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圣明。”
董明说完这句话之后,目视前方,从表情上,看不出来任何的心里变化。在场的文武们却各有各的心思。
封赏仍然再继续,曹操、袁绍等人也全都被封赏。一直到了中午的时候,刘宏才将对所有人的封赏都说完。
说实在的,刘宏这一次的表现让所有人都刮目相看。按照常理来说,他应该休息一天,等董明、蔡邕等人商量好陟罚臧否之后,上呈给他。明日,他再上朝,一一宣布。
但是眼下,刘宏一刻也不停歇,甚至连思考都没有,一张嘴便将所有的一切都安排的明明白白的,甚至朝堂之上,哪个位置坐着什么人,他都记得一清二楚,该换谁,该用谁,他更是一言决之。
真要说起来,眼下的刘宏,就好像刚刚登基时的那个他,英明、果敢。
“太常!”
就在最后的时候,刘宏终于点到了董明。
董明长身而起,走到大殿中间,躬身行了一礼“臣在。”
刘宏看着董明,心里颇有些感慨“太常今年多少岁了?”
这句话问的董明一愣,然后回道“臣是延熹三年生人,今年三十岁了。”
其实是二十九岁,但是说三十也没问题。
“三十岁了啊。”刘宏点点头道“圣人曾言,三十而立。太常也到了立业的岁数了啊。”
董明没有接话,他不知道刘宏想要做什么,说的好好的怎么就开始聊家常了呢。
百官也不太明白,毕竟一直没有对董明有所封赏,很多人都猜测是不是刘宏对董明有什么不满。眼下忽然又跟董明聊起了家常,让人实在是琢磨不透。
“太常大人此次救驾有功,朕自然有赏。”刘宏平静的说道“中平元年,太平道反,太常大人于社稷有功,本就该赏。如今又在动乱之中,救下朕和两位皇子,保住皇宫。因此,朕就封你为留南候,食邑五百户。”
“没什么事儿,就散了吧。”
有点虎头蛇尾的感觉,董明谢恩之后,回到座位上,刘宏有些乏了,便准备退朝。
蔡邕想要说话,却被董明拉住了。
他一脸疑惑的看着董明,后者轻轻摇了摇头。
出了皇宫,董明、曹操、蔡邕等人隐隐之间形成了一个小团伙。另外一边,袁逢、杨彪两人也走的很近。
倒是袁绍,一个人行色匆匆的离开,脸上尽是凝重之色。他也被封赏了,可是这封赏,他却不是那么想要。
比两千石,司隶校尉。具体来说,这是一个监督洛阳和地方百官的监察官。其实这应该是一个文职,但是司隶校尉麾下有一千二百名中都官徒隶所组成的作战部队,因此又是武职。
原本他应该是秩两千石的地方郡守,改任比两千石的司隶校尉,从官位上来说,是降职了。不过自古以来,京官大一级,他这也算是平调,甚至还有所升迁。他应该高兴才是。
可是他一点儿都不高兴。
相比较而言,他更想要的是董明的侯爵。哪怕董明官位没动,但是有侯爵就足够了。纵观有汉一朝,只有侯爵才有可能成为丞相,或者大司徒。总之不管官名是什么,有没有丞相这回事,想要主政,侯爵是最基本的。
再一个,他这一次行险一搏,算是跟袁家彻底闹翻了。虽然不至于开除族谱,但是很明显,袁家是不会再给他太大的帮助了。
当然了,以袁家几个老头子的政治智慧,也不会真把袁绍怎么样。毕竟,凡事都有一个万一,如果袁绍以后发达了,那还是他老袁家的人。
且不去说袁绍,董明等人这边,已经出了皇城,一群人既没有骑马也没有乘坐马车,就这么在大街上走着。
蔡邕跟董明两人并排,曹操落后半个身位,其他人在他们三人后面跟着。
“伯照,方才为何不让老夫开口?”蔡邕道“这一次动乱,伯照你立功不小,最后只给了一个食邑五百户的侯爵,陛下他有失偏颇了。”
董明闻言没有看蔡邕而是反问了一句“那么伯喈兄觉得陛下该给某家一个怎样的奖赏?”
“三公之位!”蔡邕一脸严肃的回道。
“那么槐里候和钱塘候,哪一个的功劳配不上三公之位?”董明又问了一句。
“他们俩的功劳,坐上三公之位也是应该的。只是”蔡邕毕竟不是一个雄辩之人,三两句就被董明说的没话说,最后道“只是相较于他们,你更适合啊!以老夫来看,直接让他们俩中的一个人接任大将军的位置,给你腾出一个三公的位置,不也是一样的吗?”
曹操闻言也接口道“某家也觉得陛下这一次做的有失偏颇了。”
董明摇摇头,然后到“放心吧。”
蔡邕和曹操两人闻言楞了一下,有些不明白董明到底是什么意思。
“眼下最重要的是三件事,一是太后的葬礼,二是三月份的科考,最后一个,也是最重要的,抓到何进的何皇后。”董明岔开了话题“明日一早,陛下肯定要问这些,两位还是早做准备吧。”
“自当如此。”
蔡邕和曹操闻言,颇为认同的点点头。这几件事都是迫在眉睫的事情,哪怕董明不说,他们也会早做准备。
毕竟还剩下一个半天加一个夜晚,可以做的事情多了去了。
又走了一会儿,众人开始分散开来,各回各家。
董明的府邸,书房内。
此时已经没有人了,为了防止意外,家里的人都被董明给送了出去。虽然这件事发生的突然,结束的也很快,让董明有些始料未及,但总归是让家里人少受了一些惊吓。眼下最重要的是,他得再写一封信,追上武敬,让他回来才是。
还得做两手准备,若是没追上武敬,这信还得送到刘备手里。
当时他是做了最坏的打算。洛阳这边若是救不了,他就去投奔刘备,辅佐他再兴大汉。但是眼下看来,洛阳这边还是足够稳定的。
“可惜了,白兑换了,几乎浪费了老子所有的声望值。”董明从怀里摸出一个小背包,有些无奈的摇摇头。
背包不大,正好可以塞进自己宽松的衣服里,从外面看起来,只是会觉得董明今天穿的衣服有些厚实罢了。
包里面,安安静静的躺着十枚手雷。
这原本是他准备事不可为的时候,杀出洛阳的依仗。眼下只能保存下来了,留待以后来使用。
将手雷藏好,他坐在自己的书桌前,屈指敲打着桌面。沉思了一会儿之后,倦意涌上来。他也不回卧室,就在书房睡了起来。
深夜,董明起来,裹了一件皮褥子,走出了书房。窗外,皓月当空,夜里就好像是蒙上了一层暗蓝色滤镜的白昼一般。
信步走在庭院中,董明估摸着时间,再过一会儿就可以出门去上朝了。来到厨房,亲自动手烧了一点白粥,然后将之前剩下来的馍馍热了一下,又找了一些大酱。沾着大酱,喝着粥,时间慢慢流逝。
吃完早饭之后,他换上了官服。这个时候刘威也已经准备好了,两个人一道,朝着皇宫而去。
两人刚走出门的时候,董明眉头皱了一下。
大门正对面的巷子里,一个穿着红衣的女人带着一个斗笠站在那里。
“守拙,去把那个女子请过来。”董明本想装作看不见,可是转念一想,还是跟刘威说了一声。
刘威闻言点点头,他刚出门就看到了。以他的智商,自然知道这个时间点,出现在这个地方的女子,不可能是个普通人。
他上前几步,将那人请了过来。董明带着两人又回了府上,也没有进去,只是在门房那里说起了话。
“这个时候找某家,为了何事?”董明面无表情的问道。
那红衣女子将斗笠拿下来,露出一张风情万种的脸庞来,却是红袖。
“奴婢是想告诉大人何皇后在我这里。”红袖说这话的时候,脸上的表情很精彩。而听到她说这句话的董明和刘威两人脸上的表情更加的精彩。
“你说什么?”董明实在是想不通,红袖和何皇后是怎么扯到一起的。
“何皇后在我这里,准确的说就在白玉京。”红袖道“是昨夜来的她好像跟什么人走散了,又累又饿的晕倒在了门口。好在昨夜没那么混乱,奴婢又没睡安稳,起来走动的时候,发现了她。”
“你怎能认得出她呢?你也没见过何皇后吧?”刘威这个时候问了一句。
“正旦日的时候,陛下与民同乐不是吗?奴婢在城楼下远远的瞧见过她。”红袖解释道。
“守拙,你跟着红袖回去,将皇后请回来,先安置在家里。某家这就去见陛下。”董明连忙说道“这件事,万万不可以让其他人知道。除非有我的命令,不然就算是你死了也不能让她出府半步。”
刘威闻言一脸严肃的点点头道“放心吧老师。”
事实上,师徒二人都很明白,一个何皇后并不是那么重要,最重要的是,能否通过何皇后,找到如今还不见踪影的何进。
甭管这件事背后有些什么人,作为实施者的何进,他的命运已经注定了。甚至可以这么说,何进必须得死,不死不行。
不管是刘宏、董明还是背后的那些人都只需要一个死去的何进。
刘宏也好,董明也罢。他们都很清楚,这件事到何进这里就可以结束了。哪怕两个人用脚后跟都能想到这背后肯定有世家的影子,甚至还有可能有不少的宗室和其他的外戚也在其中推波助澜。
但这事儿只能放心里。
眼下,刘宏可以清晰几十名朝官,杀几百口子人泄愤。但是他不能对世家外戚集团下刀子。他能下刀子,但是大汉朝经不起折腾。
董明也明白这个道理。
但他也有自己的打算,掌握住何进就可以给世家外戚,再具体的说就是军功贵族集团上上眼药,让他们能够消停两三年。有了两三年的缓冲,他就有信心将大汉朝这两破船驶到正确的航道上。
一旦新政步入正轨,外戚、世家、宦官、地方势力、外族等等,在董明眼里都是纸老虎。没有人比他更明白,一旦这个国家能够走上正规,按照他所知道的方向去发展的话,会迸发出多么伟大的力量,创造出多么伟大的奇迹。
毕竟这是有事实明证过的,他董明就是来自于那样一个不停地创造伟大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