则必将推翻,满人皇帝必须下台。”
汤化龙面露喜色,南方革命党在军事力量上本就处于劣势,西北政府虽不允许各省独立,但是这也不是汤化龙等南方革命党人所愿意看到的。南方革命党人实际上对南方控制力并不深入,因为南方各省起义之所以成功,很多都是满清原有官僚阶级抛弃满清而造成的。南方各省,只要能各自分到一块蛋糕,自可取消独立。
倒是满清政府,则已注定是要被推翻的了。然而唐绍仪却是很镇定,因为袁世凯也不愿意看到满清政府继续存在,因此袁世凯无非也是要分一块蛋糕而已。
南北议和,相当于就是分蛋糕,而西北政府也要分一块。
“我南方各省并无意见,只是这中华民国如何成立?”汤化龙表态的同时对沈凝云问道,唐绍仪也未迟疑,表态道:“推翻满清我北洋军也无异议,正如汤先生所言,这中华民国如何成立?”
按照两人的猜想,必然是西北政府带头,然后成立民国政府,并从西北选出大总统之类的,然后南北再分一些蛋糕。
两方都做好了西北占大头的准备,因为西北军的力量最强,蛋糕自然可以拿到最大的一块。
然而沈凝云的话却让双方出乎意料,只见沈凝云说道:“中华民国采用总统制,总统由全国各省代表选出。第一届大总统,我西北并无意染指,可由南北各选出一人进行竞选。”
但是汤化龙和唐绍仪还未回过神来,沈凝云继续说道:“但是西北政府治下各省,必须享有自治权,因为西北行政、法制等都与其余各省不同。”
“沈少帅此言当真?”唐绍仪不由吃惊的问道。
“自然当真。”沈凝云淡然一笑,“现在我们三方要考虑的不是打一场,比比谁拳头更大,这已经没什么好比的了。我们应当考虑的是如何让满清
“那我南方各省,就静候佳音。”汤化龙大喜过望。
双方都欣喜的回去了,袁世凯接到消息后顿时有了底气,同时也对大总统一职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但同时也很困惑,为什么西北政府不取满清而代之?
而南方各省接到消息,顿时都松了口气。
这场革命基本上已经成功了,但由谁来当总统呢?南方各省基本上没有什么统一的意见。
袁世凯立即找来徐世昌进行商议,徐世昌立即说道:“恐怕此事没这么简单,纵观西北这些年来尽管没有连年征战,但却也一直是不断的向外扩张。而这次却是向外扩张的最好时机才是。若说推翻清室,西北雄兵数十万,中国之内谁人可敌?又何必假借他人之手?”
“贤兄多虑了。”袁世凯哈哈一笑,说道:“这几天我也在思虑,但是贤兄可曾发现,西北政府虽武力强大,然西北重工商出口,则必然不可与洋人交恶。若是与洋人交恶,则出口无望。再则,丁未年西北军攻入北京,已有推翻清室之能力,可最后却还是撤军了,表面上是列强所逼,实则不愿中国陷入混乱,如此西北工商必然损失惨重。”
“工商?”徐世昌不由一楞。
“不错,西北注重工商稳定,因此才立即跳出来调停南北。而西北若是要取得中央地位,以西北之模式,必然导致各省反抗。那些达官贵人,岂能让出他们口中的肥肉?既然如此,还不如让别人来当总统,这样一来,起码中国不会乱。我们只需把握好西北政府的顾虑,那么只要我们能够给西北工商带去稳定又享受免税等特权的环境,则西北必然支持我们问鼎总统宝座。”袁世凯信心十足的说道,“只需我们向西北政府传达出允许西北工商免税的条件,则大事可成。”
“妙,妙。”徐世昌不由拍手叫好,不由急切的说道:“事不宜迟,我们应当尽早与西北政府接触。”
“不错,虽然南方革命党显然无力满足西北政府,但我们还是尽早与之接触为好。”袁世凯点头道。
另一边,西北军介入调停,列强却是傻眼了。
调停?
既然调停了,那还怎么打?
如果打不起来,那么中国岂不是分裂成南北两边了吗?或者说,中国被分裂成西北政府、南方共和政府、北方满清政府。那岂不是被分裂成三个政府。
那时候中国都分裂了,那庚子赔款算谁的?
西北政府肯定是不会认账的,到时候南方政府会不会认账呢?显然也不太可能认账,只需要西北政府为南方政府撑腰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按照列强的想法,是他们保持中立,让南北自己打。然后消灭掉实力弱小的一方,胜利的一方继续支付庚子赔款。
可如今这个计划显然泡汤了。西北军强势介入,这要谈到什么时候呢?
西北政府显然不急,谈多久都无所谓,谈个一年两年都拖得起。可是列强却急不可耐了,此时满清还不起钱,再分裂一下就更加还不起钱了。
正当各列强火急火燎的准备介入南北和谈的时候,西北政府再次发出通电,以维持中国工商稳定为理由,宣布西北铁路不接受军事运输。同时霸道的宣布,西北军即日接管上海,以免上海遭战火波及。
7月6日通电发出的同时,驻上海保护西北工商的西北军排列成整齐的队列开进上海县城。
上海县城守军不敢阻拦,西北军进城后,在未爆发流血战斗的情况下,就将上海守军缴械,并迅速控制上海县衙门、上海制造局等重要机构。
上海老百姓傻眼了,上海县衙门直接被插上了铁血二十一星旗。
满清政府傻眼了,接管?这是抢地盘好不好。反应过来的满清政府只能严重抗议,但是却不敢调集军队进攻上海。
袁世凯和南方各省也都傻眼了,西北政府突然染指上海,这显然是直接向东扩张的前奏。西北政府果然出手了。
列强同样傻眼了,他们完全没想到西北政府尽然会以维持中国稳定为理由再次出手,一出手就是接管上海。
不过转念一想却是非常合理,因为上海有西北的造船业。这里正在兴建大量与造船业配套的工厂,西北政府是不容许看到上海陷入战乱的。
一时间,中国局面让列强十分被动,主动权俨然被西北政府所掌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