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朝。
一群人正在商量怎么安排董太后的身后事,刘宏端坐在上首,一言不发。
他跟董太后的关系随着刘协、刘辩年龄的增长而变得愈加疏远。哪怕董太后跟他一样属意让刘协当皇太子,他也不喜董太后。
不为别的,就是不想董太后干政,尤其是在立储这件事上。不管刘宏以前多么的不是个玩意,但是帝王的本性,还是让他无法接受任何人插手这等大事。
更何况,他还没死呢,就着急忙慌的立储,这搁谁,谁开心?
董明并没有参与到董太后身后事的商讨这件事中去。虽然按照目前的情况来,他这个太常应该出来主持大局。
可是他没有。
一来,眼下这个情况,他实在不愿意在这种时候,在这件事情上分散精力;二来,刘宏似乎也有其他的打算,这件事是直接安排给蔡邕的。
不得不说,在这件事上,君臣二人,难得的有了默契。
董太后的身后事其实也没啥商量的,旧例礼法都在那呢,依着葫芦画瓢来就行了。之所以会有争论,主要还是蔡邕这个文化人,想要节省一些。另外一派,以袁逢、杨彪为首,希望能够奢华一些。
两边其实都没有错。法理人情,都能说道说道。所以一时之间谁也说服不了谁。
两边跟菜市场买菜似的,吵吵了小半个时辰才消停下来。这并不是说两边达成了一致,而是蔡邕熄火了。
蔡邕说到底还是一个儒家人,做官他不擅长,更不是一个政客。吵到现在,已经是他的极限了。
“行了,这件事就折中吧,按照既有的礼制来。”刘宏摆了摆手,活了一个稀泥,然后将话题转到了另外一方面“皇太后的事情就这么来吧,该给的哀荣,朕不会屈了她的。”
说着,他看了一眼一直给袁逢等人帮腔的董重,继续道“经此一乱,朝中可有之人越来越少了。不知道各位爱卿有什么好的办法没有?”
“臣有本奏。”董明直接接过了话头。
“说说看。”
“三月份,即将开启科考。原本计划的是,录取前一百名。但是眼下情况特殊,臣特请扩大录取范围,择前两百名录取,授官。先观政,而后派往地方。将地方官员,调回洛阳,以充实朝官。”董明侃侃而谈“当然,三鼎甲除外。他们可以先在太常观政,一年之后接触实务,三年之后授官。”
刘宏闻言反问了一句“三年授官,那么何种官职呢?”
“以六百石为佳,看其能力,因材施用。”董明显然早就做好了准备。
“准了。”刘宏也没给其他人说话的机会,直接就答应下来。
真要说起来,在场的众人也不会反对。毕竟科考的利益都已经瓜分完了。哪怕是除了何进这一档子事情,在这件事上,董明和刘宏都不会把该他们的利益给吞掉。毕竟,真的吃不下这么多名额。
不过原本的利益份额,肯定是要有所调整的。
董明和刘宏想这么干,还在场的世家和外戚也做好了让步的准备。当然了,这种事,不可能在朝堂上说,只能私下里说。
“只不过这件事情,太缓。远水解不了近渴,太常还有其他办法吗?”刘宏又问了一句。
董明闻言想了想,然后摇摇头道“如今地方不稳,不宜抽调官员入朝。以微臣来看,最好的办法就是科考。”
其实他有办法,但他就是不说。
不管是再一次征辟党人,还是精简机构,都能暂时解决如今人手变少的困境。但是这两个方法都是治标不治本的。
征辟党人,党人不一定愿意来,丢脸的还是朝廷;至于精简机构还不是时候。
董明能想到办法,其他人自然也能。
蔡邕立刻就开始推荐自己的朋友。他的朋友,能力怎么样先不说,至少德行是非常不错的。刘宏几乎是照单全收,全都下令征辟。
袁逢等世家出身的官员也不甘寂寞,各家都扔出来一些之前雪藏起来的人才。
刘宏仍旧是照单全收。
热闹了一上午之后,散朝。
但是董明、蔡邕、朱儁、皇甫嵩、袁逢、杨彪、董重等人却没有离开。被刘宏召集到了偏殿,他新的寝宫里。
朝堂之上,不过是走形式,这种小会议才是正事儿。
“朕的时间不多了。”刘宏开口的第一句话就把所有人都吓了一跳。
“你们也不用说那些没用的话,朕的身子骨,朕自己明白。”刘宏制止了众人想要吹彩虹屁的行为继续道“如今朝中混乱,地方不稳。百姓艰辛,盗匪横行。各地叛乱更是此起彼伏,国家日益凋敝。这些年,更是天不怜大汉,干旱、洪水、瘟疫几乎连年发生。各位,这大汉走到如今这个地步,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吗?”
这还有什么好说的?上梁不正下梁歪,事情出来了就捂着盖着,捂不住了,就杀人泄愤。这要是不出问题都有鬼了。
而且还不会宣传,动不动就是饿殍千里,你换一个有能力的政府,不管多大的事儿,百姓之道死亡人数都不会超过三十五人。
但话肯定不能这么说,董明本想开口来着,但是蔡邕却一脸激昂的说话了。
“陛下!臣以为,如今天下凋敝,罪在我等!”蔡邕中气十足的说道“洛阳也好,地方也好。自陛下以降,百官怠惰,人浮于事。实事则避之不及,名利则趋之若鹜。百姓流离失所,民怨四起,则天之罪也!人也?其无罪乎?”
董明低着头,叹了一口气。
蔡邕说的倒是大实话,但是这老哥哥,不能只发现问题,骂骂人就结束啊。给出解决方案才行,哪怕这个方案有些空泛,难以实施都行。
虽然蔡邕几乎就是在骂人了,但是刘宏仍然听的点点头,听到最后还有些意犹未尽,问了一句“那依太尉所见,该当如何呢?”
“臣以为,天下大治莫过三代之志。圣人曾言”蔡邕一开口,董明就知道,这老哥哥上头了。
什么三代之治,什么推行周礼
你扯这些,都属于没用的蛋。孔丘当年周游列国最后成了补习班老师,不就是因为人家不吃这一套吗?董仲舒能成功,也不是儒家厉害,而是汉武帝需要儒家。需要儒家的天人感应,需要儒家的纲常礼教。
一切还不是为了保证天子的威信和社会的稳定?为了能够迎合汉武帝的需要,傻子都能看出来董仲舒吸收了多少学派的学说,魔改了多少儒家经意。
蔡邕说的唾沫横飞,同样儒家出身的袁逢、杨彪两人也频频点头。当然,他俩只是觉得蔡邕不愧是当世大儒,这一通发言可以说是旁征博引,鞭辟入里。
但是哪怕是他俩也不觉得这些东西有什么用。他俩跟蔡邕不一样,年纪轻轻的就开始做官,日子久了早就明白一件事。
做官,施政,真要靠儒家那一套,大汉朝早就凉透了。
刘宏也是耐着性子听着,他从小接受的教育,记得最清楚的就一句话“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
等蔡邕说完了之后,刘宏用赞赏的眼神看着他,笑着点点头,然后将目光移向了袁逢。
后者清了清嗓子道“臣以为,眼下最好的办法就是以贤良方正之人,取代如今大多数尸位素餐的大臣。”
这又是一句屁话。贤良方正与否,还不是世家自己说了算?
刘宏点点头,又看向了杨彪。
杨彪早就憋着搞一个大新闻了。他看到轮到自己发言了,一脸郑重的出列,然后缓缓的跪了下去。
两千石的大臣,侯爵,这种场合躬身行礼就足够了。他这么一跪下,所有人都愣住了,不知道他要说什么。
“这是做什么?!快快起来。”连刘宏都吓了一跳,连忙走上前,将杨彪扶了起来。
杨彪顺势起来,然后道“臣以为眼下吏治,民生凋敝,大汉朝到了不得不变的时候了!”
“臣认为,眼下大汉朝需要效商君故事,推行变法!”杨彪掷地有声的说道。
董明闻言猛地抬起头,一脸不可置信的看着杨彪。他是真的没想到啊,杨彪竟然能够说出这句话来。
原本的历史轨迹中,肯定不会有这么一档子的事情的。一来,原本的历史轨迹中,刘宏死的太突然,董卓又来的太及时。杨彪压根就没有发挥的空间;二来,原本的历史轨迹中,也没有董明这个人。杨彪虽然是坚定的儒家士人,但是哪怕他也不会否认,因为杨修的缘故,他受到了董明新学的影响。
这种影响不会让他倒向新学,但是不妨碍他吸收新学中他觉得有用的部分。儒家作为诸子百家中包容性和可兼容性最强的学说,吸收一点新学过来,没啥问题。更何况,本身董明就给新学裹上了儒家的保护层。这更容易让杨彪吸收道自己的思想当中去。
变法,是他一直在琢磨的事情。只是,他从董明的著述中发觉,如果让董明来变法的话,肯定会过于激烈,于国朝不利。他就不一样了,老成持重,缓缓变法,对大汉朝更好。
当然,这都是他一厢情愿的想法。
殿内,随着变法两个字从杨彪嘴里吐出来,在场的众人都沉默了。袁逢则在心里将杨彪骂了一个狗血淋头。
好你一个杨彪,还藏着这一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