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荣晋,195年生于河南省济源市。196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东方文化研究所所长。另兼任中国实学研究会会长、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等。多次应邀赴美国、德国、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韩国等国家以及中国的台湾、香港、澳门地区讲学,主持和参加国际研讨会。
主要著作有:《中国哲学范畴史》、《中国文化导论》、《中国哲学范畴通论》、《王廷相和明代气学》、《儒道智慧与当代社会》、《孙子兵法与企业经营谋略》等。其著作曾多次获国家图书奖,全国、教育部和北京市优秀著作奖。
近年来,葛荣晋教授致力于中国式管理思想体系的研究,重点探讨了儒家文化对中国现代商业理念的影响,为现代企业管理者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葛教授既是一位博闻强记、造诣颇深的学术权威,又是一位幽默风趣的长者,如果你与他交谈,他更像是你早已相识的挚友。他生动的语言,爽朗的笑声,特别他那不急功近利、老老实实读书做人、认认真真思考的人生态度,往往给人留下极深的印象。
现代“儒商”的精神塑造
——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葛荣晋
从0世纪80年代开始,在中国企业界和学术界,对“儒商”这一经济文化群体展开了讨论。进入新世纪,关于“儒商”的话题有所降温,但是近年来,随着越来越高的倡导企业社会责任的呼声,现代“儒商”不仅是公众对企业家的一种期待,而且成为企业家自身形象的一种再塑。那么,儒商到底有哪些特点?企业家怎样才能成为传统观念中的“儒商”?针对这些问题,我采访了中国人民大学葛荣晋教授。他说,凡事过热、过冷皆是正常现象,说明我们的企业家已经成熟;我认为,只有儒商精神加上现代管理理念,才能造就优秀的管理者。为此,就这个话题我与葛荣晋教授进行了探讨。
赵晏彪:把企业领导者说成“儒商”,无非是证明这位领导者是有学问和有知识的企业家,但作为现代优秀的企业管理者,他们应该具备哪些优秀品质和现代管理理念呢?
葛荣晋:大概要具备六种素质,这六种素质中包含现代管理理念。比如,高瞻远瞩、心存诚信、广聚人才、自主创新、善解难题是必备素质,而以人为本不但属于管理范畴,更是现代管理理念的核心。
美国石油大亨约翰·洛克菲勒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当时有一个大油田,可是由于提炼方法落后,油中含碳很高,称为“酸油”,每桶油只售15美分。洛克菲勒高瞻远瞩,他坚信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总有一天会研究出提炼“酸油”的技术,那么油田的价值将会是巨大的,于是他大胆地做出了投资这个油田的决策。但是,董事会大多数人都强烈反对,可主意已定的洛克菲勒却说,“愚者赚今天,智者赚明天”,他拿出自己的全部股份来做这件冒险的事。大家被董事长的自信感动了。两年以后,他们终于找到了解决“酸油”的办法,油价从每桶15美分升至1美元,不但建起了世界上最大的炼油厂,而且年盈利几亿美元。
说到创新,柯达公司董事长乔治·费希尔可谓智高一筹。196年他们研制成功了大众化的自动照相机。但当柯达公司在新相机带来可观利润的时候,却突然宣布放弃自动相机的专利,同意让别人仿制。许多人都不能理解,但费希尔却胸有成竹,他说,创新是我们的生命,现在相机专利保护期已经结束,相机市场必定会迅速扩大,一是赚头越来越小;二是相机的扩大必然带来胶卷的需求,我们不如改弦易辙,在胶卷上大做文章。他们将所有力量都集中到感光产品的研制开发上,很快柯达就占领了全球的胶卷市场,柯达胶卷的商标价值曾高达5亿美元。所以说,没有敢于创新的老板,就没有具有美好前景的企业。同理,作为优秀的企业管理者,这些素质是必备的。
赵晏彪:企业家要想把自己塑造成一代“儒商”,最终成为具有理想人格的管理者,除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外,还必须具备哪些素质或是条件呢?
葛荣晋:在我看来,“儒商”是现代企业家所追求的理想人格和人生境界,而要塑造成为优秀管理者,必须具备德、智、情三种基本要素。德、智、情是优秀管理者理想人格完整的架构体系,缺一不可。只有将三者有机地统一起来,才能成为一个具有完整人格的优秀管理者,否则就只能是“单面的”或“双面的”不完全的“儒商”或企业家。
企业家要想把自己塑造成具有理想人格的优秀管理者,决不能凭空虚构。除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外,还必须继承和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的“三达德”的人格思想。儒家的“三达德”思想不仅为造就优秀管理者提供了理论架构,而且也为其人格的塑造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在塑造优秀管理者的人格中,既不能将中国古代儒家的“三达德”思想原封不动搬过来,也不能把儒家的“三达德”思想视为无用。这种文化复古主义和虚无主义的态度都是应当抛弃的。
赵晏彪:什么是儒家的“三达德”人格思想呢?
葛荣晋:孔子在《论语》一书中曾三次将知(智)、仁、勇三种美德视为构成君子人格的三要素。在孔子看来,君子不做过恶之事,故“内省不疚(病),夫何忧何惧!”孔子之后,《中庸》的作者从理论上进一步将智、仁、勇概括成“三达德”,指出“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即认为智、仁、勇是通行于天下的最基本的人类美德。
所以,企业家要想把自己培养成优秀管理者,就必须从儒家“三达德”思想中汲取其合理成分,努力寻求“三达德”思想与现代儒商的结合点和生长点,使“三达德”成为现代儒商和现代优秀管理者必备的重要思想要素。不从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思想中汲取智慧和启示,要想塑造成为优秀管理者的理想人格,几乎是不可能的。
赵晏彪:很多企业都在强调“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标准的说法是:“客户满意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但是首先要有满意的员工,这些满意的员工才能服务好客户,才能有满意的客户。满意的客户给企业带来长久而丰厚的收益。”企业的发展才是长久的,但往往企业在宣讲企业文化时,不能讲解透彻,很多员工对“以人为本”这个理念的认识产生偏差。你在研究中是怎样深化这一理念的?
葛荣晋:0世纪70年代的诺贝尔奖评委会对“有限理性”钟情有加,而不论它成为何种最终结论的基本前提。于是,才有了两位观点截然不同的大师级学者同样基于这一判断而获得诺贝尔奖的历史。第一位是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后一位是赫伯特·A·西蒙。
哈耶克基于“有限理性”假设对组织和集权所展开的批判,曾被西方主流经济学家们认为是“极大地维护了自由市场经济的尊严”。而西蒙的主要贡献则在于管理学,他本人则是新古典组织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与哈耶克不同,他拥护组织,重视组织的决策和管理。西蒙对组织决策理论的开创性研究是现代管理理论的基石之一,其思想主要体现在其《管理行为》之中。组织是由人组成和管理的,而人是“有限理性”的动物,但我们完全可以令组织决策变得更令人信赖,这不仅仅是因为没有什么人能够绝对地脱离组织,更是因为每个人都不是组织的被动接受者。事实上,这也正是新古典组织理论和现代管理理论所着重强调的理念——以人为本。
比如美国“石油大王”盖蒂,他的管理理念是他成功的关键,而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以人为本。他从来不以为自己当了老板就能一个人说了算,而是把协调沟通作为必不可少的工作,将以人为本的精神摆在第一位。创业之初,盖蒂听说有人愿意将西部森林里的一块土地出租。他带人现场勘探后,认为这里虽然蕴藏着大量石油,但土地面积少,开采量有限,况且只有一条小路,大车很难进来。尽管有如此之多的困难,但他还是觉得应该尊重员工的意见,听听大家的想法。员工们见老板如此信任自己,都纷纷出谋划策,最终确定了用小型器材和小型铁路的开采方案。197年,“石油大王”盖蒂终于在这块含油量丰富的地下打出了第一口油井,在后来的几年中,这块小油田为盖蒂赚了几千万美元。
盖蒂的公司后来越来越大,他经常到各个油田去巡视,每次他都会发现有人在浪费,尽管将工头找来后,要求他们消除浪费,但下次再来还是依然如故。他想一定是自己的管理体系出现了问题。经过深思熟虑,他认识到,要让员工认为这油田是他们自己的,要尊重他们的劳动,要真正的以人为本,才能提高产量、避免浪费。他立即召集各地工头,当众宣布,油田从今天起交给在座的各位负责经营,收益的5%由你们全权分配。从此,浪费现象没有了,产量大幅度增加。油井还是那几个油井,但他以人为本的做法使大家觉得老板和我们都是油井的主人,正是这种以人为本的理念激发了员工的潜能,而且他们之中竟然蕴藏着无尽的智慧和力量。所以我说以人为本是现代管理理念的根本,是管理的核心。
赵晏彪:葛教授,我以为儒家设计的智、仁、勇的君子人格论并不是凝固不变的。它的外延和内涵也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地改变和丰富的。所以,要塑造优秀管理者,除了吸收儒家“三达德”思想的合理性外,还必须具备什么样的时代精神,才能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推动人类精神文明建设的进程?
葛荣晋:是这样的,儒商、优秀管理者都是现代社会文明的产物。在1世纪,要塑造优秀管理者的理想人格,必须在继承和发挥儒家“三达德”思想的基础上,不断地完善和补充智、仁、勇等概念的社会内涵,从理论上提出德、智、情人格“三要素”论,以修正儒家的君子人格模式的狭隘性,为造就现代儒商、优秀管理者提供理论框架。
德,主要是指现代儒商和优秀管理者的道德、品行、人格和作风等。他们只有具备这些高尚品德和优良作风,才能使员工对其产生一种亲切感、敬佩感,富有巨大的号召力、动员力和说服力,实施有效的管理。反之,一个品德和作风恶劣的管理者,以权谋私、媚上鄙下、高傲自大、言行不一等,即使他的职位再高,资历再深,他在员工中的威信和影响力也不会大。
智,除了继承和发挥儒家的“德义之知”等合理思想外,还有更加丰富的社会内容。智,包括知识、能力和智慧三项。美国心理学家霍华德·加纳德在198年出版的《心智的结构》一书中提出了“多元智力”的理论。在他看来,决定人生成功的因素并不只有一种智力,而是至少有七种智力,即语言运用智力、数理逻辑智力、空间认识智力、音乐智力、身体动作智力、人际交往智力、自我认识智力。其中某一种智力特别突出的人,称之为专才,多种智力都很突出的人,称之为全才。
情,除了继承儒家提倡的“德义之勇”的心理要素外,还必须面对市场经济的竞争性和风险性,增强竞争意识和风险意识,而这正是儒家思想中所缺乏的东西。
儒商也好,优秀管理者也罢,都要认识和控制自己的情绪,理解和善待他人的情绪;既要严格制度,又要进行人性化管理,这是一种管理艺术,也是一个企业的成功之道。
作为优秀的企业管理者,应真情对待员工,架起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情感桥梁,从而建立起朋友式的友谊,互相理解,互相沟通,互相支持。你不仅是员工的领导者,而且也是员工的知心朋友,这正是现代企业的经营理念。
1世纪,企业管理将进入以人为本的新时代,以人为本将成为一种新的管理理念。我认为,时代精神就是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如果具备了这种美德,便可称之为优秀管理者了。
葛荣晋语录
企业家要想把自己塑造成具有理想人格的优秀管理者,决不能凭空虚构。除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外,还必须继承和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三达德”的人格思想。儒家的“三达德”思想不仅为造就优秀管理者提供了理论架构,而且也为其人格的塑造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
→◆※※※◆←
如果企业管理者心灵纯洁、人格高尚,具有公而忘私、公道正派和襟怀坦荡的品格;对被管理者一视同仁,赏不避仇、罚不避亲;勇于承认错误、改正错误,敢于承担责任,对于他人的过失能够容忍、谅解,具有比天空还大的胸怀,那么,这种品德高尚的领导者必会让被管理者敬佩,在被管理者心目中必会形成一股潜在的凝聚力、支配力。
→◆※※※◆←
尽管知识和能力是相辅相成的,但知识不等于能力。所谓能力,主要是指观察能力、分析判断能力、经营决策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协调人际关系能力、创新能力和预测能力等。多元能力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坚持多元能力观,方能建构儒商完整的理想人格。(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