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位官人和张斌一样,一身儒服便装,看不出官品身份,都是三十多岁样子,聊天非常专注。
“王相公本来就是急性子,前年一上任便立刻推出宗室任官法和均输法,那个时候便已经彻底的将所有宗室推到了旧党那一边。”
“大宋立国一百多年,宗室越来越多,如今已经有十数万人,俸钱和各种开销已然占了朝廷财计一成之多。
可是西贼和辽贼寇边不断,调动大军所耗费钱粮不说,还要给贼寇岁赐,以致于朝廷财政紧张,钱粮从未够用过。
王相公推出宗室任官法,规定五服之外便不再归入皇亲,不列宗谱玉牒,也就不用再给他们发俸禄和钱粮,虽然这些皇亲国戚恨死了王相公,但的确是给朝廷省下了不少钱粮。
只是均输法针对的是大商人,与宗室和外戚又何关系?”
“当然有关系,那些宗室和皇亲国戚自然不会出面做买卖,陛下那里也不容许他们丢这个人,但王相公推出宗室任官法,大半宗室和国戚没有了朝廷供养,是表面风光,我听说不少宗族将祖宗的宝贝都卖空了,甚至有不少宗室不顾脸皮,将女儿嫁给豪绅富商。”
“你这一说,我倒是想起一件事情,开封七十二家正店的东家有不少都娶有宗室家的县主,聘礼最低的都是一千贯,有些老子娶了,儿子又娶,而且还不是正妻。”
“花钱都算少的,万家楼张家先后娶了高密侯一系五个县主,听说是写过契约的,万家楼分给了高密侯两成干股。”
“两成干股而已,那都算是少的,那些豪商娶了宗亲,按照朝廷立国以来的规矩,少不了一个官身,虽然都是上不了台面的官身,但从此以后,却不用再给朝廷上税,又可以随意酿酒,还多了一个靠山,不知道多大好处。”
……
……
听到这里,张斌禁不住心生感慨,他记得王安石先后推出的每一样大的改革,也就是所谓变法,其实质都是从贵族、地主、豪商手中抢钱,然后为国所用,目的自然是富国强兵。
可问题是这些人已经包含了所有的皇亲国戚和几乎所有的官员,即使王安石有皇帝的一力支持,其实也已经注定会失败。
更何况按照历史记载,王安石的团队实在是不怎么样,其中身居高位但其实是猪一样的队友还不少。
虽然每个人都知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也清楚‘没有国哪有家’的道理,可当涉及到切身利益时,又有几人能够像张载和王安石这样,先国后家的。
即使是宋朝秉持着‘天子与士大夫共天下’的治国理念,可皇帝真心想法未必就是这样的,而绝大多数士大夫也只想着自家的地,自家的宅子,自家的金银财宝和自已的俸禄待遇。
………
………
“本朝可不同于汉唐,宗室和国戚在朝堂上可没有多少话语权,只要陛下能够顶得住太后和太皇太后的压力,推行均输法虽难,但终是推行了下去,庞大的发运使司已经运转快两年了。”
“这倒也是,陛下对王相公的宠信,实所罕见,那王虽然颇有才名,但才当了几年的官,便被钦点为天使,到西北传天旨,可见一斑。”
“韩兄难道没有听说,王此次去西北可是丢人显眼,回到京师之后,恐怕也是羞于见人。”
“哦!我差点忘记王去横渠镇踢关学的讲堂,结果和横渠先生之子张斌辩经不过,恼羞成怒当场吐血的事情。”
“这恐怕也不是张载父子的本意,毕竟那张斌此次在大顺城立下大功,听说要面圣听封,如今得罪了王相公,恐怕会有变数。”
“王小子狂妄无德,但王相公只要不阻碍新法推行,却不会做这等假公济私的龌龊之事。”
“那可说不准……”
张斌心中正自感慨,又听到那两名官人说起王的事情,最后还提到了自己,心中却多了一丝隐忧,开始考虑接下来的行止。
虽然韩绛说以张斌此次的功劳,按照惯例肯定是要被天子召见的,事后大顺城那边刘昌祚特意派人送来消息,旨意中也的确有这一条,但张斌知道一国天子日理万机,每天想见天子,等着被天子见的重臣高官不知有多少,自己还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
略一思索之后,张斌决定先去拜访几个人,首先是帮韩绛和种谔各自代送信件,免不了要拜访收信之人,否则会是极为失礼的行为。
只是韩绛的收信之人正是王安石,而他又将对方的儿子弄得吐血,最主要的是让王丢人丢大了。
文人向来注重名声,这件事情固然让王感觉比杀了他还难受,恐怕王安石那边对自己也是极为恼怒啊!
“不管怎么说,韩绛的信总是要在第一时间送过去的,大不了不让进门,递了信便转身离去就是,这样韩绛回头也不会怪罪我。”张斌回到驿馆房间中,已经做出了决定。
毕竟可能见到一国副相,又是名留千古的牛人,张斌特意换了干净的衣服,梳洗一番,将自己整利索之后,才带着韩绛给王安石的信,乘坐马车去拜访王安石。
只是来到王安石府上街道入口处时,马车便难以前行了。
这还是张斌来到这个时代之后,第一次见马车堵车,准确的说是在排队等候。
如今旧党领袖人物韩琦虽然还在朝中当宰相,但因为天子一心变法,又极为信任王安石,所以王安石这个副相的权势甚至比韩琦还要盛上一筹,特别是一些人的升迁任职,王安石的话语权很重。
所以,王安石这两年以来,日日门庭若市,每天跑来拜谒的官员一大堆。
张斌见此,反而暗松一口气,说实话,他虽然敬重王安石为了富国强兵而变法的初心和努力,但因为对原本历史的了解,对新党自然是不看好,特别是对新法推行过程中一些方法实在是不敢苟同,乃至嗤之以鼻,所以若非必要,他不想沾染新党。
但是韩绛的信总要送到,而且写信和收信之人都是宰相,他肯定要亲自登门送信的。
只是眼下插队是不可能的,只好老实排队,挨个上前。