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祺瑞生于同治四年二月初九日(1865年3月6日),他的父亲段从文一生务农,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同治十一年,七岁的段祺瑞被祖父段佩带往江苏宿迁任所。段佩时任“铭字营”直属马队三营“营长”,戎马一生的祖父给段祺瑞的影响远远过了父亲,让段祺瑞少年时代逐渐喜欢上了军营生活,并立志从军。光绪七年(1881年),段祺瑞在祖父病故后,只身徒步上千里,前往山东,投奔在威海驻军中任管带的族叔段从德,后被安排在营中当司书(相当于登记仓库物资的库管员)。
为了宪兵队能够顺利而且“公正”的成立,吴长庆向威海驻军提出借兵五十的要求,并请求派军官前来当演武裁判,这段从德便是威海方面派来的代表之一。段从德接到命令的时候,恰逢段祺瑞刚刚到威海,自小立志征战沙场的段祺瑞,怎会甘心在军中当个司书?为了开阔眼界,段祺瑞央求叔叔带着他来“见识”一番。
这一见识不要紧,袁世凯“训练”的三十人小队,深深触动了段祺瑞心中的军人梦——这才是他心目中真正的军人!更让他吃惊的是,这些军人竟然是袁世凯在一个月内训练出来的!段祺瑞几乎是立刻把袁世凯当作了自己的偶像,为了能够拜会一下这个善于练兵的军官,段祺瑞再次苦苦请求叔叔为他引见。段从德与吴长庆虽然早年就见过面,但由于两人的身份悬殊,因此也只是停留在认识的阶段。为了这个宝贝侄子,段从德只得“厚颜”让吴长庆为二人介绍。虽然袁世凯对这段祺瑞的历史不甚了解,不过北洋三杰里赫赫有名的炮兵“总教头”还是听说过的!
听了段祺瑞的自我介绍,袁世凯早把什么宪兵队长给忘到脑后,这可是天下掉下来的人才啊!看着还一脸稚气的少年,袁世凯和气的说道:“芝泉勿要客气,我两年纪相仿,不妨兄弟相称!”
段祺瑞显然没有料到袁世凯这么“平易近人”,感动道:“多谢袁兄抬爱,小弟实在有些受宠若惊……”
看袁世凯的态度如此随和,段从德心下高兴,当即说道:“呵呵,你们都是年轻人,不妨好好聊聊。启瑞,多多向袁大人请教!”
吴长庆对待段氏叔侄可就没有袁世凯那么客气,他对袁世凯吩咐道:“世凯,你与祺瑞好好叙叙,但莫误了时辰,我在营房等你,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处理!”
吴长庆这番话,说白了就是让段氏叔侄不要缠着袁世凯。此言一出,段氏叔侄都有些尴尬。袁世凯见此种情形,哪能放过收拢人心的好机会:“是,大帅,属下不会误了时辰。对了,段大人,芝泉是不是您这次带来的五十兵勇之一?”
段祺瑞有些不好意思道:“小弟在军中任司书,所以……”
袁世凯看看段祺瑞的表情,心下了然,他问道:“段大人,下官与芝泉甚是投缘,不知可否割爱,将芝泉派到我庆字营来做我的帮手?”
段从德自小就喜欢这个侄子,准备带在身边好好培养。听了袁世凯的话,段从德正想拒绝,但段祺瑞却投来苦苦哀求的眼神,他叹了口气道:“罢了,祺瑞你自己选择吧!”
段祺瑞见叔叔松口,立刻喜形于色:“袁……兄……大人,今后祺瑞就是你手下一名兵勇了!还望大人多多指点!”
看了袁世凯的举动,一抹不快从吴长庆脸上一闪即逝,不过他的表情哪里逃得过袁世凯的眼睛。几乎在一瞬间袁世凯便猜出了吴长庆的心里变化——一上任就私自安排人手,这可是官场大忌!袁世凯心道不好,立刻请示道:“不过这还要大帅同意,还请大帅定夺!”
袁世凯的“顺从”让吴长庆马上恢复了心情:“哈哈,这有什么不妥的,既然是世凯看中的人选,尽管安排便是!”
“那就多谢大帅成全!”说罢,袁世凯又开解有些担心的段从德道:“段大人勿要担心,若是芝泉想回去,我不会强留。走,我领芝泉一起去办理交接手续!”
袁世凯的话,又一次让三人吃惊,本以为袁世凯说让段祺瑞当帮手就是客气一下,没想到还真的把他当成了助手,连这两军士兵指挥权的交接都让其参与。此时叔侄两人的心情又被袁世凯好好的“调戏”了一把:段从德是放心——这袁世凯如此看重自己的侄子,相信他会好好提拔段祺瑞;段祺瑞是开心——终于可以象自己的“偶像”学习了!
不管三人心情如何,袁世凯心里可是乐翻了天——此次不仅收获了宪兵队长的职务,得到了宪兵队的指挥权,而且还收下了段祺瑞!别看宪兵队只有百人,自己控制着这军中警察,谁敢不服?段祺瑞虽然年轻,但是将来可是可以独当一面的大将啊!
随后的数个月里,袁世凯为了更好的磨合新兵,他对宪兵队开展了扩充与魔鬼式的特训练。宪兵队预编一百正勇,目前有三十名新兵以及威海来的五十兵勇,还缺额二十人。为了表示对吴长庆的尊重与顺从,袁世凯只要了四个名额,将袁杰、古大力、段祺瑞、魏三悉数征入,其他的人选全部由吴长庆选拔。看袁世凯这么“乖”,军务繁忙的吴长庆哪里还有什么戒备,随便选拔了几个人后,将宪兵队的人事权全部交给了袁世凯。得到人事权,袁世凯心底一笑,他相信,等他完成了宪兵队的集训之后,就算是吴长庆估计也不一定能指挥得动这支部队。
按照吴长庆的想法,袁世凯再怎么折腾,其手下也不过百人之众,而他不会想到,正是由于他的的轻视,最终使得这支举着屠刀的猛虎成了袁世凯的私人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