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不是听见路人议论轩尼诗酒店着火了, 怀瑾不知要在街头流连到几时, 或许,这一夜她都不愿再回到那个充满罪恶与苦难的现场。
着火了。怀瑾往酒店折回, 远远看见黑漆漆的大门口幽灵般跳动的火光, 门口停着辆医院的救护车, 有几个人影出出进进, 看样子,火势已经得到了控制。
该面对的总要面对,怀瑾深深吸了口气,仿佛一旦走进这大堂中就不会再有新鲜的空气。
走进去,昏黄的烛光和煤油灯光下, 小半面墙壁已经被烈火熏黑,地上四处是横七竖八的桌凳、破碎的玻璃,还有, 一滩滩的鲜血……
她的眼皮轻轻跳动了一下,抬眸往远处角落望去,几具人形的“物体”静静地躺在那里, 那是一个光线几乎照射不到的角落,远在大堂的另一端, 她看不清楚。
她见过很多的尸体,战场上、刑讯室中, 男人的、女人的,好人的、坏人的……然而仿佛自幼时在马场目睹亲人的尸体后,就没有再令她如此惊心和动容的, 就像……就像一朵轻盈的娇花,抽苞,初绽,吐芳……一切都是那样让人神怡,忽地被生生掐断,这还不算,还要掷入那污浊的泥淖,再拿肮脏的鞋底狠狠碾踩……
正陷立在沉重的哀思中,突然从门外冲进一个“哇哇”乱叫的晦国军官,他的头上缠着绷带,此刻正拿一只手捂着被缠住的耳朵的位置,一边疯也似的用脚踢着地上那无力还手的尸体,口中发出野兽般的嚎叫。
又从门外冲进两个晦国人,拉着先前那个发了疯的,一起将他拽了出去。
怀瑾闭上眼睛,却已没有眼泪。
等再次睁开眼,他看见一个眼熟的服务生小哥,正猫着腰,惊惶失措地打算从前台里侧溜走。
“你等一下。”怀瑾道。
那人愣了一下,朝怀瑾这边看过来,一时不知该怎么办是好。
“过来,我有话问你。”
那人依旧猫着腰,战战兢兢,贴着墙壁蹭到怀瑾一侧,还有两三米远的距离,他却再也不愿走近了,身子像粘在了那墙壁上一般。
“刚才发生什么了?”
“之……之前,那……那些晦国人把她们抓来……”
“这个我知道,”怀瑾即刻出声打断,她不想再听到那一幕,“这火是怎么回事?人又是怎么死的?”她抬起下巴示意了一下对面墙角。
“这……这些女人好像是医院的护士,有些性子刚烈的……不知道从哪里弄到的剪刀,好像……好像剪了一个晦国人……”那人描述到这里,将腰弯得更深了,还下意识拿手捂住裤子前端,“然后就闹起来了,一个……一个女的抓到蜡烛把这帘子点了,”说着指了指那半面焦黑的墙壁,好似那里还有一张窗帘似的,“刚才那个晦国军官,他耳朵……被生生咬下来了……”
“她们……”怀瑾再次示意了一下墙角,却没能说下去,喉间突然一个颤抖。
“她们啊……”那人也朝角落看了眼,却迅速抽回目光,好似在躲避瘟疫,“闹得凶的几个,都被杀了,死得很惨……”
“还有多少活着的?”怀瑾打断他。
“不到十个吧,都被带走了。”
怀瑾沉默片刻,对他点了点头,像具木偶一样往楼上一步步走去,那不到十个姑娘,她心里清楚她们会受到怎样的待遇,那是晦国人惯用的伎俩,新鲜的一批抓来侮辱完了,没折腾死的就送到营地去,继续折磨……
阿茉还活着吗?她在心中问道,然而又希望她最好是死了,死了的比活着的幸运。
可无论阿茉是死是活,那几十条鲜活的生命,就这样枯萎凋零了,那是阿月、阿菱、阿美……是跟阿茉一样可爱可敬的女子。
躺在床上,她庆幸瑜儿给了自己这条项链,这个念想,在最黑暗的时候,将她攥在手心、贴在胸前,就好似爱人的慰藉,她在黑暗中打开那枚坠子,在依稀透进的浅浅月光中端详着那枚小照,若不是那轮廓和脸上的一丝一毫都深深印在自己脑中,恐怕是瞧不出个所以然的。
“瑜儿……”她在暗夜中这么轻轻地呼唤一声,却再也说不出话来。
千言万语,只汇作深深的沉默。
“瑜儿……”千里之外的玄武,寂静的冷夜,董知瑜却听得这真切的一声呼唤,她愕地惊醒,原来又是一场梦靥。
梦中她看见一场大火,像是怀瑾口中十几年前京郊马场的那场火,又像是三个月前怀瑾家中的那场火,她看见怀瑾在大火中挣扎求助,瞬间却又换成了自己,是自己在火中奔跑呼唤,她迷茫了,究竟深陷烈火的是谁?
恍惚中听得一声“瑜儿”,这世上再没有第二个人这么唤自己,倏地坐起身,大口地喘气,在冷夜中冒出一身的冷汗。
“怀瑾……”她突然觉得胸闷得透不过气来,那思念与担忧在这梦靥初醒的一刻放大到了极致,恨不能立即去买了机票冲到香港去。
她几乎是跳将着打开一侧的台灯,灯光驱走了一半的压抑感,再在那黑暗里多呆一秒她恐怕是要大叫出来了,眸光落在手腕上,鲜艳的红绳和洁白的小玉羊一刻不离地缠在那里,一年的光景,玉羊已被自己摩挲得油润剔透。
床里侧放着一条围巾,那是前天刚刚完工的,那日叶铭添回来,怀瑾为了寻个借口来找她给带来的毛线,如若知道她会被派往南洋,无论如何也会在她走之前给织出来了。
她将围巾抱起,贴在脸上,喃喃念着,“瑾……快回来呀……”
南方冬日的天似乎比北方亮得晚一些,怀瑾看着透进房间的熹微,早已没有睡意,她主意已定,香港已经沦陷,不再需要自己。
早晨和酒井隆等人召开了一次简短的会议,对方在会中很官方地对皇协军的助攻表示感谢,同时话中有话地表示,这里不再需要他们。
胜利了,是晦国人饱尝胜利果实的时候了,这种时候哪里还需要韬国人的军队留下来分得一杯羹?
正合怀瑾的意。
即刻打电报回玄,要求回广州整合两个师团以及玄武赶去的“首都警卫军”一个旅,继续赶往东南亚战场。
而会议上晦军也大略传达了对于香港的接收整治计划。战争留下了太多的饥饿与疾病,这不是晦国人拼命打下香港的目的,对于晦国军队来说,他们一向奉行以战养战的策略,因此香港的资源理当首先为晦军提供,而对于这里的百姓,晦国当局认为香港人口总数过于庞大,将近两百万人口,负担太重,应该予以减灭,最好能控制到现有人口的四分之一以内。
对于控制人口,当局给出的官方说法是“归乡政策”,将外地,尤其是大陆移居到香港的居民再遣送回去。
所谓的遣送,便是将其送出境便撒手不管,这是一种变相的杀戮,怀瑾心里很清楚。那些遣送难民回乡的船只,说不定漂到哪里便是哪里,抑或在水面上就“无故”爆炸或者沉没了。“归乡政策”必须及时报告给广州玄统司,这也是她急于离开香港回去广州的一个原因。
换上便装,走出酒店,刚才经过大堂时看见地面上的血迹还未清除干净,不知这血洗的耻辱何时能够彻彻底底地在这片土地上消失殆尽?
这是香港正式沦陷后的第一个上午,一切看似照旧。
怀瑾走到旧英军医院,找到前天和阿茉他们躲避空袭的那个防空洞。
她站在洞口,像是立于时间隧道的入口,怔怔地回想着那个炮火满天的夜晚。
突然里面走出一个人,怀瑾回了神,见是一个四五十岁的男人。
男人用白话对怀瑾说着什么,她并不很懂,只摇摇头,男人看了她一眼,又用生硬的官话问道:“找什么?”
找什么?怀瑾摇摇头,“什么都不找。”
“那走吧。”男人挥了挥手。
怀瑾没了睹物思人的兴致,正欲转身离去,突然又回过头来,站定,“先生,香港沦陷了。”
男人愣了一愣,“是啊。”
“这片土地,以后归晦国人了。”
男人想了想,摆了摆手,“英国人,晦国人,总之都是洋大爷咯,以前的港督是英国人,现在是晦国人,以前我们走在街上要对英国人鞠躬,现在要对晦国人鞠躬,对谁鞠躬都是一样,只要他们给我们百姓饭吃。”
怀瑾竟颤出一口气,苦笑了出来,仿佛太久没有笑了,脸上的肌肉都已忘了如何去完成这个表情,她突然释然了。
转身,她大步往酒店的方向走去,烽火连天,鼓角铮鸣,攻的,守的,炸成碎片的,沦为战俘的……难道这一切的意义还不如这个平头百姓看得透彻?
作者有话要说: 好像没有什么可讲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