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5年年底,蔡锷发动护国战争,振臂一呼天下应,成了帝制的掘墓人。因他英年早逝,留下无尽遗憾之余,也有人引据白诗:“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说不知他如果活着结局会怎样。这种事向来无标准答案。在梁启超心中,蔡松坡大忠、大智、大勇、大廉,是极为稀缺的最优秀的中国男人。孙中山先生的挽联更做了精辟总结:“平生慷慨班都护,万里间关马伏波。”
1882年12月18日,蔡锷生于湖南省邵阳市的一个贫寒之家,原名艮寅,字松坡。父亲蔡正陵是个农民,兼做裁缝,母亲王氏。五年后,全家由今水东乡搬到了今山门镇,以便蔡锷能去私塾读书。蔡松坡聪颖异常,13虚岁考中了秀才。16岁时,在2000人报考仅招收40人的情况下,他考入长沙时务学堂。
时务学堂是由湖南巡抚陈宝箴,协同谭嗣同、黄遵宪、熊希龄等合力开办的,从创办到停办,历时不到一年,共招考三次,录取学生200余名,旨在培养维新人才。读书期间,蔡松坡年龄最小,成绩却最好,与李炳寰、林圭并称“三俊”,人称“白帽轻衫最少年”。难得的是,他与中文总教习梁启超非常投缘,结下了深厚友谊。
戊戌变法失败后,时务学堂被迫停办。蔡锷靠借钱,一路辗转由长沙、上海到了日本。眼见山河破碎,他痛心疾首,写下了心声:“流血救民吾辈事,千秋肝胆自轮囷。”
梁启超汇钱给他,见面时问道:“东渡有何志愿?”蔡锷回答:“要救国单靠笔杆子是不够的,还须有枪杆子才能成事。”梁启超极为赞同,只是笑着道:“像你这样瘦弱的人,要拿得动才行。”
1900年,蔡锷回国参加了唐才常的武汉自立军起义,但事泄而败,师友多人遇难。幸免于难后,他愈加奋发,将自己的名字“艮寅”改为“锷”,不顾梁启超等人的反对,决心投笔从戎。1901年再去日本,以蔡锷的名字,改学军事。
1904年10月,蔡锷以优异成绩在日本士官学校第三期毕业,与蒋方震、张孝准并称“三杰”。回国后,蔡锷先后在江西、湖南、广西、云南担任军职,备受各方政要器重。在河南举行新军秋操演习时,他奉令充任中央评判官,第一次见到了袁世凯。1911年7月,蔡锷担任云南新军第十九镇第三十七协协统,终于执掌兵权,并编成《曾胡治兵语录》。
武昌起义爆发后,湖南、陕西立即揭竿而起,而滇军中的大批军官都是倾向于革命的留日同学,包括唐继尧、李烈钧、李根源等,便推举蔡锷为司令,于10月30日夜发动革命。由于那天是阴历九月初九,史称“重九起义”。经过激战,革命军在第二天中午控制了昆明。在云南革命军会议上,唐继尧说:“松坡先生资历地位最老,应该是适合担任都督的,不过前辈要是还坚持不干的话……”他突然拍了拍胸脯说:“那么我就干!”最终,众望所归的蔡锷就任了云南军政府都督,年仅29岁。
1913年10月,蔡锷奉调到北京,极力主张贵州都督唐继尧回滇,保存实力。他在北京与袁世凯度过了一段蜜月期,担任多项要职,致力于国家的建设和统一,企图帮助袁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相反,他对孙中山动辄兴兵并无好感,主张军人的“不党主义”。
在很小的时候,蔡锷就与刘长姑定了娃娃亲,结婚那天发生变故,新娘不愿上轿,结果妹妹刘侠贞上演了一出替嫁的喜剧。做了都督后,他又娶了19岁的潘蕙英为如夫人,产下二子一女,始终陪伴身侧。1915年下半年,蔡锷见袁世凯利令智昏地想当皇帝,置无数生命换来的革命成果于不顾,无比愤恨之余,决心“为四万万人争人格”,开始暗作计较,佯装沉溺在声色犬马之间,发生了与小凤仙的故事。
据1951年小凤仙拜访梅兰芳时所述,她幼年经历坎坷,母亲是偏房,受大老婆排挤而亡,她随奶妈四处漂泊,以卖唱为生。蔡锷那时常去青云阁的普珍园小酌,结识了15岁的小凤仙,为她点名菜辣爆凤节,讲些三国、水浒故事和做人的道理,又教她识字看书,鼓励她:“不信美人终薄命,古来侠女出风尘。”还做过一副嵌字联:“此地之凤毛麟角,其人如仙露明珠。”
不管影视作品如何渲染,小凤仙在见识、思想等各方面,都很难称得上是蔡锷的知音,也不会知晓滇军将领的革命计划,更不可能安排护送,客观而言,顶多算是一个红颜知己。所以,北洋政府从未找过她的麻烦。蔡锷逝世后,小凤仙来青云阁故地重游,遇到了一位长得极像蔡锷的人,就嫁了这人,一起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
1915年11月,蔡锷秘密离京赴津,随后以治病为名东渡日本,后经台湾、香港,并取道越南,于12月19日抵达昆明。12月12日袁世凯宣布称帝,云南马上于12月25日宣布独立,组织护国军三个军,蔡锷任第一军总司令,率8000人入川作战。
袁氏恼羞成怒,责令湘督汤芗铭查抄蔡锷家产,真是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这位将军为官多年,却没有任何不动产。蔡母和蔡妻躲了出去,只有一个分了家的兄弟,办了一家小木厂,汤只好据实而报:“实无财产可查封。”其实,在蔡松坡病逝后,人们还发现,他生前“尚欠债三四千金”。
做了83天洪宪皇帝的袁世凯一命归天后,黎元洪继任民国大总统,于1916年7月6日任命蔡锷为四川督军兼省长。可惜,这时的蔡锷病情恶化,他草草安排了善后事宜,在9月东渡日本治疗喉癌。11月8日上午,蔡锷病逝于日本福冈,年仅34岁。
1917年4月12日,蔡公松坡魂归故里,国民政府在长沙岳麓山为他举行了隆重的国葬,使之成为民国历史上的“国葬第一人”。(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